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矛盾产生的源泉,爱情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工具;婚姻是困难生活的开始,爱情是克服困难的最佳方式;婚姻是痛并快乐的磨砺,爱情是永不懈怠的最佳动力。
爱情和婚姻,是感性和理性的博弈,爱情重感性,婚姻重理性,爱情和婚姻的完美结合,才是刚柔并济的阴阳融合之道。然而,爱情,不是婚姻的唯一前提,欣赏、喜欢、崇拜、友情、同情……都能成为婚姻的感情基础;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唯一归属,同居、怀念、痛恨……都是爱情的表现形式。
于是,结婚,还是不结婚,就变成了一个问题。
女人,为什么如此爱结婚?
上海小姐白流苏,28岁婚姻失败,身无分文,来到香港,备受亲戚们的冷嘲热讽。后巧遇多金单身汉范柳原,情场高手的他,不愿结婚,希望她当情妇,心高气傲的她,渴望合法的婚姻地位,于是展开智慧的较量……老天眷顾,在日军的轰炸下,两人真心相见……
看完张爱玲的这部《倾城之恋》,合书一想,整个故事,就是白小姐费尽心机想嫁人!再想,也对,一代红颜,日渐凋落残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嫁人,还能怎样……
感慨之余,打开电视,正在热播《大女当嫁》。主人公姜大雁,33岁的大龄剩女,原本非常个性,两句话就能把人贴到墙上去,却在父母的压力下,走马灯一样相亲,尝试了成熟的公务员、留洋的银行高管、风流的老名人、稚嫩的小伙子、稳重的男上级……就是想把自己嫁出去!
似乎,女人一直是结婚的狂热分子!
不禁奇怪,旧社会,没有独立地位,靠男人嫌钱养活,所以爱结婚,急嫁人,怕嫁不出。现代社会,女权发展,能顶半边天,和男人一样赚钱养家,却还要承担无休无止的家务,面对漠然的老公,与小三和情人争风吃醋……成本依旧,收益下降,幸福渐少,无奈渐多,为什么还那么爱结婚呢?
小时候,光屁股玩过家家时,就认为结婚是神圣美丽的,婚姻是最终归属,家庭是一生最重要的事儿。长大后,她更坚定地认为,婚姻是划算的:
合锅拼灶,比单身生活的成本更低廉,效益更明显,可谓实惠滋润;法律提供“婚后财产一人一半”的承诺,更是让下半辈子有了基本保障,即使不幸遭遇一个“畜生”,社会道德也会使其陷入万夫所指的境地,经济、法律、道德的三重保护,令她心里踏实。
“男主外,女主内”,“你挑水,我浇园”,“我生孩子,你赚钱”,黑白脸战术,合力打拼,都能有效实现家庭效益的最大化,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位置。
丫头时期,就得到“女人是弱势群体”的信息暗示;青春期,就有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肯定判断;刚成熟,就有了“女人随年龄贬值”的担心,无法忍受从“挑人”,沦落到“被挑”,便急于找个人,为年老色衰后买单……“不可因疾病、衰老、贫穷而抛弃对方”的美好誓言,硬是把恐惧降到最低。
经济上的规模经济,管理上的科学分工,心理上的安全感,还不足以把女人变成结婚狂人。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妊娠生育!这是无法替代的历史责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虚弱的月子、抚育的艰辛,使女人无力单独完成该项重任,婚姻提供了传宗接代的最佳方式,人类繁衍的最佳载体。于是,她着急钻进婚姻的保护壳中,以免成为高龄产妇或未婚妈妈。
“结婚就是负责,负责就要结婚”,这个寄生或共生婚姻关系理论,也让婚姻成为验证男人真心的利刃!环境带来的惯性思维,更使她坚定认为“成功的男人,运作项目;成功的女人,运作男人”。内心深处,渴望在婚礼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渴望因夫而贵,渴望成为其他女人艳羡的对象……上述种种,带来了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使婚姻成为其下意识行为,已不再考虑为什么结婚,有没有必要结婚,而是和什么人结婚,怎么结婚,最终进入“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怪圈。
就这样,婚姻,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人生的寄托和终点。运气好,糊涂一世也是幸福;运气不好,就像运动员突然停止训练,一下子失去了目标,迅速懈怠。不再精心打扮,不再注意体形,当众哺乳,露齿大笑,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当丈夫移情别恋后,又陷入了无限的怨恨,终日痛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却始终不知道,这是“过于依赖婚姻”的恶果。
其实,这不是女人的错,只有男人,才能帮助女人走出婚姻的怪圈……
男人,为什么不敢“过把瘾就死”?
“我是不会和你性交的,”停了一下她又说,“除非你是我丈夫。”“这个容易,那就是吧。”我说着还是丢了手。“你别勉强。”杜梅坐回床边……“我不是有意考验你,你别害怕。”“我害怕?我就不知道什么是怕。”我大声干笑……
在王朔的《过把瘾就死》中,洒脱的他,却对结婚表现出难掩的恐惧。
杜梅想不通,这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什么如此害怕结婚。所以,她需要听下面的故事:
小猪、绵羊和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一天,小猪大声号叫,猛烈抗拒牧人的捕捉。绵羊和乳牛讨厌地说:“它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吼道:“它要你们的毛和乳汁,却要我的命!”
也许,她会说,至于吗?的确,找个老婆,不仅有了免费保姆的嘘寒问暖,还多一个人赚钱养家,更有了稳定的性生活,传宗接代的任务也得以落实,如此好事,为何不赶快上杆子爬呢?
传统女人的内秀,已一去不返;无私奉献的精神,已逃逸无踪;贤妻良母,已经可遇不可求。她们不仅不再温柔婉约,还像男人一样趋炎附势,争名夺利,媚金媚上,羡慕权贵富人,蔑视穷苦百姓,不择手段地争夺江湖资源和权力。凶狠勇猛,彪悍冷酷,令阳刚男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何谈婚配。
最可怕的是,女人拥有社会赋予的“弱者优势”!
老婆责罚老公,打是亲,骂是爱;老公打骂老婆,是虐待妇女……老婆啰唆男人,是关爱备至;老公啰唆老婆,是娘娘腔……老婆花老公的钱,是正常的,老公花老婆的钱,是吃软饭……老婆查看老公的短信,是捍卫爱情;老公查看老婆的来电显示,是心胸狭隘,怕戴绿帽子……男人的东西是女人的,女人的东西还是女人的……男人高喊,自己是比女人更“难”的人!
现代社会的家庭模式,也令男人不寒而栗:
“老婆主导”模式下,曾经逆来顺受的丫头,已经俨然一个封建家庭统治者,老公沦为老婆的打工仔,工资卡都被老婆封锁起来。似乎,赚钱是老公的使命,花钱是老婆的任务。
“民主自由”模式下,虽然道貌岸然地采取AA制,但女人认为吃了大亏:奉献了青春,担任了免费保姆,沦为了免费性工具,丧失了被追求的机会,居然还要赚钱养家……失衡的她,需要宣泄,开始是无度索取,要求频送礼物,日日浪漫,夜夜欢爱;然后是不停啰唆,无休止重复自己的付出,不停数落男人过去的风流事……不怕千难万险,就怕女人马脸,男人深感恐惧,惹不起,只有躲!
“从此就不算通奸了吧?”杜梅看我一眼,慢悠悠地说:“你是不是觉得没意思了?”……“没人管了是不是觉得不舒服?……得做贼似的才过瘾?你要是觉得后悔,现在改正还来得及。”你看,这才刚刚结婚,老公一句玩笑,就招来如此啰唆,如此马脸,男人能不怕吗?
就这样,女人的角色异变,女人的啰唆约束,女人的弱者优势,像三座大山一样,使男人像被阉割了一样,丧失了结婚的勇气和激情。江湖上的三种诱惑,使男人彻底丧失了结婚的动力……
无数青春美少女,刚满18时就开始搜索目标了。也难怪,“男人随年龄增值”是历史真理,江湖地位,人脉关系,财富权势越大,无不呈几何级上升,坚持到最后的男人,总是能够抱得美女归。
性,虽然是男人的渴求,但同居、一夜情、花街柳巷等非婚性交易的存在,使男人在性满足上,找不到结婚的必要性。荷尔蒙勃发,担心丧失性的自由,渴望拥有多对一的性网络。
出去玩,不用请假,这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为了狐朋狗友们能常聚在一起,兄弟们会说,“不要为一棵树,放弃一片深林”,“不能为了喝牛奶,而养头奶牛”……临门一脚的勇气,就这样被浇灭了。
“早婚,是男人最大的错误……”这句话的杀伤力太大了。好面子的男人,一个比着一个晚婚,不甘落后,造化弄人,真心爱人,就这样擦肩而过。女人也万分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喂狗了!
《粉红女郎》中,29岁的结婚狂方小萍,心地善良,在母亲压迫下,见男人就想追,狂热于结婚,却屡遭挫败……她始终没搞懂,女人越积极,男人越害怕,女人越幽怨,男人越远离……
只有女人,才能令男人走进婚姻。
同居诱惑:我们为什么不结婚?
那时候,大街上常挂着“打击非法同居”的标语,初中的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着这些横幅,不禁面红耳热,心中怦怦,加快了踩踏单车的步伐。
这时候,人们会大声说,“未婚人士,过已婚生活,是一种幸福。已婚人士,过未婚生活,也是一种幸福”,然后哈哈大笑。非法同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具备了合理性。
独居,有着太多孤独和寂寞,性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一夜情,既不安全,也不稳定。结婚吧,投入太高,房子、婚礼、车子、票子……一时难以实现,更何况,现代婚姻似乎形同虚设,背叛、找小三、嫖娼、绿帽子、分居、离婚,令人没有了安全感。离婚带来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房子归属等一系列问题,也令人望而生畏……手牵手去登记,就这样被暂时搁置。
不愿“后半辈子为孩子打工”,不忍看着孩子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加上社会养老、医疗和保险系统日渐发达,养儿防老,不如存钱防老,求儿不如求己,繁育子女以养老的婚姻动力,也逐渐被抛弃……领取结婚证书,就这样一拖再拖。
这时,不用承担婚姻成本,又能享受婚姻生活的方式——同居,在诸多诱惑下,成为时代宠儿。
首先是低成本的诱惑,不用登记,不用办酒,不用接受家长审查,就像小孩过家家……两个人高兴,就在一起睡觉,仅此而已。如此快捷方便,自然成为繁忙都市人的首选。
然后是自由的诱惑,合则来,不合则去,不用财产分割,不用离婚登记……这种诱人的自由,给同居带来松散和脆弱,为维系这脆弱关系,反而能够彼此尊重和相互珍惜,颇有相敬如宾之感。
当然还有性的诱惑。虽然,社会早已默许婚前性行为,但是,偷偷摸摸,仍赋予了性生活不竭的动力,这种游走在法律与道德边缘的性爱,刺激得青年男女,血脉贲张。
“要想知道鞋合不合适,就要穿进去试一试”,婚姻的成本太高,大家都输不起,而且,人心隔肚皮,江湖复杂,不乏借婚诈骗,我们不得不相互审视和防范,不敢轻易进入婚姻,甘愿付出同居代价。毕竟,非初夜,是正常的,二婚,却不甚好听。
就这样,自由、甜蜜、温馨,成为同居的关键词,展现出巨大诱惑力,从非法,变成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兴高采烈地进进出出……也许是婚姻的过渡,也许是黑夜的宣泄,也许是对时尚的追赶。虽然,蕴藏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兴奋,毕竟这是一种自由的飞翔,洒脱、轻松且愉悦。然而,经济学早就教育过我们,任何高收益,都蕴藏着高风险,受伤,总是难免的。
“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我同时预期着大变故的到来,然而只有沉默,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
子君和涓生,五四新思潮下的反封建勇士,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得到了悲剧的结尾。自由的背后,是关系的脆弱,潇洒之后,可能是情感的重创。同居时间越长,伤得越撕心裂肺。
即使如此,婚姻的虚伪、欺骗和猜疑,以及高昂的进入壁垒,都使同居成为食色江湖中必不可少的关系模式。当世人认识到其种种弊端之后,同居的生命力也会减弱,但随着人类文明和道德经过反省后的回归,同居也会展现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不断吸收婚姻的优点,呈现出“形式不同,内涵统一”,共同向契约化、诚信化和稳定化发展。
同居,是恐惧和渴望的结合,对婚姻的恐惧,对情爱的渴望,对孤寂的恐惧,对缠绵的渴望……但是,餐前酒喝多了,正餐就没了食欲。
江湖语录
1.成功的男人,运作项目;成功的女人,运作男人。
2.女人觉得社会越来越难混了,不愿意伺候老公了;男人觉得赚钱越来越难了,也不愿意养老婆了……女人觉得,洗脚按摩的多了,男人学坏了,不愿意吃哑巴亏,所以轻易不愿意结婚;男人觉得,女人没有以前那么淳朴贤淑了,不愿意后半辈子给老婆打工,也不愿意结婚了。
3.买春,是即时买单的短期交易,属于性零售,一次性成本高;婚姻,是长期买单的持久债务,属于批发业务,单项成本低,但综合成本高。同居,生理和心理上比嫖娼安全,物质和经济压力比婚姻小,所以很划算。一夜情,虽然风险大,存在被坑蒙的可能,但来得更痛快利落,经济成本更低……在综合分析之后,他们决定以同居为主,多种方案共同使用,并坚定认为,男人最大的错误是早婚!
4.女人随年龄贬值,男人随年龄增值。女孩们,在是否结婚的持久战中,逐渐熬不住了,因为不愿等到贬值,于是着急找个老男人嫁,谁让年轻小伙子不着急结婚呢!
5.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道理,男人在青春期时,就已经懂得,所以,他们并不怕承担责任,不怕高昂的婚姻成本,只是,婚姻的收益在大大降低!不信你看,手握财政大权的女人,不愿再承担家庭劳务,便把家务转嫁给社会,下馆子,买成品,请佣人……成为生活必需。而且,还要拼命采购美容化妆品,阻挡岁月的痕迹,家庭支出暴增,老公被迫要赚更多的钱。
6.你可以和不爱的人结婚,也可以爱而不婚。只要现实需求互补,即使没有爱情,也能睡在一张床上;感情浓烈的爱情,即使不进入婚姻,也会两心相依……于是江湖逐渐淡化婚姻,理由很充分: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虚伪功利;只顾爱情的婚姻,不切实际。没错,婚姻,并非爱情修成正果,不婚,也绝非爱情的邪魔妖道。
7.爱情,能够暂时逾越物质需求,但不能长期匮乏,没人愿意天天拿白开水当葡萄酒;物质,能支撑婚姻,但不能长期支撑,天天吃肉,还不让吃青菜,谁也受不了……再浓烈的情感,也无法支撑锅碗瓢盆组成的婚姻;再强烈的物质需求,一旦被满足,就会迅速抛诸脑后。新需求取而代之,嫁给摩托车后想嫁汽车,嫁给夏利后想嫁奥迪,嫁给奥迪后想嫁私家飞机。
8.摄人魂魄的外表,英俊潇洒的外形,总能令人如醉如痴。仿若春风拂过,犹如佳酿醉人,回眸一笑,令人恍惚游历仙境,忘却身在何处,以为是爱情的力量。可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美貌总是瞬间即逝,长期相处也会审美疲劳,用美貌支撑的爱情,会随外表幻灭而消失,用美貌支撑的婚姻,会随年老色衰而败落……青春的靓丽活泼之美,源于外在天赐,成熟的包容淡定之美、坚定宽广之美、刚毅沧桑之美,则需要内在思想的支撑和时间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