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精神的形成
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核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丰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当时的中国,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七十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年收入在五十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农业基础不行,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就都上不去,四个现代化更无法实现。我国的经济状况严峻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东路都是死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带领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毅然领导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这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决定中国共产党兴衰,决定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伟大壮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我国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为了强国富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业史。
改革创业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并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更丰富的内涵,正是在改革创业精神的鼓舞下,伟大的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改革创业精神的典范
深圳——中国改革的“试验场”
中国的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很多改革项目需要局部地区进行试验,取得经验之后再进行推广。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广东省委领导建议,请中央考虑广东的特殊情况,让广东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先走一步”,要求将深圳、珠海和汕头划为对外加工贸易区。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邓小平汇报后,邓小平十分支持,并给划出的那块地方取名叫“特区”。正是从这一刻起.深圳就开始承担起中国改革“试验场”这一历史的重任。深圳特区的创业者们怀着振兴中华的满腔豪情,以改天换地的气魄搬山填海,艰苦创业,他们以全新的观念开拓全新的事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这个当时脍炙人口的口号。只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四通八达,变化之快,举世皆惊,被世人称为“深圳速度”。
1984年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看到达个昔日的荒凉小镇,短短几年已经变成高楼大厦林立的大城市。这里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不断增长,出口贸易大幅度提高,股票市场兴旺发达,标志着它现代化的程度以及对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所起到的作用。邓小平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二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跃发展,创造了世界上较快的工业化速度、城市化速度和现代化速度,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较好地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改革的实践中,深圳创造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其中首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敢闯敢试敢探索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在改革过程中处处体现了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例如,在企业制度改革方面,深别大胆进行股份制改造,试行员工持股制度,使国有企业初步具备了比较灵活的运行机制;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在国内最早建立了资本市场、证券市房地产市场、期贷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并对金融体制进行系列改革等。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增强了深圳经济体制的活力,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发展。深圳在全国率先放开物价,第一次试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试办国内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较早地在企业中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深圳高度重视学习并大胆地吸收和借鉴香港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从而解决了改革中碰到的许多难题。如他们引进建筑工程招标、实行土地批租等具体做法,促进了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引进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加强特区的立法,规范了市场行为,并改善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深圳先后完成了“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八五”期间,深证经济由以往的打基础全面进入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同步提高的新阶段,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九五”期间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54.45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3335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首位。1989至2001年,深圳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累计达到11123.7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2%,分别比广东省、全国和世界经济增速快8.8%、13.3%和19.4%.深圳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海尔——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海尔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中国家电名牌,正在活得全球性知名度,并在形成全球跨国性且集团。海尔经过19年的努力,已由一个1984年亏损147亿元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到2001年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年利税42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从1996年开始,海尔销售额始终名列全国第一名,到2000年,海尔销售额、利税总领、出口额、品牌价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名列我国家电行业第一名,并跻身世界家电十强。
海尔的发展之路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
营业额:1984年348万,2001年全球营业额602亿元,是1984年的约17299倍;
利税:1984年资不抵债,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元;
职工人数:2000年达到3万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相差37.5倍;
品牌: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30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
产品门类: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出口创汇: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元,是中国家电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这一系列耀眼的数字令世人震惊,引起了国际经济界的极大关注。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
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七,是惟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
2000年5月19日,英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财富》杂志集团等评选“全球最佳营运公司”,海尔是亚太地区企业惟一得主。
“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兼并模式
海尔的迅速成长是与“吃休克鱼”的低成本扩张方式分不开的。海尔的兼并有三个特点:一是混合兼并为主。海尔兼并的过程就是产业多元化不断生成和发展过程,无论是空调、冷柜,还是洗衣机、小家电,无论是白色家电(冰箱除外),还是黑色家电,都是海尔“借力”的结果;二是“吃休克鱼”的兼并模式。海尔根据中国的国情,“好鱼吃不到,坏鱼不能吃,只能吃半死不活的休克鱼”,即兼并那些硬件不错(员工、技术、设备)而软件有问题(观念、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等)的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三是要盘活资产先盘活人。即首先对被兼并企业的干部职工进行观念革命和思想政风,使他们逐步认同海尔的核心价值观,认同海尔的企业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尔人。
2000年10月7日,张瑞敏在理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演讲海尔管理创新再次引起国际管理界的强烈反响,成为首位登上瑞士国际管理学院讲台的亚洲企业家。
我们说海尔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不仅仅是指海尔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拼搏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和全球家电知名品牌,也不仅仅是指海尔和张瑞敏赢得了许多世界级荣誉,更主要的是指海尔创立并实施的OEC管理法、SST市场链、BPR业务流程再造等诸多富有创见的经营理念以及在产业多元化、市场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