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批评学
14442900000084

第84章 文学批评的本质反思与内在价值追求(6)

再看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思想与社会文化价值的证明。文学批评的思想证明,倒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一时期充分肯定的思想价值,可能,在另一时期显得极其可笑。在文学批评中,有没有不变的思想原则,如果有,那就是艺术的生命主题,但是,面对艺术的生命主题,人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哲学史就是不断地挑战经典命题,或者赋予经典命题以新的思想,文学批评的价值,还在于批评自身的力量,批评家越是自律,批评的声誉就会越好。当批评真正自由地坚守了自由的法则时,文学批评就会对时代的思想与文明形成自己的独立贡献。利科指出:“有一种新的伦理学标志着自由与希望的关联,莫尔特曼所谓的使命(sendung)的伦理学,许诺(promissio)包含了使命(missio)。在使命中,那约束着目前的义务,来自许诺,开启了未来。”“使命是希望在伦理学上的等同物,就像对可能事物的激情是希望在心理学上的等同物一样。”“依据希望而获得自由所具有的第二个特征,比第一个特征更加促使我们远离那太过强调目前抉择的生存论解释。因为使命的伦理学拥有共同体的、政治的甚至宇宙的蕴涵,而这些蕴涵正是那集中注意个人内在性的生存论抉择所倾向于隐藏的。实际上,朝向新创世开放的自由,与其说强调主体性、个人的本真性,还不如说更关注社会的和政治的正义。这种自由召唤一种和解,这和解本身包含在所有事物的概括之中。”利科的解释代表了批评应有的思想解释方向,即在希望中寻找自由,在许诺中承载使命。

最后看文学批评对人类生活价值与民族生命价值信念的证明。如果说,文学代表了民族的精神,那么,文学批评应该坚守民族的文学的价值。应该承认,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显然优于不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这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决定的。按照“见贤思齐”的原则,应该充分重视发达的自由的美好的文明传统,但是,在文学批评中,应重视思想综合,坚持开放性的文化立场。

批评的自由交流与文化综合,就应该充分重视最优文化的交流,重视自由的思想价值。文学批评应该是自由的思想过程,文学批评,既应该重视文学,又应该重视生活,重视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文学批评,一方面应该面对文学,承担文学批评与文学历史叙述的任务,另一方面,应超越文学之上或超越生活之上,就文化与文明发言,批评作为自由思想活动,需要艺术与思想的自我超越。狭义上的批评家,是文学史家,是文学作品解释者;广义的文学批评家,应该是文化学家,文明学家,它需要广泛的思想修养,涉及广阔的思想领域,因此,批评是无限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是文学的解释,更是存在与文明之思,即必须思索人生的重大问题,显示真正的人文科学价值。文学批评的理性批判意识,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理性是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标志。康德在哲学探索的过程中,敏锐地抓住了理性问题,我一直对此感兴趣:“什么是理性?”这个问题,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明确的认识,在柏拉图看来,“理性”是人的正确生活选择与知识综合能力。理性与感性,或者说,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类生活中的两种对立的力量,非理性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建立在欲望意志的基础上,欲望意志是人的本能力量的体现,基于感觉、想象和本能,并不需要理性的支配。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理性虽不完全与非理性因素分离,甚至可以说,非理性因素是理性得以形成的前提,因为非理性因素取决于感觉、经验与记忆。人的本能中趋利避害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经验的积累,经验是建立在感觉记忆之上,不断的经验记忆,形成人的理性生活基础。柏拉图认为,理性是智慧,是神赋予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哲学建构中,确立了“感性、理性与意志”的关系,他将这三者称之为人的思维能力。感性是理性生活的基础,意志是本能欲望和个体意愿的体现;意志与理性的冲突表现为:理性约束意志,意志挑战理性。当意志受到约束时,人类的生命感到痛苦,于是,就要挑战意志,在很大程度上,理性与意志的对抗,最终还是意志获得了胜利。

意志常具有破坏性力量,如果意志的力量得不到约束,那么,人类生活将会陷入永远的斗争中,于是,理性的胜利显得极重要。不过,理性的主导缺乏强大的力量,因为人类的意志不仅仅与理性斗争,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利用理性”,所以,理性的创造性力量与认识性力量,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征服世界依靠理性的能力,但是,理性无法控制自己的成果,理性并不能保证人类的认识与创造“永远向善”,当理性的创造被意志所利用时,人类生活将面临巨大的威胁。谁皆有意志,意志的强大让人畏惧,理性并不让人畏惧,因为理性并不直接为害,意志则不一样,它可以借助理性直接形成破坏性力量或对人类生活形成毁灭性打击。人类的意志对理性提出巨大的挑战,或者说,理性支配下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形成新的威胁。理性是中立的,它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害,总之,它自身缺乏动力,“所有的动力”皆产生于人类的意志,也就是说,理性本身不具有直接支配力量,在人类生活中只有提示作用,它让人意识到事物的危害,但并不能控制意志,除非理性能够说服意志。在很多情况下,“理性不能说服意志”,所以,人类生活充满了悲剧性,问题在于,理性不能威胁和强迫意志,只能“说服意志”,说服意志本身还是为了人自身的幸福与自由。如果理性停留在说服的基础上,就无法阻止意志的巨大诱惑与挑战,康德看到,理性要以感性为基础,理性的进步,要以人的经验为基础。人具有先验的认知能力,理性认知使感性生活经验能够服务于人的理性要求,感性能力对世界的把握,对经验的记忆,对生活的想象,皆有助于理性生活。在研究“纯粹理性”时,康德深入分析了理性具有判断综合能力,推理创造能力,所以,理性所面对的世界,皆可以通过科学技术,通过归纳演绎,通过范畴和定理,形成“自由的把握”。世界不再是感性的表象,也不再是任性的存在,而是可以认识把握的对象,这就是理性的目的。改造世界不是理性的任务,也不是理性的工作,但是,改造世界是人类意志作用于理性并要求于理性的。康德看到,理性具有特别的说服力,因为它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所以,它必须进行实践理性律法。善有利于世界,恶则毁灭世界,理性提供清晰的伦理原则必须进行实践证明,它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和判断,不能直接控制意志,而是取决于意志的顺从。在人类生活中,意志并不只是为害,也可以为善,在意志世界中,既有“为善的意志”,也有“为恶的意志”。这一点,过去我们也没有真正认识,以为意志总是为恶,那么,在意志的内部,为善的意志与为恶的意志,就形成尖锐冲突。理性可以说服“为善的意志”,却不能说服“为恶的意志”。人类为善的意志,为了人类生活的福祉,主张理性自由地生活,形成了理性生活的律法。实践理性不是理性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为善的意志听从了理性的劝告,所以,这种意志形成了实践理性法则,确立了“实践理性尊严”。为恶的意志,不仅与理性对抗,也与为善的意志对抗,所以,世界最终成为美好的世界,肯定需要理性指导,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善的意志”能否战胜“为恶的意志”。

叔本华看到了“意志”的巨大作用,但是,只看到意志作为力量,并未将意志区分为“为善的意志”与“为恶的意志”,这样,他把“世界”简单地看作是“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其实,理性的意义就在于说服或支持“为善的意志”,让为善的意志成为人类生活的强大力量,不让“为恶的意志”成为世界的主宰。理性批判意识的形成,在文学批评中,就是要让理性正确地支配意志,这个理性批判意识,就是要帮助为善的意志形成实践理性法则,形成人类生活的美好崇高信念。“为善的意志”与“为恶的意志”,只是冲动和意愿,没有理性的支持,任何意志皆不足以自由律法。纯粹的本能是理性可以轻易击中的,问题在于,意志并不简单,它善于利用人的理性,一旦意志操纵了理性,使之为善,人类生活的美好意愿就能够得以实现。当意志利用理性进行破坏时,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从人类生活的历史来看,为善的意志利用了理性的成果,为恶的意志则破坏自由法则。一旦为恶的意志能够操纵理性,人类生活的巨大危险就开始了,好在人类生活的意愿或人类生活的经验说明,只有为善的意志才能使人类生活美好,因此,在这种经验中,为善的意志主导了理性并利用理性创造着人类的美好生活,不过,为善的意志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它始终受到为恶的意志挑战。为恶的意志所造成的破坏,需要为善的意志长久地修复,文学批评中的理性批判意识,就是要给为善的意志形成自由律法,让实践理性与善良意志永远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旋律。认识到了这一点,文学批评的真正价值就可以得到实现。

第三节文本的欢悦:批评文本的创建及其诗性思想智慧

8.3.1文学批评文本的话语创建与批评家的文学判断过程

文学批评,是思想的过程,也是语言传达的过程,它根源于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解。问题在于:有了良好的文学感受、深入的文学理解、准确的文学判断,还需要真正的文学美感与意义传达功夫,此时,“文学批评文本的创建”,就显得极其重要。批评文本的创建,是为了表达批评家对于文学作品的良好的审美感受与思想感受,是批评家思想智慧的最好表达。批评文本的创建,既是思想理解表达问题,也是语言理解表达问题,这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即批评家仅有深刻的思想,没有好的语言来表达,就无法获得思想的内在力量,同样,仅有优美的语言,如果缺少深刻的思想,批评文本就会变成“华美的衣裙”。批评文本的结撰,一方面,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清晰的思想来创建,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思辨的语言和坚硬的思想来创建,这是两种成功的批评文本创建形式,它具有不同的力量,前者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后者则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批评家的个性,可以自由呈现在批评的语言文采和思想锋芒之中,当然,也有严谨求实的文学批评文本,它不追求“语言的骚动”,只追求“语言的朴实”,它不追求“语言的优美”,只追求“语言的信实”,这类批评文本,也具有很强大的力量。文学批评,要想实现文本解释的欢悦,必须真正认识文学和文学文体的独特审美特性,具有明确的文学历史美学意识。文学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体所决定的,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功能。文体是由语言的表达形式决定的,也是由人的精神活动方式决定的,选择文学,实际上,就是选择文体。最初,口头文学,除了讲,就是唱,通过歌唱来抒情的文学,就是“诗”,通过叙述来讲述传奇的,就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