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散文和小说创作时,张承志就有这种光的照射,他本人特别为《心灵史》所设计的封面中,就显示了这种“光的力量”。功修的老人背对黑暗,长久地在静穆中与真主进行心灵对话,当心灵敞亮之时,也是日出之时,张承志还把这种光看作是“心史”,“像那锯木火一样,在我心底里和那些淡薄的记忆一起,也还有一点朦胧的光亮,像一苗慢慢燃着的,淡蓝黄的火。”“那心火使她不狂妄,不冷漠,不屈服,在自己神秘的内心世界里暗自体味着那自儿时以来就有的,他人无法理解的深沉感受。”“这感受是尊重人、理解人、正视自己和发愤努力的基础,是生命般的力量。”“感觉那心火的闪跳时,我似乎觉得自己发现了历史的灵性。”张承志是学历史的,这种特殊的训练使他学会了洞悉历史秘密的方法。他不同于单纯的历史学者,他是诗人,所以,他能发现历史的灵性,这双重的机缘,使张承志的散文包含着哲学、诗、音乐等十分复杂的精神内涵。他不是以温和的眼光去洞察历史,而是以野性,不能驯服的、冷峻的、热烈的眼光去译解历史。他所洞悉的是活的历史,古人不再置身于他的生命之外,而与他一起愤怒地歌唱,这就使他的散文具有了燃烧的力量,他善于把那些高傲冷酷的心灵点燃并熔化。
张承志所获得的穿透历史黑视野的方法,是田野作业和史料勘查,他不屑于在书籍里爬梳资料,而是奔走在北方人的生命故乡。只有理解了大自然的残酷,才能领悟流放者的苦难,他不只是走,不只是看,而且用心灵去谛听,用情感去理解。“我捕捉不到。我连自己行为的原因也不清楚。那过分辽阔的北中国为我现出了一张白色网络的秘密地图,我沿着点和线,没有人发觉。”“人堕入追求时,人堕入神秘的抚摸时,那行为是无法解说的。”当张承志真正发现了北方人民的伟大时,他不再只相信自己,不再把自己的智慧看得高人一等。“我竭力透过雪雾,我看见第一条峥嵘万状恐怖危险的大海时,心里突然一亮。大雪向全盛的高峰升华,努力遮住我的视线。”“东乡沉默着掩饰,似乎掩饰着痛苦。”“然而从未品味过的,几乎可以形容为音乐起源的感触,却随着难言的苍凉雄浑,随着风景愈向纵深便愈残酷,随着伟大的它为我落出称体而涌上了我的心间。”张承志既有独自的沉思,又有真切的底层情感交流,这就使他去绝一切浮华和骄情,贴近原始的淳朴。人的心灵的隐秘不愿敞开,除非面对真正信赖的人,大西北那底层民众,向张承志敞开心扉,那不是久经岁月的老人所讲的民间逸闻趣事,那是他们的生命史和心灵史。那些淳朴智慧的人因为心灵之火永远燃烧,他们在血与火中学会的生存智慧,把生命中无尽的秘密隐藏在心灵深处。历史本身就是由这些朴实的牺牲的人构成的,他们的流血、牺牲和战斗构成了真实的历史。
张承志以本原的方式去透视历史,洞悉了民众的心灵的秘密。“心在朴实中活着会变得纯洁。沿着这片黄色的山地,回味着这里在几百年之间发生的历史,听着人们对于民族理想的真诚希望,看着文化落后和文化发达的并存现象,人会理解感悟出朦胧模糊的什么。”“你要记住,真实只在心灵之间。”“是的,从湟永到六盘山,从藏区北缘到沙漠南线,这片文化教育落后而民间的文化却如此发达的世界里藏着真实。”“昔日统治者的历史充满谎言,真实的历史藏在这些流血的心灵之间。”与此同时,张承志也重视历史分类,但是,他不信官方的历史只相信民间秘史,他极推崇的《热什哈尔》,就是哲合忍耶的民间秘史,他写道:“民众与国家,现世与理想,迫害与追求,慰藉与神秘,真实与淡漠,作品与信仰,尤其是人迎送的日子和人的心灵精神,在一部《热什哈尔》中,皆若隐若现,于沉默中始终坚守,于倾诉中藏着节制。”“愈是使用更多的参考文献,愈觉得这部书深刻。愈是熟悉清季回族史和宗教,便愈觉得这部书难以洞彻。”“这不仅仅是一部书,这是被迫害时代的中国回族的形象,是他们的心灵模式。”张承志以奇特的本原的生命的方式洞悉历史,因而,获得了穿透历史黑视野的锐利眼睛。心灵之火在燃烧,他的散文便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他的感受是独异的,他的体验是奇特的,他的情感是独异的,他的内涵是奇特的。一切属于张承志的创造,并没有无谓的简单的重复,在张承志的散文中,看到的是陌生而奇异、原始而慧命的世界,它与一切俗念,大家习以为常的观念和材料相远。他以陌生的精神和陌生的思想面对读者,他真正洞悉到了北方民族的心史。
余秋雨透视历史的方式,则与之有所不同。他采取人们习见的评述历史、注解历史的方式,他的历史观察是普通人的历史方式,或者说,是无数学者习以为常的评说方式,他的实地考察,实质上是读史,而他读史又是为了实地考察。从本质上说,他只是读了学者们采集整理好的史料,他无法亲自去洞悉中国历史地理。以旅游观光的方式是不可能真正洞悉历史的,眼睛只能留在历史建筑和书法文字记录之上,除了肉眼能看到的事物能进入作品之外,心灵受到视野的极大限制,只能谛视神秘,无法破解神秘,也就无法真正言说。如果散文作家只是作为游客而观光,那么,他的内心感受只是过客的外在感知体验。
作为外乡人是无法真正理解本原的生命史的,本原的生命史只向那些真正的历史学者敞开,余秋雨的笔,停留在历史表象之上,或者说,他的心灵,被敦煌的历史故事和敦煌的解说词所束缚,因此,他无法真正理解敦煌悲剧。写外国强盗和中国道士,写当地乡绅和现代学者,只能流于一般性叙述,他的大部分叙述只是历史叙事本身。该透视的地方被遮蔽,被敞亮的地方又欲说无言,“我好恨”这三个字,出自平民的口可能惊人,出自学者的诗思,总感到分量轻了,这与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结尾的“活该”是不可比的。“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这未免太简单了。“文人本也萎靡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吞吐千年”,更显出抒情立场的喜剧精神。历史是庄严的,它只属于真正的牺牲者,恃才的文人,无法真正洞悉历史,只会因恃才而放逐历史,只会因恃才而虚掷历史。历史是不容随意想象的,历史洞悉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余秋雨写的名胜古迹,其内容大多似曾相识,只是被他略具诗性的语言所牵引,而将之想象为“人文精神畅想曲”。余秋雨面对历史的苍茫过于轻松,过于自言自语化了,他缺少张承志那燃烧着的“心灵之火”,余秋雨所承继的,是中国现代以来的怀古散文传统,与茅盾散文、杨朔散文、峻青散文、刘白羽散文乃同一血脉,只是它的主题不再是单纯政治倾向性的。张承志承继的,则是鲁迅散文传统,鲁迅那穿透历史的眼睛,敏锐而冷静的思索,比张承志热烈的散文更为惊心动魄。张承志以勇敢的牺牲者和流血的画面铸造散文的灵魂,鲁迅则以孤独、荒凉、复仇的画面铸造散文的灵魂,在这两个不同的散文世界中,皆立着铁血的汉子,这便是作者人格精神升华而构成的活的形象。文化散文,必须要有穿透历史黑视野的慧眼,而锻炼这双慧眼,必须燃起心灵之火;这心灵之火的燃烧,会照亮生命的黑视野,会照亮人们的前进道路。散文必须以这种心灵之火,以那种纯洁的火苗作为最高价值规范,唯有如此,心灵才会不孤独,才会获得洞悉历史秘密的勇气和力量,获得战胜黑暗的智慧,显示出“生命的本色和神勇”。
第四节散淡顿悟:小品散文的文人趣味及其叙述学限度
5.4.1小品文的智******与小品文的文人趣味的形成
应该辩证地看待现代中国散文或古典中国散文的“小品文传统”。在看到小品文的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小品文的内在危机,在看待小品的美感和智性的同时,也应重视小品文的无聊与虚伪,这是矛盾的态度,因为对小品文的评价,涉及对中国文化的至深生活本质与情感见习的评价。它并不总是那么美妙,其中,甚至充满了思想与美感的纯情。小品文,如果要追溯其中国起源,可能要追踪到魏晋时期,此时,文人意气风发,自由散漫,于是,品评人物,宗法性灵,一代人物,皆成为《世说新语》的绝好材料,此后,这一写作方法成为中国闲适文人的自由抒情方式。由此,中国思想的三重趋向极为明朗:一是儒法家思想的大气正义,纵横捭阖;一是经典解释的考证经史,从容严肃;一是小品家的谈诗论艺,闲雅风流。风流闲适,是小品文之佳趣,六朝为盛,明清再盛,“五四”新盛,时代复兴。说起小品文大家,还是以京师居多,这些从“五四”出来的人物,青年时期有指点江山的激情,经过时代的风霜与历史的沉沦,他们早就阅遍人生,记忆中全是风流儒雅。事实上,以大学为例,人们能够谈起的风流儒雅,几乎全是关于前辈学者的,特别是“五四”以来的学者,而当代的学者,则似乎丑态故事多于风雅故事的记忆,也许再经历若干年,“时代的风雅故事”会变成师生的共同记忆?
小品文的第一特点,就在于它的“智性”。廖廖几句话,生命的自由本质被点染得形象生动。现代中国散文中,有许多异类,精粹短小的小品文,就是其中的异类。说到底,这又是中国散文的传统,在《世说新语》中,这种散文传统达到了高潮,不过,也应看到,正是这种小品文害了中国文学。中国人不喜欢关心重大问题,懒得对天地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结果,养成了惯性,即对短小事物的特别偏爱,在文字上就表现为对话语体的关注。严格说来,这种话语体的宗师应该是孔子,《论语》虽然也有安身立命的道理,但更多的是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风雅谈论”,却没有严肃认真的长篇思考,许多人因此而不喜欢西方哲学式撰述,以为这种长篇撰述空话太多。其实,这是由于中国人不喜欢严肃而认真地理性思考,喜欢感性叙述和感性谈论,特别注重人物的品藻,孔子本身就是人物品藻的行家。孔子之后,魏晋人士走向了另一极端,喜谈玄理并臧否人物,于是,这种儒道皆有的见习一直延续至今,报刊文学作品更是对这种小品文推崇至极。我更希望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小品文不值得那么大加赞美,智性背后,有一个反智性。
小品文的第二特点,就在于它的“风雅”。生活的风雅,是小品文的核心品质,伪风雅是小品文的重要特点,那点闲适,其实,也就是个人的闲适而已。在评价小品文的同时,我采取的是正题与反题合一的批评方式,即在找到一个小品文的正题的同时,也给小品文设置一个反题,这样,能够更好地评价它自身的价值。我们需要西方那种无情的理性,即只专注于事物本身,并不在意这种关注的语言方式是否轻灵,甚至有可能十分沉重。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理性论述皆有价值,但是,西方人,特别是德国人正是通过这种冗长沉闷之思,表达了精神生活的丰富复杂性。“风雅”背后,有一个“伪风雅”。
小品文的第三特点,就在于它的“语言灵性”。它不追求大叙事,不追求大主题,不追求大价值,甚至可以说躲避崇高。鲁迅和钱钟书,皆在小品文上有所成就,鲁迅以讽刺为主,钱钟书以戏谑为主,鲁迅重视思想批判与嘲讽,钱钟书重视个人才情与见识的透露,各有侧重,这好像是现代文人写作最重要的传统。现代文人几乎皆有此陋习,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留下了许多言论和见识,却没有认真而理性的论证,相反,那些理性的论证可能很少被人关注,这可能是文人与真正的哲人的命运。我们可以比较熊十力、金岳霖与梁实秋、钱钟书的小品文与哲理文,哲人的著述系统严谨,少有人问津,而文人的著作,则为人所珍爱,这不是简单的语言趣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涉及思想的崇拜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小品文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我们不可抹杀这种文人的小趣味,但绝不可提倡这种文人的小趣味。我曾经相当迷恋小品文,还以自己不会制作为愧,现在想来,这种思想大可不必,这种小品文,更多的是生活的无聊,并没有多少玄道。灵性背后,只有一个“虚浅的世界”。
小品文就是要在小中见出智慧,见出真性情,见出生活的风雅闲趣,甚至可以说,小品文表达的就是与时尚不同的价值观。杂文以讽刺见长,在形式上类似小品文,其本质追求则与小品文有异,所以,不宜将小品文的界限无限扩大。文人趣味,自古皆然,以其智慧,足以适性而在,以其地位,独具才情立世。生活闲适,富有品格与自由气质,更重要的是,不担当大义,不关注现实的价值取向,才有小品文的风流,这也是它的叙述局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