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己广发善心外,更进一步,对于他人的善行也要真心赞叹,如此可令自己的“心量”大增;面对自己的恶行要有所觉悟,赶快忏悔改进,千万不可积小过而成大罪。
“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见其长而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未见其灭而有所损。”修善一定要在小处着手,如果你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就能成为大家喜欢的人,进而可以使自己的家业、学业、事业事事如意。
对别人的援助要恰到好处
2006年5月底,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感谢信放于西安市市长孙清云先生的案头。“西安市孙清云市长:我写这封信表达我的谢意,是因为在4月7日晚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当我们在唐华宾馆附近的公园里散步时,我的太太诺玛不慎摔倒,伤到了自己的膝盖。我扶她到墙边的一盏路灯下检查她的伤势,这时有一位穿着浅色上衣好像是深色裤子的年轻姑娘也蹲在我的旁边,并给我们递上了一片创可贴。我向她道谢,她随之消失在夜色里。她也许没听懂我说了些什么,但她应该清楚我的意思。
我一次次地讲起我们在中国旅行的故事,对于在西安遇到的这位女士,我还上这片创可贴并用一首诗来表示感谢。您也会为西安这位可爱的女士感到骄傲。诺玛的膝盖只是擦破了皮,现在已经好了。我们向这位西安女士深表感谢!”对别人的帮助或者援助,要做到恰到好处,关键是及时,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好。
一个有钱人对爱因斯坦抱怨:“谁都不喜欢我,他们说我太自私小气。可是我的遗嘱上已经写好,要把我所有的财产捐给一家慈善机构。”
爱因斯坦说:“也许有个牛和猪的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示。有一头猪到牛那里,对牛抱怨:‘别人总是说你很友善,这点倒也没错,因为你给他们牛奶。可是他们从我身上带走的东西更多啊,他们得到的香肠、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吗?连我的猪蹄子都拿去炖了。可是,谁都不喜欢我、对人来说,我就是一只让人讨厌的猪!怎么会这样呢?’牛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我在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奉献给他们了。”
爱因斯坦说的这个寓言故事的用意很清楚,给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大家都送的时候,有你没你都显示不出你帮助的重要性,而在他危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他就会感激你。经常听人说:“在困难中得到了你的帮助,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古人说:“一饭之恩必报。”为什么要报?没有这一餐饭,饥饿者可能就没命了,一饭之恩就是活命之恩。《水浒传》里宋江为什么得人缘,那么多英雄好汉都尊敬他、服他管?还不是因他善于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人,以至于人们称他为“及时雨宋江”。
为人处世要做到恰到好处: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要有与他人同甘共苦,心里装着他人冷暖的情感;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做扶危解困的“及时雨”。
做人的互助原理是:你在关键的时刻帮人一把,别人也会在重要时候助你一臂之力。初看起来这似乎是等价交换,然而,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孤单一人打拼天下,尤其是要使自己的人生局面推广开来,更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想让别人将来帮助你,你就必须先付出精力去关心别人、感动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回报的资本。因此,高明的为人技巧就是救人于危难之时,解人于倒悬之中。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厂家因此被迫停产,濒临倒闭。在这个关乎许多企业命运的时刻,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可以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结束了。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另外,在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部分配额以原价转让给需求量较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因而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可见在别人危难时伸手援助,可以为自己建立更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更多的朋友。
给予援助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有两个女中学生看见一个孤独的盲人邻居很可怜,想为他做点好事。有一天,她们发现盲人将一盆已洗好的衣服放在绳子下,还没来得及晾晒。她们想做“无名英雄”,就悄悄地去晾晒。可是当她们刚晾好衣服的时候,看见盲人走过来了,一个女生脱口而出:“瞎子来了。”说罢两个人就要离开,可是盲人已经听到了女生的说话声。他发现自己的衣服不在盆里,第一判断是几个女孩把它藏了起来,他顿时感到自己受到了她们的欺负和羞辱,就破口大骂起来。这件事被其他邻居知道了,也以为两个女生欺负了盲人。两个女生的父母听到这件事,就批评自己的孩子。可是两个女生感到很委屈,她们并没有欺负盲人,而是想真心援助他。
这两个女生做好事援助人,结果反而搞得双方都不痛快。如果她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直接对盲人说:“我来帮您晾衣服吧。”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帮人惹祸”的事了。
人与人今天合作,明天分手,或者今天与你合作,明天跟他合作,都是正常的,但走到一起与分手前后,恰到好处地处理彼此的关系却是关键。最十白朋友搞成冤家,亲人成为路人。有人说,我让着对方就是了,把东西送给对方就是了,可是仍得不到对方的感激,甚至还因此伤了对方的自尊。“谁稀罕你的东西!”大有被羞辱的感觉。
一个商人在街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扔进铅笔推销员的怀中,就走开了。
没走几步,商人好像听到了有人在吼什么,他一回头,只见那个卖铅笔的人红着脸;中自己大声说:“你为什么无缘无故给一个健康的推销员一元钱?”商人赶忙转过身来,从卖铅笔人的摊位上拿起几支铅笔,他抱歉地解释说:“对不起,我忘了取铅笔了,希望你不要介意。”铅笔推销员说:“你我都是商人,我卖东西,而且有明码标价。你给我一元钱,为什么就不肯拿铅笔呢?你是不是瞧不起我,认为我是一个需要人同情的小贩?”商人连连说“对不起”,然后离开了。
很快过去了几个月,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铅笔推销员与商人又见面了,他双手递上名片,并且自我介绍说:“您可能已经忘记我了,我虽然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您,是您伤了我的自尊。我一直没有把自己当作乞丐,即使您送给了我一元钱,我仍告诫自己:我是一个商人!”商人听了,尴尬地笑了笑。所以援助别人与付出也离不开技巧。在具体的情景下,当你想援助某个人时,你要注意具体方法,你对他人的援助与向朋友付出,对方乐于接受才是最好的援助和有效的付出。
向一个人伸出热情之手给予无私的援助,的确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让对方感到伤了自尊。援助一个人,要体现自己的心意是好的,同时要了解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援助,否则你的援助就是多余的。
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人
正所谓“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只要我们试着去帮助那些暂时不得势的朋友,总会获得丰厚的回报的。不要疏远落魄的朋友,世事沧桑,复杂多变,起起伏伏,实难预料。昨天的权贵,今天可能成为平民,巨富大款,一夜之间也可能一贫如洗……
我们为他人做好事的行为本质上是好的,但是要记住: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实际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了——你仁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所以千万别图回报。
既然要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什么回报,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你最需要的,你得到的真正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热情,只要你有了这种热情,你的生活就更加美好、更加惬意起来。所以,下次你为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不要声张,你的心情坦然了,你就能体会到奉献的乐趣。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有意或是无意的,我们总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点什么,尤其是当我们为别人做了点什么的时候。比方说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住在同一间寝室的人常说“既然我打扫了洗手间,那么她就应该将厨房清理一下”,或是邻居之间“我上周帮他们家照顾了一下午孩子,这次总该他们帮我了吧”。而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我们所付出的已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回报。
实际上,一个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人,每当他为别人提供方便的时候,他往往只想到要去做,而做了之后他就更会感到灵魂中的快乐。正如同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司以使人身心都得到放松一样,你所做的这些爱心行动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你感觉上的回报就是你意识到你做了这些“小小的”好事。
如果你感到替别人做了什么而得不到任何回报,那么导致你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你内心的:互惠主义,它干扰你内心的平静,它使你老是在想: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应当去索取什么。如果行善事而有所图,也许好事会变成坏事。
有一位美国青年,曾从深井中救出一个小女孩,得到女孩父母的深深感激和众人的钦佩。不幸的是,从此以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人们知道他的这一善行。随着岁月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他却念念不忘,越来越无法忍受人们如此对待他这样一个救人英雄,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自杀。维吾尔族传说中最聪明的人阿凡提曾经说过:“人家对你做的好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对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记。”这位美国青年若能领会到阿凡提的名言,这个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多在你的生活中试着真心真意地去帮助别人,别让你自己有意无意就想着“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你最好渐渐地摒弃这种想法。当这一切完全发自你的意愿时,你一定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而不在乎你所帮的人会给你什么样的报答,只是真心实意地去做你所能做到的,那将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就会感到这一切对于你心灵的回报——一种平和、宁静、温暖的感觉。
帮助他人取得成功
人与人的交往离不了相互帮衬、相互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赢得最好的人缘,政商关系也同样如此。
胡雪岩之所以能赢得左宗棠这座大靠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帮助左宗棠建立起了自己的功业。因此与其说是左宗棠在帮助胡雪岩,倒不如说是胡雪岩先帮助了左宗棠,这样各有所予、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像左宗棠这样自比诸葛亮,做事光明磊落的封疆大臣,对小恩小惠是不屑一顾的,他看重的是可以辅助他成就大业的人才。胡雪岩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借助左宗棠的手段,主要就是对左宗棠在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给予莫大的帮助。
胡雪岩把受王有龄的委托、从上海采办来、因故未能运入杭州的军需大米一万石,作为谒见当时新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左宗棠的见面礼,解了左宗棠的燃眉之急,因而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随后,胡雪岩又给左宗棠提了个建议,顺利解决了左宗棠军中的军饷问题。当时连年战争,国库早已空虚,清军军费的自筹极为困难,而胡雪岩一条妙计便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左宗棠知道胡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倾心接纳。
随后,两个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亲密合作。胡雪岩通过购买武器、采粮,为左宗棠在政坛地位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洋务运动中胡雪岩也出了很大的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在60多岁的高龄挂帅出征与阿古柏等分裂势力逐鹿西北边疆的时候,他的政敌冷嘲热讽,各省观望不去增援,胡雪岩却精心选购西洋军火,奔走筹借洋款,为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中外瞩目的大事出了很大的力。
正因如此,胡雪岩才能得到左宗棠的高度信任和倚重,才能把出将入相的左宗棠经营成了自己的靠山,他自己也才能在总办粮草、劝捐、军火买卖和借款中,获得不少好处。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成了左宗棠手下的红人,胡雪岩在商场上更是左右逢源了。这一切,都是在他帮助左宗棠取得成功时得到的。
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也同样是一个游刃于官商之间的高手。刚开始时他只是一个商人,当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子楚,以王孙的身份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吕不韦以商人所特有的精明眼光意识到,这个王孙绝对是一个值得先扶一把的人物,于是决定在他身上投资。等到吕不韦帮助子楚顺利登上王位的时候,他自己也就被封为了文信侯,并享有河南洛阳10万户的赋税收入,同时成为秦国的一代名相。
生意场上讲究“双赢、全胜”,无论对方是谁,都要首先想到让对方获利,为对方提供方便,帮助对方取得成功。对方从你这里得到好处了,或者在你的帮助下他才取得了成功,那么他自然不会忘了你。只有这样,才能在你们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为你的生意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说,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倚重对方取得成功,你就要先帮助对方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