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14254200000106

第106章 顺应规律通识时务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尧曰第二十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的大道理,就没有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析辨别人家的言语,就没有办法去认识人。”

【感悟一点】

孔子在这里讲的天命,其含义是指人力无法违背和抗拒的宇宙必然运行规律,如人事、物理、历史命运、时空条件等等综合而成的一股力量。正因为人对它没有办法加以直接的转变,所以叫“命”,“天命”即客观规律和时代趋势。不洞察时局,不掌握趋势,不把握现实,就没有做“君子”的凭借和资格。反过来说就是,一个人应该以顺应时代趋势作为立身处世、成事谋业的基本依据和资格。这对于我们立身做人,尤其是在面临人生抉择和大事危局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李世民不逆流而动

“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说的“天命”就是时势时务,就是潮流,一种必然趋势。在“天命”面前,只能是顺之者存、逆之者亡无论是常人,还是伟人,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想名垂青史,都必须首先认真细致地去“知天命”,把握“天命”。

唐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认为周朝分封宗室子弟,王位传袭八百多年;秦朝废除分封制,到秦二世就灭亡;汉初吕后想危害刘氏天下,最后也是靠刘氏宗室子弟的力量才获得安定。他从历史的正反经验中得出结论:分封皇亲贤臣,是使子孙绵延长久、社稷长治久安的办法。于是就定下制度,将皇室子弟荆州都督李元景,安州都督吴王李恪等二十一人,又加上功臣司空赵州刺史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宋州刺史房玄龄等十四人,一并封为世袭刺史。

这一重大举措,立即遭到臣属们的议论,许多大臣建议李世民收回成命,并放弃分封制度。李世民则以为这是借鉴历史的经验、遵从古代的法规,没有错,所以不愿意放弃。直到礼部侍郎李百药上了一道奏折,劝谏唐太宗应注重古今区别,不可墨守成规、刻舟求剑而行世袭封爵,李世民才幡然醒悟。

李百药的奏折中讲道:我听说,治理国家,保护百姓,是国君通常要做的事;尊重国君使上位之人安定,是百姓应懂得的大道理。想制定治国安邦的规划,用来发展永久的事业,使它千秋万代不变更,大家的想法是共同的。然而各个朝代享国的年数有长与短的差别,国家也有安定和混乱的不同。事情的得失成败,各有它的原因。而著书立说的人,大多墨守成规,没有一个不是忘记了现在与古代的区别,分不清轻薄与淳朴,想在百代末季的今天,推行夏、商、周时候的法令制度;把天下五服之内的土地,全部用来分封诸侯,帝王居住的千里王畿,全作卿大夫的食邑。这就是把结绳计数时代的上古之法,在虞舜、夏禹时代推行;用帝舜时代之法,在汉、魏时代实施。法令制度松弛混乱,是断然可知的。刻舟求剑,没有人看见它可行;胶柱调弦,演奏乐章,更使人增疑。只知楚庄王问鼎,晋文公请隧,有畏惧霸主兴兵的心理;子婴的白马素车投降汉王,不再有诸侯相援,却不懂得秦二世为何被赵高杀于望夷宫,不了解后羿为何被寒浞杀于桃梧之野;曹髦的灾难,难道与申侯连结缯人、犬戎杀死周幽王不同?这就是清明与昏乱的人,各自改变自己的安危,一定不是郡宰与公侯造成国家的兴废。陛下掌握纲纪,驾御天下,顺应天运,开创大业,于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在宇宙间扫清邪气妖氛;开创基业,流传后代,以美德匹配于天地;发出号召,施行命令。光明的圣心,永远缅怀前贤古圣。将恢复五等爵位而广兴旧时制度,建立邦国来使诸侯相亲。我暗自认为,汉魏以来,分封诸侯的弊病至今余风未尽,尧舜盛世已成往古,大公无私的道德风尚已经改变。何况晋朝分封诸侯后,又失去驾驭的能力,最终导致诸侯相侵,国土分崩离析,拓跋氏乘机建立后魏……

李百药在其奏章中,慷慨陈词,分析了商周时代实行分封制之所以成功的时代背景,总结了晋代分封失败的教训,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具体分析前朝前代的历史,不注重当朝当代的实际,只是笼统地说某种制度优、某种制度劣,一味地遵从古制。那就无异于刻舟求剑,作茧白缚。

唐太宗李世民看过奏章,觉得李百药态度中肯,道理深邃,论据可信,便采纳了李百药的意见,取消了宗室子弟及功臣世袭刺史的诏令。

在一开始,李世民自以为是地采取了分封子弟为世袭地方大员的措施,殊不知这种做法实际上早已为历史证明是不明智的,也根本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因此,当有远见的李百药上书之后,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贵为皇帝,违背了“天命”也照样会遭到历史规律的惩罚。李世民的开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很快改正错误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避免了让整艘社稷大船走向不可预测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