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14254200000066

第66章 穷见节义松柏后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第九

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

【感悟一点】

孔子说这句话,意在赞美松柏坚贞、耐寒的品质。为人当如松柏,有硬骨头精神,任何时候都能挺起胸膛。陈毅有两句著名的诗写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其实在雪没化的时候,松柏也是高洁的。松柏的高洁与“后凋”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内在的信念使然。什么是高尚、坚定、恒久的人格?或许正是这种“士穷见节义,世乱显忠臣”的松柏精神吧。

文天祥的气节

小人在治世时与君子一起,有时难辨忠奸。但在利害关头,遇到变乱,君子的高尚气节就显露出来了,就像严冬的松柏一样,即所谓“士穷见节义,世乱显忠臣”。

文天祥在国家无事时,他是一个风流才子,谁看得出他后来竟是一位如此坚贞而正气浩然的人!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从小在父亲督导下认真学习,尤其爱读忠臣传,渐渐树立起爱国思想。有一次,他去瞻仰吉州学宫中供奉的乡贤遗像,说:“日后,我如不能像他们一样,便不是大丈夫!”

1253年,18岁的文天祥考中乡试第一名,后入吉州白鹭洲学院深造。1256年,他进京应试,作卷直抒己见近万字,为主考官王应麟所赏识。

王应麟向当时的皇帝宋理宗推荐文天祥的文章时说:“此人肝胆如铁石,文章如龟鉴。”意思是意志坚强如钢铁和石头,文章如同经典著作。宋理宗在审阅文天祥殿试对策时,看到他的名字叫天祥,便高兴地说:“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于是亲自将他的名字点为第一名。所以,有人说文天祥是宋理宗钦点的状元,朋友们给他又取了一个字,叫飞瑞。文天祥被朝廷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军。而这时,南宋王朝已经临近灭亡。

1274年12月,元军自汉水渡江,淮西制置大使夏贵领战船300艘逃跑。鄂州都统程鹏飞投降。伯颜以四万兵守鄂州,自领大军东下,直指临安。一路之上,黄州、蕲州、江州、德安、六晏等地宋守将望风而降。当时,文天祥正在赣州做州官,在此之前,他因主张抗战,屡遭打击。忽必烈统领元军南下,攻占大理的元军也自广西、湖北北上,南北夹击南宋。宦官董宋臣奏请迁都四明,文天祥上书予以痛斥,奏请处死董宋臣而未被采纳,便愤而辞官回乡。直到1269年,文天祥才被任为湖南提刑。同年,改知赣州。谢太后号召各地勤王,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立刻招募了3万人马,准备赴临安。有人劝他:“现在元兵长驱直入,带了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人马去抵抗,好比赶着羊群去跟虎斗,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

文天祥泰然道:“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为国难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明知道自己力量有限,宁愿以死殉国。但愿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与文天祥一样响应勤王号召的还有郢州守将张世杰。元将伯颜带兵到了离临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朝中大臣包括左丞相留梦炎都弃官逃走。谢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派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伯颜不准,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

陈宜中害怕被扣留,不敢到元营去,私自逃往南方。张世杰见朝中无望,领兵南下。南宋王室决意投降,右相逃跑。谢后加给文天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称号??要文天祥去元军议降。

文天祥、贾余庆等几位大臣一同来到伯颜营中。那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文天祥义正辞严地提出了两国谈判的条件,要求元军退到平江或嘉兴,然后再商议。伯颜不肯,并以死来威胁文天祥。文天祥响亮地回答:“我早已准备一死报国,哪怕刀山火海,我也不怕。”伯颜毫无办法,让别的使者先回临安去跟谢太后商量,却把文天祥扣留下来。第二天,贾余庆、吕师孟丧权辱国,与元军签订了投降书,文天祥知道后,大骂他们卖国,同时,指责伯颜背信弃义。事后,连元军将领都连连夸赞文天祥“骂得好”。

在随后,南宋君臣向元朝投降,同时派人护送赵、赵两位皇子南逃。不久,文天祥借机从元营脱身。

1276年12月,元军在土匪头陈懿指引下,水陆并进,进攻潮阳。文天祥率部退入海丰以北的五岭坡。20日,文天祥正在吃饭时,遭到元军偷袭,猝不及防,不幸被俘。当他被押至元军统帅张弘范面前时,拒绝下跪,痛骂不已,只求速死。张弘范将他严密关押起来。

1279年正月,张弘范将文天祥关在船上,率水军从潮阳出发,大举进攻崖山。经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文天祥想起数年来的艰苦征战,感慨万千,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

张弘范原是宋将,投降元朝后受到重用,又统兵攻打宋朝。也许是他良心未泯,看到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后,不由得失声赞叹:“好人好诗!”此后,不再对文天祥进行劝降。

流亡小朝廷兵少力单,敌不住元军。被迫在福州登上船只,辗转到惠州、梅蔚、官富、汲湾、虎门等地。因暴风雨袭击,赵惊吓过度得了重病,1278年4月在大屿山去世。张世杰和宰相陆秀夫拥立了年仅8岁的赵为帝。

1279年正月13日,张弘范到达了崖山,迅速包围了张世杰率领的宋军。26日黎明,双方开始决战。张世杰率军拼命抵抗。激战多时,宋军疲惫至极,越来越多的宋朝兵船扯旗投降。

陆秀夫守着赵的坐船,他对张世杰派去的小船,也闹不清是真是假,只怕把小皇帝送走,落在元军手中,回过头对赵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说完,背着他一起跳进了大海。

张世杰没有接到赵,只好指挥战船,趁着夜光朦胧,突围撤退到附近的海陵山。他清点了一下战船,1000条战船只剩下十几条了。这时,海上刮起了飓风,有人劝张世杰登崖避风。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一阵风浪袭来,张世杰落水而死。

同年10月,文天祥抵达大都(今北京市)。元朝统治者一心欲劝降他,以笼络宋朝遗民之心,就将他视为上宾,安置于华丽的会馆中,以美酒佳肴招待。他已抱定殉国的决心,来大都路上曾绝食8天。面对佳肴,他不屑一顾,终日只是身穿朝服,朝南而坐。元朝先后命降元的宋丞相留梦炎和被虏北上的恭帝赵来劝降,都被他回绝。继而,又让元朝重臣、平章政事阿合马来威吓他,他视死如归,厉声说:“要杀便杀!”元朝廷见劝降无效,改以威逼,将文天祥投入牢狱,披枷戴锁,企图以此消磨他的斗志,逼他屈服。在此期间,元朝廷又让被俘的文天祥的女儿柳娘写信给他,试图用儿女之情软化他,还命已降元的他的弟弟文璧前来劝降,他都毫不动摇。

文天祥早年生活舒适,如今在冬寒夏热的牢房中遭受折磨,他处之泰然,利用有生之日,写下《正气歌》等不少不朽的诗篇,抒发他的爱国之情,表达对国破家亡、又无力补天的悲愤。前后共800多首,被人们编为《文山先生全集》,广为流传。

1282年秋,大都传言中山府(今河北保定)有人聚千人,欲攻入大都,劫狱救走文天祥,元朝廷十分紧张,一面加强对文天祥的监守,一面由忽必烈对文天祥做最后一次劝降。忽必烈对他说:“你如能以对待宋朝的忠贞侍奉我,我立即拜你为丞相。”文天祥坚定地答复道:“天祥是大宋状元宰相,大宋已亡,天祥只求速死。”忽必烈离开他后,下达了处死令。

1283年12月初九,京城柴市刑场上,戒备森严。市民们听到消息纷纷赶来,刑场周围竟汇集了一万多人。文天祥神色从容来到刑场,他向旁边的百姓打听哪一面是南方,百姓们指给他看,文天祥朝着正南方向拜了几拜说:“臣报国至此矣!”之后,提笔写下了最后两首七言律诗,在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掷笔于地,欣然引颈受刑,这一年,他刚满47岁。次日,文天祥的夫人欧阳氏在收殓其遗体时,发现他腰带间有一遗书,写着他自被俘后就有以身殉国、成仁取义的决心:“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作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欧阳氏说:“我夫不负国,我安能负夫!”遂自刭而死。

南宋将亡时,出现了文天祥,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亮点。虽然他没能力挽狂澜,但他那种松柏后凋的凛然大义和耿耿丹心,却永远留在了史册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