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来到街角的麦当劳餐厅,但谁也没叫吃的,只要了两杯咖啡。
“这我知道。”张红旗不禁插话道。
董洋轻轻看了张红旗一眼,继续说:“但我们那时并没好上。我们那地方的升学压力非常大,比你们北京的大多了——听口音你是北京的吧?后来我就上了北大,再后来听说她也来了北京,在另一所大学读书。她父亲为了让她读大学,好像很花了一些钱。在北京的校友联谊会上,我们重新见了面,就在一起了。然而没过半年,她忽然就出国了。”
张红旗脱口而出:“投资移民?”
董洋又看了张红旗一眼,点点头。他又喝了一口咖啡:“是她父亲安排的,她也不能不走。你们都说听过我在湖边吹笛子,其实这习惯是在那时候养成的。”
怪不得那首《扬鞭催马运粮忙》听起来却很忧伤。张红旗忽然想:他也不知道换一首曲子。太不搭调了。
“过去学笛子的时候,就没练几首曲子,偏偏那首吹得熟。不过说来,那首曲子倒很适合她,”董洋像猜到她在想什么了,“认识的人都说,她来美国,是为了给家里转移资产的——真是他妈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呀——还是说我们的事儿好了……在分开的时候,我对她说:你等我,我到美国找你。她呢,好像也挺高兴。后来我就考托福,考gre,终于拿到奖学金,去了加州。但你也知道,研究生刚入学的课程很紧,我就一直也没时间找她。但前一阵,从国内的朋友那儿辗转听说,她家出了事儿……”
“是她父亲吗?”
“对,双规了。上面把证据掌握得很清楚,判刑恐怕是迟早的事儿,就连她母亲都脱不了干系。”
张红旗想起米茜的母亲——也就是那个客气得近乎谦卑的老妇人:“我见过她母亲,看起来人很好的样子——”
“她父亲也是。看起来再不好,能做上官么?她家里的事儿在我们那里闹得很大,几乎全市的人都在传。知道我们俩的事儿的朋友还替我庆幸,说什么当初幸亏没和她在一起。但我想:这时候如果再不来找她,以后就不好说见不见得上面了……”董洋说到这儿,顿了顿,“非要开车来,其实也是为了她,我想带她出去旅行一次。换个环境,她的心情没准会好一些——听起来还有点私奔的意思吧?就像美国公路片里的末路鸳鸯。”
“可她还是没跟你走……”
“她拒绝了。她像变了个人,脾气古怪得要命,除了买吃的,连门也不出。好像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她才觉得安全。我就对她说:跟我去加州吧。她却嘲笑我太幼稚了。后来一想,我的想法确实太幼稚了。”
“也不是。”张红旗安慰似的说。
“我和她呆了一个星期,不得不回去了。分别的时候,她很伤心,抱着我哭了半天,但后来突然又推开我,恶狠狠地说:你走吧。当时,我嘴里虽然说还会来找她,心里却很绝望。但我最终还是走了。再后来,我就接到了你的电话,听说她出事了……”董洋忽然用力地抱住头,“什么酒后交通事故,那明明就是自杀,我早就看出她的心理不正常了,当初为什么还要离开呢?如果我在她身边,她应该不会做这种傻事吧。”
张红旗却忽然生出另一个想法。她想:也许米茜原本不想死,她是见到董洋之后,才做出了那样的决定。与注定无法厮守的恋人相聚后结束生命,这行为有种绝望的凄美之感。
但她随即被这个猜测吓坏了:如果是那样,自己不也成了促使米茜自杀的帮凶了吗?这个逻辑的链条太过残酷,是他们——生者和死者——都无法承受的。
而眼前的董洋已经在流泪了:“过去在湖边吹笛子,我总是边吹边想:会不会有伤心人跳湖呢?而且,后来我确实也见到过跳湖的人……也是一个女生……但我前些天怎么就没想到,米茜也会这样呢……只不过不是跳湖……”
张红旗无言以对。
几天后,她和董洋为米茜举行了极其简短的葬礼。到场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连牧师都没有。空中连云都没有一朵,北美的蓝天明媚地闪着光,风从墓碑间穿过。
董洋为米茜盖上两抔土,后面的事情就由殡仪馆的专业人员去完成了。在米茜的墓碑上,他要求刻上这样一句话:有人深爱过她。
两人默默地在碑前站了会儿,董洋先转过身,和张红旗握了握手:“我走了。”
“回学校么?”张红旗说。
“是啊。”他答道,“否则还能去哪儿。”
张红旗说:“再见。”
董洋突然问她:“你毕业后去哪儿?留在这儿还是回国?”
“这儿有什么意思。”张红旗说,“估计是回去。”
“我也回去。”董洋说,“那国内再见吧——也许。”
“也许。”张红旗说。
回公寓的路上,张红旗的心情固然是沉重的。她也自然地想到了陈星:假如她也死了,陈星会千里万里地来看自己么?他会不会为当初的分手而后悔呢?
到了公寓,她拿起笔,继续给陈星写信。一切如常,就好像生活中并未有过什么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