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第十三
子路对孔子说:“假如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呢?”孔子说:“必须先正名分吧!”
子路说:“有这么做的吗?您太迂阔了。名分有什么正的必要吗?”
孔子说:“仲由,你真鲁莽啊!君子对自己所不懂的事情,大概总得抱着存疑的态度吧。如果名分不正,言语就不顺;言语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刑罚的制定、实施就不会公正合理;刑罚的制定、实施不公平合理,人民就手足失措。所以,君子确定名分必须可以说得出口,既能说得出口,也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自己所说的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作罢。”
【感悟一点】
“必也正名”这一治事思想,自古到今都有极深的影响。“师出有道”、“师出有名”都是这一原则的延用。“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在孔子这里是一条堂堂正正的“说道”,要求为人、从政、做学问都要踏踏实实地先把名分、概念弄清楚,弄明确。否则,在现实中,即使事情本身合情合理,但名分却不冠冕堂皇,也是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之所以能在群雄纷争、诸侯割据的局面下,迅速崛起,吞并其他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与他们灵活运用“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的策略有着很大关系。
曹操当年矫诏联络的十几路大军讨伐董卓不成,纷纷离去之后,各军阀趁朝廷动乱、无暇多顾的机会,彼此争城夺地混战开来。今天袁绍打公孙瓒,明天是孙坚击刘表,后天是曹操攻陶谦,然后袁术袭刘备,过后是吕布战完曹操又攻刘备。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就在此时,长安又发生了更大的动乱。董卓被诛之后,十五岁的汉献帝带着一帮皇亲国戚和一些老臣,离开长安前往弘农避难。经过半年折腾,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后面追兵又到,只好丢下所有的细软及宫女,仓皇逃向洛阳,一路上辗转流离,坐牛车,住窝棚,吃青菜,啃窝窝头,又经半年才到洛阳。可是洛阳经董卓焚烧之后,又几经战乱摧残,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现在只剩下几百家。宫殿全毁,献帝只好居住在中常侍赵忠的家里,惟一赶来“勤王”的外官只有一个河内太守张扬。
这时的曹操,正在许昌一带发展势力。他的谋士看到汉朝天子几经辗转,如今初定洛阳,正需要人扶持,尽管汉朝天子已无能力行令天下,但这块牌子有它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对曹操这样想成大事而眼下势力还不够雄厚的人。处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下,拥有“天子”这张王牌,别人必当另眼相看,打着牌子也好做事。于是便极力建议曹操西进洛阳“护驾。”谋士对曹操说:“春秋时,晋文公迎周襄公,终于当上了霸主;秦朝末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佩孝,争得天下人心。近年来董卓作乱,皇上蒙难,是将军你首先起义兵,只是因为关东诸军彼此兼并战乱,您才没有能远上关中去辅佐朝廷,但天下人还是知道您有效忠皇上的心。现在皇上已经到达洛阳,忠义之士思念汉朝,黎民百姓也怀念过去的日子,将军若此时能去保驾,下可顺从民众的愿望,上可以宾服四方的豪杰。至于皇上周围那几个武将不过是盗贼之流,不值得顾虑。如果万一失去了这个机会,让别人抢先把皇上接走,那就悔之晚矣!”曹操一听十分有道理,就带领本部人马来洛阳“护驾”,并把汉献帝“请”到许昌。
挟天子幸许昌,令曹操喜出望外。他在许昌大兴土木盖起宫殿,请献帝入宫,又修建宗庙,便于天子祭祀先皇,大有匡扶汉室之势。献帝感谢不尽,遂封曹操为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
天子既已在自己手中,又是大权在握,曹操便想试试这张王牌的威力了。当时各地军阀中,以袁绍为最强,曹操原来还是袁绍的属下。曹操让汉献帝下一道诏书,责备袁绍地大兵多,却不思朝廷,只一心树立私党,扩充势力,意欲何为?袁绍一见此诏书,果然不敢怠慢,连忙上书申辩并表示愿意效忠朝廷。曹操牛刀小试即获成功,深感挟天子以令诸侯,比自己东拼西杀省力得多,管用得多。从此,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越来越多???给他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奉天子就能慑服诸侯,发号施令?可以说正是“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的结果。有了天子之名,则说话做事就有权威,自然能产生效果。可见“正名”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自己无名或名不正,但可以借,借用别人而为自己“正名”,标示自己的“正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刘备之所以能在川蜀立稳脚跟,建立蜀国,当上皇帝,同样是借自己是皇族后代的光。他针对百姓“重视正统看重名分”的心理,打出割除乱党,“匡扶汉室”的旗号,标榜自己是正统,别人是非正统,自己是真,别人是伪,以取得民心,从而成就了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