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14609500000024

第24章 哈拉巴文明的败落(1)

印度的印度河滋养了古老的文明。早在史前时期,印度人就在以哈拉巴和摩享珠达鲁等城镇为中心的广大乡镇中,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印度人在这些城镇和村落里栽种小麦、大麦、甜瓜、椰枣、尊麻、棉花。考古挖掘中,发现城镇里建造着巨大的谷仓,说明当时的人们有了相当多的余粮。可以想见,每当秋收时节,这些乡镇中香瓜甘果飘着诱人的香味。妇女们在月夜里纺纱织布。

哈拉巴不仅农业发达,畜牧业也很发达。人们饲养着成群的牛羊,家家有羊舍牛棚。兴旺时的哈拉巴村落里手工业工人在陶馆里制造着陶器,妇女们利用棉花织着柔软的棉布,牧人在草地饲养牛羊,而农民们则在肥沃的土地上耕作,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创造了文字,观察了天文,钻研了数学,创造了古代发达的文明。

但是,哈拉巴文明终于消失了。是什么原因使哈拉巴文明走向了发展的终点呢?

有人提出过自然灾害说,认为是自然灾害给哈拉巴带来了灾难。

有人提出了内乱说。认为是哈拉巴文明内部的激烈冲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哈拉巴文明急剧地衰落。

有人认为可能是异族的人侵。落后的异族人在战争中烧杀抢掠,造成极大的破坏。

而近年来,一些生态学家提出了生态恶化说,认为是生态的破坏恶化了哈拉巴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使哈拉巴文明日渐衰落,造成了文明的中断。

生态学家们认为,哈拉巴土地上丰衣足食带来了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需要生产更多的粮食,需要开垦更多的荒地,需要更努力的耕作,放牧更多的牛羊。土地负载越来越大,种了一季又一季,收了一熟又一熟。它得不到休息,肥料也得不到经常的补充,土壤的肥力在慢慢下降,它像一个过多地生育了儿女的妇人,贡献了过多的乳汁,渐渐地衰老了。人们不断地从它身上获取着粮食脂膏,而很少知道加以回报原来肥沃的大地变得越来越府薄。

牛羊也不断地践踏着大地。它们到处采食着绿色的小草。随着土地越来越消瘦,植被不断减少,水草渐渐不能满足它们的需要,它们就吃树皮,吃湘木,吃草根。小草吃光了,草根吃光了,灌木啃死了,树木的皮啃光了,大地开始裸露出自己的胸膛。

更损害大地的是人们不当的耕作方法。哈拉巴文明产生于比较干早的地区。这里的农业需要人工的湘概。由于气候干澡燕发量大,人们灌概后,水分蒸发了,大地上留下了溶解在水里的盐类,盐类不断地积累,土奥越来越盐碱化,土镶表面有了一层白花花的盐花,土地的生产能力也就日益下降。土地瘦了植被少了,风沙却渐渐多了起来。它们再也无力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终于有一天大自然向人类进行了严厉的报复。创造了哈拉巴文明的人们,背井离乡,放弃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沙漠的扩张,终于把这块文明的发源地掩盖了起来,直到后人从沙漠下重新把它们发现。

哈拉巴文明的败落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有待于历史学家和生态学家做各方面的考证与思索。

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遗址。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考古学家在此发现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的青铜器文化遗物,包括火砖建筑、下水道、工具、陶器、艺术品等。有卫城。还发现刻在印章上的文字符号,迄今尚未完成解读。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地的古迹,常被称为“哈拉巴文化”。

印度是地球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印度,曾先后出现了几个文明。大约距今4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2500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一切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这就是被印度学专家称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化。

20世纪初,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在印欧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无史可言。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突然发现了1处奇特的文化遗址,这一文明的发现把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经过数十年的发掘研究,整个印度河流域目前已发现大小城镇遗址200余处,其范围西起伊朗边境,东近德里,北及喜马拉雅山麓,南临阿拉伯海,估计占地约130万平方公里,呈巨大的三角形状,足可称为古代世界面积最广的青铜文化。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习惯上称为哈拉巴文化。可以肯定,其文明昌盛期已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与同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可惜因其文字尚未释读成功,目前对其历史的具体内容还不清楚。

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一些小房则根本没有排水设备。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印度河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它们主要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亦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一般认为属于达罗毗茶语族,至今尚未成功释读。正因如此,关于印度河文明来源问题,也一直成为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斯芬克斯之谜。到底是土着文明呢?还是外来文明呢?

根据考古学断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700年。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当时栽培作物种类多样,有大麦小麦等等。除田间作物以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等动物及各种家禽。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虽然有许多石器,但也发现了大量铜器。人们还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加工的技术,从出土的各种美奂绝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以想象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遗址中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已高度发达。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文化的商业兴盛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亦特别频繁,在大量古迹遗存的发掘中,都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的贸易。罗塔尔海港遗址的发现,反映了当地与苏美尔的海外商业已经常化。

哈拉巴是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遗址。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文化遗物。还发现了刻有文字符号的印章,迄今尚未完成解读。

哈拉巴文化是在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印度河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适于农业。印度河全长3200公里,夏季河水水量非常充足,因此这一带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为哈拉巴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哈拉巴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稻、豌豆、甜瓜、椰枣、棉花、胡麻等。人们已经驯服了水牛、黄牛、山羊、绵羊、猪、狗、猫、鸡、象、骆驼等。使用青铜制的农具,另外还把水牛作为牲畜。人们还在和洪水进行的斗争中,学会了筑坝和引水灌溉。在手工业方面,有冶金、粮食加工、制陶,还有棉、毛纺织,刺绣、染色等。此外,还有珠宝制造和象牙工艺等。

商业发达,印度河流域本地出产的棉布、香料、木材、珠宝等输出到西亚等地;自南亚次大陆以外的地区运进工艺品原料。陆路交通主要使用车辆和牛、骆驼等运输;在水路有船只。形成了度量衡制度。人们用介壳尺和青铜杆尺计量长度。用砝码来衡量重量,用小砝码进行珍宝珠玉的买卖,用二进位制;用大砝码衡量非贵重物品,用十进位制。

已经有了记载语言的文字。基本上属于象形文字。哈拉巴文化的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当时的全部文字符号有417个。后来文字中的图形符号已经消失了,这些文字已经简化,基本符号只有22个,有的符号加上了短划线,也有两个符号连写的。这些文字现在还不能解读。

已经形成了城市,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这一文化的两个重要中心,也是当时两个最大的城市。它们各占地达85万平方米,人口也达到3~4万人。城市规划中的供水排水系统完善。几乎每一住屋都有自备水井。每条巷道有一口公共水井。排则用阴沟,在大街下有深30~60厘米,宽20~45厘米的主沟,每户又有支沟与主沟相通,楼上的污水则经垂直的水管通向地下沟道。这些水最终经下水道流进大河。

贫富差距十分悬殊。上层人物住的是庭院宽敞、设备完善的高楼大厦;穷人则只能住矮小、简陋、拥挤不堪的茅舍。富人使用的物品甚至小孩儿的玩具都镶有珠宝;而穷人只能使用由泥土和贝壳制的粗劣物品。当时已经产生了国家。

人们的生活内容相当丰富。人们吃的是肉、鱼、面包、饼、蔬菜、水果、牛奶等,穿的是棉布和毛织品。日常用具有碾谷石磨、擦****、制饼模子、烘面包的炉子、做菜的锅、过滤的穿孔陶器以及盛放食物和饮料的碗、盘等。此外还有照明的灯、烧香的炉。人们注重打扮、装饰,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各种骰子、棋盘、手鼓、响板、竖琴、七弦琴等,均有发现。

哈拉巴文化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突然衰灭。其中有些地区,例如摩亨.佐达罗更是遭到巨大的破坏。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文明之光便莫名地熄灭了。

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印度的史学家根据遗址和遗物从中提出了种种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