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降,一大批学者重新关心国计民生,探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鲁迅、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徐复观乃至胡适重振中国学术雄风。“五四”时代,终于酿成中国学术的又一繁荣期,大批进步学者重新担当起救国救民之重任,于是,学者之本有使命,在“西风东渐”的形势下重新得以重视。当代学术的歧途,在于对学者的使命之忽视,真正的学者必须担当起“学者的使命”,对此,费希特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阶层皆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影响却无限伟大。”“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担一切,敢说敢作,忍受痛苦。”“要是我为真理而受到迫害,遭到仇视,要是我为真理而死于职守,我这样做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我所做的不是我完全应当做的吗?”这种对学者的使命的理解,出自健全的精神,学者应忠于这种健全的精神。学者的使命,首先在于探究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而,学者对真理的探求应有求真求实的精神,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弄虚作假,这需要付出全部心血和精力。其次在于服务社会,学者掌握了一门知识,不是为自身谋生发财的捷径,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
学者的知识,不是为了耀武扬威,实行学阀统治的资本,而应是探寻真理,启蒙真理的工具。如果这种使命沦丧,学者就有可能发生根本的异化,学者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推动民族和国家的进步。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探索真理,不仅为了启蒙,而且为了审美,不仅为了自由社会的建立,而且为了建立健全的精神、人格和灵魂。人文学者,必须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呼唤良知、自由和现代美学精神。
余秋雨的散文,显然,出自担当学者使命的自觉。对于文史学者来说,不可能提供富国富民的经济战略,不可能提供治国治民的法律对策,也不可能提供抵御列强的政治战略,但是,文史学者又有其特殊优势,它可以通过忧患意识、生命慧悟、历史沉思而强化并唤醒民族意识、自由意识和团结意识,这种呼唤,这种启蒙正是人文学者所应担当的使命。对于文艺美学工作者来说,给人们提供审美的精神食粮,传播美的自由意识,呼唤道德理想主义精神,抒发生命深处的潜意识力量,正是学者本有的使命。除了在《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的创造工程》中传播审美意识、文化意识和自由意识之外,余秋雨还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他自觉地担当起学者的使命,这种思古之幽情,特别表现在他的一系列怀古伤今的散文之中。他的《道士塔》、《莫高窟》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愚昧的中国道士乃至一切卖国者的批判,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对于王道士这个“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由人想到民族,把这种人视之为“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余秋雨的脑中是“一片惨白”,“我好恨”。一段历史,便动情地再现于余秋雨笔下,引发了对民族文化的感叹和对古代中国官僚的沉重批判,与此同时,余秋雨对莫高窟的灿烂艺术,又有着深致的抒情,“它们为观看者而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于是,他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正因为如此,余秋雨才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情感的抑扬、低落、升华,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这种抒情本身,显示出中国学者奇特的文化心态和生存心态。正因为如此,他才感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的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余秋雨不看北方高山大河,而专拣历史名胜,虽未脱中国文人之俗步,但毕竟体现了学者的一许纯情和执著,所以,他到了“柳侯祠”,发抒出下列感叹,“唯有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余秋雨的心灵,在历史长河中徜徉,遇英雄如遇故交知己,遇失落文人则体会其伤心履历,把伤心之泪托付古人。例如,在《都江堰》中,他忽发奇想,“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必须承认,余秋雨对贬官文化和贬官文人之诗词的体悟,有其独特之处,“贬官失了宠,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写出了余秋雨对这些没落文人的逸闻趣事之称赏,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此,当我们体味“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鼓吹出来的”,不必对文人的没落过于凄凉,因为底层的真实仍被掩盖。是啊,“请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再往前迈一步吧,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他的《白发苏州》和《寂寞天柱山》,仍是基于这种怀古伤今的感叹。文人的命运多艰,文人的生命可悲怜,他们那点闲情逸致,无法掩饰学者文化的透骨的悲冷,而少有那种“地火在地下远行”的决裂。《风雨天一阁》,把中国学者的悲悯和藏书的意义作了极致的发挥和赞美,但余秋雨似乎还未究尽这种藏书的负面本性。余秋雨的怀古散文,较少赋予某种历史空间以当代意识,而更多的是倾注历史意识,倘若没有历史事件的撑持,便失去了依靠。访古,寻古,探古,是余秋雨散文的命脉,他提供了自然空间所无法承载的历史空间,“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葬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
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皆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就这样,余秋雨从西南写到东南,从远古写到当代,从家乡、上海写到海外。每到一地,他有游兴,亦有文兴,他托身历史,寻找撑持,抒发内感。余秋雨的视野,在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中寻找和搜索,力图在历史空间寻找当代空间,但最终总是在当代空间中看到历史空间。余秋雨的全部精神意绪,在这种历史村落、文人墨客、弱女怪才、莫名悲哀、莫名感叹中流转,由此,可以体悟余秋雨的语言功夫,句法功夫,结构功夫和立意功夫,然而,在这种功夫之外,似乎隐隐地发现了缺少点什么。那就是,余秋雨时刻面对着历史的生命,他与真实的生命还“隔着三层”。历史空间,个人情感空间,易于形成封闭的空间,确定的有限性空间,艺术作品应该提供的,不仅是历史空间,而且应是当代空间,是不确定性的无限的空间。自古文人独喜怀古抒情,面对祖国河山,文化遗迹,峻青、秦牧喜欢怀古抒情,余秋雨亦喜欢怀古抒情,余秋雨是否真正担当起了学者的使命?他担当着,但似乎缺乏决断的勇气。
5.3.4学者散文在文化思致中寻求生命的负重与理性尊严
学者散文的潜在危机,源于中庸之道,源于知行不一,学者的灵魂是孤寂而痛苦的。与作家不同,学者必须死守书斋,只能偶尔检阅人间春色,知识的探求,当然少不了田野作业,万里考古,但最根本的方式,还得守住实验室和书斋。思想可以在火热的生命战场得以锻炼,但更本原的方式,还是出自心灵的体验和生命的体验。中国哲人历来强调,思想“惟于静中得之”,学者们爬梳古籍,辨别真伪,选材立论,来不得一点苟且,因此,学者的生命空间受到限制,一地,一校,一舍,几个密友,一群学生,一堆杂书,打发着学者的生活。正因为这种空间生命的逼仄,他们的视野总是投向历史。不担当历史,人会变得浅薄,担当历史,人又会变得迟重,这是无法克服的矛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学者们由青春激越到老当益壮,思想逐渐变得稳健,趋于坚信“中庸之道”。所有的过激行为,在历史中并未有好的结果;所有的保守行为,也并未使人们忘根忘本。学者愈是深入历史,愈是感到历史的惊人相似;愈是洞悉历史,愈是惊奇于历史的伟大;愈是批判历史,愈是感到历史的循环往复和生命轮回。于是,只好担当历史的宿命,认同学者的生存策略。激情的衰退,使学者趋于“中庸之道”;学者固守“中庸之道”,使艺术趋于死亡;学者散文虽在形式上臻于极致,但因思想保守又易于趋向死亡。学者散文的死亡,与这种潜在的思想危机有关,这是中国文人、学者、史官所无法走出的怪圈。由于激情的衰退,现代学者散文的分化之途有三:一是趋于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二是趋于历史的凭吊和自然的踪迹,三是趋于个人闲适生活的孤情雅趣。
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类。无论是《朝花夕拾》,还是《野草》,无论是《热风》,还是《且介亭杂文》,横亘其中的,是不屈的精魂,充实着中华民族的硬骨头精神。谈古论今,借古讽今,是鲁迅散文之一途。对个人生命历史的记忆,对青年烈士的记忆和歌颂,皆洋溢着无比的激情,这种散文有着真性情,真精神,有着满腔的赤诚。鲁迅散文,代表着现代散文的最高品格,这种散文精神,在张承志的散文艺术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张承志的散文的忧患精神源于生命本身,人行天地之间,出入高山大河之中,往来于底层民众之间,自然有壮烈的生命激情和无法抑制的冲动,这是青春的力量,放射着当代散文最奇美有力的光辉和强力意志。
文人雅士之散文最易趋向于第二条途径,即追寻自然的踪迹,走向历史的凭吊,这在现当代学者散文中也放射出奇美的光彩。中华民族独有的灵性、智慧与和谐精神,充实着这种散文的内在精神,有人把这种散文视之为“消解亚细亚痛苦”的典型模式,在我看来,这种消解是必要的,它平衡着内心的痛苦,抚慰着内心的精神创伤,呼唤着心灵独有的情感力量和道德力量。这种散文,实质上是学者散文的通途,他们热爱山水自然,纵情山光水色,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俞平伯、废名、沈从文皆为它写出了许多奇美诗章。虽然从这些山水散文中体会不到神的恩典,但是,在这种性灵散文中,时刻能感悟到那种无处不充满神性的自由精神。这是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自然,亦是儒家的自然,“山川大地,无处不佛”,这种佛性和神性源于生命深处的自由精神。现当代学者,把最深邃的感情,皆献给了这奇美的山水,这种山水抒情,曾在峻青笔下焕发过奇光异彩。与这种自然抒情相对应的,便是历史抒情,他们登高眺远,怀古伤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融于历史意识之中。如果说,斗士散文,诸如鲁迅、张承志的散文给予人们奋进的力量,那么,名士散文则给予人们以自由的启迪和情感的抚慰。“是真名士自风流”,名士风流,源于真性情,源于妙赏,源于慧心,源于生命自由,源于放达和乐观,代表积极的中国文化精神。学者散文的第三条途径,则在于对个人闲情逸致的风流自赏。这类散文提供了生活风范,这种生活方式,乃是许多人所向往的极境。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箫心,徐志摩的醉情,皆极为令人欣赏,他们的生活代表了闲适优雅之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学者安逸生活之极境,这种散文,在过去和现在极有市场,沈复的《浮生六记》,李渔的《闲情偶寄》,便是实例。现当代学者沉醉于表现这种甜蜜生活方式和闲情雅致的作家并不少,他们为当代提供了贵族生活范本与名士生活范本,琴棋书画,美女侠情,鸟兽虫鱼,一枝一叶皆关情。在和平安逸举世狂欢的时代,这种生活实在是美的自由之境,但在多灾多难、贫富悬殊的时代,这种散文不免令人妒嫉和艳羡。谁不希望暖室生香,谁不希望娇女伴郎,但这只是个人生活的理想。如果学者散文仅仅满足于描写这些,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使人产生甜得发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