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说心得
14253500000002

第2章 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2)

安静沉默的医生朋友,似乎没听这位青年的诉说,因为他的眼睛总是眺望着远方的大海,等到青年停止了说话,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帆船遇到满帆的风,行走得好快呀!”

青年就转过头看海,看到一艘帆船正乘风破浪前进,但随即又转回去了;他以为医生朋友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于是就加重语气诉说自己的种种痛苦,生活中的烦恼、爱情的坎坷、社会的弊病、人类的前途等等问题已经纠结得快要让他发狂了。

医生朋友好像在听,又好像不在听,依然眺望着海中的帆船,自言自语地说:“你还是想想办法,停止那艘行走的帆船吧!”

说完,就转身离去了。

青年感到非常茫然,他的问题没有得到任何解答,只好回家了。过了几天,他主动去找那位医生朋友了。一进门他就躺在地上,两脚竖起,用左脚脚趾扯开右脚的裤管,形状正像一艘满风的帆船。

医生朋友有点惊讶,接着就会心地笑了,随手打开阳台上的窗户,望着远处的山对青年说:“你能让那座山行走吗?”

青年没有答话,站起来在室内走了三四步,然后坐下来,向医生朋友道谢,说完就离开了;走时神采奕奕,好像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不见了当初的消沉、颓废。

医生朋友事实上并未回答青年的问题,青年自己找到了答案。医生朋友的话让青年明白了,解决生活乃至生命的苦恼,并不在苦恼的本身,而是要有一个开阔的心灵世界;人们只有止息心的纷扰,才不会被外在的苦恼所困扼,因此要解脱烦恼,就在于自我意念的清净,正如在满风时使帆船停止。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像那被情感、家庭、社会所缠绕的青年一样,找不到安心的所在;惟有像佛祖一样讲觉悟,好好地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从内心的观照里,去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不至于觉得无休止的劳苦。

外在的纠葛、攫取太多,心就没有办法安宁,更无法净化;人对外在无限制地索取,常常是以支付心灵的尊严为代价的。我们应该抬起头来,看看屋外的松林,听听松涛的呼唤,眺望远处的大海以及满风的帆船,我们的心中会有对生命新的转移与看待。

每天让自己沉静几分钟,不要随着外在事物流转而变动,不要放弃洗涤自己、净化自己。把心放在可以安定的位置,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你且静看那莲花初绽,出于淤泥,却依旧心净气洁,不染尘丝。你心比莲心,自是莲心更比人心净。

6.天堂与地狱

武士信重向白隐禅师请教:“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名武士!”

“什么样的主人会要你做他的门客?看你的面孔,犹如乞丐!”白隐说。

信重非常愤怒,按住剑柄,作势欲拔。

“哦,你有一把剑,但是你的武器也太钝了,根本砍不下我的脑袋。”白隐毫不在意地继续说。

信重被激得当真拔出剑来。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白隐缓缓说道。

信重心中一震,当下有所悟,遂收起剑向白隐深深鞠了一躬。

“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欣然而道。

可见天堂与地狱只有一线之隔。愤怒和暴躁的情绪常常引人走入地狱,而安详、平静的情绪却可以将人送入天堂。人的心世一旦被负面因素所影响,那这个人就可能成为魔鬼,反之,即可能成为圣人。生活中我们很可能遭遇太多的不愉快,甚至是不幸,这时的你会怎么办?任不满和怨愤喷薄而出?还是恬淡隐忍,视有若无、全不在意?

自然,我们是凡人,倘若让我们完全忽视心中的喜怒哀乐,似乎只是天方夜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应该在边走边悟中,体会出心性对于我们自身的影响。学会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应让那些负面情绪左右我们。

真正伟大的人往往能主宰自己的性情,统治自己的心灵。他们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能消灭焦躁、愤怒,解除烦闷。

人应该能像调节水温一样调整自己的思想,在水太热的时候就要把冷水管的龙头打开。如果在怒气填膺的时候,立刻转到友爱和平的思想上,这样怒气自然就消除了。有了友爱的思想,仇恨便不会存在。有了爱人如己的思想,便会消除妒忌和报复的恶念。

大部分人不知道以善美的思想来替代恶念,他们认为只要把恶念驱逐了就可以了,他们不知道,用善美的思想来驱逐恶念将更加有效。

人们无法驱逐屋里的黑暗,然而,只要让光亮进来,黑暗便自然消失了。

人的身体由12种不同的细胞组成,如脑细胞、骨细胞、肌肉细胞等。而健康全赖于各种细胞的健全。身体上的无数细胞,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害于一个细胞的,就有害于全身的细胞,有益于一个细胞的,也就有益于全身的细胞。每个细胞健康与否都与人的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生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一切邪恶的思想皆有损于人身的细胞。由于愤怒而使神经系统受的损伤,有时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原状。无数的实验证明,一切健全、愉悦、和谐、友爱的思想,都有益于全身的细胞,有益于增进细胞的活力。至于那相反的思想,如偏激、绝望、悲伤等,都有损细胞的活力。

科斯教授做了一个实验,证明愤怒和忧郁的情感有损于身体的和谐;而快乐的情感有滋养细胞和再生细胞的力量。

科斯教授说:“不良的情感,对于人体的肌肉,有着相应的化学作用。良好的情感对人生有着全面的有益的影响。脑神经中的每一个思想,都因细胞的组织而更改,而这更改是属于永久的。”

消极的思想要由健康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来肃清。偏激、悲观、不和谐都是思想的病症,而只有真实、美满、乐观的思想,才会提高人生的价值。一旦一个人有了健康的思想,那不健康的思想便无立足之地,因为健康的思想和不健康的思想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

我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改变主观世界。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不要轻易举起“屠刀”。要知道当你举起屠刀的那一刻,你首先杀戮的是你自己。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只在你的一念之间。所以不要轻易动怒,任何时候都善于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性是一个人步入人生禅境的第一步。

7.心定则事定

我国古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向认为自己的定力很高,很是得意,他写了一道诗偈,说: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苏东坡自夸一番,然后派仆人划船过江,送给佛印和尚观赏。不料,佛印接过一看,立即把诗偈掷地,还骂了一句:“狗屁不通!”

仆人回去和苏东坡一说,苏东坡气得直吹胡子,马上过江来找佛印评理。

苏东坡来到佛印住地,老远就嚷道:“佛印,刚才我派人送诗偈请教,若有不妥之处,只管明白开示,何故出言不逊,说我狗屁不通呢?”

佛印笑着问他:“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为何我只放了一个屁,你就坐不住了,急着过江来找我算账呢?”

苏东坡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心想:“我自视定力不错,故言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哪知让这和尚轻轻一扇,自己就沉不住气了,我的定力何在呢?”苏东坡忍不住笑了,只好打趣自嘲:“只说八风吹不动,谁知一屁过江来……”

看来,这位大文学家虽写得锦绣文章,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差些,一有风吹草动,定力全无。

留意你身边的人和事,许多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凭着那么聪明的头脑,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绝对是游刃有余。然而,他们并没有像我们猜想的那样,事业有成,反而总是在生活中屡屡受挫,最后空负了一身才华。原因何在?心无定力。

利特尔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咨询公司。它的前身是其创始人利特尔1886年建立的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创立最初鲜为人知,丝毫也不引人注目。

1921年的一天,在许多企业家参加的一次集会上,一位大亨高谈阔论,否定科学的作用。而一向崇拜科学的利特尔带着轻蔑的微笑,平静地向这位大亨解释科学对企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这位大亨听后,不屑一顾,还嘲讽了利特尔一番,最后他挑衅地说:“我的钱太多了,现有的钱袋已经不够用了,想找猪耳朵做的丝钱袋来装。或许你的科学能帮个忙,如果做成这样的钱袋,大家都会把你当科学家的。”说完,哈哈大笑。聪明的利特尔怎么会听不出大亨的弦外之音呢?他气得嘴唇直抖,但还是抑制住自己,非常谦虚地说:“谢谢你的指点。”因为利特尔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市场上的猪耳朵被利特尔公司暗中搜购一空。购回的猪耳朵被利特尔公司的化学家分解成胶质和纤维组织,然后又把这些物质制成可纺纤维,再纺成丝线,并染上各种美丽颜色,最后编织成五光十色的丝钱袋。这种钱袋投放市场后,顿时一抢而空。

“用猪耳朵制丝钱袋”,这个荒诞不经的恶意挑衅被粉碎了。那些不相信科学是企业的翅膀,从而也看不起利特尔的人,不得不对利特尔刮目相看。

利特尔公司因此名声大振。面对挑衅,利特尔忍受轻蔑,“虚心”接受指点;不大吵大闹、争执强辩,也不义正词严地加以驳斥,他不露声色,暗中准备,将猪耳朵制成丝钱袋,从而一举成名。

利特尔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定力,假如激烈的反驳和争论可以解决问题,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无需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什么了。但是,生活的禅机告诉我们事实才是证明一切的最终衡量尺度。所以,我们长了一张嘴,却长了两只眼睛,两只手。

与人做毫无意义的争论,甚至是气急败坏的争吵于你无益,也可以显出你的浮浅与无知。那些得道的禅师任何时候都不会与人做毫无意义的争论。而且,他们总能以自己的禅智点化那些无知的人们。即使他们所面临的是生死大限也不会面露惧色。那份从容,那种决定是经过了生活的磨炼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所获得的。

我们都需要被放置在生活的风刀雨剑下打磨。从一个不成熟的人向成熟的人转变。走过人生的每一次风雨都应该有所收获,即使达不到禅师们的那种高深的禅境,也应该让自己有一些定力。心定才能事定,否则,你只能白白枉费这一生的好时光。

无定力就无成功可言,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是一切胜利的先决条件。

8.从小事中磨炼心性

一位老妇人脾气十分怪癖,经常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大发雷霆,而且生气的时候说话很刻毒,常常无意中伤害了很多人。因此,她与周围的人都相处的不太和谐。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气不好,也很想改,可是火气上来时,她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一次,朋友告诉她:“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为什么不去找他为你指点迷津呢?说不定他可以帮你。”她觉得有点道理,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那位高僧了。

当她向高僧诉说自己的心事时,态度十分恳切,强烈地渴望能从高僧那儿得到一些启示。高僧默默地听她诉说,等她说完,就带她来到一座禅房,然后锁上门,一言不发地离去了。

这位老妇人本想从禅师那里得到一些启示的话,可是没有想到禅师却把她关在又冷又黑的禅房里。她气得直跳脚,并且破口大骂,但是无论她怎么骂,大师都不理睬她。老妇人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开始哀求大师放了她,可是大师仍然无动于衷,任由她自己说个不停。

过了很久,禅师终于听不到房间里的声音了,于是就在门外问:“你还生气吗?”

老妇人恶狠狠地回答道:“我只是生自己的气,很后悔自己听信别人的话,干嘛没事找事地来到这种鬼地方找你帮忙。”

禅师听完,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说完转身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

老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我生气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你关在这又冷又黑的禅房里吗?”

禅师有点担心地说:“其实这样会更可怕,因为你把气全部压在了一起,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强烈的。”于是又转身离去了。

等到第三次禅师来问她的时候,老妇人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你不值得我生气。”

“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是不能从气的漩涡中摆脱出来!”禅师说道。

又过了很久,老妇人主动问禅师:“大师,您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

高僧还是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老妇人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不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心里没有气,还怎么会生气呢?其实生气不仅我们自己痛苦,身边的人也跟着一起痛苦;生气时口无遮拦,什么都说,有些话会深深刺痛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

也许大家都听过“钉子的故事”:

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渐渐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也慢慢地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的样子了。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男孩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意,从此之后脾气变得很好,待人待事都很温和、宽容。

所以佛祖告诫我们:“嗔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

所以,害人害己的事我们何必去做?只为生活中所遇的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那是愚人的行为。

我们不能做一个聪明人,但至少不要去做一个愚人。把生活中不如意的一些小事看得淡一点,并能在静观中有所收益,悟得生活中的种种禅机,我们就不会活得太累,活得不开心。

那些小事就如一粒粒的碎沙,在你的鞋子里让你感觉不舒服。那么,为了摆脱这些碎沙,你选择倒掉沙子还是踢掉鞋子?我们不能不穿鞋子,因为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所以,还是选择倒掉沙子吧。

9.不要燃烧自己的功德

贪、嗔、痴、慢、疑,是世人受“苦”的根因,这五毒就像是潜藏于内心深处的五个心魔。

嗔,即是怒火中烧。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人总是会发脾气、不高兴,它是障道之祸首,所以经书上说“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

嗔怒,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情绪,有嗔怒习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怒火,随时都准备爆发。

古时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他厌倦战争,专程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

他向宗臬禅师说:“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禅师说:“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说:“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禅师还是说:“慢慢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