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无论是开发办公自动化设备,还是从事通信领域,斯威特一直都是实业型的企业。在一次记者访谈中,严晓群还信誓旦旦地说:“我和斯威特都是做实业的,不玩‘空手道’。我们斯威特希望成为中国一流的高科技企业。”
老实说,严晓群说这些话,是相当有资格的。早在2001年,他一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就用投资控股的方式,实施了一系列整合行动。其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中国最有实力、最富产业经验的集成电路设计一流人才都网罗到了斯威特门下。据统计,共有2位工程院院士、20位博士生导师、100多位教授和副教授加入了斯威特集成电路产业的专业技术队伍。依靠这支技术队伍,严晓群在两个月内就成立了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意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以中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和网络安全芯片设计为主业的高科技公司。日后直到斯威特遭遇危机,濒临土崩瓦解时,这支强悍的技术队伍仍然被认定为斯威特最大的一块优良资产。
2002年,斯威特拿到了6个国家“863”项目,在2003年,这一数字更是增长到了11个。对此,严晓群感到相当自豪,他对记者说:“哪个民营集团能在两年里拿下11个‘863’项目!可以说,在这一块我们是做得最好的。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专家说的,是中国第一流的权威说的。”
这番话颇为豪气干云,抓了一手好牌的严晓群说这些话的时候,斯威特已经走过了第10个年头,拥有50多个成员单位,年销售收入超过45亿元,形成了以电力设备、通信器材、集成电路设计这三大产业为支柱的高科技集团。然而,严晓群却并没有专心在高科技领域认真做下去。在资本市场上的先后两次得手,让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观点。当初,他开发防伪点钞机和微波通信设备,费尽力气去开拓市场、铺设渠道,亲自跑遍全国多个城市去布点、应酬,尽管利润不菲,但所耗精力却也同样巨大,最后还没能避免“被仿制”的命运。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实业的热情越来越淡,最终彻底移情资本运作。
不过在当时,这样的变化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体察得到。尽管在今天看来,那支强大的技术队伍,最终成为了斯威特进行资本运作的一块招牌,但就当时而言,无论严晓群最后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斯威特的内部管理以及在专有领域的经营手段,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2002年是斯威特创立的第10年,严晓群在南京总部举办了一场“重奖科技功臣”的活动,评出优秀团队、优秀经理人、优秀员工,然后分别给予了丰厚的物质奖励和高调表扬。这个评选活动从斯威特创立的那一天起,从来未有中断。
在斯威特内部,严晓群的管理观念令人肃然起敬。他最看重的就是集团中数百名专家学者。每逢年节,严晓群必亲自携全体高层登门拜访这些知识精英。为了吸引新人才,斯威特采用了多种灵活的方式:专家学者可以选择技术入股、任选现股或期权;如果对股份不感兴趣,则给予与国际同等级人才相当的高年薪;对于那些不想离开高校的教授,斯威特还会与学校共建股份公司,由专家教授直接出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在一次高端会议上,他说:“价值的回归才能带来人才的回归,尽管斯威特的实力和跨国公司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对于国际级人才,我们要力争给他们国际级的待遇。在研究所的资金方面,我们更要全力支持,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
因为严晓群的缘故,斯威特和一些草莽型的民营企业不同。在斯威特集团内部,有一种很浓郁的尊重知识的氛围。在通信和集成电路领域,斯威特能够囊括中国绝大部分最优秀的人才,严晓群的功劳实在不可埋没。
斯威特土崩瓦解之后,有许多媒体采访过斯威特的旧员工以及一些商业观察家,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斯威特日后的资本运作并不认同,但几乎每一位受访者对于严晓群在人才引进以及企业管理上表现出来的精细与心血,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较量:大鳄鏖战资本市场
严晓群在资本市场上的几次成功,在为他带来喝彩声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他资本投机的猜疑。许多媒体干脆将他定位为“资本运作大鳄”、“坐庄者”、“超级资本炒家”,把他看做是吕梁、唐万新一类的人物。然而有趣的是,严晓群对此矢口否认:“我们斯威特集团是做实业的。完成对其他企业的兼并,也是为了做好企业,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企业。”
在接受采访时,严晓群一脸诚恳地说:“也许再过几年,我可以接受这个称号,但是现在不想。作为新一代苏商,我们更应该务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企业。”
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它仅仅是说给外人听的,为的是减少外界对他“资本投机”的猜疑,也是为了更好地粉饰他那些“非常规”的运作。在当时,严晓群的“诚恳”的确打动了一批人。一部分媒体和学者开始为他大吹法螺。而那些本来就对他颇为信任,又急于营造政绩的政府官员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把他当成重振国有企业乃至民族工业的救星,在银行信贷和其他政策上自然不遗余力地给予优惠。特别是江苏一省的官员,对于斯威特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甚至把它当成真正的国有企业一样对待。
在斯威特系倾颓之后,许多学者都对斯威特系在2000~2005年里的并购战绩颇为困惑。许多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仅凭斯威特一家财力,是如何能够以每年一家的收购速度,快速营造出一个规模空前的“斯威特系”的。于是便有人猜测,在严晓群的背后,有无数只来自政府部门的手在暗中相助。
斯威特是否有这样的背景,严晓群本人和政府之间有怎样的“协议”,这方面的细节从来没有人披露过,不过其结果却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严晓群接下来的动作,几乎让那些纯粹的资本炒家都跌破眼镜:就在斯威特还没彻底完成中纺机整合工程的同时,严晓群又把手伸向了新的猎物,它就是无锡小天鹅集团。
无锡小天鹅集团是一家历史颇久的公司,在1978年便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2000年前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同时制造全自动波轮、滚筒、搅拌式洗衣机的全球第三大洗衣机制造商。不过,这种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却对它经营不善的状况毫无帮助。到2003年,小天鹅集团已经报亏4.18亿元,而且集团内部人心涣散、管理乏力、资金匮乏,其上市股票也因此戴上了“ST”的亏损大帽。作为一家著名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无锡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自然无法坐视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此时又恰逢“国退民进”热潮,于是,这些没有多少商业经验的国资委干部们,便很容易地想到了卖股换庄的办法。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严晓群顿觉天地开阔,资本嗅觉敏锐的他感觉到,这是一次相当宝贵的机会。而财务专家的分析结果让他更加兴奋:“小天鹅”这块牌子,其价值竟然高达68.75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天鹅的总股本只有3.6亿元,每股价格仅仅3元多。除国有股外,其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只有27.84%,这对日后的控制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单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小天鹅的价值实在是被大大低估了。
家电是一个现金流很好的行业,像小天鹅这样的大型家电企业,每年几乎可以达到30亿元的销售额,这也就是说企业每月可以拿到2亿元的现金。①这对正在大玩“现金流”运动的严晓群来说,实在是非常诱人的。重要的是,尽管经营不善,但小天鹅的品牌价值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络都未受损失。只要稍具眼力便可以看出,小天鹅是被那些养尊处优的企业官僚“玩残”的优质企业,只要严加管理,必然可以让它重新崛起,甚至成为国内家电业的巨头。
重要的是,比起中纺机和一钢异型,小天鹅更符合严晓群的整合理念:它是一个相当有名气,却又保持了中性概念的品牌。斯威特旗下的手机、通信设备等产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嫁接到这个牌子上来。最关键的是,它是一个很不错的“壳”,可以帮助严晓群从资本市场上融到更多的资金。
有如此多的利好因素,摆在眼前的小天鹅自然形同一块肥肉。不过,这一次垂涎欲滴的却不仅仅是严晓群一个人,他的对手是欲望更强烈、手法更诡异、实力也更雄厚的顾雏军。
顾雏军绝对是近30年来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此人自幼敏而好学,工学硕士出身,在青年时代提出过一项热循环理论,日后凭借这项发明,他引领过无氟冰箱的发展。比起技术,他更擅长的是资本运作,由他控制的格林柯尔公司,在成为科龙集团第一大股东之后,连续收购科龙、美菱、亚星客车、襄阳轴承4家上市公司。短短几年时间里,顾雏军用闪电般的手法,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构筑起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格林柯尔系”,一时之间风光无二,大有成为新一代民营企业家领袖的势头。
和顾雏军相比,此时的斯威特在实力上显然要稍逊一筹,严晓群的斯威特系此时尚未成型,仅有上海科技与中纺机两家上市企业,和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自然难以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顾雏军麾下的科龙、美菱两家公司,本身就是家电生产企业,其丰富的销售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自然得天独厚,顾雏军的团队也有着丰富的家电企业管理经验。另外,他为小天鹅开出的价码相当诱人—顾雏军承诺,进入之后,一切债务都由科龙承担,并且许诺保留小天鹅品牌,保留原来的管理团队。为了打动国资委官员们,他甚至还对外界抢先放出风声,宣称要投资15亿元在无锡建设工业园区,向全世界招徕厂家入驻。
顾雏军的如意算盘打得十分精妙,看上去,这只动人的“小天鹅”几乎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而且,他派出的收购团队,也已经和当地官员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这场收购看起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千算万算,这个高明的资本猎手却算丢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他的名声。
从收购科龙开始,他就一直被社会舆论排斥,甚至仇恨。由于收购手段诡秘又灰色,顾雏军的每一次资本运作,都被人们看做对国有资产的侵吞,他也因此得到了“强盗男爵”、“超级掮客”的绰号。考虑到这一点,那些官员们生怕背上“贱卖国有资产”、“官商勾结”的恶名,因此迟迟按捺不发。从江苏省到无锡市,无不对顾雏军的收购要求表现得慎之又慎。小天鹅的媒体官员甚至公开宣称:“我们需要的不是钱。公司需要的人,是搞实业的人,而不是资本运作的人。”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严晓群借势表示:“已经完成对小天鹅未来的规划,他的目标是将小天鹅打造成全球著名的家电制造商,成为国际化品牌。”
心急火燎的顾雏军实在不愿意放过这个良机,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严晓群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够退出对小天鹅的角逐。于是,两位资本大鳄对小天鹅的争夺,就在“水面上”与“水下”同时进行,一时间最后结果变得扑朔
迷离。
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测着各种可能的时候,谁也没有猜到,严晓群的手里,其实还捏着最后一张牌。当他把这张底牌打出来的时候,胜负就已经注定了。
严晓群切准了江苏全省官员的脉,他清楚地知道,官员们除了担心背上“贱卖国有资产”的罪名之外,还有着另外的盘算。小天鹅是品牌响当当的企业,每年能缴上亿元的税,如果能把它救活,它就可以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官员们自然希望新东家能够把小天鹅所有的资产和项目都留在无锡,或者至少留在江苏。很显然,在广东的顾雏军尽管把条件开得令人眼花缭乱,让人几乎无法拒绝,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却实在没法满足官员们“注册地不变”的私心。相反,严晓群的苏商背景,和他开出来的“品牌、管理团队、员工队伍、主业、注册地”五不变条件,无疑让官员们心中的天平一下子倾斜到了斯威特一边。
郎咸平说,顾雏军基本上是在“国资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背景下,把地方政府急于出手的、经营困难的,但是生产条件和市场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收购的对象。这样的话同样适用于严晓群,只不过在时机选择和情势判断上,谙熟人情的严晓群,明显要比狂傲不羁的顾雏军更懂得琢磨官员的心理,也更懂得运用中国商业社会中奇特的政商关系。
2004年2月18日,这场资本大鳄之间的鏖战终于尘埃落定。江苏省财政厅转发了国资委的文件,正式批准斯威特集团对小天鹅的并购,斯威特及其关联公司西安通邮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小天鹅82.22%的股份。小天鹅的发言人对新闻媒体如是说:“严晓群有成功重组上市公司,并摘掉ST帽子的良好记录,况且南京斯威特到底是本省的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句“肥水不流外人田”让斯威特在2004年成为中国商业界最大的赢家。之后几年里,在严晓群的魔棒挥舞下,小天鹅的销售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给斯威特的造系运动提供了相当充裕的资金支持。日后,斯威特因为财务危机土崩瓦解,而小天鹅却因为产业明晰,效益良好而未受太大波及,包括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都乐于接手小天鹅的股份和在建项目。在2008年的品牌评估中,小天鹅的品牌价值竟然上涨到130亿元。从这个侧面依稀可以看出,严晓群在小天鹅的身上,投放的绝不仅仅是真金白银那么简单,他当真是将小天鹅看成自己的企业在打理。他曾雄心勃勃地表示小天鹅要在2008年实现500亿元的销售额,这种大气魄赢得了许多小天鹅人的敬重。有记者采访小天鹅董事长朱德坤,问他对这一次收购的看法,这位一手打造了小天鹅的老家电人慨然道:“斯威特是真心想要干实事的。”
这一刻的严晓群,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拯救民族工业于危亡的雄浑气魄。只不过,如果他内心根本没打算去兑现这个目标,这种气魄再大都是枉然。
危机:“十桶七盖”难自圆
直到2005年初,严晓群的帝国梦想看起来都没有任何破灭的迹象。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严晓群和他的斯威特,都显示出一幅蒸蒸日上的光鲜
图景。
就在严晓群手起刀落,将小天鹅收入囊中的同时,他又将手伸向了陕西。这一次,他再度逼退老对手顾雏军,不花一文便将“*ST长岭”29.98%的股份吃进,成为这家企业的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