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是“情僧”,确有情歌
作为仓央嘉措诗歌现今流传较广而文字又最为华丽的版本的译者,曾缄先生曾仿照白居易的《长恨歌》,创作过一首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名为《布达拉宫辞》,传诵他所听闻和理解的仓央嘉措其人其事。
曾缄(1892-1968),出生于四川,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受教于黄侃,对古文学和诗词造诣颇深,北大毕业后到蒙藏委员会任职。他翻译的仓央嘉措诗歌曾以《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为名发表在《康导月刊》1939年1卷8期上。
《布达拉宫辞》这首长诗虽然在事实方面不乏猜测想象之处,但文辞优美,情真意切,堪称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六世达赖喇嘛,罗桑瑞晋·仓央嘉措,西藏寞湖(今译门隅)人也。其父名吉祥持教,母号自在天女。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薨,而仓央嘉措适生,岐嶷出众,见者目为圣童。
当五世达赖之薨也,大臣第巴桑吉专政,匿其丧不报,阴立仓央嘉措布达拉宫中为储君,其教令仍假五世达赖之名行之;如是者有年。
后,清康熙帝微有听闻,传诏责问;始以实对。
康熙三十五年,(仓央嘉措)乃从班禅额尔德尼受戒,奉敕坐床,即六世达赖;正位时,年十五,威仪焕发,色相庄严;四众瞻仰,以为如来三十二妙相、八十种随形,不是过也。
正位之后,法轮常转,玉烛时调,三藏之民,罔不爱戴。黄教之制,达赖住持正法,不得亲近女人。
而仓央嘉措,情之所钟,雅好佳丽;粉白黛绿者,往往混迹后宫,侍其左右;意犹未足,自于后宫辟一篱门,夜中易服,挟一亲信侍者,从此门出,更名荡桑旺波,微行拉萨街衢;偶入一酒家,觌当垆女郎殊色也,悦之;女郎亦震其仪表而委心焉;自是昏而往,晓而归,俾夜作昼,周旋酒家者累月。
其事甚秘,外人无知之者。一夕值大雪,归时遗履迹雪上,为人发觉,事以败露。
有拉藏汗者,亦执政大臣,故与第巴桑吉争权;至是借为口实,言其所立,非真达赖;驰奏清廷,以皇帝诏废之。
仓央嘉措被废,反自以为得计,谓今后将无复以达赖绳我,可为所欲为也;与当垆女郎过从益密。
拉藏汗会三大寺大喇嘛杂治之,诸喇嘛唯言其迷失菩提本真而已,无议罪意。拉藏汗无可如何,乃槛而送之北京。道经哲蚌寺,众僧出其不意,夺而藏诸寺中。拉藏汗以兵攻破寺,复获之,命心腹将率兵监其行;至青海,以病死闻。或曰其将鸩杀之,寿止二十六岁;时则康熙四十六年也。
仓央嘉措既走死,藏之人皆怜其无辜,不直拉藏汗所为。拉藏汗别立伊喜嘉措为新达赖,而众不之服也。闻七世达赖诞生里塘(理塘),则大喜。
先是,仓央嘉措有诗云,“他年化鹤归何处,不在天涯在里塘”;故众谓七世达赖是其复出身,咸向往之。事闻于朝,于是,清帝又诏废新达赖,而立七世达赖以嗣仓央嘉措。
迎立之日,侍从甚盛,幡幢伞盖,不绝于途;拉萨欢声雷动,望尘遥拜者,不知其数也。
仓央嘉措积学能文工诗,所著有《无生缬利法》、《黄金穗故事》、《答南方人问马头观音法》等书。及《达赖情歌》,流水落花,美人香草,哀感顽艳,绝世销魂,为时人所称;然亦以此,见讥于礼法之士。
故仓央嘉措者,盖佛教之罪人,词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归命也。观其身遭挫辱,仍为众望所归,《甘棠》之思,再世弥笃,可谓贤矣。乃权臣窃柄,废立纷纭;遂令斯人,行非昌邑,而祸烈淮南;悲夫!
戊寅之岁,余重至西藏,网罗康藏文献,得其行事;并求其所谓情歌者,译而颂之。既叹其才,复悲其遇,慨然命笔,摭其事为《布达拉宫辞》;广法苑之逸闻,存西藩之故实;虽迹异《连昌》而情符《长恨》,冀世之好事者,或有取焉。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
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云是先王转世来,庄严色相真无比。
玉雪肌肤襁褓中,侍臣迎养入深宫。峨冠五佛金银烂,地袈裟氆氇红。
高僧额尔传金戒,十五坐床称达赖。诸天为雨曼陀罗,万人合掌争膜拜。
花开结果自然成,佛说无情种不生。只说出家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
浮屠恩爱生三宿,肯向寒崖倚枯木?偶逢天上散花人,有时邀入维摩屋。
禅参欢喜日忘忧,秘戏宫中乐事稠。僧院木鱼常比目,佛国莲花多并头。
犹嫌少小居深殿,人间佳丽无由见。自辟篱门出后宫,微行夜绕拉萨遍。
行到拉超卖酒家,当垆有女颜如花。远山眉黛销魂极,不遇相如岂自嗟。
此际小姑方独处,何来公子甚豪华。留髡一石莫辞醉,长夜欲阑星斗斜。
银河相望无多路,从今便许双星渡。浪作寻常侠少看,岂知身受君王顾。
柳梢月上订佳期,去时破晓来昏暮。今日黄衣殿上人,昨宵有梦花间住。
花间梦醒眼朦胧,一路归来逐晓风。悔不行空似天马,翻教踏雪比飞鸿。
踪迹分明留雪上,何人窥破秘窟藏?哗言昌邑果无行,上书请废劳丞相。
由来尊位等轻尘,懒坐莲台转法轮。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人言活佛须长活,谁遣能仁遇不仁!十载风流悲教主,一生恩怨误权臣。
剩有情歌六十章,可怜字字吐光芒。写来旧日兜绵手,断尽拉藏士女肠。
国内伤心思故主,宫中何意立新王!求君别自熏丹穴,觅佛居然在里塘。
相传幼主回銮日,侍从如云森警跸。俱道法王自有真,今时达赖当年佛。
始知圣主多遗爱,能使人心为向背。罗什吞针岂诲淫,阿难戒体知无碍。
只今有客过拉萨,宫殿曾瞻布达拉。遗像百年犹挂壁,像前拜倒拉萨娃。
买丝不绣阿底霞,有酒不酬宗喀巴。愿君折取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作者后记:此二十余年前旧作,屡经删改;先后为人书三通,其辞皆有出入。雨窗无事,重加点定,此为最后定稿。一千九百六十二年七月二日七十翁曾缄自记于蜀雍铮楼。)
单纯从文学角度看,曾缄先生此诗并序自然不错,但从宗教和历史真相的角度看,则不免有些落俗——这首诗把仓央嘉措留下来的文学创作当作了历史来读,把一个复杂深刻的历史人物过于简单化和脸谱化了,个人的猜测和想象的成分居多。
实际上,如果把曾缄先生的翻译和其他比较平实的版本进行对照,即可发现他的翻译只是以原作为基础,自我二度创造的成分要多得多。
比如,有一首诗歌于道泉先生逐字意译为“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同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曾缄先生的译作要华丽许多:“只恐多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基本上是根据原作的主题进行的再创作,在原作之上,译者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有人把这首诗和诗僧苏曼殊的“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进行比较,进而把仓央嘉措称作“情僧”。在通读完上面仓央嘉措大部分诗作及评注后,人们就会知道所谓“情僧”之说,其实是一个多么大的误会。
不过,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的确有部分不必做过分解读,可以看作是比较纯粹的“情歌”。从这个意义上说,仓央嘉措从来都是一个真情真性的活佛,也是很多人心中最美的活佛。
2、 灵性即慧根
仓央嘉措诗作之(5)
伟人大官的女儿,
若打量伊美丽的面貌,
就如同高树的尖儿,
有一个熟透的果儿。
于道泉·译
名门娇女态翩翩,
阅尽倾城觉汝贤。
比似园林多少树,
枝头一果骋鲜妍。
曾缄·译
侯门有娇女,
空欲窥颜色。
譬彼琼树花,
鲜艳自高立。
刘希武·译
高官显贵的小姐,
若打量她的娇容美色,
就像熟透的桃子,
悬于高高枝头。
庄晶·译
一个从小接受佛学教义与戒律教诲的人,也能够如此表达对异性的倾慕之心吗?佛陀曾教导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无情草木或者万能的神,人才能在历经种种世情之后觉悟成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对任何时代的人来说,佛学是涤荡人们内心惶惑的甘泉,而不是枯井中的死水。其实,很多高僧大德都曾经告诫说,一个人是否有慧根,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灵性。最怕心如枯木土石,一旦心灵僵化,便谈不上“看破”与“放下”。
只有爱自己才会爱他人。只有爱过一个人才会爱所有人。现代社会所缺乏的,其实恰恰是“爱的教育”。尽管课本里也有热爱这个热爱那个的课文,我们也在教育孩子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但这种教育是空洞的。从爱自己,爱家人,爱一个具体的人入手,这才是可以学会的、坚固的爱。
如果从宗教的角度理解,佛如果不接触众生,不体验众生的苦乐,怎么更好地帮助众生呢?就如六道众生中的天道(即天人,佛教中的天人指的是一种高级生命,并不是抽象的神),那里有各种享受,从来不会碰到困难或痛苦,不会用到自己的脑筋,也就无从认识自己的真性,也就没有机会彻悟。同样,来到世间的“佛”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又怎么能带领众生走向共同的觉悟呢?
佛教是真正的人本主义的宗教。不过,藏传佛教认为,一位慧根深种的修行者也有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善于把围绕在周围的毒药转化为养分。所谓毒药,就是人类社会中腐蚀人们心灵的东西,凡人无从逃避,但成功的修行者却可以处之泰然。
藏密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如婴儿观佛殿。有位高僧说,西藏的佛殿,大都金碧辉煌。婴儿在里面目迷神往,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他会很自然地对辉煌的佛殿进行观赏和享受,不会闭上眼睛逃避,更不会毁灭它们。但是他们幼稚的心扉,对此种种却绝无留恋,更不懂得起什么欲望。这就是藏密的洒脱,也是修行者的境界。
显然,在人世历经恩爱情仇之后,仓央嘉措没有沉迷,当因缘消散,他即坦然回归到一个修行者四方漂泊、精进苦修的生活。他显然达到了这种“婴儿观佛殿”的境界。
3、 恋情容易忘情难
仓央嘉措诗作之(13)
写成的黑色字迹,
已被水和雨滴消灭。
未曾写出的心迹,
虽要拭去也无从。
于道泉·译
手写瑶笺被雨淋,
模糊点画费思寻。
纵然灭却书中字,
难灭情人一片心。
曾缄·译
黑字已书成,
水滴即可灭,
心字不成书,
欲拭安可得。
刘希武·译
用手写下的黑字,
已经被雨水浸掉。
心中没写出的情意,
怎么擦也不会擦掉。
庄晶·译
曾经有个著名故事,说河水高涨,有美女欲过河而不得。正好有一位高僧带着徒弟路过,高僧二话不说,背着美女就过了河。此后三个月,他的徒弟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师父竟然要和美女有肌肤之亲。高僧知道后笑曰:该女子过了河我就放下了,而你虽然没有亲近,但到现在也没有放下。
可见,对于美色恋情,要做到身体的不接近容易,而要做到心灵的看破、放下却很难。能够遇到自己心爱的恋人,固然是前世的福报,但恋情容易忘情难,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有几人不陷入一个“痴”字?一个“情”字一旦写在心中,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擦掉的?
4、 最动人的情话之一
仓央嘉措诗作之(15)
有力的蜀葵花儿,
若去作供佛的物品,
也将我年幼的松石蜂儿,
带到佛堂里去。
于道泉·译
细腰蜂语蜀葵花,
何日高堂供曼遮。
但使侬骑花背稳,
请君驮上法王家。
曾缄·译
君如折葵花,
佛前常供养,
请将我狂蜂,
同带佛堂上。
刘希武·译
繁茂的锦葵花儿,
若能做祭神的供品,
请把我年轻的玉蜂,
也带进佛殿里面。
庄晶·译
在仓央嘉措能够算得上情诗的为数不多的诗歌里,这首诗虽然籍籍无名,但实际上是最能感动人的情话之一。如果你是花儿长在枝头,那么我就是围着你转的蜜蜂。如果你被采摘下来当作贡品送进佛殿,我也不会飞走,去寻找别的花儿,我愿紧紧相随,有你的地方就有我。
实际上,爱情之美,不但在于其至真与至纯,也在于其炽烈与忠诚。藏族青年的爱情比其他民族似乎更加大胆率真,他们既有“走,打狗去”,踏着月光走向草原深处寻找爱情的气概,又有重情重义、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的执著与美好。
藏族作家扎西达娃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对老夫妇和两个女儿到拉萨朝圣,刚来没几天,两个女儿谜一样失踪了。像所有藏族人一样,老夫妇对此显出超然与达观,他们相信女儿们一定是找到自己的意中人私奔了,他们很有耐心地等待着有天女儿们抱着刚出生的孩子,领着夫婿来见他们。
5、 密宗“双修”
仓央嘉措诗作之(16)
我的意中人儿,
若是要去学佛,
我少年也不留在这里,
要到山洞中去了。
于道泉·译
含情私询意中人,
莫要空门证法身。
卿果出家吾亦逝,
入山和汝断红尘。
曾缄·译
倘我意中人,
绣佛青灯屋,
我亦无留连,
遗世避空谷。
刘希武·译
眷恋的意中人儿,
若要去学法修行。
小伙子我也要走,
走向那深的禅洞。
庄晶·译
这首诗也是对爱人表白的情话,大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此生相依、舍汝其谁之意。爱,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心中所能够迸发出的莫大的力量。在爱的驱动下,人可以接受本来绝难接受的事情,也可以实现原本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佛也许可以顿悟,但爱却是一点点培养的。学佛的人心中若无爱,恐怕也不会有成就吧。只不过佛家的爱是对有情众生的大爱,是从对一个人的爱推及对芸芸众生的普遍慈悲之心。
推敲这首诗背后的宗教文化心理,也可能涉及仓央嘉措有关密宗“双修”的认知。藏密主张由生活起修,一切修持不离生活,就像禅宗砍柴挑水都是道一样,不要求信徒逃避性爱。认为一个人修行到了一定程度,若只修心而不修身,身体便可能影响心理,也不是修行的正道。这正如洪水来了,是疏还是堵,有时需要堵,但有时也需要疏,不可拘泥成法,不知变通,那不是智慧。
但是,密宗的生活起修,据信是将一切生活行为“净化”,目的在于将世俗的心识转化为智慧,即所谓转识为智,这是藏密理论的一个特点所在。同时,密宗理论强调“气脉明点”,相信当气能入中脉之时,身心都进入一个与世俗不同的境界。修炼者认为当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气脉就可以影响心理,心灵就开始得到净化。所以,藏密戒律,不得与俗女双修,所谓俗女,就是没有练好气脉明点的女人。双方必须都练好了气脉明点,才能予以运用。
尽管这种修持是通过性爱,对贪、嗔、痴“三毒”进行净化,从而达到新的境界,但密宗的双修也并非一定要发生身体接触,也就是说,也可通过观想进行修持,格鲁派的高僧更是如此。毕竟双修的目的并非性爱,而是为了修心。普通人如果只看到性爱的一面,忽略了修心的本质,沉湎于过程而不是目的,则不免流于误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有一个很好说明“情”的例子就是,据说在天人道中,如果情到深处,天人们就可以不需要动作,彼此用眼神凝视就可以完成身心俱能得到升华的“性爱”。
在历史上,有些高僧大德也会有明妃甚至若干配偶,以帮助自己修习,但有研究者指出,这不能按常规戒律衡量,因为那是获得很高觉悟获得大自在后的圆满表现,和“乱搞”以及“花和尚”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如在汉传佛教中,也有喝酒吃肉的济公圣僧等,那是一种通达的境界而已。
6、 佛陀不惑
仓央嘉措诗作之(17)
仓央嘉措诗作之(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