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红色文丛-解读红色精神(上)
14488700000014

第14章 抗洪精神(2)

8月16日,长江第6次洪峰抵达荆江时,沙市水位猛涨到45.22米,超历史最高纪录,李向群冒雨连续奋战了14个小时,感到有点头昏发热。他以为自己是淋雨感冒了,就悄悄找营部卫生员王稳官,要了几片速效感冒胶囊。他见卫生员要作就诊登记,就说:“咱俩是好朋友,你千万别登记。要不,连队知道了就不会再让我上大堤。”小王看看李向群求助的目光,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但下一次决不给你打掩护。”李向群高兴地说了一声“一言为定!”与小王击了一下手掌,就跑上了大堤。在下午堵管涌的战斗中,他突然晕倒,高烧40度,连队干部迅速把他送进了团卫生队。8月19日中午,南平镇兴堤段再次出现管涌,正在输液的李向群听到紧急集合的哨音,自己拔掉针头就冲上了大堤,一口气干了一个多小时。渐渐地,他的脚步慢了下来,头痛得越来越历害,便找来一根带子紧紧扎在头上,继续抢运沙包,直到又一次晕倒大堤上,被战友再次送进卫生队。8月21日,南平大堤又出现了近70米的内滑波,南平镇5万多人民群众危在旦夕。李向群躲过值班的卫生员,爬上本团炮营的一辆卡车,和战士们一道上了大堤。在抢运沙包的人流中,指导员胡纯林突然发现了李向群,命令他立即回去休息。李向群打起精神说:“我行,能坚持!”指导员发火了:“不行,你必须回去卫生队!”说完连拖带拉,将李向群推上了一辆回部队驻地的卡车。可不一会儿,他发现李向群又出现在另一个地方扛沙包,只好叮嘱一班长王绍照顾好李向群。上午10时左右,当李向群扛着沙包爬上大堤时,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他第三次晕倒了。战友和地方群众顿时围上来,经简易救治,李向群渐渐苏醒过来。他着急地对大家说:“我没事,保大堤要紧,你们赶快去抢险!”战友们刚刚投入战斗,李向群喝了两杯凉开水,又奋不顾身上堤扛包。一包、两包、三包……大约扛了20多包,他再也支撑不住了,口吐鲜血,连人带包倒在了漫水的大堤上。团卫生队火速将他送进公安县第二人民医院,经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变晚期,当晚又转送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抢救。在生命垂危之际,李向群还用微弱的声音问教导员王战飞:“大堤保住了没有?”王教导员含着泪水,强装笑脸告诉他:“大堤保住了,你安心养病吧。”李向群又断断续续地对教导员说:“晚上还有任务吗?一定要让我去……”8月22日10时10分,我们的好战士李向群,终于极度劳累,病情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我们。李向群用短暂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新时期青年军人的壮丽人生之歌,实现了他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四十一集团军给李向群追记了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抗洪勇士”的荣誉称号。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江主席赞扬李向群等英勇牺牲的抗洪官兵,饱含深情地说:“他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抗洪英雄——高建成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抗洪军民同洪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典型,高建成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威胁的时候,舍生忘死救助遇险群众和战友,用年轻的生命实践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高建成,湖南湘阴县人,1965年10月生,广州军区空军某高炮团连政治指导员。1998年7月27日,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奔赴湖北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干堤抢险护堤任务。出发前,他已经生病高烧好几天,仍坚持带领连队赶往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嘉鱼县邱家湾段,他身先士卒,带头扛起百多斤的沙袋堵住大堤管涌,几次因劳累晕倒在河堤上。8月1日晚,他奉命带领部队火速赶赴长江大堤内侧的嘉鱼牌洲湾民垸执行抢险任务。当满载着官兵们的车队距离险堤只有几百米时,久日浸泡的大堤突然溃口,洪水以近10米的落差向高建成他们扑来,车辆随时可能被巨大的洪流冲翻。在这紧要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沉着镇定,迅速组织抢救遇险群众和官兵。救生器材不够,他毅然脱下救生衣给新战士穿上。被迫弃车转移时,他坚持最后一个离开。在与洪水搏斗的两个多小时中,他连续不断地进行现场鼓动,高喊:“有党员和干部在,我们一定能够冲出去!”“要树立信心,一定要活着冲出去,干部、党员要照顾好战士,老兵要照顾好新兵,水性好的要照顾好水性差的。”他在洪水中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3岁。

8月13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长江大堤上高度赞扬高建成在生死关头把生让给他人、把死留给自己的高尚精神和可贵品格,称赞高建成和他的战友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9月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命名大会,授予高建成烈士“抗洪英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向高建成学习。1999年8月1日,烈士生前所在部队和当地群众在武汉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以志永远纪念。

抗洪精神的形成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史所罕见。面对世纪性特大洪灾,从国家主席到平民百姓,从军队到地方,从抗洪前线到没有受灾的后方,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激发起不屈的斗志,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人在堤在,打了一场抗洪抢险的“人民战争”。中华儿女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抗洪壮歌。

98年抗洪已远离我们,但是围绕这场抗洪斗争中华儿女所焕发的伟大抗洪精神则是永恒的、无价的。这一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洪精神的基本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抗洪军民乃至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世纪罕见的特大洪水的威胁和考验所表现出来的党心、军心、民心的空前团结和凝聚力。

水情牵动着中南海。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亲赴现场视察,慰问作战军民,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亲临一线指挥;党心紧系军民心,党中央密切关注着灾情发展趋势和抗灾进展,时刻牵挂着受灾群众和抢险军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日夜奋战在抗洪的第一线,承担着危急险重任务。当洪水袭来,官兵们手挽着手,用人墙挡住巨浪;当“管涌”发生时,官兵们跳入急流垒石填土。我们的各级干部,从省委书记到支部书记,从省长到村长,身体力行,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段。洪水无情人有情。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一列列火车、一架架飞机、一队队汽车满载着物资、食品,从各个方向往灾区集结。抗洪期间,仅紧急调运的防汛抢险物资一项就高达30亿元,早晨还在上海车间里生产的纺织布,当晚就加固在了武汉段的长江大堤上。捐款捐物行动之快,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为了战胜这场特大自然灾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投入兵力36万多人,地方党委和政府组织调动了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加上为抗洪抢险提供直接服务的各部门、各地区、各系统的力量,总数达上亿人口;而其他以不同的方式关心、支持抗洪抢险的人们更是难以计数。这场抗洪抢险斗争,规模之大,气势之壮烈,场面之动人,属历史罕见。而更为重要的是,上下—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真正是撼天动地,势不可当。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无所畏惧、在所不惜的牺牲精神。

98洪水历史罕见,水大势猛,长江干流出现了8次洪峰,360公里的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松花江、嫩江出现了3次大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之高,流量之大都超过了历史纪录:珠江流域和福建闽江等江河,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人水相搏,两相对峙,形成了的严酷局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改革开放成果,抗洪军民与洪水进行了反复较量、顽强搏击。不是个别人的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而是整个抗洪军民的团结合作,顽强拼搏。抗洪军民是一个英雄群体。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有的累倒,有的累死,有的舍生忘死、告己救人,有的哥哥倒下弟弟上去、丈夫倒下妻子上去、儿子倒下父亲上去。“抗洪勇士”李向群,多次晕倒在大提上,但又多次冲上去。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最后终因劳累过度,牺牲在抗洪战场上。他死后,父亲到部队吊唁,也穿上军装,成为一名抗洪战士。试想,一个民族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艰险不能战胜。

1998年8月12日,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授予高建成“抗洪英雄”荣誉称号。

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坚忍不拔、敢于胜利,显示了抗洪军民的“忍”性和“刚”性。

在沙市,在荆州,在洪湖,在九江,在哈尔滨等地,当六七级大风卷着排山例海巨浪向子堤扑来时,党员干部一声吼:“共产党员跟我上!”他们手拉手,用血肉之躯抵挡着狂风巨浪的袭击,护卫着江堤。这种群雕,绵延几十里、上百里,不是几分钟,而是几个小时地定格在惊涛骇浪之中。

在坚守荆江大堤、抢堵九江决口、会战武汉三镇、防守洞庭湖区、保卫大庆油田、决战哈尔滨的战斗中,抗洪军民立下了“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豪迈誓言。他们忍受着长时间的烈日暴晒和洪水浸泡,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用血肉之躯铸起了击不退、冲不垮的铜墙铁壁。

这次特大自然灾害是对人的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的最大挑战。也正是在迎击这种挑战中,形成了抗洪精神的最强音。这次特大洪水,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人被累乏了,堤被泡软了,抗洪抢险物资一次义一次被用完了,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耐力,没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把握,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就很难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洪峰,始终坚持严防死守,沉着应战,夺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九八抗洪精神”的实质是,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为灵魂;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贵公重义、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坚忍不拔、自尊自励等传统美德为血脉为营养。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会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会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会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会点。它使我们看到,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旦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壮美,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强大。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情操一旦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会把我们的民族品格带向一个多么光辉灿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