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4263000000035

第35章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病是全球性疾病,可发生在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成年男性发病率为10%,女性为20%,孕妇为40%,儿童高达50%。主要临床表现有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昏眼花以及黏膜损害等。多数患者发病缓慢。发病原因主要有慢性失血、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和铁需要量增加(如偏食、妊娠、哺乳及儿童生长期)等。其发病机理主要是铁的缺乏导致含铁酶的活性下降和肌肉功能及体力下降,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和组织学的改变。本病相当于中医“血虚”、“虚劳”、“萎黄”、“黄胖”等范畴,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型进行辨证论治。①脾气虚弱型: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或薄腻,脉细。治宜健脾益气补血。②气血两亏型:症见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头晕心悸,健忘失眠,食少腹胀,毛发干脱,爪甲裂脆,少气懒言,舌质淡胖、苔薄,脉濡细。治宜气血双补。③肾精不足型:症见面色苍白无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精神委靡。偏阳虚者,畏寒肢冷,阳痿,夜尿频多,舌淡脉微;偏阴虚者,烦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补肾填精,助阳益阴。④脾肾阳虚型: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淡白,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肢软腰酸,腹部;冷痛,大便溏薄或五更泻,小便清长,周身浮肿,阳痿或闭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

黄芪归脾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25克,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远志、阿胶(烊)、益母草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气血两亏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黄芪乌梅汤

“组成”黄芪15克,乌梅10克,甘草、五味子各6克,党参、当归各9克,制何首乌、陈皮各1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养血,酸甘化阴。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胃阴不足型,症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耳鸣,胃纳不佳,舌质淡红、苔薄,脉虚或虚大。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健脾补血汤

“组成”黄芪、黄精各15克,当归、白芍药各10克,熟地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养血。

“用途”适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型,症见面色黄白或苍白,纳少身倦,不活泼,易感冒等。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

健脾益气汤

“组成”人参9~12克,黄芪20~30克,炙甘草10~12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大枣10枚,生姜9克,桂枝、五味子、砂仁(后下)各6~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生血,健脾摄血。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健脾补血汤

“组成”太子参(或党参)、当归、白芍药、构杞子、女贞子各20克,白术、鸡内金、陈皮各15克,云茯苓、生山药各30克,皂矾2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生血,和胃消积。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阴虚者加生地黄、牡丹皮各20克,旱莲草30克;阳虚者加菟丝子、淫羊藿各20克,巴戟天30克。平时多食黑木耳、豆制品及动物肝脏,忌饮浓茶水。

健脾益气方

“组成”生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2克,陈皮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加糖浓缩成约15克。

“功效”健脾益气。

“用途”适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型,症见吸收功能不良,面色萎黄,苔白,纳差,脉滑。

“用法”每次服5克,每日3次。

健脾造血汤

“组成”党参、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淫羊藿各15克,白术、茯苓、熟地黄各9克,丹参18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补血。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型。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饭前服。3岁以下者用1/3剂,3~6岁者用1/3~2/3剂,6~12岁者用2/3~1剂。

三参五仙汤

“组成”南沙参、炒党参、丹参各15克,淫羊藿、仙鹤草、焦三仙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消食,补气生血。

“用途”适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气虚明显者加炙黄芪15克,炒白术6克;大更干结者加炒白芍药10克,制大黄3~6克;夜寐不宁者加何首乌、夜交藤各10克。

红白汤

“组成”黄芪、槐花(炒)各50克,当归20克,红参、白术、何首乌、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丹参各15克,生地黄、黄精各2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益脾肾,益气生血。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型,症见面白乏力,腰膝酸痛,形体虚弱,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黄芪十补汤

“组成”炙黄芪、当归、熟地黄、茯神各15克,白芍药、人参、白术、酸枣仁、制半夏、陈皮、北五味子、肉桂、天台乌药、炙甘草、麦门冬各30克,木香、沉香各3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效”补虚损,养血气,安心神。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型,症见神疲乏力,惊悸失眠,精神恍惚等症。

“用法”每次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每日1剂,空腹时服。

开胃四消散

“组成”炙神曲、炒麦芽、山楂、炒鸡内金各10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高压消毒灭菌后每包3克。

“功效”消食开胃。

“用途”适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型,症见厌食纳呆,嗳噫食臭,食不知饥者。

“用法”3岁左右小儿每次服2克,每日3次。

补肾生血汤

“组成”小红参10克(或潞党参30克),磁石、生黄芪各30克,阿胶(烊)12克,鹿角胶(烊)、龟版胶(烊)、白术、陈皮各10克,当归、白芍药、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紫河车各15克,炙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养血。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20日为1个疗程。

补肾益气养血方

“组成”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各12克,白术、党参各10克,云茯苓、黄芪、生地黄各20克,当归15克,阿胶(烊)9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生血。

“用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肾两虚型,症见面白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注意力不集中,纳差腹胀,恶心,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少苔,脉沉细无力。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