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1448700000082

第82章 汶川特大地震 (2)

中华民族在大难面前的表现令世界动容。美国媒体载文指出:在这场举国上下的民族行动中,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再铸民族之魂。俄新社则赞誉:"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中国的透明度世界瞩目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政府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切。

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震情得到了公开报道。几小时内,国家和地方数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地震伤亡人数在互联网上实时更新。相关地方政府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发出上百万条安民信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受灾地区政府的发布会天天举行,将灾情和救灾的进展及时告知公众。向所有外国记者开放灾区以供采访......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局面,凝聚了力量。

在这场信息传播中,新闻工作者刷新着中国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网络、手机,所有的传媒一起开动,全程进行"实况直播"。大幅照片,前沿报道,在线访谈,生死文字,全面真实地传达了最近的现场、最近的感动。新闻工作者成为又一支抗震救灾先遣队,开放、客观的报道,在传递真相的同时,展现着一个文明社会的公信与责任。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遇难的中国公民低垂。"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履行最庄严的承诺;一个把人的生命摆到最高位置的社会,刻下迈向现代文明的标记。当国旗缓缓垂下,人的尊严冉冉升起,一个国家的品格抬升到新的高度。

13亿人一同低首,为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汶川挺住!""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14时31分,当3分钟的默哀结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呐喊。发自肺腑的呼喊,声震长空......

孩子,孩子,孩子!成千上万的灾区孩子,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教育部门紧急应对,宣布受灾严重的县市区延期举行高考;对考上大学的孤残考生将免收学费,提供生活费补助;对没能考上大学的孤残学生,将实行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全国各地向灾区的孩子,伸出了温情的手--

5月18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中心敬老院改成的爱心学校,来自彭州、都江堰、绵竹等重灾区的166名孩子在这里复课。5月29日,来自重灾区安县的500多名小学生,乘专列前往云南昆明,入读当地9所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小学。在青岛,借读的60多名灾区孩子,被学校当成了宝贝;在北京,对灾区来的孩子减免学费、食宿费......

一顶顶帐篷、一间间活动板房,成了临时教室。震后第6天,在灾区的许多角落,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6月1日,国际儿童节,灾区的孩子说最想要的礼物是"快乐"。

特大地震灾害,使4600多万人受灾,需要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达到1400多万。"受灾人数比北欧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瑞典紧急事务救助署官员佩尔·约尔奈斯感慨地说:"中国此次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

"要千方百计向灾区运送食品、饮用水、药品和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对受灾群众的安置提出明确要求。

急灾区群众之所急、办灾区群众之所需、解灾区群众之所难。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各部门、各地区紧急行动--

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为地震造成的"孤儿、孤老、孤残"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庭按照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慰问金。

3天后,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出台了具体的救助政策。

确保灾区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发改委出台具体措施。

及时将地方储备中成品粮油储备投放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国家粮食局向各地提出要求。16.4万吨中央储备粮油紧急投放地震灾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立即部署。筹集并发出粮油14200吨--四川省粮食部门想方设法、挖掘潜力......

血浓于水,手足情深。成都、北京、石家庄、上海、重庆......人们排起长队,捐款、捐物、献血,汇聚成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截至6月10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44.32亿元。7300多万名共产党员更以67亿多元的"特殊党费",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真情牵挂。

饮水安全,关系重大。一组组环保、水利、卫生人员紧急赶赴灾区检测水质,一台台移动制水设备和净水器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一包包饮用水消毒药剂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一辆辆送水车穿行在受灾的城镇和乡村......6月5日,水利部宣布,在基本解决四川灾区570多万人的应急供水后,将争取实现为受灾群众人均日供水20升以上的目标。

灾区急需救灾帐篷!灾区急需过渡安置房!这是一项万分紧迫的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要求在一个月内向灾区提供90万顶帐篷,同时安排专项资金,为灾区首批建造100万套过渡安置房。

受灾群众住的问题,牵动着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层。5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浙江湖州的帐篷生产企业,实地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3天后,总书记又前往河北省廊坊市,考察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

截至6月10日12时,全国已向灾区调运救灾帐篷100多万顶、被子470多万床、衣物近1400万件。在四川灾区,68100套过渡安置房已经安装。来自各地的大批过渡安置房正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累计救助群众1058.4万人、"三孤人员"28.6万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62万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山深处,在灾区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简易防震棚小黑板上给孩子们写下16个大字。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部署。

会议要求,"抓紧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迅即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中央财政2008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009、2010年继续作相应安排。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地震灾区恢复生产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指导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第二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支持国务院集中财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安排,对2008年预算支出结构作出相应调整。

灾后重建,规划要先行--汶川、北川、青川;城镇、乡村、山谷......来自地震、土木、水电、环境、气候等22个专业学科的专家队伍,顶风冒雨进行现场调研,评估灾区地质地理条件,对重建项目进行科学选址。

再建家园,法制是保障--6月9日,国务院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为灾后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法律依据。

5月27日,国务院明确提出:"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州),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省18个重灾县(市)以及甘肃、陕西两省灾区,对口支援按三年期限实施,各支援省市每年大体按本地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安排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国内外通过各种形式支援灾区,捐赠款物累计达592.74亿元。全国党员自愿缴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广大党员共缴纳党费90.41亿元。

心手相牵,倾力相助--江苏提前23天完成对口支援绵竹市的第一阶段抗震物资驳运任务;浙江计划接收3000名青川中职学校学生来浙就读,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浙江就业;山东调集精干力量,紧张抢修北川灾区道路,并组织规划、建设、地质等方面专家奔赴灾区,为恢复重建紧张准备。

截至6月份,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但随着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受灾群众的安置牵动人心,堰塞湖的安全令人担忧,疾控防疫尤为紧迫,恢复重建异常繁重......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需要真情更需要实劲。

中国没有停步。中央国家机关行政经费支出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各个部门继续同心协力,给予灾区急需。全国人民一如既往,奉献爱心与力量。支援灾区,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是主角;重建家园,灾区人民艰苦奋斗自立自强。

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使之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一切为民,把人民的生命、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民族精神得到新的升华。

鲁迅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历史将见证,无论是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还是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越是在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紧要关头,社会主义制度就越发挥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优越性;越是在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就越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胜利必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