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科*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传承没有出现断层的民族,传承与保护自己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优良的传统,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毛泽东同志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以批判和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使每一位华夏子孙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肩上责任的沉重。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世界观曾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学者断言,这种现象还将继续影响人类,中国传统文化还将再造辉煌。日本人这样看,欧美人也这么认为。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1988年1月,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开会时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不败,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源泉。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保留着祖先的基因,其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保护它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在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丰富,那里是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反映,是民族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世代相传的血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成一条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又从现在流向未来。在这个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创造、传承、积淀了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每个民族又被造就着。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亲和力,凝聚着民族的生命力。它不仅属于本民族,也是人类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可再生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一旦失去它,就将是人类永恒的遗憾和损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急功近利,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植被而被自然报复,吃尽了苦头。“如果我们丧失了具有人性本真的原生态文化———根和源,就犹如丧失了我们的精神植被。”造成的各种隐患性后果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找不到祖先,忘了“回家的路”。
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等,今天做不了还有明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着,向着危险的边缘靠近,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的威胁,全世界的眼光在观望着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恪守”———传承与保护的自然形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大家达成共识的“原生态”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其一,由于历史地理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其传承、保护、发展、利用都带有很浓的“农业文化”痕迹,注重血缘族群或家庭关系,“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等模式使之有一定的神秘性。其二,民族民间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仍处于相对封闭、落后、保守的状态,谁也不愿随便使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走样,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还处在自然生存的形态,更为人性化。其三,在社会进程中,舶来文化的冲击和洋节晃得人头晕,加之现代文化的飘浮,人们的精神空虚、浮躁,也就使越来越多人的寻根之情普遍存在。这些秉承方式和情结寄托,从某种意义上讲,保留了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也是最本质、最古老的审美观念,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个性特色,使其拥有相当广泛的欣赏者和自愿接受者。然而,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政治、生态迅速重构的全球化时代,文化艺术已经越来越向快餐化方向发展,人们的心理被多种多样纯粹的经济利益所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部分人“利益最大化”的准则加以利用,进行粗制滥造的盲目开发,出现了世俗化、庸俗化的模仿,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原生态的特征,品味和价值今不如昔,失去了赖以生存和传承保护下去的意义,人为地造成了新一轮破坏。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疾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一天也不能耽误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尊重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人们,值得尊重。中央电视台近几年积极组织举办的民歌大赛———原生态民歌、舞蹈比赛,使全国亿万电视观众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精神晚餐,使人自豪,激情澎湃。与此同时,舞蹈家杨丽萍倾其家产,执著地率领一帮农民,把“土得掉渣”的民族歌舞送上了国内最有权威的舞蹈“荷花奖”领奖台。她那种不需任何雕琢修饰的舞蹈,恪守的就是那种原汁原味的地道,要的就是最本质的艺术、真的生活和来自大地的情感,变得太多就不是《云南印象》。无独有偶,我也有过同样的梦想。由于长期从事群众美术工作的缘由,我对任何品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情有独钟,痴迷的程度不在所有文化人之下。1987年,我有幸参加了所在县的民间舞蹈集成工作,每到一处,看到哈萨克族牧民原始的“鹰”、“阿尤”(熊)、“山羊”等舞蹈时,被那种接近人性本真的粗线条表演所感动,当时就有一种冲动和愿望,连续画了两个舞蹈本子。后来在我的协作下,杨丽萍把其中的“山羊舞”搬上了舞台。我知道它并不是一个高明的舞蹈,根本比不上《云南印象》,但在当地很受欢迎。由此可见,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尝试,使人们看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恪守”是一条绿色通道,是天然屏障,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传承与保护。如此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最大优势也就是靠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保持其个性魅力,我们不能违背和破坏这种自然规律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民间歌谣就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主要品种之一,它或多或少带有即兴与随意的性质,作品在其格律大体不变的前提下,传承者加字减字,加句或减句都很正常,这不但不会破坏原有作品的风貌,反而会使原作更加完美鲜活。出自我国新疆草原文化的三大史诗———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及藏族说唱体史诗《格萨尔王》就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佼佼者,可与《荷马史诗》相媲美,但在其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作品的内容才趋于丰富和完善,情节构成才更加曲折动人。这说明,传承与保护也不是不要艺术家的个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保护利用的过程,不可能完全像复印机那样拷贝,不可能没有变化,更不可能完全遮蔽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参与。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全是优秀的,也并非全是旧文化、俗文化。我们要根据其不同的价值,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区别对待,本着弘扬先进文化、提倡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精神,处理好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对那些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蕴涵着民族文化优秀的精神品格和审美特质的“绿色文化”,予以在现实生活中活性传衍利用。有些则予以忠实搜集、挖掘、抢救,封存保护。但不管哪个品种,有益或无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应该保护的,我们都要把它们原生态地保护下来,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质基因流失得少一点,保护得好一点。
二、传承与保护需要文化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之中,创造和拥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马克思认为,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会回过头来欣赏美术和音乐。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今天社会飞速发展,人的物质需求基本达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十分明显,在闲暇时感到还需要有一种东西来平衡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于是人们走出家门参与各种有益集会或文化活动。多种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正好给人们以一种特殊的关切感,人们通过活动在心理上获得了自我舒展和慰藉。活动成了传承人施展才艺的机会和平台,人们紧紧相依,从不认识到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友谊和关系,产生了新的“温暖感”和“安全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交流、自然传承,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保护,只有这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及美的内涵才被完整而有意义地充分显现出来。哈萨克族传统的“阿肯弹唱”、“婚礼”等活动最具这种特点。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为个体提供了融入“人群”的机会,人们跳呀,唱呀,通宵达旦,不管你是哪个部落,哪个民族,家住哪里,来自何方,这时你仿佛就是主人,主人就是你,你无所顾虑,才艺和情感的释放达到了极致,环境感染着你,环境改变着你,你本不会唱歌这时都想学着喊两声。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环境同样造就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哈萨克族民间刺绣离不开“游牧文化”,那种环境造就了图案的粗犷和简洁,每一种朴实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运用和饱满的构图,无不体现出哈萨克族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尽管看起来对现实而言是虚构的,但对哈萨克族人的心理来说,却是真实的。它产生的补偿效应,可以有效地调解文化与本能、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矛盾。多少年来,哈萨克族的民间刺绣风格犹存,基调没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游牧文化”那样一种环境。可是,当一种大众文化失去了应有的群众基础和环境,随着它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及时代的局限,一些品种将渐渐失去其实用性功能而走向濒危。现在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在一天天脱离生活被侵蚀、消亡。如木版年画、窗花这些过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年货”,而今已经不合时宜,不能和现代的生活节奏和居住环境相和谐。没有多少人愿在自家电子防盗门上贴一对吹胡子瞪眼的门神保平安,也没有几个人再贴几个窗花表示喜庆。皮影戏没有电视、电影好看;五谷丰登的标准太低,与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与“只生一个好”的基本国策相违背;正在进行的乡村城镇化发展和牧民定居规划建设也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自然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如此等等的现实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走得十分艰难,也给文化部门提出了更加艰巨的课题。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出色地发挥搜集、整理、挖掘、拯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传统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好各种丰富多彩的,有利于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有利环境,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广泛的空间,感染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参与这项文化工程,尊重文化原生态。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强调指出:“做好这些事情,绝不仅仅是经济部门的事情,文化部门也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要从保护文化环境入手,尽最大可能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有一个自然传承与保护的文化环境。
三、传承与保护要以人为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观念本质上反映着人类的本能要求,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人文关怀。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也就没有一个国家主流文化的发展,那么这个国家也就缺乏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自觉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要求,协调一切积极因素,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首先,政府要在这项工程中加大投入,让“人”字水落石出。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保护和民间艺人的保护培养。其次,要设立各级强有力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层层联动,不能浮光掠影,流于形式。第三,在用好专家学者的同时,选拔利用好文化职能部门的领导。因为一个文化部门如果有一个不称职、素质不高、只谋人不谋事的领导,只凭一时热情门外汉式地蛮干、瞎干,不仅会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且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第四,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列入单位评估验收与个人业务考核范畴。第五,文化职能部门要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理出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头绪,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人为本,实实在在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第六,尊重和利用好现有人才。常言说,事在人为,业靠人兴,干什么事都要有人,没有人万事不成。我们不但要尽快培养大量的民族文化人才和地区文化人才,而且不能排斥外来文化人才和冷落现有文化人才,力求“人才共享,资源共享”。第七,文化职能部门要担起第一责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把那些具有较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现有专业人才使用起来,给他们以关怀,尊重他们,给他们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经费,让他们心情舒畅,顺心工作,避免用人不当,使已经采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在我们手上再一次遇难。前不久据有关人士说,有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县党政领导历来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过去县财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从1989年6月至1991年6月拨出专项经费,抽调了24位专业人员组成了中国民间文学歌谣、谚语、故事三大集成工作小组。全体人员历时两年,采访民间艺人2000多人次,收录文字资料近百万。其中歌谣卷本于1992年出版,其他卷本因经费问题暂缓出版。可是接下来的事情令人费解,没有出版的手稿居然一直放在私人手里,后来工作小组散了,手稿也不见了,事隔多年没人问津。我就想:难道手稿放在私人手里比放在单位的档案柜里更保险吗?相关部门为什么不负责任?相关人员又为什么不主动移交?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手稿遗失,我们对得起谁?不管将来手稿是否完璧归赵,我认为其性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相同的情况不知别处是否有,如果有,那可真是社会的尴尬和文化部门、文化人的可悲!第八,要关心、爱护、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人(民间艺人)。在我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中,我知道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人都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农民和牧民,他们勤劳、聪慧,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他们真实而有灵性。可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这些重要的人文元素,从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认识偏见。一方面我们受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无偿采取,不需代价和负责任;而另一方面又忽视他们的存在。多少年来,他们没有得到过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保护,更没有得到过补偿。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已经出版的大量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的图文介绍中,有半数以上甚至都没有标明作者的姓名及出处,这是极不公平的文化态度。我认为他们也是艺术家,他们也和主流艺术家一样平等,不应该分谁主谁次,谁先谁后,谁低谁高,理应一样受到尊重,得到平等保护和政府的资助。政府也应该把他们放在心上,为他们着想,基本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官僚作风;多一些科学与理性,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肤浅与浮躁;多一些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少一些虚无颓废;多一些责任感,少一些功利心。作为民间艺人,也要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自己脱贫致富打开一条增收之路,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精力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程浩大、情况复杂,它是整个民族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对其重视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尽最大可能传承和保护好先进文化发展的民族根基和精神资源。
我深深地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心全意为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