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90

第90章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注释】

[1]和:调和,调解。

[2]安:疑问代词,哪里。

[3]责:索取偿还。

[4]司:掌管、主管;

[5]“契”:指古人借贷财物时所用的契券,犹如现代的合同文书。《说文》:券,契也。

[6]彻:(chè),周代规定农民接收成交租的税收制度;司彻,指管租税的人。

[7]无亲:没有亲疏之别,没有偏爱。

[8]与:帮助。

【译文】

即使能调和深仇大恨,必然也会有小积怨留下,又怎么能达到与人为善的境界呢?所以,圣人虽然拿着作为债权人的凭证,(一旦对方还不起)并不以此苛责别人。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界的法则不分亲疏,它总是与有能力的人一道。

【解读】

调和大怨不如根本上不结怨。与其伤了人之后再去道歉不如一开始就不去伤人。有一个外国的寓言说得很好。伤他人的心就好象往木头里钉钉子,道歉就相当于把钉子拔出来,尽管钉子已经拔出来了,但是曾经受伤害的那个窟窿却不能愈合。这就说明了解怨不如根本不结怨的道理。那么怎么才能不结怨呢?

这里老子做了一个比喻,“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古代契券用竹木制成,中间刻横画,分为两片,各刻有债权人、负债人姓名,以及财物名称、数量,偿还时间等内容。由债权人与负债人各执一片。右契由负债人保存。左契由债权人保存。“执左契”,保存左一半的契,作为债权人,记着别人所欠的债务。

圣人的做法是,尽管手里拿着借据,但并不以此苛责对方,即使对方还不起或不还,也不说难听的话,也不结怨。

怨如债,圣人从来不记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从来不抱怨他人,从来不怨恨他人。于是,从根本上说,这样做的结果就不存在怨,当然也就没有和解怨的必要,更不存在“必有余怨”的问题。

借给别人东西,又不要求一定索取,其实是变相给人好处。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也就是说,有德的人总是这样,借给了别人东西,一旦还不起也不苛责,总是付出而不图索取。

但无德者呢,总是收税,总是单方面索取。无“德”的人就象主管租税的人。司契、司彻,都是周代贵族所用的管帐人。司契的人,只凭契据来收付,所以显得从容大度;司彻的人,收租时总是斤斤计较、唯恐交租人少交、漏交。所以老子称有“德”的人为司契,无“德”的人则象司彻那样不饶人。老子认为,为政不能积怨于民,用严酷的税赋和刑罚来压榨和箝制人民,都会导致人民的怨怼、不满。所以老子提出理想的政治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百姓,不要追迫百姓,不要干扰百姓,而要以“德”去感化人民。

有道德的人总是愿意让别人欠他的,因为他是懂得“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的,他会主动地把自己的“有余”拿出来“奉天下”的。他是“为腹不为目”的,在物质丰裕的时候,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去造福其他人;在物质困乏的时候,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没道德的人他不能让别人占他一点儿便宜,而且恨不得占尽别人的便宜才好。他是那种“持而盈之、揣而锐之”的人,他追求的是“金玉满堂”,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就。他心里除了他自己没有任何人,不断地迷失在欲望的追逐中,不断地损他人之不足而奉自己之有余。最后当然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了。

最后,老子总结,天道对人无所偏爱,经常帮助有德的人。“天道无亲”与老子在五章提出的“天地不仁”的观念是一致的,认为自然对宇宙万物无所偏私,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运动变化的,是顺任自然的。

【从政之道】

冯谖讨债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啧喷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完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谖回答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便大不高兴。

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陷害,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至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谖的“市义”苦心。

这就叫“好与者,必多取”,先舍后得,换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有高人总结出“欲取先予”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舍不得。舍不得也要舍得。

第二阶段:舍得。人一舍得,就会越舍越得。宋江舍得财产性命帮助兄弟,自然就会收获多多,最后自然而然成为首领。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从来没有只种不收、只收不种。

第三阶段:大舍得。这个阶段是“白给”的阶段。施舍不求回报。帮助不求还恩。这种境界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耶稣白给世人以道,老子白给世人以道,都意在成全世人,为什么要成全世人?因为爱!父母爱子女,略微相似。但父母还希望子女很有孝心,圣人却不作任何要求,你敢要我就敢给。

【做人之道】

不能与小人物积怨

陶艺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管理人员,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略,他为公司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踌躇满志的陶亿,以为销售部经理一职非自己莫属。然而他却没有被升职。本来公司董事会要提拔他为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但在提名时遭到人事部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各部门对他的负面意见太多,比如不懂人情世故、不善于和同事交往、骄傲自大……让这样一个不懂人际关系的人进入公司的决策层是不适宜的。销售总经理一职由他人担任了,陶艺只好拱手交出自己创建并培养成熟的国内市场。这就好比自己亲手种下的果树结的果子被别人摘走一样,陶艺非常痛苦和不解。

他不明白公司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后来还是一个同情他的朋友破解了他的疑惑:他的问题是忽视了身边的小人物。

有一次,他出去为公司办理业务,需要一批货款,在紧要关头却迟迟不见公司的汇票,使得业务活动“泡汤”令他很难堪。实际上是一个出纳员给他穿了一次小鞋。因为他平时对这个出纳员不冷不热,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还有一次他在外办事,需要公司派人来协助,却不料,人还在路上就被撤回去了,原来是一些资格较老的人觉得他很“狂妄”,“目中无人”在工作上从不与他们交流……所以想尽办法拖他的后腿,让他的工作无法展开。

尽管陶艺工作业绩辉煌,但他忽视了小人物的重要性。那些他不熟悉的、不放在眼里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坏了他的大事。阻碍了他在公司的发展和成功。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陶艺只好伤心地离开了公司。

【处世之道】

让一让,三尺巷

茫茫人海,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你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

清代张宰相与叶侍郎是邻居,叶家建房占了张家一墙,为此事张夫人写信到京城。张宰相阅后作答:“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接此信后,心生愧意,立即令家丁将自家的墙后退三尺。叶侍郎家见此情景,也感惭愧,跟着把院墙后移三尺。这样以来,张、叶两家院墙之间多了一条六尺多宽的巷道。

与人相处的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宽容心,古人都能做到“让一让,三尺巷”,如今的我们就要珍惜以和为贵,切不可“得理不饶人”,更不能“无理搅三分”。这样,你只会到处树敌,树的多了,就成为一堵墙,严严地堵住了你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