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千古一帝李世民
1461700000044

第44章 皇权诱人(3)

“臣认为,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最好还是留在长安,协助皇上打理朝政。抗击突厥一事,请秦王出征,更为适宜。”

“禀父皇,儿臣认为,肃瑀所言,差亦!”齐王李元吉,接过肃瑀的话说:“太子既然有一天要继承皇位,就得象父皇一样,既要学会打理朝政,也要学会征战沙场。在我大唐王朝初建之时,太子跟着父皇,也是立了许多战功的。只因近些年来忙于朝政,再不出征,更无战功可建。如今有这机会,还请父皇成全太子,命他领兵,出战突厥。儿臣愿做先锋,随太子一同打败突厥。”

李渊听了,心中高兴,望望李元吉,又望望李建成,说:“难得你们兄弟有这样的报国之情,更难得你们有这般深厚的兄弟情谊,朕就成全你们。令太子为主帅,齐王为副帅,领兵二十万,前去迎战突厥。”

“谢父皇之命。”太子、齐王俩兄弟齐声拜谢。

李渊笑嘻嘻地看着李世民,那目光分明在问:“秦王以为如何?”李世民见了,忙对太子、齐王一揖说:“世民祝愿太子、齐王,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感谢秦王。”太子说:“为兄还有一事相求二弟,不知能否答应?”

“大哥尽管开口,只要二弟能做到的,一定竭尽全力。”

“好,有二弟这句话,大哥就放心了。”太子说到这儿,故意停了一下,望望众臣,又望望皇上,然后才回头对李世民说:“既然秦王答应竭尽全力助我大败突厥,为了能确保此次征战突厥的胜利,大哥在此向二弟借几位将军。”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惊,却只能强作镇定地问道:“哪几位将军?”

“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就这三位,不知秦王为了国家安危之计,舍得吗?”

李世民听了,立即明白:这是太子在利用出征突厥,削减秦王府的实力。可事到如今,太子振振有词,父皇、大臣们,都在看着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除了答应,难有其他选择。想到这里,李世民爽朗地回答:

“太子府中,已是大将如云。我这几员大将,虽在秦王府中,实际上都是父皇的将军。为抗突厥,只要父皇允许,太子也看得起,调他们到太子帐前听用,二弟我非常乐意。”说到这里,李世民将期盼目光投向李渊,他期望父皇,能替他保存一些实力。

听太子说要借秦王府中的几员猛将,李渊的心揪得紧紧的。他知道,这是太子借此削减秦王的实力。从心里来说,他是愿意的。因为他确实也不愿看到秦王一人座大。可李渊又有些担心,只怕这么一来,秦王会当庭反对,再激化兄弟俩的关系。没想到,秦王竟这般爽快地就答应了,李渊刚刚松了一口气,他又看到秦王期盼的目光。李渊的心,不由一沉,但还是笑盈盈地对李世民说:

“难得秦王以国事为重,乐意借出自己最得力的将军,父皇在此感谢你。只要你们兄弟能同心同德,我们就一定能打败突厥,一定能天下无敌。此事,就这么定了。太子,你在出征之前,一定要设宴请秦王府中来的几位将军,一定要设宴感谢你的二弟。”

“儿臣谨遵父命!”

“好,你们去准备吧。秦王留下来,朕有话对你说。”李渊说完朝下面一挥手,太监大声喊道:

“散朝!”

11

夏日的后宫花园,慈竹绿阴,繁花高树,正是纳凉的好地方。一条卵石铺就的小径,穿绿越紫,徐徐然伸向花园东头的清碧池。李渊带了李世民,一路闲聊着,走进池边的高风楼。但见此处,绿树阴浓生凉意,楼台倒影入池塘。李渊兴趣怡然,进楼就在八仙椅上坐下来,对李世民说:“这里,真是长安的避署佳地。你也快坐下来,父皇要好好与你聊一聊。”

李世民恭敬地在李渊的右侧坐下,侧身期待地望着他的父皇,等待父皇开口。

“李承乾、李宽、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渊认真地回忆着,轻轻地念出自己孙子的一串名字,然后问李世民:“如果朕没有记错,你应该是六个儿子的父亲了。”

“对,父皇一点也没记错,儿臣已经为你养育了六个孙子。”

“请你告诉朕,你对你的这六个孙子,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位?”

“禀父皇,儿臣实在说不出最喜欢谁。”

“为什么?难道都不喜欢?”

“不,是儿臣对他们每一个都非常地喜欢。”

“这就对了!看来,在这一点上,朕跟你一样。对于你们兄弟几个,建成、元吉还有世民你,朕也是一样地非常喜欢。对于你们三兄弟,在父皇心里,是分不出更喜欢谁的。要说对你们几兄弟小时的印象,朕对你倒是最深刻。朕清楚地记得,你出生的那天,雪花大如掌,纷纷扬扬,飞落了整整一天。就在这玉龙千万,周天寒彻中,我终于听到你‘哇哇’地哭声。当我抱着你正在观看时,外面来了一位白眉长者,凑过来看着你说:‘好一个人中之龙的相貌,弱冠(二十岁)、而立(三十岁)之间,必能济世安民。就这样,朕给你取名为世民。”说到这儿,李渊扭过头来,深情地注视着李世民。

“父皇!”李世民动情地呼唤着,他开始有些明白,父皇约他单独来后花园谈的用意。

本来,李渊约世民,是要与他谈让他去洛阳的事情。可是,当他从大殿下来后,突然改变了主意。辛辛苦苦刚刚统一了河山,又要分成两半,这还不打紧。更主要的是,朕百年以后呢。他们兄弟俩一人在长安,一人在洛阳,此不又要干戈大起。唉,这个裴寂,险些害我。他的这个建议,是注定要让他兄弟相残,最后亡了我大唐天下也。想到这里,李渊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绝对不行!朕不能把大唐江山分成两半,朕更不能让他们在朕百年之后相互撕杀。李建成的主动请樱,当庭要去了李世民的三员虎将,一方面坐大自己的实力,另方面又将李世民的实力削弱。这一举措,让李渊看到能够使他们兄弟和睦相处的一线生机。

自从李世民一举平息了王世充、窦建德之后,随着实力的日益坐大,李渊已看到了太子对自己地位的担心。在他看来,兄弟间的不和,关键在于李世民拥有超过太子的实力。这个问题解决了,或许可使兄弟俩相安无事。作为皇上,作为父亲,他不愿他的国家分裂,更不愿他的儿子敌对,为此,他要竭尽全力。听到李世民动情地呼唤,李渊知道这聪明的二郎已经了解了他这个做父亲的一番苦心,于是接着说:

“你大哥在大殿上借去你的三员猛将,朕知道对你不太公平。而且,对你不公平的事还不止这些。就能力和功勋来说,你并不亚于你的大哥,甚至还有些超过,但是,他做了太子,你今后却只能做他的臣子。你……”说到这里,李渊停了话头,再一次深情地凝视自己的儿子。此刻,他是多么地希望李世民就此表一个态,让他放心,可又担心李世民说出相左的意见来,把事情弄得更糟,于是稍停一会接着说:

“这,父皇也曾替你抱过屈。可是,建成是长子,按照惯例,朕又只能立他为太子。对你,朕只能尽了全力,将能够加封的官职爵位,都赐给你。”李渊把该说的话都说完,微微地叹了口气,把头转向池边的慈竹绿阴。

李世民见了,慌忙拜倒在地,说:“父皇,儿臣已是为父之人,早已深深地感受到您的慈爱之心。父皇特设天策上将一职,使儿臣位在王公之上,特准儿臣开天策府,又赐弘义宫居住,更是殊遇无比。对于这些天大的特殊恩赐,儿臣铭记于心,一生一世地感激,虽肝脑涂地,不足报答其万一。”

李渊听了,心里虽然有点儿感动,却还很不满足,他在心里喊道;二郎啊,你为什么不对朕立太子一事,表表忠心呢?可见,你对太子之位,还是在觊觎的。你这么做,朕对你,是越来越不放心啊!李渊这么想着,睨望伏在地上的二郎,许久才开口说:

“起来吧,皇儿如此,朕就放心了。朕现在还有一事要告诉你,朕已得到切实密报,太子私募兵勇一事,你秦王府里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知道的。朕清楚房、杜二人跟从皇儿征战四方,立下不少功绩,也就不做从严处理,皇儿可以自行将他们流放蜀地。”

李世民听了,大吃一惊,呆呆地望着他的父亲。

“皇儿难道不相信?朕告诉你,此事是你安置在庆州府的部将何详林告的密。”

李世民还要开口审辩,李渊挥了挥手又说:“此事只能这么处理,不然的话,到了大殿之上,就算你有理由能说服朕,只怕这样的事会越说越说不清,甚至会牵连皇儿你。现在,朕不愿看到你们兄弟几个任何一个人再出事情。”

“儿臣感激父亲的体恤,一定谨遵父皇之命,将房玄龄和杜如晦,流放蜀地。”李世民非常恭敬,却又非常坚持地说:“儿臣同时也请父皇相信:这一切,都是太子一手安排的。”

“朕理解你的心情,适才朕也说过,朕对你们兄弟,都是一样的爱。只是,建成他身为太子,他不放心你。你忍一忍,你们兄弟来日方长,到时候就可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到时候,相安无事?父皇已经想得很清楚,也想得很远,列本王做他太子的臣子的时候,就可以和睦相处。看来,父皇在这件事上已经铁了心。可是,我却不甘心。天下乃有德者之天下,何必硬是要论长与幼?想到这儿,李世民突然嘣出一话来:“到时候,只怕是儿臣能忍他,他也不能忍儿臣了。”李渊听了,如遭雷击。怵然良久,竟说不出一个字来。自己说了半天,原本似乎还有些希望,却原来,怎么也化解不了他兄弟俩心底的那份相互间的担心和怨意。

“怪只怪,这皇权太诱人了!”待李世民走后,李渊仰望着天空,颇有感触地在心里喊道。

11

清晨,长孙氏睁开美眸,却不见了身旁的世民,她将目光缓缓地移到窗前,果然见他伫立在那儿,迷神地眺望着窗外。长孙氏赶忙起来,迅速披好衣衫,来到世民的身旁。她将一只娇嫩的手,轻轻地搭在他厚实的肩上,从后面拥着他,柔声地问道:

“你在想什么?”

李世民顺势将她拥在胸前,双目十分认真地注视着她,反问道:

“你说,在我们的儿女中,你最喜欢谁?”

她不知道他为何突然问到这样的问题,但还是非常认真地考虑着。眼下,李世民已有了李承乾、李宽、李恪、李泰、李佑、李愔这六个儿子,可由她长孙氏生出来的,还是有李承乾和李泰两个。李宽的母亲,是个商人的女儿,非常地亮丽,世民在进攻长安的路上遇到她,就留在身边,不久生下李宽就病亡了。李恪与李愔的母亲,都是隋炀帝的女儿杨氏,人长的漂亮,对人又温和宽容,与长孙氏关系融洽。李佑的母亲阴妃,为人乘厌,长孙氏不大喜欢。至于这四个儿子,长孙氏对他们的印象都很好,也都很喜欢,只是不常见面,不是很了解他们。现在李世民突然问她最喜欢儿女中的谁,真让她不好回答。于是坦率地回答说:

“我不知道。”

“不知道?我再说清楚一点,在我们两个生的李承乾和李泰当中,你更喜欢谁。”

“对他们俩,我都一样的喜欢。”

“说得好!可是,现在我要你认真地想想,到底是更喜欢谁些。譬如说,你有什么话,在儿子当中,首先愿意对谁说;有了什么好东西,在儿子当中,你首先想给谁?”

“承乾!”长孙氏脱口而出。

“承乾,怎么会是承乾?”

“我不知道,或许,他与我们相处的时间最长;或许,他是我们的长子,是我们拥有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印象比较深,挂念也更多一些……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聪明的长孙氏,似乎知道李世民心里在想什么。

“我问这个问题,是想要证实一下,儿子在父母心目中,究竟是不是都一样的份量。现在看来,并不那么相同,这就难怪父皇为什么总是偏坦太子了。”

“父皇对你,对我们,其实非常地爱,非常地好。”长孙氏说。

“我知道,因为我是他的亲儿子。可是,太子也是他的亲儿子,而且是长子。先在,我已知道,要依靠父皇来为我主持公道,是不可能了。”

“世民,你……要做什么?”长孙氏担心地望着他。

“我不想做什么,可是,太子不肯放过我,他调走我的猛将,还借父皇之手赶走我的谋臣。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他是太子,就让他坐大,或许,我们能相安无事。”

“不可能!如今他对我已生恨意,这一切……或许都是命。”

“难道,你准备与他……”

“对,我要与他一分高下。”

长孙氏听了,再不言语,只是紧紧地抱住李世民。

“你放心,我一定能赢。”李世民轻拍着她的背说。

“我知道,我相信你能赢。”长孙氏抓住李世民的双肩,泪眼婆娑地说:“只是,你们毕竟是亲兄弟,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要伤了他们的性命。”

“我会的,只要可能,我一定不伤他们性命,怕只怕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李世民替长孙氏擦着眼角的泪说。

“唉!”长孙氏听了,长长地叹口气,然后神色凄然地对李世民说:“看来,一切也只有听天由命了。此事,还望秦王小心行事,臣妾今日就去宫里,见一见我的一个远房亲戚。”

“她是谁?”

“是皇上的一个才人。”

“才人,见她……”

“你不知道,她的弟弟,正是现在宫庭的警卫统领常何。臣妾这次唯一能替秦王做的事情,就是把常何带来,让他的卫士,听从秦王你的指挥。”

“我的王妃,我的王妃!”李世民高兴地抱起长孙氏,一连旋转了八圈。

“快放下,我头晕了。”长孙氏哀求道。

李世民放下她,热烈地亲吻着,吻得她喘不过气来:“我敢说,今天,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日子。”

“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觉得……”

“觉得什么?快说。”李世民欣慰地望着自己的爱妃,催促道。

“我觉得,皇权太诱人,也太可怕!”长孙氏喃喃地说。

“你只说对了一半。”李世民沉思着说:“皇权果真有一天到了本王手上,是不会那么可怕的。”

“你真的这样以为?”

“不,不是以为,而是一定要做到。”

“皇权如果不可怕了,皇帝就一定是个让人敬仰的人。”

“说得真好,到时候我是不会使你失望的。”

“我相信你,我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