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14598200000037

第37章 信息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

如果司马懿准确获知诸葛亮固守的是一座空城而挥师冲入,如果美国准确获得日本将偷袭珍珠港的信息从而做好战争准备,如果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准确知道毛泽东的藏身处所,不但战役胜负简单明了,而且历史肯定要重新改写。这说明信息在战争中具有决定胜负的重要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战争虽然具有本质的不同,但竞争激烈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把商业竞争称为“商战”。信息在企业商战中的作用并不亚于在战争中的作用,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竞争信息直接关系到竞争优势的取得与丧失。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状况及其一切变化都可以成为信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由于人们交往较少,获取信息的手段原始落后,很多状况和变换并没有构成人们的信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获取信息的手段极大地进步,信息变得越来越多,有人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信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冲击和影响。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错综复杂的竞争,其中以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为核心的信息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需要的信息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一员,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需要很多的市场信息,需要的既有宏观信息,也有微观信息;既有外部信息,也有内部信息;既有竞争企业的信息,也有市场顾客的信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比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更需要获得信息。

1.宏观信息

第一,政局信息。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不能不对目标投资国或贸易国的社会制度有一个基本掌握。美国是一个民主法制国家,由民主党和共和党竞选执政,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日本是天皇内阁制,天皇没有实际权力,而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执政。欧洲虽然保留着国家的名称,但欧盟正在向政治统一。这种政治制度,对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尽管并不很大,但不能说就没有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化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俄罗斯本来计划修建一条输油管线到我国的大庆(安大线),但日本惧怕中国崛起,有意破坏,横插进来,严重阻挠这条输油管线的修建。有些国家对其部分民众的排华反应迟钝,而巴基斯坦则对绑架中国工程师出动最大限度的警力。因而,政党轮替、政局变化等信息也是企业应该适当关注和了解的信息。至于各国政府方针政策的出台与变化及为贯彻方针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则是企业必须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的信息。此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些组织也经常出现人员变化及相关政策变化,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绝对不能忽视这类信息。

第二,法规信息。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法制经济。计划经济靠政府落实计划来管理社会生产生活也能处于一种有序状态,市场经济应该是政府干预下的自由竞争,政府干预显然不是行政干预,而是靠制定法律并严格执法来规范市场竞争,因此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层出不穷,几乎没有哪一个法学家能够准确地知道如今的美国有多少部规范社会生产生活的法律。我国传统上是一个人治的国家,最缺少的就是法制建设,国民的法制观念也相对淡薄。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在各国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运作,而各国法律差异很大,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同一个问题上的规定在很多方面是根本对立的。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许多国际组织还就投资、贸易、运输、通关、结算等诸多领域签订公约和协定,许多贸易促进组织还制定了许多规则、通则,成为国际竞争应该遵守的惯例。我国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掌握这些法律、法规、公约、协定、通则、规则等规范国际市场竞争的文件,尤其是其根据世界经济诸多情况所做的新修改。

第三,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特征、发展趋势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信息。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经济繁荣程度更是明显不同,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还有极贫穷国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决定了其产业结构的不同,包括行业规模结构、行业发展重点、产业技术结构、产业倾斜政策等等都不相同,从而决定了各国经济增长不同,经济周期也不一样,而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我国应该掌握各国的诸多方面的经济信息,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进出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国际收支、利率变化、汇率变动、消费偏好、家庭消费支出及生活习惯的变化等。

此外,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技术推广和改造情况等,现有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正在在探明的资源分布、新型资源的替代情况等,所有这些,都是企业有用的信息。

2.微观信息

第一,市场顾客。按照市场学的公认观点,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数量、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构成市场。经济学把买卖双方视为市场,而站在企业的角度市场的核心是顾客。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品的价值,占领更多的市场,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信息。客户需求可分为消费者需求和组织需求两种。其中组织需求是指由生产企业、中间商、政府机构和一些非营利性机构的社会团体、组织所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对于消费者需求,企业应着重了解以下信息:消费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城乡类别,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性格特征等;消费者对营销的敏感性,包括对产品广告、质量、价格、服务等的反应;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即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追求经济实惠或便利还是声望;消费者需求的类型,包括表达出来的需求、真正的需求、未表达出来的需求、核心需求满足后的附加需求以及秘密需求等;消费者购买的阶段,包括无认识阶段、有认识阶段、有兴趣阶段、有购买意向阶段等。这些信息对企业推出产品的时机、产品的定位、包装、定价等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就组织市场而言,购买者类型不同,企业应了解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企业应了解其它生产企业的目标、战略、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等,特别应该了解其它生产企业购买行为的参与者,如使用人员、技术人员、信息控制人员、采购人员、决策人员等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采购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职权和影响力,以及参与决策者的个人年龄、魄力、动机、偏好等。中间商购买的产品是为了供应广大消费者,因此,一般工商企业对中间商的购买行为,应着重了解中间商对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供货时间等供货条件的要求,以及中间商本身的财务状况、组织结构等。政府以及非营利性机构的购买行为,不仅仅受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政策甚至政治因素。实际上,了解市场顾客的需求,不仅是现实的需求,还应包括需求的发展趋势;不仅应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还应该了解其它市场的需求;不仅应该了解市场的总量,还应该了解地域上或人口分布的市场结构;不仅要了解需求的满足方式,还要了解需求的心理状态等。

第二,市场竞争者。确定竞争关系,包括现实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分析其竞争程度。掌握竞争情报,了解竞争对手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资金状况、定价战略、营销策略、产品开发策略、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对手过去的工作实绩,现在及未来的活动态势等情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判定竞争对手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竞争对手的发展目标是决定其行动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发展目标可以预测竞争对手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可能发生的竞争中所出现的反应。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不同的竞争对手,目标一般都会有所区别。比如,一个以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企业,会更加关注销售额的稳步增长;而以技术领先为目标的企业,则会更加注重不断推出新的产品。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目标,可以使本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不同企业因其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目标的不同以及外部竞争对手状况和竞争环境特点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战略。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研究成果,竞争战略可分为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战略以及目标聚集战略。竞争对手战略的差异性可通过以下信息辨认:专业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分销渠道、产品质量、技术领先程度、成本状况、服务水平、价格政策等等。竞争对手的实力取决于其拥有的各种资源和对资源的利用及控制能力,包括企业历史和文化、管理者的才能、性格,以及背景、员工数量及素质、企业所有权情况、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等。财务状况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标准,反映了企业的融资抵抗风险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即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公司管理自身资产的能力,即存货周转率、平均回收周期、固定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公司经营业绩,即毛利润、净利润、权益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息税前收益、市盈率;偿还长期债务能力,即负债比率、利息倍率等。市场营销状况:产品生产特征,具体包括生产方式、原材料供应、劳动力供应;产品品质特征,包括产品外观、性能、包装、质量等;产品竞争特征,包括产品价格、广告宣传、分销方式、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行业内销售排名和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以及专家分析报告等等。

第三,市场合作者。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其供应商,即使商业服务企业也不例外,只是供应量不同而已。生产企业通常有自己的经销商或代理商,以扩充自己的销售能力。任何企业还要与服务商诸如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那里取得专业服务。所以,必须及时掌握其经营及资信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合作者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环境,制约着企业市场生产和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可利用的战略性资源。有关企业合作者的信息包括:企业合作者的概况信息,包括企业合作者的历史、员工数量、主要客户情况、市场占有率等;企业合作者的管理信息,具体包括领导者的专业能力和经验,雇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以后的成长进行投资的意愿,与本企业发展保持长期良好关系的意愿;企业合作者的生产运行情况,包括将产品送达顾客的主要渠道有哪些,不同渠道的效率水平以及增长潜力如何,企业产品在不同渠道的销售表现以及市场占有率,生产所需要的主要资源供应前景如何,供应商的推销方式会出现哪些趋势,物流服务以及仓储设施的成本以及获利性;企业合作者的财务状况,具体包括企业合作者的短、长期偿债能力,管理自身资产的能力,成本结构,经营业绩等。这些动态信息决定了企业竞争营销战略的调整。

第四,企业自身必须充分了解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内部微观信息甚至比获得外部信息更为重要。企业战略与目标、企业组织结构及职责安排、企业人力资源(包括管理能力、操作技能、激励水平、劳资关系)、企业的产品(产品功能、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类型)、市场营销能力(销售渠道、促销手段)、产品和服务的优势、价格水平、企业形象、研发能力(研究开发力量、新产品数量、研究与开发的经济效益)、财务情况(财务的利润水平、资金收益率、赢利能力)。

(二)企业信息的特性及其评价

1.企业信息的特性

第一,企业信息具有动态性。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尤其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是企业自身根本无法控制的,企业内部的变化尽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但企业要综合考虑内外变化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采取经营管理措施才有意义。所以,企业的资源变化、能力变化也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具体来说,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技术不断突破,工艺不断改进,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者和潜在的竞争者的竞争力不断此消彼长,消费者的需求则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言以蔽之,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表现为动态性。

第二,企业信息具有多样性。企业的信息是个笼统的概念,实际上企业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的人员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很多的不同,即所谓的需求差异性。例如,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的是与制定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不断地盘点本企业具有什么资源,分析这些资源是否可以转化为参与竞争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了解世界,寻找可以填补空白的市场,与竞争者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途径和战略措施等方针大计。中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战术信息,主要是掌握或了解竞争者是如何招揽人才、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树立品牌等。而基层生产技术人员需要的则是业务和作业信息,具体包括: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何才能更好地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为企业宏伟目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第三,企业信息具有广泛性。我们有时把传统的国有企业称为“小社会”,其实企业本身就是社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组织。企业不可能自我封闭,必须广泛地与外界发生联系。那么企业各个部门都需要尽可能多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都会需要大量的信息。所以,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非常广泛,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者需要的是经过加工、作为决策依据的综合信息,设计人员需要的是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技术信息,而营销人员需要的是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2.企业信息的价值

第一,企业信息的数量。企业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得相应的信息,正是通过诸多信息,企业才能根据需要和可能做出经营决策。因而,信息对企业来说虽然并非越多越好,但一定数量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信息,或者说单独的一条信息,信息的价值就会打折扣,因此企业要在不过分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海尔到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建厂,显然会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法律规定、行业状况、经济水平、居民购买力、地方政府的政策、美国的税收制度、劳动力成本等多项信息进行广泛搜集。当然,信息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基本的信息、重要的信息、直接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已经充足,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就可以了,信息从数量上说也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

第二,企业信息的质量。信息的质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信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转是否直接相关,相关程度越高,信息的准确性越高,信息就越有价值。一般来说,信息的质量与信息源有关,第一手资料通常来说价值较高,信息传递的层级越多越容易缺漏和失真,其价值也就越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者也可能按照“兵不厌诈”的原则有计划地散布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仅仅是烟雾,是虚假的信息,意在迷惑竞争对手,这种信息的价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如果确切知道某情报系竞争者有意散布的虚假信息,企业就可以将计就计,虚假情报就变成了正值,如果完全被蒙在鼓里,对获得虚假情报而不知其诈的企业来说,虚假情报就变成了负值。信息的价值还与信息的完整性有关,信息越全面,完整价值就越大。就有用的信息来说,信息越具体详明就越有价值。

第三,企业信息的速度。信息的速度是指构成信息的内容以书面、电讯或口头等形式传递到企业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时间。传递信息的时间长短与信息的价值成反比,时间越短价值越大,时间越长价值越小。也就是说,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及时的信息才有价值,如果获得的信息尽管是真实的、准确的、全面完整的、详细具体的,但获得信息的企业已经来不及采取措施,信息就将大打折扣;如果时过境迁,信息就变得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最多仅是档案资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