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14416600000019

第19章 野猪皮二世行走江湖(4)

如今的普天下之人,哪个不管我叫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儿子下夕烟。如今我魏忠贤打败奴酋,让皇太极闻风丧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尽得天下人心,难道这时候了,我还缺你这么一个操蛋的儿子吗?

不认袁崇焕这个儿子。

袁崇焕的后脖梗嗖嗖地冒起了凉气。

不认他这个儿子,是不是锦衣卫已经出发,前来捉拿他了呢?

没办法了,去他妈的狗屁民族国家吧,活命要紧。

袁崇焕递上辞职报告。

批准。

16. 世上头号大蠢人

魏忠贤之所以急于“立下”宁锦大捷的战功,那是因为明熹宗快要翘辫子了。

很快,说翘就翘,眨眼工夫,明熹宗就蒙主宠招,魂归西天了。

崇祯皇帝终于出场了。

这个人,他是灭亡了大明帝国、灭亡了汉人天下的罪魁祸首。

崇祯皇帝是地球上一等一的蠢人,智商已经退化到了原始人阶段。

蠢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莫名其妙、毫无依据地认定自己英明神武、智慧过人,如果有谁敢否定这一点的话,他恨你八百辈子。

自从他出场以来,几乎没做出过一个正确的决定。

做不出正确的决定倒也罢了,最多是缺乏决策能力而已。最要命的是,他在位期间,没漏掉一个正确的建议或是政策,凡是正确的,他统统予以否定,代之以错误到了极点的办法,直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为止。

而且这个人还特别的勤恳敬业,哪儿出现了正确的决定,他就急如星火地跑过去改成错误的。

为了避免不错误的决策出现,崇祯皇帝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女色不近,夜晚不睡,瞪圆了两只怪眼盯着群臣,一旦有谁弄出正确的决定,他便急忙过来修改,坚决不允许正确的决定遗漏过去,保持错误的做法,决不动摇。

遇到这样子的怪人,大明王朝不完蛋,那是真的没有天理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说崇祯皇帝没做出过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也未免有些苛刻,他至少,在即位期间干了两桩漂亮活。

头一桩:干掉大太监魏忠贤。

第二桩:重新起用袁崇焕。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只是愚蠢而已,但并非是弱智,他至少,知道天天泡在皇宫里的太监是不可能搞出什么宁锦大捷的,这活是袁崇焕干的。

起用袁崇焕,提升袁崇焕为右都御史,负责兵部添注左侍郎。这相当于部级调研员了。隔了一年,干脆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指挥蓟、辽的部队,兼负责登州、莱州与天津的军务。

袁崇焕已经相当于国防部长了。

于是袁崇焕春风得意,进京去见崇祯。

袁崇焕对崇祯说:五年,最多五年,我保证打败后金,把皇太极打回到穴居时代去,收回所有的失地。

崇祯皇帝欣慰地说:好,那咱们俩约好了,你干成了这件事,朕一定多发奖金给你。

于是袁崇焕兴冲冲地出来,正遇到给事中许誉卿。

许誉卿相当于副部级调研员,他问袁崇焕:老袁,你跟皇上说了些啥?

袁崇焕说:我说最多五年,我就能够收回失地,消灭皇太极匪帮。

许誉卿大惊,说:老袁,你脑子进水了,我不信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不如我这个副部级调研员有见识,皇太极一家人那么顽皮,岂是五年就能够摆平的?

袁崇焕笑道:老许,你还当真了?跟你说我是看皇上满脸忧虑,安慰安慰他而已,难道我还不知道皇太极一家子难缠?用不着你来提醒我。

许誉卿悄悄把袁崇焕拉到一边:实话跟你说了吧,咱们现在这个皇上,心眼呢,比针眼还小……我的意思是说,圣上英明神武,你说五年,他可是牢记在心,马上就会制定出一个五年规划出来,每年让你收回五分之一的失地,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袁崇焕急了:老许,陛下不会这么缺心眼吧……我的意思是说,你不是吓唬我吧?

许誉卿冷冰冰地道:我干嘛要吓唬你?反正你马上就会知道结果的。

袁崇焕急了:老许,咱们是哥们儿,你可得帮帮我,我现在可咋办呢?

许誉卿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就小声道:这么着……你这么着,明白了吗?

明白了。

于是袁崇焕就等在崇祯皇帝的办公室门外,等了好久,崇祯皇帝出来了,袁崇焕急忙上前:启奏陛下,关于辽东的工作……这个这个……打仗是要花钱的,要花大钱。

花钱?崇祯皇帝最恨别人跟他提钱的事儿,一听花钱就上火:袁爱卿,咱们能不能找个不花钱的办法呢?

袁崇焕一咬牙:陛下,这钱是必须要花的,不花钱,就没有辽东了。

崇祯皇帝气得脸色煞白:袁崇焕你这人怎么这样,就知道钱钱钱,我看你是钻钱眼里拔不出来了……容朕想想法子再说。

17. 琳琅满目的造反组织

轰走了袁崇焕,崇祯皇帝走进府库,搂着那堆积如小山的金银,琢磨了良久,终于作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

加赋。

反正辽东又不是我崇祯一家的,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出钱啊,天底下的老百姓,统统要出钱。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卖儿卖女,等把辽东失土收回来,老百姓要饭都多一块地盘,岂不美哉?

崇祯皇帝,被广大爱国官兵亲切地称之为“钱锈”,意思是说,不管加多少赋,但钱一进了崇祯的腰包,就再也出不来了,被锈住了。

加赋,加多少呢?

先加三厘如何?

这三厘到底是多少呢?

在当时的大明朝,一亩熟地,连地皮带当年的收成,总价十两银子。

朝廷在这块地皮上,一年要收取十二两银子的税赋。

就算是把这块地卖了,那也不够缴赋的。

缴不起赋,那老百姓怎么办?

反!

一时间天下俱反。

崇祯皇帝治理天下,如同打开了魔盒,放出了无计其数的妖魔鬼怪,让这段历史变得乱七八糟,莫名其妙。这其中最花哨的,当属各路造反派给自己起的名号,那是绝对的新奇怪异。

忽有一年,各路造反派头头们要求招安。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传统的升官路线。所以朝廷就得到了这样一份要求当官的造反派头头名单:

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混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关索、八大王、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张飞、诈手、邢红狼、闯塌天、马鹞子、南营八大王、胡爪、混世王、一块云、乱世王、大将军、过天星、二将、混天王、猛虎、独虎、老回回马光玉、高小溪、扫地王、整齐王、五条龙、五阎王、邢闯王、曹操罗汝才、稻黍杆、逼上路、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张飞、射塌天、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鞋底光、瓦背儿、刘备、钻天鹞、上天龙……

单只是看这些名字,就能让崇祯皇帝看得吐血。

天底下都闹成这样了,崇祯皇帝,是不是到了把钱吐出来一点的时候呢?

没那好事。

你可以宰了崇祯皇帝,可以夺走他所有的一切,但要想让他理性地思维,难!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袁崇焕就是给这么一个老板干活。

他要是能够干出名堂来,那才叫怪事。

话说袁崇焕兴冲冲回到辽东,走马上任,刚刚到了办公室坐下,就听见外边杀啊,冲啊,乱成一团。

出什么事了?袁崇焕探头向窗外一看,顿时乐了。

原来是崇祯皇帝忒爱钱了,死活舍不得发工资,把宁远将士的兵饷全都用小推车推到自己家的库房里藏了起来,士兵们整整四个月没有领到工资,饿得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发动了兵乱。

18. 民间恐怖主义活动

策划这场兵乱的,是两名普通士兵。

一个叫杨正朝,另一个叫张思顺。

那天杨正朝去找张思顺:喂,老张,有钱没有,借几个使使,哥们儿饿得真的受不了了。

张思顺平躺在床上,说:老杨,教你一个忍饿的好法子,只要你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什么事也不要想,最好能够睡过去,那么饥饿感就会减轻许多。

真的吗?我也来试试。于是杨正朝也躺了下来,闭上眼睛,这眼睛一闭可了不得,只觉饥肠辘辘,咕噜不断,一阵比一阵激烈的饥饿感,直袭脑门,让杨正朝饿得差点哭了出来。

杨正朝饿得实在是受不了了,翻身坐起来,说:老杨,这个样子可不行啊,哪有一饿就是四个月的?皇帝拿咱们当什么了?要不要一块过去问问巡抚大人,到底什么时候补发工资啊?

张思顺警告道:老杨,你可要想清楚了,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是正常的。可如果你去追要,这就属于恶性群体事件了,被列为严厉打击的民间恐怖主义活动,是非常危险的。

杨朝正:我们过去只是问一问,又不是要闹事,你看你怕成这个样子。老张我可告诉你,你要是不跟着去,到时候别说补发工资的时候没你的份……

张思顺一听就急了,腾一声跳起来:等等老杨,我跟你一块过去。

出了门,两人心里还是有点发虚,就招呼着附近的士兵,这一招呼可坏了,顿时十三营人马数万人,都跟在他们两个后面,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恶性群体事件。

民间恐怖主义活动。

这个结论,没跑。

数万人来到了巡抚衙门,衙门里边正急如星火,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正在走笔疾书向上面打报告:朝廷中的各位大爷叔伯兄弟,求求你们了,四个月不给发兵饷,这里可是前线啊。连前线战士的工资都揣你们自家腰包里,也不想想要是让皇太极打过去的话,还有你们的好吗?朝廷的劳动监察部门在哪里?怎么不出来说句人话……

正怒气冲天地写着报告,杨朝正和张思顺带着数万人涌了过来:巡抚老大,快点发工资,我是来当兵的,不是来挑战人体饥饿极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