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14276100000041

第41章 摄影作品评析(3)

(三)曝光控制

在自然界中,景物亮度的变化非常大。烈日照射下,地面上接受的照度接近10万勒克司,在月光下地面上接受的照度只有0.3勒克司。人的眼睛可以容纳范围巨大的亮度变化,但胶片或CCD能够按比例记录景物亮度的范围是有限度的。无论是胶片还是光电耦合材料,都只能在一定的亮度范围内显现影像,这个范围就是感光材料的宽容度。通常使用的胶片宽容度为1∶128,简单地说,拍摄景物的亮度范围如果在1∶128范围之内,胶片都能够正常还原景物亮度,如果景物的亮度范围超过了1∶128的范围,就意味着胶片不可能完全还原景物的所有亮度,而只能在1∶128这个范围内进行正常还原。

举例说明。在烈日下,一个人撑着一把黑色的伞,伞下面的人脸并没有受到阳光照射,因此比较暗,但人周围的环境受到阳光直射非常明亮,这时拍摄一张这个人物的全景画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当以人身边非常明亮的环境作为曝光的基准,环境景物就能在测光后正确曝光,形成正常还原的影调,但是人物的面部由于非常暗,这个暗部的亮度值与身边明亮景物的亮度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已经超出了胶片承受的1∶128这个范围,所以人的脸部就会呈现出严重的曝光不足;反之,如果以很暗的脸部亮度作为基准拍摄,那么最后的照片上人脸就可以正常曝光正常还原,但人物周围的环境过于明亮,超出了胶片宽容度的范围,所以就会呈现出严重的曝光过度。所以找准一个曝光的基准点,对于画面的正常还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有些摄影师并不希望照片呈现出景物的正常还原影像,而是想根据自己的意图对照片的影调进行加工。比如说拍摄乌云时,希望照片中的乌云比实际更暗更厚重,那么就可以在正常曝光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一点曝光量;如果希望拍摄的朝阳、晚霞更加明亮灿烂,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点曝光量。

通过改变曝光量,或通过变化画面测光基准点的办法,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画面的影调、清晰度、明暗层次等因素进行人为的调控。所以正确的曝光控制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正常还原,也要考虑拍摄意图,有意地控制曝光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二、画面的清晰度

先来了解一下人的眼睛是如何看景物的。光线通过角膜和瞳孔后由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产生一个清晰的但倒置的影像。晶状肌的松弛和收缩,可以将不同远近物体的影像在视网膜上精确聚焦,形成清晰的画面。这个过程非常迅速,由人的神经系统自主控制。但照相机的镜头则不然,要想让被拍摄的景物在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必须精确聚焦,否则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除了聚焦外,还有一些因素可以影响照片的清晰度,比如景深和快门。

(一)景深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到最远点的距离。在拍摄时对被摄主体进行聚焦,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最为清晰的影像,在这幅画面的纵深空间里,在主体的前面和后面,有一段距离的范围内,景物虽然没有主体绝对清晰,但也是相对比较清晰,那么这个纵深范围就是景深。在景深范围之内,画面比较清晰,而景深范围之外,画面则逐渐模糊。

人的视觉不存在景深这个概念,但使用光学镜头进行拍摄,必然会产生景深现象,当然有的画面景深很大,甚至大到无穷远;有的画面景深非常小,有时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时,眼睛是清晰的,而耳朵都会模糊。景深与三个因素相关,即有三种方式可以决定或改变画面的景深,从而达到控制画面清晰度的作用。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光圈、焦距、物距(摄距)。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需要注意光圈的大小与光圈系数是反比关系。对于f/2和f/22这两个光圈系数而言,前者的景深相对于后者要小。在前文中曾提到过以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为代表的“F64小组”,经常使用最小光圈以获得最清晰的画面。

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我们看到的一些野外动物摄影、体育运动摄影和人物肖像摄影,经常使用长焦距镜头,画面的景深非常小,纵深空间被压缩。同时也经常能看到一些风光摄影和建筑摄影,使用广角镜头,画面的景深非常大,整个画面从近到远几乎都是完全清晰的。

物距即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物距越小,景深越小;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二)快门速度

在曝光控制中,我们可以通过光圈和快门的变化来改变画面影调。但是在拍摄正在运动的物体时,必须考虑快门速度的匹配。当被摄体运动速度较快时,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会呈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如拍摄奥运会赛场的百米赛跑时,使用1/1000秒的快门速度和使用1/15秒的快门速度,拍摄的画面是截然不同的。使用1/1000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后,照片上的影像是非常清晰的,运动员的奔跑动作是一个瞬间凝固的动作造型;而使用1/15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后,照片上的影像是虚幻模糊的,运动员的动作并不是凝固的造型,而是一连串奔跑的虚影。

画面的清晰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要求,除了因聚焦不实而造成的画面模糊属于技术失误外,景深和快门速度营造的虚实效果往往是摄影师刻意的安排。摄影师为了达到某种主观创作意图,有时候刻意使用比较小的景深,有时候特意降低快门速度以获得运动虚影。所以,在欣赏摄影作品时要仔细揣摩摄影师的构思。

三、拍摄角度与景别

摄影师在确定了拍摄对象后,随之就是确定拍摄角度。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中,拍摄一个主体时可以选择无数个角度,摄影师最后确定的拍摄角度,必然直接体现摄影师对被拍摄体的理解和认识,在欣赏作品时也可以从拍摄角度入手,去理会摄影师的深刻思想。在立体空间里,一般把拍摄角度分为拍摄的高度和拍摄的方向。

(一)拍摄高度

拍摄高度其实就是一种视角。如同人眼一样,多数时候都是平视物体,有些时候仰视比我们高大的物体,有时候俯视比我们矮小的物体,甚至会借助一些工具登高望远,也会蹲下身子去观察微观世界。摄像机的镜头则代表了摄影师的眼睛。

水平角度拍摄是使用得最多的拍摄高度。水平拍摄的画面拟人性较强,符合人眼观察世界的习惯。但水平角度拍摄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缺陷,比如画面气氛比较单调,在有些大场景画面中,主体很难突出,在空旷的风光画面中,水平拍摄容易把天和地各置于画面的一半,构图比较呆板。

仰角度拍摄模拟人抬头观看。这种方式比较容易突出主体,简化环境和背景;在人们的传统视觉思维中,适度的仰视也代表一定的尊敬和崇拜情绪。但是这种由角度传递的情绪代表了摄影师的情绪,这样的画面主观性、引导性增强,所以在以客观真实为追求目标的新闻摄影中要谨慎使用。

俯角度拍摄模拟人低头观看。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拍摄方式很适合表现宏大的场面,对交代空间层次非常有用;同时适当的俯拍给人心理一定的优越感,拍摄对象如果是人,则或多或少有点压抑、排斥的意味。

(二)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是水平层面的拍摄角度。摄影师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向,与表现重点紧密联系。拍摄方向一般分为正面拍摄、侧面拍摄、斜侧面拍摄和背面拍摄。

正面拍摄指镜头于被摄人物的视线或景物的正面朝向相对的拍摄角度。正面拍摄人物或景物,能够将被摄主体的最突出最显著的形象完全或局部展现出来。所以在人物肖像摄影时正面拍摄非常多。在拍摄建筑物时,正面拍摄往往会使主体呈现出左右对称,突出其庄严或雄伟的形象。但正面拍摄景物时线条比较单一,多为平行和垂直于地平线的直线条,画面缺乏生动性。正面拍摄运动物体时由于是纵深关系,所以难以表现速度感和空间跨度感。

侧面拍摄指拍摄人物或景物的正侧面,与正面呈90度直角关系。侧面拍摄人物相对于正面拍摄,信息量大大减少,但人物的动作线条展现得较好。尤其是拍摄正在运动的人物,侧面拍摄很适合表现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姿态。侧面拍摄人物时,由于人身体的厚度要小于身体的宽度,适合表现一种修长的线条情绪。在拍摄建筑物时,侧面拍摄与正面拍摄一样有线条上的缺陷。

斜侧面拍摄介于正面和侧面之间,是最佳的拍摄角度。这种角度集合了正面和侧面拍摄的优势,同时也回避了各自的劣势,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对还原三维空间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拍摄中,斜侧面拍摄角度虽然介于正面、侧面之间,其中有90度可选择,但在多数情况下,斜侧面拍摄角度还是以靠近正面为主。

背面拍摄指拍摄主体的背后。背面拍摄的信息量非常小,客观纪实性的摄影一般不会选择背面拍摄。背面拍摄的写意性很强,拍摄者的主观意图非常明显。背面拍摄有时候运用在传递离别情绪的画面中,有时候运用在引领观众参与进来的意图中。有些背面拍摄作品是双主体或多主体构成,利用主体的正反面相对关系传递某种情绪。有些则是为了调动观众的兴趣而设置的悬念式背面拍摄。

(三)景别

景别是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大小或面积。景别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空间中的纵深距离概念。当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被摄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和面积也会随之改变。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拍摄距离的问题,和拍摄焦距也有关系。假设在焦距固定的情况下,镜头离被摄体越远,其在画面中的大小就越小;镜头离被摄体越近,其在画面中的大小就越大。随着主体在画面中大小的变化,主体周围的环境也会变化。主体在画面中越大,则环境越小;主体在画面中越小,则环境越大。这种主体与环境的相互变化,就构成了不同的景别。

摄影的景别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在实际创作中,有些摄影师习惯将这五种景别划分得更细微,如远景之外还有大远景、中远景,全景分大全景、小全景,中景与近景之间叫作中近景,特写之后还有大特写等等。无论怎么划分,基本上都是以远、全、中、近、特五种景别为基本单位。五种景别的详细论述参见【第一章】。

通常认为景别是叙事的基础,不同的景别表达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景别也是模拟人眼观察事物的方式,近看物体很大,远看则很小。摄影师通过景别的控制,将需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保留在画面里,而不需要观众直接看到的信息则排除在画面之外。

四、画面的构图

摄影师在拍摄作品时,非常注重拍摄角度的选择。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主体,而主体在画面中居于什么位置,主体与画面中其他元素的位置关系,都能体现出拍摄者的构思意图。画面中有以下基本元素。

主体是指被拍摄的主要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它是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控制全局的焦点,是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主体是画面内容的中心、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趣味的中心。主体在画面中居于什么位置,就是构图的核心。

陪体是在画面中陪衬、渲染、突出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对象。陪体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体和主题,可以美化和装饰画面,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每幅画面的主体都有一个陪体,有时候陪体甚至也不止一个。

前景是指位于主体之前,离照相机镜头最近的景物。前景可以修饰美化画面,利用近大远小的几何透视原理,前景可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前景也可以与主体形成、产生相互关系的前后对立,起到交代阐述或象征暗示等作用。

背景是指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有些画面主体背后的景物很多,具有纵深层次,那么背景一般是离主体最远的景,在主体与背景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景物,称为后景。背景交代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与主体产生意义上的联系。

空白画面中除了实体外,有时候还需要空白。画面空白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组成,在摄影创作中经常用天空、水面、草地、墙壁等作空白。空白可以更好地突出主体,还能够产生一定的意境。

主体、陪体、前景、背景构成了画面的基本元素。并非所有画面都同时具备这些元素,有些画面没有陪体,有些没有前景都是很正常的。大多数画面都有背景,但小景别的近景或特写画面有时候就没有背景。

主体、陪体、前景、背景这四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形成了构图。构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些具有共性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