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
14400200000024

第24章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六大教育原则(1)

激励、包容、提醒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行为,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尊重、信任、理解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赏识是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感到自豪。家长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孩子的生命。家长生命的成长带动孩子生命的成长。一方面,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塑造好孩子的感觉,把外在的激励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诱发已存在于孩子身上的潜能。另一方面,孩子把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为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孩子生活在巨人的世界里,内心非常脆弱。赏识教育在操作上,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在看得起的前提下,以正向激励为主,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以适当的提醒作为补充,既给孩子面子,又要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

为此,我根据教育女儿的心得和实际经验,把操作原则和方法概括为“六大原则”和“十二个学会”。“六大原则”是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包容、提醒。每个原则下面提出两个学会。

前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

家长经常说我很神奇,对孩子有一种非凡的亲和力,每当看到向我咨询过或经过我家访的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家长常常问我有什么秘诀。其实原因很简单,我首先对孩子做到这三大原则,孩子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感受到了爱和温暖。这样一来,我与孩子的距离很快就拉近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态度改变有多大,孩子的变化就有多大。孩子发生一两次行为改变之后,可能会有反复,但家长只要坚持做下去,孩子就会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后三个原则告诉家长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怎样对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从这里你可以理解赏识教育提出的全新观点,比如“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以诱发学习的动机。再比如“赏识教育词典里没有缺点”,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找到自信。

下面我们逐一叙述“六大原则,十二个学会”。

把尊重排在六大原则的第一位,足见其重要性。尊重是六大原则的核心。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孩子。而现实中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低下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身上,替孩子作主,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打骂孩子……总之,亲子关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能在尊重的缺失上找到原因。

◎学会倾听

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实孩子最想把心里话告诉自己的父母,但为什么现实中的许多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呢?原因在于我们不会倾听孩子讲话,不是嫌孩子烦,就是认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觉得你不尊重他,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了。

我平时注意倾听女儿的讲话,有时发现女儿心情不好,就主动问她是不是碰到什么困难,然后认真地倾听女儿道出原委,最后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女儿上了大学之后,我还定期通过视频听女儿谈她的学习生活,帮她排忧解难。

倾听是尊重孩子效果奇佳的方法。通过倾听,你了解孩子;通过倾听,孩子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孩子豁达坦诚的品格。倾听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愿我们的家长都能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原则一:尊重孩子— 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学会请教

不少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到处打听教育方法。其实,一旦我们的家长从真正意义上懂得了尊重孩子,也就会自然地向孩子请教。向孩子请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取得孩子的积极配合。所以我们说,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育者本人的行为、态度和处事方式,最直接最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对象。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什么,必须先明确他需要什么,不是家长自己怎么想就怎么来。向孩子请教这个方法,最能体现互动的教育规律。农民种庄稼都知道,庄稼最需要的养料就是最好的养料;厂长经理们也懂得,使顾客满意的商品就是最好的商品;那么我们教育孩子时也应该明白,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就是在读女儿这本“天书”,不断地向她请教,经常问她:“爸爸这样做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怎样做你才更满意”等等。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出值得你崇拜的学生。”我们很多家长一直在研究同事爱听什么话,领导爱听什么话,而偏偏忽视了研究孩子爱听什么话,只有向孩子请教后,才能讲出让孩子听了之后感到心里热乎乎、甜丝丝的话来。向孩子请教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他自己也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互动作用,这是启动孩子心灵发动机的重要方法。

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我充分给孩子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这样的信任在一个残障孩子身上发生了如此大的作用,何况健全孩子乎!

信任在孩子表现出优点时容易做到,而在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家长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其实,这时孩子更需要家长支持,要让孩子看见家长就像看见一座大山,充满力量,是坚实的依靠。

另一方面,孩子非常敏感,信任就是连接家长与孩子的通道,家长把赏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孩子,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赏识并内化为成长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信任他的人呢?这里提出两个“学会”。

◎学会自豪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可以不为其他事情自豪,但一定要为自己创造的生命—孩子,这个万物之灵而感到自豪。自豪到什么程度呢?要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而自豪。

几年前,某一所中学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次考试后,老师将班里成绩最差的十几名学生及其家长叫到学校,让孩子和家长一对一、面对面站成两行,然后逐一训斥每个孩子,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的缺点,最后对家长们说:“我遇到了这样差劲的学生,你们看怎么处理?”在老师的训斥下,家长的脸由红变紫,由紫变青,心中的愤怒一触即发。老师最后一句话,犹如点燃了炸药的导火线,家长冲上去对着自己孩子劈头盖脸一顿毒打,把内心的耻辱向孩子身上尽情地倾泻。

可就在这种情形下,成绩倒数第一的那位学生的母亲,不但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做,反而把双手搭在孩子的肩上,用无限慈爱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自己的儿子,不久母子两人眼里都含满了泪花。

别人不解地问这位母亲:“你为什么不打孩子?”这位母亲回答:“你们任何人都可以看不起我的儿子,但作为母亲,我没有理由不为儿子自豪,我相信他是天下最好的孩子,要我打儿子,永远办不到!”几年后的今天,这个当年被老师认为是最差的学生却考入了北京一所著名的艺术院校,而其他孩子则大都成了平庸之辈。

为孩子自豪就是给孩子力量,孩子在父母的自豪中会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我们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领悟到,为孩子而自豪是多么重要!

◎学会崇拜

为什么要学会崇拜?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甚至连雪花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因此,每个生命更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

作为父母,一定要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各有所长,彼此不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要会欣赏孩子,应该回到小时候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那个状态,眼中一片光明,看到的不是孩子身上的不足而是美好的前景。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过:“欣赏之中都富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富有欣赏。”生命之初,孩子身上美的品质被每个父母发现了,并且在希望中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孩子就在这样充满欣赏的环境里成长,最终都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说话和走路。

有一位事业有成的父亲,才干出众。他总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他的眼里,儿子几乎一无是处。儿子的心灵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压抑,精神近于崩溃。

就在这时,这位父亲接受了赏识教育的理念,一下子开窍了。经过精心安排,他特意请几位朋友在家里闲聊,故意让在房间里做作业的儿子能听到谈话的声音。他对朋友们说:“别看我整天忙于事业,对孩子不太关心,其实内心很崇拜他,为能有这样一个孩子而感到无限自豪。没想到儿子身上蕴藏着很多闪光点,连我都非常佩服。”

当天晚上,奇迹发生了,泪水涟涟的儿子出现在父亲的卧室里,向父亲道出了长久压在他心里的委屈,并请求父亲原谅他的过去,发誓一定要如父亲所赞赏的那样,做一个值得自己父母骄傲的男子汉。从此,孩子觉醒了,经过努力奋斗,很快成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他和父亲也成了一对“好朋友”。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家长想不通,但如果换位思考后,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是理解的作用。据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南京家长平均每天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不足15分钟,有的家长宁愿给孩子买大量的营养品,也不愿把时间花在与孩子的相处上。其实教育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蹲下身子,专心倾听孩子说话,尊重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身上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辉。虚心地向孩子学习,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

◎学会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