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红旗下的果儿
14499100000014

第14章 分裂(2)

不上课的时候,只要有小北在的场合,陈星必然不在。反之亦然,陈星出现在哪里,小北也会消失。人们总是用“冷战”来形容男女关系,其实真正的冷战只属于男性。历史上的冷战,也是以暴力为开端,以暴力为后盾的。

在表面上,小北无疑对新形势更有适应能力。如果你对讲黄色段子和打篮球很在行,那在高中里就不会缺少同路人。没几天,他就和另外几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打得火热,并不时在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怪笑。看上去,他比和陈星在一起的时候还要如鱼得水。

而且为了收买人心,小北近来出手阔绰得很。他偷偷向母亲要了很多钱,用来给新朋友们买斯伯丁篮球、“士力架”巧克力和可乐。大家都看得出来,小北想用这样的方法孤立陈星。

在老师面前,小北也变了一个人。他不仅不再对着干,其阿谀奉承让老师都浑身不自在了。每逢班主任的课,他都会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胖大海,放在讲台桌上,很动感情地说:“您要保护嗓子。”下了课,他又主动帮老师把教案捧回办公室——真的是捧——双手托着躬身而行。

但是对于他这种货色,老师非但不领情,反而问道:“你觉得学一个太监很好玩吗?”

小北害羞地闪着大眼睛说:“您需要我管您叫老佛爷吗?”

老师发火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小北说:“今是而昨非啊——我痛感,我要改邪归正了。”

为了表现自己真的痛改前非,小北甚至捧起书本学习了起来。在沏茶倒水和捧教案的间歇,他还要抽空向老师请教问题。对于他的请教,老师遗憾地说:

“这些东西初二不是就讲过吗?现在才问实在太晚了。”

小北继续厚颜无耻地说:“文革耽误了十年,您不都赶回来了么?我只耽误了六年而已。”

他还眼泪汪汪地恳求:“您可千万不要放弃我啊。”

小北走后,老师也摇着头说:“他的脑袋里到底进什么了?”

对于小北的迅速转变,陈星视而不见。其实,他现在对什么事都有些视而不见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仿佛一生下来就做好了承受孤独的准备。现在孤独终于造访了他。

自从与小北绝交以后,陈星基本上没在学校说过一句话。课倒还是照常上的,只不过早上坐到凳子上,便开始低着头发呆,书包都不打开。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也出去透透气,活动活动身体。同学们看到他在单杠上一个接一个地做着引体向上,刚开始还饶有兴致地替他数数,但后来也作罢了,因为他做的数量实在太多了,而且每个课间都重复这同一种运动。粗略地算一下,他几乎每天都要做上千个引体向上。这样的机械活动,仿佛仅仅是为了避免关节生锈才进行的。大家也目睹着他的胸大肌、虎头肌和肱二头肌日益膨胀了起来。到后来,他站在一群白白嫩嫩的高中生中间,竟然显得很唬人。

大伙儿倒是希望陈星再和小北打一架。他们猜测,艰苦锻炼的陈星已经有了更加可怕的战斗力,一拳下去,不要说小北,就连一头驴都会筋断骨折。

但是陈星没有让群众们的愿望实现,每天一放学,他就把书包往肩膀上一扛,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离开的架势,好像即将踏上一段千里万里的流浪之路。

回到家里,孤独的味道却更浓了。其实,在学校的孤独并不是真正的孤独,那只是孤立。即便你被孤立了,也有人在看你;而且往往因为你孤立,看你的人反而多了。被孤立有时候倒是一种享受。但家里的孤独是真正的孤独。

陈星的父母都在一所区属图书馆工作。可以说,他们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坚守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知识分子。当然,这种坚守也是被迫的。他们没机会和上面的人勾结,也没资格受到下面的人同情。他们的清高是真清高,悲愤也是真悲愤。

为了缓解工资条象征的拮据,陈星的母亲还干了一个本不该是副高职称干的活儿,她每天晚上去一个中学课外辅导班上课,讲初中语文。而陈星的父亲分属图书馆党史研究办,假如有专业的话,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腰肌劳损,他基本什么也不能干,只能坐在家里看电视。他不看电视剧,也不看综艺节目,而是习惯一遍又一遍地复习各个电视台的新闻。长此以往,他对每个省份的社会现状都有了广泛的了解,对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大事则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一颗巴勒斯坦的炸弹,会随着电视遥控器在他面前爆炸五次。看这些新闻的时候,他是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分析呢?陈星从未听他对新闻,以及对那些新闻评论员的水平发表过意见,这其实就很不像一个知识分子了。对于新闻与新闻评论,父亲唯一的兴趣就是单方向接收。(对陈星父亲的描写很少,而这几笔也不到位,有些地方可以调侃过去,但陈星父亲这个角色感觉需要加一点内容,有一些更深入的描写,这对陈星的性格逻辑也是一个支持)

母亲出去接外活的时候,父亲也不管陈星的吃饭问题。陈星有时候到外面打两碗面条,有时候买一袋速冻饺子。他独自吃完,父亲才接过手来,一边看新闻,一边吃剩下的那一部分。看电视的中年男人,胃口似乎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如果陈星只剩下半碗面汤,父亲也会毫无怨言地、缓慢地喝掉它;而有时候陈星的饺子买多了,父亲也可以默不作声地吃下整整两斤。

当夜色渐深,母亲开门回来,父亲便自觉地关上了电视。两个人也不说话,轮流到卫生间去洗漱。一个人先进去了,另一个人则端着塑料脚盆在门外等候。好像他们还生活在集体宿舍。当墙壁里的水管停止轰鸣,他们的一天也就结束了。

而父母与陈星的关系,也早早地变得非常单纯了。这个家庭里的空气,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僵滞的,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传递物品、指派任务和条件反射式的惩罚。如果没有对陈星的文斗武斗,那么这一家人可能会彻底丧失集体活动。

后来,一度成为地下艺术家的小北这样评价陈星的父母:“他们早就把颓废贯彻到骨子里了。”

父母的精神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陈星也尝试着琢磨过这个问题。刚开始,他认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厌恶——从互相厌恶到厌恶一切。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父母并不厌恶生活。当父亲因为腰椎间盘凸出住院的时候,母亲照顾父亲时的责任心,以及手术后父亲在恢复身体方面表现出的毅力,这一切都不是厌恶生活的人所能具备的。

也许父母认为生活就应该是互相陪伴着,沉默地看着时间流逝。也许他们抓住了生活的本质,并活得安之若素。个中滋味,甚至也可以被理解成一种诗意。但是这都让陈星感到孤独。

相比于在家里,陈星更愿意回到街上去。每天还不到十点钟,父母房间的灯就灭了,他便悄悄推开窗户,顺着排水管道滑下二楼,开始在夜晚的北京游荡。

他游荡的路线时远时近,视心情而定。兴致不高的时候,他就在楼下转两圈,然后坐在楼门口的台阶上抽烟发呆。如果感到脚下充满力量,他便会沿着马路,一直走下去。这样走啊走,有的时候,他会把路灯都甩在身后,走到一片黑漆漆的荒地中去;而第二天换个方向走,又赫然会有一片灯红酒绿出现在眼前,全是酒吧和商业街。但无论走到光明还是黑暗中,陈星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夜游神,一个漂浮的幽灵。

走得精疲力竭了,他便就近买一瓶啤酒,坐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喝。被酒呛着的时候,他也无声地流下泪来,感到身体被风吹得发冷。这时他想,如果小北和他还没闹掰就好了。他不后悔打了小北,但却非常怀念他。和小北在一起,他才是一个有说有笑的人。虽然说得也不多,笑得也很浅。

有一天,他在路上东转西转,鬼使神差就来到了一个小区门口。这是个新小区,门前规划得很阔亮,还有一个水池。陈星在水池边坐了一会儿,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侧目而视,原来是张红旗和她父亲走了过来。他们正在散步。张红旗的语调有点兴奋,她告诉父亲,自己暑假去法国的时候,听到过一段音乐,因为旋律很优美,一直念念不忘。而今天,她恰好在书架上发现了一张法国人比才的唱片,果然就是那首曲子,名叫《阿莱城的姑娘》。她父亲坦率地笑着说:“惭愧,那套唱片是别人送的,我只抽出熟悉的听了几张,都是柴可夫斯基和斯美塔那他们的。法国音乐还没听过。”于是张红旗就轻轻哼起了《阿莱城的姑娘》给父亲听。

这是陈星第一次听张红旗唱歌。她的声音不高,也不清脆,但是很柔和,也很沉静,非常适合在夜晚的林荫道上浅吟低唱。《阿莱城的姑娘》确实是一首很美、很上口的曲子,不仅张红旗的父亲,连陈星也入迷了。但是没唱两句,她的声音却戛然而止了,沉默了一会儿,又向父亲说:“将来如果能去欧洲留学就好了。”

对这个话题,她父亲很中肯地说:“还是美国好。”

张红旗说:“是么?”

她父亲说:“美国的学校水平更高,国内也认可。从个人发展来说,留美的学生要好一些。”

张红旗没有说话,但她父亲还在开导她:“你很喜欢欧洲的文化氛围,这我理解,我也喜欢。但有些事情不能随着性子来,还是要有规划。说得现实一些,一个人发展好了,才有条件、有资格去享受文化,反过来,就算你去了欧洲,没有相当的事业打基础,能真正拥有——你向往的——生活方式吗?”

过了一会儿,张红旗才说:“我会考虑一下的。”

张红旗和她父亲一边说着话,一边向小区里走去。陈星却也莫名其妙地站了起来,跟在他们后面。他的心里有点吃惊——不是因为张红旗高中还没毕业,就开始盘算“欧洲还是美国”了——他吃惊的是张红旗能够如此坦率地和父亲交流思想。这种父女关系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在他看来,张红旗和她父亲几乎就像一对忘年恋的情人了。

好在保安没有拦他,陈星昏头昏脑地跟到了张红旗家的楼下,这才恍然大悟地站住。他感觉到了更深的落寞,低着头往回走去。但还没走出小区,背后忽然有一个声音在叫他。

陈星没想到张红旗又从家里折了出来,而且还是一个人。他不知所措了,登时猜想张红旗刚才已经发现了他,所以才会突然停止唱歌。

但是张红旗只是平和地问他:“你也是出来散步的?”

陈星点了点头。他不知道自己晚上的行动应不应该被称为“散步”。

张红旗说:“那你再跟我走一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