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解密老子思想
14683400000012

第12章

大道废,大道废弃了,

有仁义。才有仁义的产生。

智慧出,智慧之所以显现,

有大伪。乃是因为有大伪的存在。

六亲不和,六亲不和,

有孝慈。才有孝慈的存在。

国家昏乱,国家的政治混乱,

有贞臣。才有忠贞之臣。

注解:

(一)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合理、公正、理想的社会形态。无论老子、孔孟、诸子等,均以上古社会形态和制度作为大道运行的状态;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说。称上古社会的那种理想状态为“道”,是道的思想含义对于社会人生而言。

(二)智慧出,有大伪

“智慧”:真知正见;“大伪”:假知谬见。

章析:

此章讲的是社会人生之道,是道的意义的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人生的是非曲直等同样尊重相反相成的普遍原则。而人类社会诸多矛盾和是非曲直的出现,是“大道废”的结果;而“大道运行”之时,便没有这些是非矛盾,无所谓仁义与不仁义、无所谓忠奸善恶等,那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呢?本章未加以进一步说明。

仁义,是对待于不仁义的,因为有不仁义,而为了制衡和消弥这种不仁义,所以才需要仁义,所以才有仁义。同理,之所以有智慧,是因为有愚昧,为了克服和消弥这种愚昧,所以才产生了智慧。正因为如此,这种仁义和智慧其本身就是有缺损的、有漏的、不完美的。以太极图论:

若以白为仁义,以黑为不仁义,你再仁义,也有不仁义的一面,这种仁义是有缺损的、不圆满的;

若以白为智慧,以黑为愚昧,你再有智慧,也有愚昧的一面,这种智慧同样是有缺损的、不圆满的。

为什么呢?前提是因为大道废了,人们的思想品德不是无极境界,而是太极甚至太极以下境界之故。

一个钱币有两面,你在接受这一面的时候,必然同时要接受另一面;你在接受这另一面的时候,必然同时也接受了这一面——不管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这种“仁义”、“智慧”的辩证法同时还启示我们,仁义本身有着不仁义的一面,智慧本身有着愚昧的一面。

以智慧而论,为什么我有智慧?智慧有什么功用?

我之所以有智慧,在于我有愚昧;为了克服愚昧,所以我发动和运用智慧。当我一点愚昧也没有的时候,我的智慧便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地方了;我的智慧,就是对我的愚昧的证明。

我之所以思考,是因为我不明了;因为我不明了,所以我思考;当我一切都明了的时候,思考便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地方了;我的思考本身就是对我的不明了的无言的证明。

所以:

说仁义,即非仁义,是名仁义;

说智慧,即非智慧,是名智慧。

这篇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但思想内容涉及宇宙学、社会学、哲学,与后面“失道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德······”的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对于这篇文章的进一步析解,我们把它放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