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穿行在新闻与文学之间。
新闻与文学的结缘早有由来。在我国报业初创时期,即在新闻纸上给文学辟出一块地盘,称之副刊。
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文学是通过真情来表现生活,有了真情,文学所表达的思想才有力量。新闻则是以真实作为准则,因而永远拒绝虚构。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就一直在新闻与文学中,不断进行着理性与感性的思维交替。但我愿把新闻作为更具意义的事情来做,因为我认为这是洞察社会最好的捷径。
从2005年开始,我减少了文学创作,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调查性报道中。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发现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
作为一名调查型记者,我不仅希望自己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重大事件的记录者,更是社会问题的揭露者、民众权益的维护者、时代进步的讴歌者。我深知,真正伟大的新闻作品的产生,从来都是伴随着无数次艰辛甚至危险的采访,最终才能揭开幕后真相,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调查性报道中,我尽量做到报道平衡,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在证据的使用上,尤其避免“一边倒”的证据筛选方式,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选取事实,平衡、客观地使用证据。
我始终在朝这个目标风雨兼程,并且珍惜每次机会,以期写出更多符合公众和社会伦理期待的精品。
本书共收录了我自2005年以来发表在《望》《半月谈》上的62篇深度调查,其中不少被《文摘报》《作家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刊物转载,有的被中央领导批示,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
本书所选的稿件,在出版时作了极少细节上的修改。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反映的多数问题,是我们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现象,有些在高层决策的力推下,正得到逐步解决,有些依然值得继续关注,也期盼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有更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这部书的出版,得到许多专家学者、领导及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始终心怀感激。首先,我要感谢李成言、尹韵公两位我敬重的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拨冗作序。
同时,我要感谢汪玉凯、毛寿龙、喻国明、周孝正、任建明、应松年、叶笃初、齐善鸿、胡仙芝、龚维斌、张鸣、贾西津、鲁照旺、杜立元、邱霈恩、杨帆、黄小勇、许耀桐、李炜、李绍荣、沈友军、谈方、麻国安、洪道德、赵春燕、陈杰等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他们经常接受我的采访,总是不厌其烦,他们渊博的学识和谦逊的品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我的这部书中,随处闪现着他们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其次,我要感谢新华社《望》新闻周刊编委会执行主任、执行总编辑汤华和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苏会志,他们是我现在或曾经的领导,也是我的兄长或老师,他们既为我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以及很宽松的成长环境,也给了我很多悉心的指导,我有今天这点成绩,与他们密不可分。
再次,我要感谢新华出版社张敬、九州出版社郑闯琦、北京重光律师事务所余英杰、大众华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李赫、新华网刘秉华等朋友,是他们给予了我最真诚的鼓励和帮助,才使这部书得以这么快面世。
第四,我要感谢华夏出版社的编辑,他们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最后,我要感谢我妻子。感谢她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是她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家庭默默的付出,才使我能够安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每次深入而艰苦的采访调查中。
当然,此书出版,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期待不同的声音,也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李松
2010年12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