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熟练地给自己倒了酒吧里“double”的量,一口气喝干了,又问张红旗:“你觉得洋酒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和中国酒比。”
“我在国内也不怎么喝酒的。”
“我告诉你,”那姑娘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说,“洋酒太清洌,不管度数多高,都是一股子水味儿。咱们中国的酒呢,看着是透明的,实际里面什么味道都有,岁数小的人喝起来太沉重。”
“所以你喜欢喝洋酒?”张红旗问。
那姑娘笑了:“那是。”
她又指指张红旗的杯子:“你的还没喝呢。”
张红旗便琢磨着那姑娘的话,一口气把自己杯中的花雕喝下去。果然好像是什么味道都有。但刚一放下酒杯,张红旗的脑袋就腾地热了,眼睛竟有些昏花。她毕竟是经不住什么酒的。
然而借着酒劲儿,两个女孩仿佛一瞬间就熟了。她们再举起杯子的时候,还互相看着对方红扑扑的脸,当地碰一下。自然,张红旗是不敢领教威士忌的,光是剩下的半瓶花雕,已经让她觉得飘起来了。
这样对饮着,竟然感觉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春节。
等到花雕和威士忌都只剩下根儿了,两个人再也坐不住,哎哟叫了一声,都瘫倒在沙发里。那姑娘歪着头,醉眼迷离的,忽然咯咯地笑起来。张红旗像被她触动了哪根筋,也笑起来。她们一边笑,一边拍巴掌,天真烂漫得像两个幼儿园小朋友。
那姑娘忽然搂着张红旗的脖子说:“你来美国多久了?”
张红旗想了想:“快两年了。”
“还有几年毕业?”
“一年多吧,顺利的话。可能还要实习几个月再回国。”
“你愿意回——中国去?”
“来的时候也没打算留下,无非是念个书。”
“你真好呀。”那姑娘用羡慕的口气说,“还可以回去。”
张红旗本想说:“好什么,你在这里都有房子和跑车了,根本不屑于回去的。”但她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
谁想那姑娘却猛地扭过头,肩膀一耸,像要哭了。张红旗赶紧推推她的肩膀:“你想家了?”
“家有什么好想的。”那姑娘埋着脸,声音都是哽咽的。
“大过节的哭什么?”张红旗强笑着劝她。
那姑娘摇摇头,一副“我的事情你别问”的姿态。两个人也不再说话,刚熟络起来的气氛,无端便冷了下去。再呆了一会儿,张红旗也觉得无趣,便起身告辞。
那姑娘一句留也不说,站起来送张红旗出门。此时的她,恢复了对一切都抱有戒心的神情。
楼下那位芳邻的举动,更坚定了张红旗对她的猜测:那样的人,这两年是越来越多了吧。
张红旗又想:就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各人有各人的日子。如果抱定了这样的心思,世上的所有人就都是平行线了。
然而一想到平行线,她便又想到了陈星。自己不停地写信,说明她想向他靠拢,但这种努力却如此徒劳。她的心里有了一种绞在一起的痛。
这世上悲伤的人固然很多,而不久以后张红旗发现,悲伤的人之间似乎也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春节之后的两个月,她又见过楼下的姑娘几次。每次都是张红旗先点点头,问声好,那姑娘也不应声,只是微微颔首,便迅速走过。过年时喝酒吮泣的场面,好像被两个人故意忘了。
那姑娘穿得照常光鲜,手上的名牌皮包也总是新的。但她的脸色却仿佛一天比一天憔悴了。有一天,张红旗从侧面瞥去,发现她瘦得颧骨都突出来了。记得刚见时,还是有点儿“婴儿肥”的小肉脸呢。
按理说,她也应该搬到长岛的豪宅里去了吧,怎么还在这儿窝着呢?明知揣测别人的事儿没意义,张红旗还是不禁这样想。
过了些天,她却又碰上了一件颇为奇妙的事。那天她上完课,刚从教室出来,经过一片草坪时,忽然听到了笛子的声音。张红旗的耳朵一下子敏感起来:那不是学校管弦乐团的长笛,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笛子。要说,纽约的中国人非常多,连民乐团都有,在这儿听到中国笛子也没什么奇怪的,但张红旗却觉得那笛声格外耳熟。
她随即反应过来,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吹笛人演奏的曲子:《扬鞭催马运粮忙》。以前在北大的湖边散步时,总听到这支曲子。一不留神,往事又一幕幕浮上来。她想起刚入校时,和陈木一起参加“学生运动”的那个夜晚。那天她晕头转向地走到湖边,还有一个男生问她:“同学,你是不是要跳湖呀?”
张红旗不禁寻着笛声,走过草坪,又穿过了几棵百年老树结成的树阴。在校园的干道一侧,停着一辆非常旧的“福特”牌敞篷车。吹笛子人坐在路旁,仍在专心致志地演奏。
张红旗记得,北大吹笛子的男生脸有些瘦,尖下巴,带着一副眼镜。而眼前的这人就是这副模样。她有些兴奋,但又踌躇着,不知该不该和对方打招呼。
而那吹笛人看见张红旗,果然挺下来问:“同学,你过去是北大的吗?”
张红旗高兴地说:“你还真是那个——”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