【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有: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译文】
最高的统治之道是使老百姓不觉察其存在。其次是让人民热爱他、赞美他,再其次是让人民畏惧他,再其次是让人民轻侮他。统治者如果诚信不足,百姓就不会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多么悠闲啊,他们慎于出言,很少发号施令,等一切举措成就后,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自愿”。
【解读】
有一次潘石屹坐飞机赶到香港,按会议的时间安排他必须要在西安中转。在西安停留的4个小时里,潘石屹去参观了汉代的陵墓。“我已经记不清楚这个陵寝皇帝的名字了,只记得第一个皇帝第二个皇帝的陪葬品都是一些粗糙的瓦罐什么的,一大片堆在那里。”他回忆说。
而在汉朝初年文帝、景帝的时期,也就是汉朝的“文景之治”时期,他们实施了无为而治的管理,这时候汉朝就非常强大了。这一时期皇帝陵寝里面的陪葬品就非常好了,很明显地显示那是一个富庶的时期了。“文景之治”是非常典型的无为而治,面对那片汉陵,潘石屹真切地感受到无为而治的力量,受到的震撼比看史书要大得多。
在潘石屹看来,无为而治实际上就是把管理者变成一个空心的竹子,一个甘愿放弃自我的人。无为而治者对于表现自己的权力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明白,权力是在关键时候用的,出现问题的时候用的。
老子的这段话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最好的管理者,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水平次一点的管理者,大家热爱他,赞美他;水平再次一点的管理者,大家都畏惧他;再其次的管理在者,大家轻侮他。
管理专家余世维说:好的管理者就是要组织离了你照样转!
有人认为,“管人”就是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让别人“俯首称臣”。事实上,“管人”可不那么简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的人不怎么管,但手下都服他;有的人忙的头疼,制定各种口头和书面的制度,结果,手下人却抵制他,讨厌他。
怎么回事呢?老子曾教导我们,作为管理人员要“无为”。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庄子》中有一段阳子臣与老子的问答。
有一次,阳子臣问:
“假如有一个人,同时具有果断敏捷的行动与深入透彻的洞察力,并且勤于学道,这样就可以称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摇摇头,回答说:“这样的人只不过像个小官吏罢了!只有有限的才能却反被才能所累,结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丽的斑纹才招致猎人的捕杀;猴子因身体灵活,猎狗因擅长猎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绳子给捆起来。有了优点反而招致灾祸,这样的人能说是理想的官吏吗?”
阳子臣又问:“那么,请问理想的官吏是怎样的呢?”
老子回答:“一个理想的官员功德普及众人,但在众人眼里一切功德都与他无关;其教化惠及周围事物,但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教化。当他治理天下时不会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迹,但对万物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这才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至理名言。
当然,无为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而是要多一些领导,少一些管理。
老子认为,优秀的领导者者不会让手下觉得他在管人。领导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趋同的、一致的,基本职能也是互融的、相通的,但两者仍然有着显著的区别。
(1)领导者强调未来,是播种者;管理者着眼点在目前,是花匠,懂得怎样修剪树枝,美化环境。
(2)领导者是曹操,懂得用‘望梅止渴’的远见和激励;管理者是孔明,擅长‘草船借箭’的计划与执行。
(3)领导者犹如建筑师,知道怎么设计最有效能的房子(组织);管理者是包工,懂得怎样把房子(组织)造得最有效率。
(4)领导是做正确的事,即do the right things,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即do things right。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地方天天喊管理,制度一个接一个的出台,结果越管越乱,越管效率越低。导致人们“管的多,又管不住”的因素主要是:对下属不信任、害怕削弱自己的职权、害怕失去荣誉、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等等。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于领导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谨记老子“太上,不知有之”这句话,就会受益无穷。
【从政之道】
击壤歌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击壤歌》。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当然,如此闲适安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而是正如老子所说:太上,不知有之。
【管理之道】
诸葛亮不是好的管理者
诸葛亮是人们心中无与伦比的圣人,三分天下,他帮刘备登上帝位,后又扶助幼主阿斗,可谓鞠躬尽瘁,哪里能找出他丝毫的过失?非也,他的过失也很明显。
刘备临终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都说阿斗无才无德,昏庸无能,这似乎不合事实,那刘备也是一代英才,肩挑草鞋闯出了自己的天下,如何不识人?只是以后需要仰仗诸葛亮,不如把那层窗户纸挑明了说,让诸葛亮无后顾之忧彻底安心地做好扶助幼主的工作。
诸葛亮对军中事务,国家大事,大权独揽,说一不二,并且事无巨细,可是作为如此聪明的诸葛亮,他不可能不知道人才是需要锻炼的,他什么事都不放手,别人哪里还有机会实践呢?不仅大事如此,就连皇宫后院那点小事,诸葛亮还派上郭攸之、董允等人进行干预和监管,什么事情都要幼主请示他们,向他们汇报,这哪里还是皇帝,分明就是“囚禁”,阿斗那时已经二十岁了,国家大事参与定夺的很少,连自己吃饭、生活还要官员来管着,就未免有点不正常了。
诸葛亮想让阿斗成为什么样的帝王可以一目了然,如果诸葛亮真的为蜀国着想,他就应该及早地培养阿斗的能力,并逐步地让阿斗丰富实践经验,而不是事事依照丞相的吩咐去做,并且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样连生活也不能自理。
后来的蜀国灭亡,主因是阿斗无能,诸葛亮也应分担一半的责任,如果他对国家负责,就应取阿斗代之,如果他向阿斗尽忠,就应考虑更多地锻炼阿斗的能力,让他能够挑起一个国家的担子,这才是真正的忠臣所为。
最后的结局是凄惨的,诸葛亮把自己累死了,也把国家置于无人可用的境地。
做个懒惰的领导人
有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创业初期,生意好得不得了,客户要添货的电话此起彼伏。于是他一门心思扩大再生产,他也因此特别忙,真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有一次,一位在美国工作的老同学来拜访他,只见他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不断,请示工作的人一个接一个。老同学很奇怪,问道:“你每天都这么忙吗?”他说:“是啊!真没办法。”
在要告别的时候,老同学说:“你这么忙,这样下去,公司很危险!”他一听,微微一笑:“怎么可能呢?”老同学说:“因为每一种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你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无暇思考,这样企业下一步将会面临什么情况,企业如何应对与发展,你却没时间思考,这样很危险。”
听了这些话,他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一些具体事务交给了下属去办,自己空出一些时间来思考,思考新产品开发,思考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果然,没出两年,企业原来畅销的产品走下坡路了。幸好他听了老同学的话,早有准备,开发了第二代产品,从而使企业渡过了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