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14847900000059

第59章 高等教育强国:必要性、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2)

(二)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很高的办学质量

高等教育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犹如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只强调高等教育规模、走外延式发展道路的国家是很难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充其量只能是高等教育大国。

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很高的办学质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在培养的毕业生中,整体水平高,基础扎实,具有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道德高尚,志存高远,具有济世情怀,能够担当优秀文明传承;并且有一批日后成为享誉全球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企业家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在科学研究上,高校科研成果丰富,能够产生一定数量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拥有大批引领世界科技进步潮流的科技创新成果;拥有大量的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专利等。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文化引领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尤其表现在科研成果不仅对世界科学发展具有很高的贡献率,也能够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高的贡献率;对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社会不良价值倾向具有很大的矫正作用。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径选择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国家自身建设和参与国际全方位竞争的内在需要,同时对于所有高校而言,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政府和各类高校都要付出努力,相互配合和支持,力求在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上寻求更大突破。

(一)加大投入

随着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政府和民众都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项回报丰厚的投资。与此同时,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高等教育还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如果高等教育收益不能有效内部化,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水平都会低于最优状态,进而影响国民整体素质和国家发展水平。此外,高等教育的确是一项昂贵的伟大事业,具有强资源依赖性的特点。高等教育的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了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投资和补贴责任。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亟须改善目前高校师资、教学科研设备等方面与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落后状况,这表明政府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应该担负起更大的投资责任。

我国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占GDP的比例,2002年为3.41%,2006年为2.9%,一直未达到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4%的要求,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6%的平均水平。[6]自扩招以来,大学生规模增加了5倍,而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幅度却只有1.2倍。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预算内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亦呈逐年递减趋势,而当前高等教育办学成本却呈上行势态。目前政府的财政性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还应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或捐资高等教育,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以解决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单一化和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垂直的行政管理关系,是一种严格的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尽管政府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法人地位也给予了认可,但现实情况是高校拥有的自主权却仍然很有限,很多可以下放给高校的权力,仍然掌握在教育部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手中。[7]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的今天,高等教育仍然被视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一道堡垒。

政府对高等教育统得过多,管得过细,导致高校因为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缺乏足够的办学积极性、历史使命感和竞争意识;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导致高校的多样性和实际情况无法被足够认知,在统一的管制下,高校趋同、特色缺乏等问题尚较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导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失去了健康的有机分子。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政府要由“大政府”和“国家控制模式”向“小政府”和“国家监督模式”转变。政府要从对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实施科学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政府的宏观管理应该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规划与立法;二是教育经费的划拨与控制;三是高等教育评估。[8]这意味着政府要收缩自身功能边界,还权于高校。高校一旦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一是高校之间的竞争市场就会形成,高校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会增强;二是高校会遵循市场规律,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准确定位,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而准确定位是高等教育良性结构形成和高校间有序竞争的前提;三是高校不再作为政府的延伸机构,而是按照高等教育和学术发展规律来办学,高校严重的行政化趋势也就能够得到有效扭转,学术权力得到维护和增强。竞争、准确定位与学术自主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三)优化办学导向

目前,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办学导向的问题。一是办学模式的规模导向,争土地、争大楼、争学科、争学生,多校区高校、万人高校越来越多,高校的豪华大楼、学科以及学位点越来越多,但贪大求全不仅没有带来质量的相应提高,反而稀释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对办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二是中心工作的科研导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尽管科学研究本身也是高校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但科学研究对于学者知名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及高校都将科研成果教师职称晋升和收入分配紧密结合起来,以致在高校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科研吃教学”的“教学漂移”现象,就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样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得靠教育部的红头文件来保证;三是人才培养的知识导向,高校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改革的效果却与预期存在很大差距,人才培养模式仍旧单一,教学方法仍旧落后,人文教育仍旧薄弱,学生或许学到了很多书本知识,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四是服务社会的技术导向,高校服务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并转化成果来服务社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而重大基础理论创新以及作为社会的“灯塔”所应担当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引领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最有价值的方式,但这种最有价值的服务方式在工具主义盛行的时代被严重低估和忽略了。如果说高校基本的功能效应都令人无法满意,那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又从何谈起呢?

高校必须优化办学导向,科学指导办学行为。一是扭转办学模式的规模导向,走外延和内涵并举的发展道路,根据实际情况为提高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贡献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保证规模和质量的协调发展;二是扭转中心工作的科研导向,牢固树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的思想观念,根据学校的分类和定位,配置相应资源和政策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等;三是扭转人才培养的知识导向,学校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历史使命和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要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新世纪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继续探索;四是扭转服务社会的技术导向,高度重视高校在引领科学发展方向和批判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形成人才贡献、科学贡献、技术贡献和文化贡献四位一体的服务社会的模式。

(四)提高国际化水平

高等教育强国不是自封的,而是国际比较的结果。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为我们认清差距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为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利用国外优质的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资源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着对国外学术大师和优质生源吸引力不够大,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再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实效性不够高等诸多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得益于30年来的改革开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能闭关锁国,不能故步自封,必须加大高等教育开放力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改善国内高校办学落后的局面,提升我国高校的知名度和世界竞争力。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吸引国外优质生源和师资;在人才培养上形成切实有效的合作机制,推进国内外高校间学分互认和学位互认,提高国内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接受再教育或担任访问学者,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互动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平台,改善科研条件,开阔科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

对于世界上人口最多、高等教育发展起点较低的我国而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十分必要但又困难重重的系统工程。各利益相关方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齐心协力,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建设高等教育大国的辉煌历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2]向和.为高等教育站在历史新起点喝彩[J].中国高等教育,2008(02).

[3]柴旭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06).

[4]谢和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5]“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课题组.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02).

[6]王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02).

[7]程斯辉,王娟娟.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管理关系大调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06).

[8]李泽彧.高等学校与政府关系的两个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