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代诗文故事
14259700000135

第135章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出典】

北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景祐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祐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祐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故事】

欧阳修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幼年丧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里,刻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29年,欧阳修参加进士科考试,连考三次都是第一名。第二年被朝廷派往西京(今河南洛阳)做留守推官。三年后调到京城,当馆阁校勘,从事编辑和校订图书的工作。

这时,阶级矛盾激化,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北方又有西夏入侵,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大臣主张改革官僚政治,积极抵御外敌,却遭到宰相吕夷简等人的反对。后来,范仲淹又上书宋仁宗赵祯,指责吕夷简任人唯亲,结果在吕夷简等人的诬蔑攻击下,被贬到饶州(今江西鄱阳)。

当时,欧阳修和许多大臣一起,纷纷上书皇帝,称赞范仲淹正直敢言,为官清廉,请求将他留在京城。可是司谏高若讷却昧着良心说范仲淹该贬。欧阳修知道后,非常气愤,立即给高若讷写了一封信,痛快淋漓地将他骂了一顿。

欧阳修在信中说:“过去我听人说,你是正直而有学问的君子,但是我很怀疑。所谓正直,是不可屈曲,有学问,是能辨是非。你身为谏官,对范仲淹遭贬这件事不能公正地讲话,我才发现你不是一个君子。范仲淹为人刚正好学,博古通今,这在朝野上下是一致公认的。他只是得罪了宰相,你是害怕宰相,爱惜你的官位,贪图利禄而不敢说公正的话。你这样做,有何面目去见各位大臣?有什么资格出入朝堂称谏官呢?我看你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欧阳修的信刺痛了高若讷和吕夷简,他们就采取报复手段,把欧阳修逐出京城,降职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直到几年后,朝廷重新起用范仲淹,欧阳修才回到京城。此后,他积极支持政治改革,还推行了一场著名的诗文革新运动,培养鼓励王安石、苏轼等人成为一代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