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它灌注于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群的内心深处,历史地积淀、凝结成为人的稳定的存在方式,内在地左右着人的各种行为,赋予人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进而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乃至历史进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因此当一种文化形态要在另一种文化形态中存在,并在思想文化的深层次发挥作用,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经过加工、改造和整合,使其与该社会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思想文化理论,毕竟产生于不同的思想文化土壤,基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基础之上。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内容上的国际性与形式上的民族性的完美结合。马克思主义要应用于中国,必须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并通过中国优秀思想传统的作用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这就是说,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才能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相反,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开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包含表达方式的民族化、传播方式的民族化、语言风格的民族化几个层面。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表现于思想内容、历史资料和表达方式诸方面:其一,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上优秀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命题和范畴给以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如毛泽东在其论著中,对于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与行的论争,关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斗争,关于历史观上的道德与功利、动机与效果的争论,都作了科学的批判和总结。再比如,实事求是与思想路线、大同理想与最高纲领、尚贤思想与干部路线、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崇德精神与党员修养、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中庸思想与反“左”防右、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小康之治与小康社会等均是老命题新创造。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继承和超越。其二,对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某些言简意赅的词句和丰富的思想资料(名言、成语、典故)加以引申、发挥或改造,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的原理、原则,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如毛泽东用“过河”、“弹钢琴”等比喻来表述党的思想工作方法;用“有的放矢”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明处理党内斗争的方针;用“愚公移山”借喻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把调查研究拟人化为“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则是“一朝分娩”等;当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术语已把党的路线方针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其三,在语言风格上,毛泽东的文章通俗、明快、易懂,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章法结构和表达手法上,毛泽东的文章借鉴了中国古代文风的优良传统,开创了论说文的新格局。毛泽东著作语言精练集中,具体贴切,概括而不抽象,扼要而不晦涩,字字珠玑;或引古喻今;或夹叙夹议,寓情于理;或比喻抒怀,充满革命豪情;或辛辣幽默,刻画淋漓尽致。而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硬道理”,“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通俗表述,生动易懂、朗朗上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挥其战斗力、感染力、凝聚力的巨大功效。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当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探索和解决时代实践的新问题中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方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不落后于时代而保持勃勃生机,始终具有时代气息而保持青春活力。这种扎根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时间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每一次结合的实现,都是新一次结合的开始。因此,每一次结合的提出和实施,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课题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实际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非始终如一,其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规定性。
同时,中国实际也并非仅指与全球背景、时代主题全然无关的狭隘的中国内部实际(即国情因素),还应包括外部实际(即全球化的国际背景)。
因此,仅仅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显然不够,还应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融入“当代化”的元素。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当代化过程。其与时俱进的当代化,就是既要直面与反思中国现实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时代条件,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放置于全球背景下,又要结合当代的时代主题、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发展态势以及人类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带着我们今天最新的方法和语境在一个开放的视域中面对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当代性。
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们同属于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里讲的“最新”,是一个历史性的“时代”概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回答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而形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体系。它既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这一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它的当代性,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有一个不断“当代化”的问题。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这一点,在当前,一方面要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此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另一方面要充分看到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社会和谐,更加注重把握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遇到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注重分析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所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总之,要大力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一般来说,理论的大众化是相对于理论的精英化、学院化而言的。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按其本性来说是属于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时代之外的遐想,不是遨游于太空的“不明飞行物”,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实现过程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来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只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自始至终十分注重创新理论的大众化,把理论与实践和时代以及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使党的理论充满生命力,从而转化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动力。历史已经证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新胜利和新成就,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深入人心、不断为群众理解掌握和大众化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生活联系起来、结合起来,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现实指导,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使其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这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的重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完全一致的。不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大众化,其核心问题和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组良性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要求和理论前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的理论升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渠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深入人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又推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