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的1223年8月17日,这一天,庆元府鄞县的吏部郎中王撝喜得一对龙凤胎。他将一双儿女以麒麟和凤凰命名,分别取名为王应麟和王应凤。王应麟天性聪敏,最讨父亲的欢心。他9岁就能通读六经,19岁就中了进士,成了家族的骄傲。王应麟对“程朱理学”很感兴趣,在为官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勤读经史。王应麟似乎和麒麟一样,生来就是一身正气。在他担任衢州西安县主簿的官职时,因为年龄小而被一些人看轻,所以在纳赋税时故意延迟,想给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主簿一个下马威。
结果,王应麟毫不马虎地将所有故意拖延赋税的人都上报给了郡守,要求将他们绳之以法。当地县民从此知道这个脾气倔强的小官吏不好欺负,从此就再不敢故意捣乱,对他十分畏服。
王应麟后来步步晋升,但这股正直的勇气一直未减。由于他不喜欢像别人那样圆滑处世,无意中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因为不想包庇污吏而遭到报复,曾经几度被罢官。
宦海沉浮,让王应麟颇感力不从心,但自小以理学自律的他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咬牙为了国家大计在官场上苦苦支撑。
南宋之后,王应麟到远方隐居起来,不愿复出。虽然自身安然无恙,但山河破灭使王应麟痛心,他写文章时甚至只写甲子不写年号,用以怀念南宋。
在默默无闻的隐居时光里,闲逸的生活慢慢冲淡了王应麟心头的惆怅,但他胸中始终有一股郁结之气,硬硬的哽得他喉头难受,让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底是在惦记什么呢?王应麟自己也搞不清楚。等他将近古稀之年,自觉时日无多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自己实在是不甘心啊!
回想一生,从昔日的毛头小子再到踌躇满志的年轻县官,甚至再到后来的礼部尚书,自己哪一刻不是想着能以学识改变天下黎民的命运,让国家昌盛呢?
彼时虽有小人为伍,却也有君子在侧,总有一份希望值得去拼搏。可惜后来江山破灭,故国不在,自己的一腔壮志也彻底无处抒发了。王应麟有些后悔,又有些愤懑。眼看自己的年岁渐渐增大,想着再出去闯荡一番是不可能了,不免唏嘘长叹。王应麟看见了在宅院里嬉闹的孙子孙女,心想,既然“平天下”的志愿已然无望,但至少要把自己的一生所学所想简要地整理出来,留下些东西给自己的后人。如果子孙中能有人从中获益,一生不改君子豪气,它日在黄泉下,自己也就能瞑目了。
王应麟收起了几案摊开的本本著作,准备下笔。写什么呢?他抬手挠挠头,不小心把墨水甩到了脸上。他的一个孙女看见爷爷满脸墨汁,捂着肚子笑翻了天。
孙女银铃般的笑声,使王应麟回忆起了幼时伙伴们唱歌谣的情景,那时候,自己和妹妹也是这么爱玩爱闹,唱着歌诀跑来跑去。这时,他的脑海灵光突现:对,就把这些写成三字歌诀吧!
王应麟毕竟是通古博今的大儒,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写出的这部“三字歌诀”,当然是非同凡响的。
后来,这本融会了我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蒙学传世经典《三字经》。
《三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知识、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时人觉得该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比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和“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是说明季节和方位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是说人具有七情六欲等情绪体验和心理意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概括说明了动物的种类和特征,不用多解释,幼儿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内容。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知识,对幼儿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
《三字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三字经》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但长大了以后,受环境的影响,习性就会不一样。这句话说对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后天教育得好,方法正确,就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反之,就会有不好的结果。
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一迁,是因孟家附近是坟场,孟子就学人做丧事;二迁,是因邻居是肉商,他就学人卖肉;三迁,迁到了学校附近,孟子上学了,那里人文环境良好,孟母很满意,认为这才是能够教育好孩子的地方。
有一日,孟子逃学回来,孟母一气之下把已织到一半的布剪断,说:“你现在这样,就和我剪断这匹布一样,前功尽弃。”孟子听从了母亲的教诲,从此以后,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合称“孔孟”。
《三字经》中,类似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12个字就是一个故事,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无穷的哲理,是一本值得所有孩子一读再读的好书,也是可以相伴孩子们左右的良师益友。
从明代开始,《三字经》不仅在国内流传,更踏上异国他乡,是国际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
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这个首功当属意大利人利玛窦的老师罗明坚。利玛窦是位首开中意文化交流之先河的使者,但是他的老师罗明坚却鲜为人知。当年就是这位罗明坚带着利玛窦来到我国,并指点他学习我国文化。
罗明坚是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早在1579年,他就来到澳门学习中文,他首先接触的就是《三字经》。
这本讲述道德培养和学习精神及涵括文史的“小书”让他很快就进入传统儒家文化的领地,他深感这本《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和对西方文化界的启发作用,于是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他在附信中还写道“时间仓促,拉丁文译文也很不通顺”。虽然此书当时没发表,但历史仍清晰记录下他的这份不凡辛劳和开创之功。
正是这位自称是“我们已被视为中国人”的意大利学者,更将《四书》、《大学》翻译为拉丁语,成为当时欧洲贵族学习东方文化的珍贵资料。
王应麟当然没想到,自己这本启蒙书,在200多年后,竟由一位素不相识的意大利人翻译为“番文”,漂洋过海,来到“番邦”,还成为这些洋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入门必备书。
在意大利人一字一句地朗读《三字经》的那会儿,俄罗斯人也开始与这本小书不期而遇,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本小书竟在日后的俄罗斯历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文化作用,并成为大诗人普希金钟爱的“中国读物”。
1727年,沙俄政府派遣一批人士到我国学习儒家文化,来到这片神奇的东方土地后,他们首先要研读的就是这本薄不起眼的《三字经》。这本字仅一千、涵括万物的神奇小书,令本来有点傲慢的欧洲人渐生好奇,而其中默不知名的一位学生罗索兴更埋头将它翻译为俄文,后竟入选培训教材,成为当时文化界的流行读物。
1779年,彼得堡帝俄科学院又公开出版了列昂节夫翻译的《三字经及名贤集合刊本》,因其内容与当时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推行的讲求秩序的“开明****”等政治策略不谋而合,政府遂正式“推荐给俄国公众”使其走向民间。
不过,真正令《三字经》深入俄国民心的是“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他曾在北京生活14年,深谙经史,更明晓《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他在1829年推出《汉俄对照三字经》。此书甫一推出,果然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俄国教育界在当时也正好在讨论儿童教育问题,《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等典型例子,让这些满口高雅法语的贵族们惊讶于早在2000年前这个毗邻大国的一位母亲早就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于是,《三字经》成为“俄国人阅读中文翻译本的指南”,并成为当时社会流行读物。
此外,其他众多不同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的汉学权威在介绍我国传统经典时,大多都将《三字经》与《论语》、《孟子》等儒家圣人经典并列推介。他们这种出自非功利色彩的选择,正好道出《三字经》不可小觑的文化意义。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三字经》所蕴含的令人无法绕开或轻视的文化分量。
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三字经》从乡间走向宫廷内外、走向世界各地,其间的曲折历史和历代学者的心血与贡献可谓纸书难尽。
总之,《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其内容涵盖量非常丰富、全面。《三字经》能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它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可谓垂裕千秋,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