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1448700000028

第28章 三大战役 (1)

从1948年9月12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连续4个多月中先后发动三次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部队基本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指挥下,三大战役不是分散的、孤立的、一个一个各自进行的三个战役,而是有着通盘筹划、一环紧扣一环、相互照应、一气贯通的完整部署,构成人类战争史上一次罕见奇观。

这三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并不是等待到人民解放军在各方面都已取得优势的时候才发动。这个决心极不容易下,需要有非凡的胆略和勇气。正因为这样,蒋介石万万没有料到解放军在这时会有如此大的决心进行战略决战,仍在犹豫不决,舍不得放弃东北、华北等重要地区,以便把兵力(包括尚存的几支精锐主力)集中到南线,避免被解放军各个击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却认清,蒋介石的这种犹豫不决正是稍纵即逝的大好决战时机,必须果断抓住,只要指挥正确,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以赴,完全可以取得这次战略决战的胜利。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从哪里打起?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首先把决战方向指向东北战场。那时,在全国各个战场上,东北战场的双方力量对比形势对解放军最为有利。国民党军队虽然还有50多万人,并且包括战斗力很强的精锐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但他们长期困守在互不相连的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军心涣散,补给困难。而东北的人民解放军已扩大到100万人,兵力在所有战场上是最大的,而且装备较好,士气高昂;东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土地改革和清剿土匪都已完成,有着巩固的后方,早已蓄势待发。只要趁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尚未决策撤走时把它就地消灭,解放军便可以大举入关,使整个军事局势改观。

东北战场的决战又从哪里打起?这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当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先打长春,二是先打锦州。长春的国民党军有10万之众,孤悬北边,被围困已达5个月,补给几近断绝,那里又同解放军的北满根据地相近。把它打下来,也是不小的战果,并且较有把握,没有太大风险。锦州是北宁铁路上联结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当时北宁铁路从锦州到关内段尚能畅通),又是对长春、沈阳进行空运补给的基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离解放军主力集结的北满根据地较远,需要长途奔袭,补给线也长,如果不能把锦州迅速打下,而受到来自沈阳和华北的国民党军队两面夹击,也会处在相当危险的境地。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反复权衡利弊,认定先打下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队同关内的联系、把它封闭在东北各个击破,最为有利,而且只要有最大的决心和充分的准备,是可以做到的。

国民党当局根本没有想到人民解放军这时就会远道奔袭锦州,对解放军的实力也估计不足,所以,既没有下决心及时增援,更没有从锦州撤退的打算,甚至连防御也没有完整而周密的部署。9月12日,战役首先在北宁铁路的锦、榆之间打响。东北野战军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指挥下,迅速占领锦州周围各要点,完成对锦州的包围。国民党当局才如大梦初醒,发觉解放军的目标是要攻占锦州。9月30日,蒋介石赶到北平,和傅作义商定从关内抽调8个师,海运到葫芦岛港口,连同原在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共12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驰援锦州。同时,又决定从沈阳调出主力新一军、新六军等12个师,组成西进兵团,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率领,增援锦州。它的企图已不仅是救援锦州,而且力图东西夹击,和驻守锦州一带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所部7个多师会合,在锦州地区同解放军进行一次战略性的决战。

当时局势确是紧张万分:解放军既要阻击分别从东西两路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重兵,又要迅速攻克锦州。其中,能否迅速攻下锦州尤为关键。

国民党军的东进兵团发动进攻比较快。在10月10日开始猛烈攻击解放军的塔山阵地,那是锦西通往锦州的必经之地。经过五昼夜的激战,我守卫塔山的英雄部队坚守阵地,反复冲杀,部分阵地失而复得,与敌组织的所谓敢死队展开了肉搏战,使敌人死伤惨重,而不能越雷池一步。

廖耀湘率领的西进兵团,10月8日从新民地区分路西进。他没有直指锦州,而是折向西北在11日占领彰武,想切断南下解放军的后方交通补给线,但作战时机却因而丧失。

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周密准备后,对锦州发起总攻。大炮900多门一齐射向锦州预定目标。在打开突破口后,进入激烈巷战。经过31小时激战,锦州攻城战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军10万人,俘虏范汉杰和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将级军官35人。更重要的是,关闭了东北国民党军进出的大门,为辽沈战役的完全胜利迈出了关键性一步。范汉杰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长春的国民党守军主要是郑洞国率领的新七军和第六十军。新七军是以原新一军主力新三十八师为骨干组成。第六十军是非嫡系的云南部队。他们被围5个月,已陷绝境。锦州战役开始后,郑洞国曾想率部突围南撤。他在回忆录中说:我很清楚,目前等待援军已无可能,再拖下去,只有全军饿死、困死,遂决心趁解放军主力南下锦州,孤注一掷,拼死向沈阳突围。但军心已经涣散,试探性的突围失败。10月中旬,蒋介石两次派飞机空投他的亲笔信,要求长春守军迅速南撤。但如按蒋介石的话办,只有死路一条。当晚,已同解放军有联系的第六十军决心起义。新七军既无力突围,也无力继续守城,在19日上午全部放下武器。长春解放。

廖耀湘率领的辽西兵团,是东北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包括曾在印缅战场作战的精锐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攻克锦州后,很快挥师北上,在黑山一带顽强阻击,并切断廖耀湘兵团退往沈阳和营口的后路。鏖战至28八日拂晓,国民党西进兵团全部被歼。

全歼西进兵团后,东北的国民党军已成残局。11月1日,东北野战军向沈阳发起总攻击。第二天,解放沈阳。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共解决国民党军473000人。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刚结束,一场规模空前的以徐州地区为中心的淮海战役紧接着开始了。

徐州集结的国民党军队最多,有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4个兵团和冯治安、刘汝明、李延年3个绥靖区(刘、李两绥靖区不久后改编为兵团),连同以后由华中增援的黄维兵团,总兵力达80多万人。其中包括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这两支全部美式装备的精锐主力。人民解放军参加这次战役的有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连同地方武装,共60多万人。虽然辽沈战役后全国范围内解放军在数量上已占优势,但在这个地区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仍占优势。

决战在哪里进行?当时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早已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而在长江以北决战,又以在徐蚌地区为最有利。因为徐蚌地区不仅地形宽阔,通道多,适宜于大兵团运动,而且大部地区是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背靠山东和冀鲁豫老根据地,地处华东、中原接合部,距华北也不远,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还可以利用蒋桂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蒋系的徐州集团。基于这种考虑,他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在9月24日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第二天,就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

淮海战役的计划发展成南线的战略决战,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粟裕最初建议的淮海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加强一个纵队)攻占淮阴、淮安,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以全力准备打援;第二阶段,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淮海,就是指两淮和海州而言。这是一个出徐州以东、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苏北打成一片的计划,后来被称为"小淮海"计划。中共中央军委在同意举行淮海战役时提出了一个重要意见: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这就明确了淮海战役的第一个目标。

国民党当局对解放军的战略意图茫无所知。此时,蒋介石还在集中于徐蚌段实施攻势防御和退守淮海这两种方案之间举棋不定。11月初,他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与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等最终商定集中兵力于徐蚌段两侧。他们认为,这样的部署既便于攻,又便于守,也便于撤。因此,命令黄百韬兵团从新安镇地区西撤,确保运河西岸。他们判断解放军进攻的目标是突袭徐州,没有想到它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先集中力量解决黄百韬兵团。

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从山东向南进发,战斗在新安镇北面的郯城打响。这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开始。8日,驻守临城、台儿庄地区的第三绥靖区两个军(原西北军)在副司令长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和张克侠率领下起义。解放军主力得以顺利地通过第三绥靖区防地,迅速切断黄百韬兵团同徐州的联系。运河上只有一座铁桥,事前没有另做准备。西撤的黄百韬兵团10万人马挤着从这里过河,行动迟缓。11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将黄兵团全部合围在以碾庄为中心的狭小地区。刘峙才慌忙地派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6万人从徐州东进,力图为黄百韬兵团解围。他们在飞机、重炮、坦克支援下,连续猛攻,但受到华东野战军重兵顽强阻击,11天内前进不足20公里。22日,被围的黄百韬兵团5个军12万人遭到全歼。这是给南线国民党军队的重大打击。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