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新宋Ⅱ·权柄3
14582100000011

第11章 安抚陕西(11)

石越却不料蓝家竟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劣绅”,不由大觉为难,沉吟了一会,方道:“既是如此,此事便暂且搁置一阵。我会另着人去调查。”马政虽然要紧,但毕竟不是急务,他也只能暂时先搁一搁了。说罢,又对何畏之笑道:“本帅明日要去巡视渭州各地的弓箭社、忠义社,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同行?”

何畏之乍然抬头,注视石越,他既不知道石越以朝廷钦命三品大员的身份,为何会去巡视向来不被重视甚至被猜忌弓箭社与忠义社这样的民间社团;亦不明白石越为何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的请求。但是何畏之毕竟不是甘愿为富家翁之人,他对西北沿边的弓箭社与忠义社早有耳闻,此时不免闻猎心喜,当下亦不迟疑,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47.

熙宁十年三月初二日晚。汴京,睿思殿。

几只龙涎香烛将睿思殿照耀得灯火通明,一股让人陶醉的香味迷漫在整个睿思殿中。虽然海外贸易日渐发达,香料价格在大宋国境内略有下降,但上品泛水龙涎香的价格却并没有落下来,每两泛水龙涎香的价格高达一百贯。这样骇人的价格,连皇宫都不敢轻易使用,而是用龙涎香贯于宫烛之中,再以红罗缠烛炷,使得宫烛照明的同时,兼有香味。饶是如此,这样每支宫烛的价格,也要高达数贯。赵顼虽然节俭,但是这种皇家“必要的”开支,他既意识不到有多么的昂贵,也无可奈何。章惇偷偷地用眼角观察着皇帝,赵顼坐在宽大的御床之上,脸色依然苍白,但是身体看起来已经好了许多。他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七天之前,昌王赵颢终于“病愈”,奉诏出京,前往洙泗;而太皇太后的病情,也日见稳定;王安石等众元老重臣,也被中道挡回,没有全部齐集京师……暗潮汹涌的政局,至少暂时又平静下来了。似乎整个事件真正的受害者,只有蔡确与石越二人而已。但是章惇心中却一直怀疑,前御史中丞蔡确,很可能是冤枉的,真正支持昌王赵颢的大臣,又偷偷的把头给缩了回去。但是这种怀疑,他是不会对任何人说出来的。反正去做凌牙门都督,除了要远涉海外,离别中土之外,其实是个大大的肥差,比起油水有限的御史中丞,想来蔡确不会太介意吧?章惇经常这样不无恶意的想。

“章卿深夜求见,有何要事?”赵顼这几天来,为了河东路与河北路的安抚使人选,已经是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想要睡觉,不料卫尉寺卿章惇竟然深夜求见,想到章惇的职务,赵顼就不由心惊肉跳,难道是哪里发生了兵变?

“陛下,臣接到紧急文书,陕西安抚使司监察虞候向宝上书,环州蕃人慕氏中的一支叛逆,投奔西夏。其首领叫慕泽,曾受朝廷飞骑尉之勋爵。慕泽所部,在叛逆之前,曾潜入渭州,邀击陕西路安抚使石越,石越几乎不免。臣身为卫尉寺卿,将校叛变而事先不知,特向陛下请罪,臣甘愿受罚。”章惇一面说,一面跪了下去。

“啊?!”赵顼腾的站了起来,急道:“石越怎么样?为何他没有奏章递上?职方馆和职方司为何没有报告?”

“陛下,此事事发突然。向宝本来正在清查陕西路将校,给所有将校分别立档案,以便加强监视有不稳迹象的将校。事发之时,向宝刚好清查环州路慕家蕃将,所以才能立即查出叛逆者是慕泽。职方馆与职方司可能不会知道得这么快。”虽然是后知之明,但是章惇还是有几分得意,但是他把心中的得意,谨慎的掩藏在话语之中。职方馆陕西房负责对西夏与吐蕃的间谍活动;而兵部职方司陕西房建立过程缓慢无比,当然不可能迅速查清叛逆之蕃将。但是章惇可没有兴趣替他们向皇帝详加辩解。

但是赵顼关心的却不是这个,他又重复问了一句:“石越有没有事?”

“暂无消息传来,但臣相信石越不会有事。否则高遵裕的奏折必会早于向宝送抵京师。”

“言之有理。”赵顼自我安慰的说道,顿了一下,又道:“但还是要先查清石越的安危;给向宝加派人手,这样的事不能有第二次。”

“遵旨!”

赵顼又问道:“那个叛蕃为何要袭击石越?”

“这……”章惇却并不知道梁乙埋要刺杀石越。

“李向安,去宣司马梦求即刻入觐。”

“领旨。”李向安忙答应着,退出了睿思殿。这时赵顼有点心不在焉,赐了章惇一些点心,令他去偏殿中等候,约半个小时之后,待李向安领着司马梦求进宫,这才又重新召见。

赵顼见着司马梦求,便问道:“环州蕃将慕泽叛降西夏,潜入渭州袭击石越,职方馆知道么?”

“啊?!”司马梦求几乎被吓了一跳,“臣早前已接到陕西房的报告,道西夏国相梁乙埋已派遣刺客刺杀石越,陕西房已将此事知会石越……”

“梁乙埋?”赵顼与章惇都吃了一惊,赵顼一掌拍在御案之中,怒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陛下息怒。”司马梦求忙劝道:“西夏梁氏专政,梁乙埋之心,路人皆知,陛下不必为这等小人动气。只要石越严加防范,便不当有事。以陛下之英明,朝廷总有一日要收复灵夏,何愁不能报今日之恨?”

“司马梦求所言甚是。请陛下息怒。”章惇也连忙劝道。

赵顼紧紧咬着嘴唇,脸色铁青,过了许久,方说道:“司马梦求,职方馆陕西房知事是谁?”

“陛下!”司马梦求低下头去,道:“陕西房知事身份特殊,若陛下单独询问,臣自当禀报。请陛下恕罪。”

章惇脸色一变,愠道:“陛下,臣请先行告退。”

赵顼摆了摆手,向司马梦求说道:“章惇可信任,卿但说无妨。”

“陛下!恕臣不能遵旨。”司马梦求态度坚决,“朝堂之上,无人不可信任。然职方馆重要成员,天下惟陛下、枢密使、臣三人能知。便是尚书省左右仆射、各路安抚使,非有必要,亦不得与闻。臣并非是针对章卫尉,若章大人有必要知道,臣自然会告知。但是眼下之事,臣以为并无必要让章大人知道。”

赵顼不料司马梦求如此坚持,不由摇头道:“罢,罢。不说便不说。卿去命令陕西房知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朕要梁乙埋的首级!”

“请陛下三思!”司马梦求沉声道,“梁乙埋志大才疏,杀了此人,于大宋有害无利。数日之前,陕西房知事曾至京师,文枢使与臣已经令其将陕西房之重点,放在搜集西夏重臣之性格习惯好恶、侦知西夏储粮驻军地点、策反西夏文臣武将之上。若改变方略,将陕西房的重点放在刺杀梁乙埋之上,臣以为非智者所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赵顼怒不可遏,随手抓起一件玉如意,砸在御案上,呯地一声,玉片四溅,玉如意竟被赵顼砸成几段。

司马梦求的身子却一动不动,待赵顼稍稍平静一点,方从容说道:“陛下若是担心石大人安危,可以派几个侍卫去陕西,保护石大人安全。下令兵部职方司加紧陕西的防范。不必为一点小事,改变既定之策略。职方馆几年内的责任,是为收复灵夏作准备,臣以为不可朝令夕改。”

“朕知道了。”赵顼没好气的说道,“狄詠已经和朕说过好几次想去陕西了,就让狄詠挑几个班直侍卫去陕西吧。明日朕会问问吴充,兵部职方司,到底有没有在做事情!”

“陛下英明!”

从睿思殿出来之后,司马梦求辞了章惇,骑了马便往大相国寺走去。其时虽然已是午夜,但是汴京却是不夜之城,沿御街走去,一路之上皆是灯火通明,店铺照常营业,行人熙熙,不少酒楼之中,犹自可以听到歌妓们隐约的欢声笑语。到了大相国寺前约二百米左右,司马梦求便勒马停下,看看左右无人,忽地闪进一条小巷中,如此般又穿过几道巷子,终于在一座宅第前停下。司马梦求方轻叩了一下大门,大门便“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目光警觉的黑衣小厮从门缝里伸出头探望,看到司马梦求,才忙开了门,将司马梦求连人带马,迎了进去。

进了宅中,司马梦求便将马递给小厮,一边低声问道:“你家主人已休息了么?”

“还没有。”小厮垂着头,道:“主人已吩咐,若是先生来此,便请径直往书房相见。”

司马梦求微微颔首,也不说话,信步便向书房走去。他显然对这座宅第十分熟悉,一路走过无丝毫迟疑,遇到的黑衣小厮尽皆向他躬身行礼,却都并不多问。穿过一条花径之后,便到了书房,茜纱窗上,透出房中通明如昼的灯火。

司马梦求方在门口刚刚站定,便听里间有人笑道:“纯父,请进吧!”

司马梦求闻言,却也并不惊诧,而只微微一笑,轻轻推开了门,甫入房中,便见一个锦衣男子,背朝房门,坐在一张黑木案前,一手捧刀,一手握了丝巾,正自极轻柔又极认真的擦拭着那把刀;一个黑衣童子叉手侍立一旁,眉目低垂,腰间却斜斜的插着一支碧玉箫,虽在灯下,也有剔透温润之感,见到司马梦求进来,不过略看了一眼,神色漠然,也并不行礼。司马梦求似乎与锦衣男子甚是熟悉,径直找了个位置坐了,一边笑道:“哥哥这是又得了什么好物什?”

锦衣男子头也不回,依然慢里斯条的擦拭着手中的刀,一面却悠悠答道:“正要考考纯父,可识得这是什么刀?”

司马梦求闻言,便向那刀望去,却见锦衣男子手中之刀,刀身其赤如血,心中便是一惊,脱口问道:“此物哥哥却是从何处得来?”

“是我这个童儿过洛阳时,偶然所得。怎么,纯父认得出这柄刀的来历么?”锦衣男子伸指拂拭刀身,显得大是爱不释手,但声音却显得极为爽朗。

司马梦求凝望那刀片刻,却道:“哥哥却将那刀与愚弟一观!”

那锦衣男子朗朗一笑,却不回头,只是信手将刀递给那黑衣童子,黑衣童子双手躬身接过,上前几步递与司马梦求。

司马梦求方一接过,便觉这刀之沉大出意外,手指轻抚刀身,便觉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冰凉之意沁入肌肤,再看刀身所镌之字,不由大为惊讶,微一沉吟,才缓缓道:“若愚弟不曾看错,这柄刀只怕是蜀汉时名将黄忠之物。”他的声音微微一顿,又道:“哥哥可曾听说,黄忠随汉先主定南郡时曾得一刀,其赤如血,黄忠以之于汉中击夏侯军,一日之中,竟手刃百余人。”他一边说着,一边便将刀递还给那黑衣童子。

“哦!”那个锦衣男子似乎没有料到此物竟有如此来头,也感惊讶,接过刀来又拂拭刀身,把玩良久,方叹道:“我本以为此物不过是一寻常古物,不料竟有如此来历。只是纯父如何这般确定?”

司马梦求微微一笑,随手一指刀身,笑道:“哥哥没留意这刀身所镌之字?”

那锦衣男子又仔细看了看,不由哈哈大笑,道:“我光认得这个‘汉’字,却不认得后面那个字,竟也没甚留意了……”

司马梦求微笑道:“哥哥是当世豪杰,自然不留意这些,这两个篆字,上汉下升的便是!”

“汉升,汉升……”那锦衣男子轻轻重复了两遍,不由叹道:“原来竟是‘汉升’,果然是黄忠的宝刀,这‘汉升’两字不正是黄忠的表字么?——纯父真是博古通今。却不知这柄刀较之纯父的‘昆吾’,又是如何?”

司马梦求也不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名刀宝剑,甚难相较。知遇之恩,却非比寻常!”

“石子明能有纯父这样的人材,真是他的福气。”

“愚弟之才,比起石学士来,不过是萤虫之比日月而已。哥哥已见过学士,自然也知道学士之与众不同。”

锦衣男子不置可否的一笑,只道:“纯父深夜来找我,想必是有事。”

“不错。”司马梦求点头应道,“方才皇上深夜召见,原来是环州蕃部一个叫慕泽的叛逆降夏,率众千余潜入渭州,袭击学士。”

锦衣男子摇了摇头,笑道:“这事我已经知道了。”

“啊?”司马梦求又惊又疑,盯着锦衣男子的背影,问道:“哥哥是何时得知?”

“不到一个时辰,是我这个童子送来的信。隶属本房的一个叫慕忠的兄弟,最先得到消息,为了把这个消息传递给石学士,还牺牲了两名兄弟。石学士与高遵裕的表章已经在路上,慕忠说,学士很维护我们职方馆。”

“原来如此。”司马梦求放下心来,道:“皇上已经知道是梁乙埋暗中主使,十分震怒。想来朝廷会加紧对西夏的战争准备,陕西房不可没有哥哥主持大局,愚弟此来,便是请哥哥速回西夏,主持大局,若能策反李清,便是大功一件。”

锦衣男子的肩膀微微耸动了一下,道:“我明晨便动身。纯父,如何攻下西夏是一件事,攻下西夏后,如何治理西夏,是另一件事。希望纯父能将这个意思转达给皇帝与石学士。若不懂得治理西夏之术,冒然攻打西夏,纵然功成,也只会引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愚弟理会得。”司马梦求道,“明晨我会着人送来文枢使与我给李清的亲笔信,外加一封告身,李清若有归宋之心,朝廷将赏黄金五千两、地五百顷、封侯爵,拜五品武官,荫其祖宗三代。”

“李清如何会为这些东西而叛夏?”锦衣男子嘿然说道,声音中颇有不屑之意。

“这些东西,不过是朝廷的诚意。”

“我会竭力而为。”锦衣男子顿了顿,似乎是犹豫了一阵,终于低声说道:“纯父,哥哥想要你答应一件事。”

“请说。”

但那锦衣男子却沉默了很久,良久才道:“我不知道能否说服李清归宋。他这个人,注定是要轰轰烈烈的,富贵也罢,死于非命也罢,皆是天数,不必多说。但李清尚有妻儿子女,我既然把他往这个旋涡里推了一把,却是我不义在先,就盼纯父能答应我,如若我将来有什么意外,无论如何,要保住他的血脉。”锦衣男子的声音,已有几分悲怆。

司马梦求低头沉默了一会,抬起头来,凝视锦衣男子的后背,慨声道:“好,我答应!”

“拜托了。”

似乎不习惯空气中那淡淡的悲凉,黑衣童子走出了书房。不多时,书房之外的走廊中,便传来呜咽的箫声。司马梦求侧耳倾听,辨出正是一曲《渔家傲》。伴着那有几分沉郁悲壮的箫声,司马梦求听到锦衣男子在轻声歌道:“……浊酒一杯家里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直到三月初四,石越在渭州被叛蕃袭击的事情,在汴京依然只有少数人知道。甚至连鲁郡君韩梓儿,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此时,她正在清河郡主的花园中,听自己的嫂子王昉高谈阔论着“墨经”。

“当年蔡君谟评墨,以李廷珪为第一,他弟弟李廷宽、承宴父子次之,张遇又次之,陈朗又次之。这各家不仅造作之法不同,连松烟也不相同。李家之墨,如今已十分罕见,熙宁四年,我在家父那见到一方陈朗墨,家父便已视为至宝。想不到今日竟能见到李承宴所制之墨。”王昉挺着肚子,犹把玩着手中的一方双脊龙墨,欣羡不已。

清河见她这神态,不由笑道:“你这墨痴儿,石府中便藏有李廷珪所制之墨,你们姑嫂之间竟然不知道么?”

“真的么?”王昉不由睁大了眼睛,望着梓儿,问道。

梓儿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不过如今已经没了。去年苏颂同修国史,官家赐承晏、张遇墨和澄心堂纸,因与外子说起各家之墨,外子已将家中所藏的廷珪墨进贡宫中。”

“啊?!听说廷珪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虽历数十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一丸墨现今能卖至数万钱,往往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只有禁中方有少量珍藏。所谓‘黄金可得,李廷珪墨不可得’……”王昉的语气中,竟是颇以为憾事。

梓儿笑道:“这等身外之物,嫂嫂亦不必过于在意。外子常说,墨的用途,是用来书写,流芳百世的,是我们写的内容,而不是用的墨。”

王昉撇了撇嘴,略带嘲讽的笑道:“这话若非是石子明所说,便真要教人以为是煮鹤焚琴之语。名墨佳文,岂可不相得益彰?”

梓儿早知王昉的脾气,当下也不争辩,只是好脾气的笑笑。

王昉素来自负,一生所服的女子,也不过程琉一人而已。眼下程琉已随包绶前往渭州,因此言语上,王昉自然是再不肯让人的,当下不免滔滔的又说些名墨佳文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