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14857300000036

第36章 中国人谈爱(5)

(二)“八目”中的爱。

《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就是《大学》提出的人生与政治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代朱熹称为“八条目”。

从爱的角度讲,格物、致知,是对于知识与真理的热爱;诚意、正心、修身,都是对自我修养的要求,是高尚的自我之爱;齐家,是对家庭与家人的爱;治国、平天下,是对人民、国家以至世界的爱。

《大学》的《释治国平天下章》中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意思是:为政者尊敬老人,人民就会兴起孝爱之风;为政者敬爱长辈,人民就会兴起友爱、敬爱之风;为政者关爱并救济孤儿,人民就会照样去做。

因此,八目也是以仁爱为中心的。

虽然《大学》中所提倡的爱,或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有为巩固当时的****制度的作用;但排除了对君王的忠诚,儒家的仁爱学说,特别是家庭中孝爱与慈爱、全社会对弱势群众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互爱、对人民与国家以至世界的关爱,即使是今天,仍然有很高的伦理价值。

二、《中庸》论爱

《中庸》是一部哲理性很高的著作。它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前四句是谈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人对客观世界,要有超脱“喜、怒、爱、乐”的客观而冷静的认识,这就是“中”。对于客观世界的处理,要合理而适当,这就是“和”。

中间四句话是对于世界(包括主观和客观)的根本性认识,也就是哲学上的本体论。它提出中”是世界的根本属性;“和”是世界运行的规律。

后三句话强调“中和”对于世界的重要性。遵循“中和”的原则,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就能各得其所,万物也能有秩序地运行和发展。

“中”与“和”,都是表明世界与社会中的和谐相处的万物关系与人间关系。以人间关系来说,中”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调地相处;不存在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和”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和平、亲密地相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因此,《中庸》的这段话,是从本体论的高度,阐明人类社会中的相爱的原则,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中庸》中还有一些重要与爱有关的思想,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意思是自然界的万物共同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不同的思想体系(道)可以共同存在而不相冲突。

前一句话将“相爱”的精神扩大到了自然界,这个观点与现代生态学是吻合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生态系统,人类也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后一句话说明,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思想,有可能和谐并存。这个观点在当代世界与当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中庸》中谈到治理天下的法则中,说:“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这是中国古代非常明智的外交思想。中国历史上,在外交上比较重视睦邻友好,例如汉代和唐代,对于北方民族多次采用“和亲”的方式。这种友好的外交方式,与西方国家在19世纪时对于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很不一样。

三、董仲舒哲学与爱

董仲舒是汉代的重要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很大。

董仲舒,河北省枣强县人,生活年代是公元前179—前104年。他经历了汉代早期三个皇帝——文帝、景帝和武帝。汉初,朝廷设立了讲授经学的博士。董仲舒就担任过讲授《公羊春秋》的博士。《春秋》的记载极为简略,后人解释《春秋》的著作,称为“传”,主要有三家:《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公羊春秋》就是《春秋》的《公羊传》。《公羊传》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由汉初的胡母生凭记忆,用隶书写成的,因此叫“今文”。研究今文经书的学者,就叫今文学家。董仲舒是研究《公羊传》的重要今文学家。公羊学的特点是依托《春秋》的经文,联系现实政治,有很多发挥,所谓“微言大义”(从普通的文句,阐明重大的含义)。董仲舒的学说就有这个特点。

由于秦始皇的****对于人民的生计有严重摧残,汉代在文帝和景帝时,采纳老子的“无为”的学说,让人民休养生息。到武帝时,窦太后仍然坚持道家学说。武帝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等太后一死,武帝立即恢复儒家的权威。武帝向数百个学者征询国家的治与乱、盛与衰的道理。董仲舒提出了他的“天人三策”的建议,得到武帝的赞赏。他的著名著作有全面解释《公羊春秋》的《春秋繁露》等。这些著作使他成为汉武帝时最重要的儒学家。他的学说对于汉代和后世哲学有重要影响。

(一)三纲思想。

古代阴阳学说中,阳主,阴次,阴是服从于阳的。董仲舒从阴阳学说出发,规定了一套社会伦理思想。他说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春秋繁露·基义》)。他的意思是:处于阴的位置的臣、子、妻,在事情开始时,不能独自行动;结束时,不能分得功劳;他们只能尽义务,为处于阳的位置的君、父、夫而服务。在同一篇中,他提到“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的伦理思想,是对人间相爱原则的歪曲。我们不谈君臣关系(已经过时),而谈父子与夫妻关系。父子之间,应该是相爱,有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也有子女对父母的孝爱。如果只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权威;子女对父母的服从,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亲子之爱。夫妻之间,也应该是相爱。如果只强调丈夫对妻子的权威,妻子对丈夫的服从,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夫妻之爱。

“三纲”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国人沉重的精神枷锁,造成无数的政治、社会和家庭悲剧。它成为20世纪初“五四”运动时,陈独秀等先进思想家批判的主要对象。

(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的最后一策中,向武帝提出了一个对于中国文化有严重意义的建议。他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记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意思是:除孔子的儒家学说之外,其他学说都要禁止传授。这样一来,才能扑灭那些不合乎帝王利益的言论,使国家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人民才知道有所服从。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后来得到中国汉代之后许多帝王的采纳,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政策,是《中庸》所说的“道并行而不相悖”原则的严重倒退。中国历史上,凡是统治者热衷于思想与舆论垄断的,都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例如,清代盛行的文字狱。

不同思想、不同学说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睦相处,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大繁荣。“****”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思想与舆论垄断的问题,中国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这是当代中国政治与文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三)开创谶纬神学。

董仲舒提出“屈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的政治理论。“曲民而伸君”,就是要树立皇帝在万民之上的权威,人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皇帝。“曲君而伸天”,是让“天”凌驾于皇帝之上。其目的,一方面给予皇帝一定的行动限制,皇帝要听取“天”的意志;而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皇帝的至高权威,因为皇帝的地位是“天”赐予的。

为了说明“天”对于皇帝行为的制约,他又杜撰出一套古怪的“灾异论”。他说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意思是一些自然灾害(旱、涝、地震、大火等)都是“天”对于皇帝行为失当的警告,目的还是要保护皇帝。这种理论后来发展成汉代盛行的“谶纬”迷信。

谶纬神学是孔孟以“仁爱”为主体的儒学思想的倒退。

小结:

《大学》与《中庸》两部汉代早期哲学家的著作,关于爱有层次很高的理论阐述。

《大学》中的所谈的最高目标的“至善”,归结起来,都是一个“爱”字:仁爱、敬爱、孝爱、慈爱、友爱。

《中庸》所谈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之爱,提高到本体论和宇宙观的高度。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学说,对于中国维持两千年之久的****统治是有利的;但是“三纲”思想,是对于以人性为基础的孟子的“仁爱”的一种倒退,更不适合现代社会。

魏晋唐代思想家论爱

一、魏晋哲学与爱

自秦到汉,中国有440年的统一局面。东汉在公元220年(献帝末年)结束;该年曹丕称帝,建立魏朝。直到公元589年,南陈灭亡。整个这一段历史,历史上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共延续了360年。这个时期中,政局非常混乱的,朝代的更迭十分频繁。东汉灭亡后,就出现了魏、蜀、吴分裂的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接着有短暂的西晋。西晋亡后,北方先有十六国的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并立。南方有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演替。

但是,由于长期性的中央集权****力量的丧失,以及南北族群和中外民族的大融合,带来不同文化的大交流,使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上显示出相当活跃的局面。

魏晋时期,哲学上出现了“玄学”。玄学的哲学水平要高于汉代经学。魏晋玄学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光辉的一页。现介绍魏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哲学家——王弼与阮籍,他们的哲学思想与爱的关系较为密切。

(一)王弼哲学与爱。

王弼的生活年代是公元226—249年。

王弼是山东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他在少年时就聪明过人,十几岁时,喜欢与人讨论老子的学说。何晏见到王弼,赞叹说:孔子说“后生可畏”,就是像王弼这样的人了。(事见《魏志》)可见当时的名人都认为王弼是天才。

王弼在他很短暂的一生,完成了许多部著作:《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和《论语释疑》。在这几部著作中,他阐述了他自己独创的哲学见解。这些见解的水平之高,可以和先秦哲学家相比拟。

王弼主要的哲学成就是提出了“以无为本”的独特的本体论思想;他也提出“得意忘言”的认识论观点,对形成中国诗歌、绘画的传统风格有重要贡献。

关于与爱有关的伦理学方面,王弼提出“名教顺应自然”的观点。

所谓“名教”,就是封建礼教。儒家是主张“正名定分”的。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提倡“三纲”,都是要求人们:处在什么位置(名),就要尽那个位置的本分(分)。名教的基本目的是要维护****统治下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本书所阐述的爱,是出于人性的;而礼教,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人性的。例如董仲舒提倡的“三纲”中的“夫为妻纲”,是违背男女平等的人性的。

魏晋时期,在思想界就产生了“礼教”与“自然”之争。所谓“自然”,就是主张人性的自然发展。

王弼的主张是:‘名教顺应自然”。

王弼在《老子注》中说:‘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

意思是:只要遵循老子所说的“道”和“无名”的学说,人们就不会去追求虚伪,不会去钻营名利;各人都做他应做的正事,人们都会真诚相待;那么全社会的品德就会纯厚,行为就符合正义,人们就会相互敬爱。

这段话总的精神是:人的思想行为,不应受礼教的束缚,而应顺应自然的天性(即人性);这样,人与人之间就能真诚相待,互相敬爱。

以今天的眼光看,王弼主张人间的真诚的爱,不赞成礼教的限制。他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二)阮籍、嵇康哲学与爱。

阮籍的生活年代是公元210—263年;嵇康是224—262年。阮籍做过校尉,嵇康做过中散大夫,都是不大的官。他们两人都名列“竹林七贤”之中。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个文学家,他们都反对礼教的束缚,在京城难以安身,因此纷纷隐退;他们常到郊外的竹林之中,饮酒吟诗。由于他们在文学、诗歌、哲学思想上的杰出成就,被人称为“竹林七贤”。

阮籍和嵇康最主要的哲学倾向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阮籍说过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开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阮籍《难自然好学论》)

意思是:统治者用“仁义”来束缚人的思想;用“名分”来限制人的行动;用经文来神化自己的权势。引导人们追逐名利,无恶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