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14880500000013

第13章 披露战场风云(1)

从入股民生银行、民生保险,到进入信托业,再进军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刘永好正在打造一条更为完整的金融产业投资链,其自身也正在成为“金融大鳄”。

千元起家,投身饲料

新希望集团是从中国西部地区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她的创业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和全体员工的敬业努力,新希望集团实现了快速发展。

刘永好认为:饲料业是新希望的基础,不能丢,还要做好做大。

事实上,随着竞争的加剧,单体利润率的确在下降。不少饲料企业没有办法生存,倒闭或者被兼并,这是竞争的必然。以前上千家的彩电生产企业,现在只剩下十余家,饲料厂也会如此。上万家的饲料企业也只会剩下1/10,甚至更少。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新希望集团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具有了较高的信誉度,管理成本相对也较低。规模出效应,一些企业的倒闭让出了市场,新希望反而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近几年的态势看,尽管城市对肉食品的消费量减少,但广大农村对肉食品的消费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养殖业在增长就意味着饲料业有很大的空间。

对新希望来讲,饲料行业不仅不退出,反而会加大投资。在过去的一年中,饲料销售量和销售额大幅度增长,抵消了利润率下降的负面因素,整体利润反而还有增长。可以说,新希望的饲料业已经进入了“收获期”,规模、品牌、管理效应已经凸现。

新希望集团的前身是希望集团。希望集团是经中国国家工商局评定的最大的民营企业,2001年实现了113亿元的产销值。刘永好先生是该集团创业者之一并任集团总裁,刘氏四兄弟各占其1/4股权。

希望集团是刘氏四兄弟(永言、永行、永美、永好)于1982年筹资创办的民营企业。“刘氏四兄弟”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连续三年评为中国大陆个人首富,2001年仍是国内首富。

虽然希望集团风光无限,但是曾经却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1988年至1992年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思想泛滥,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民营企业被迫关掉或者戴上“红帽子”。

而在此之前的1987年,国家刚刚修改同意了《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个体工商户的存在。在1988年修改的《宪法》中明确写着:“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换句话说,国家正式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如此好的政策曾带给民营企业家们无限的希望,然而最终的结局却多少让人有些遗憾。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里,这段时间是民营经济发展惟一出现下降的时期。

直到如今,刘永好谈起这段历史依然感叹不已:“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让希望能够活下来,即使是无偿送给政府。”

1989年,“希望”自行开发生产的“希望”0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面世,质量可与泰国“正大”饲料相媲美,每吨价格却比泰国饲料低60元,一下子就打破了洋饲料垄断市场的局面。自此,希望饲料一举成名。

也就是在此时,有关部门找到刘家兄弟,说他们的经营违背了国家的有关法律,雇用的工人数量过多(当时希望饲料公司所雇用的工人已经达到100多人),属于剥削。按照有关规定将关掉希望饲料公司。

刘家四兄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兄弟四人都很不甘心,眼看着希望饲料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更重要的是兄弟四人都曾经在其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无奈之际,他们找到一位曾经与他们有过接触的四川省委领导,要求将希望捐赠给国家,只求不要关掉希望。“我们当时的惟一想法就是不要让希望死掉。”刘永好说。

后来,在有关方面的斡旋下,希望饲料公司终于得以生存了下来。“希望”又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到1990年元月,饲料的月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000多吨,大大地超过了成都正大有限公司。到了1993年达到了15万吨,一下子跃居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第一位。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家族制管理的诸多弊病也体现了出来。于是1995年,兄弟四人和平分家:刘永言主要从事电子工业,刘永美从事房地产,而刘永行、刘永好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分区料理”,刘永行主持“东方希望”,刘永好坐镇“南方希望”。

1997年,刘永好剥离南方希望集团中部分资产并追加投资,以1.6亿元注册资本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希望集团”。集团所共有的品牌“希望牌”饲料系列,以品质优良、服务周到,风靡大江南北,占据全国饲料市场份额的10%以上,成为中国民族饲料工业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全年销售量增长14%,利润总额取得了历年最好的成绩。

应该说,刘氏兄弟完成了家族产业的产权明晰,这是向现代化企业转变的第一步。1997年初成立新希望集团,在产业分布上不仅以饲料产业为主,而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本经营和适度多元化发展上进行新的探索,这是第二步。1998年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这是新希望集团抓资本运营走出的第三步。

新希望集团有上万名员工,78家企业,其中在越南有3家,在菲律宾有1家。产业范围涉及饲料及食品、房地产、金融与投资、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国际贸易等领域,2000年实现产值近40亿人民币。为此,他在2000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2000亚洲之星”。新希望集团亦获得中国企业协会授予的企业杰出管理奖。

新希望集团是从中国西部地区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她的创业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和全体员工的敬业努力,新希望集团实现了快速发展。

新希望集团现拥有遍布全国的各类型企业83家,聘有1.5万名员工,集团是农业部等中央九部委评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首批确定的全省37户扩张型企业之一、四川省最大规模民营企业十强第一位,中企联评选的全国500强企业。2001年实现经营性收入40亿元。完成各种税收1.02亿元,其中,金融投资产生的税收达5700万元。

2003年2月,新希望集团以5.7亿元注册资金组建了投资公司,并且成为福建联华信托投资公司的大股东和金鹰基金公司的大股东。

多元发展,投资金融

1998年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可以认为是刘永好进入资本市场的标志,接下来他马不停蹄地闯进了银行这一对民间资本来说既敏感而又充满诱惑的领地。

参股民生银行

1993年,刘永好与40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促成了两年后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经叔平任董事长,刘永好为副董事长。1999年5月起,刘永好用了一年的时间,动用资金1.86亿元,完成了对民生银行一些股份的收购,持股量达到1.38亿股,成为占股9.99%的第一大股东。与他同台竞争的是东方集团张宏伟、万向集团鲁冠球,以及万通集团的冯仑。

2000年11月,民生银行上市,刘氏兄弟分别以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名义拥有民生银行股份20300万股,占民生银行总股本数173024.8万股的12%。2000年,美国《福布斯》评定刘永好、刘永行兄弟财产为10亿美元,列中国大陆50名富豪第2位,一位赤着脚走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用他的精明踩出了一条亿万黄金路。

关于民生银行,其实还有一段趣话。当年刘氏兄弟创业的时候,银行连1000块钱都不肯贷给他们。于是后来就有人戏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结果,10年之后,刘永好就要捣腾出一个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抢饭碗。当然,这只是说笑。但是,刘永好后来去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跟世界500强企业讨论的时候,有一位企业家给了刘永好一个忠告:一定要注意,银行的钱不好用,银行就是在你不缺钱的时候给你钱,最缺钱的时候使劲把你往崖下推的那个人。刘永好当时的感觉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实际上,就连自己占大股的民生银行,刘永好也没有贷过一分钱的款。

和许多富豪们一样,刘永好除了在实业界“攻城拔寨”之外,到了资本市场也是个弄潮的好手,而且他涉猎的金融领域可能是民营企业家中最为完整的——涵盖了股市、银行、保险、信托以及基金。

1998年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可以认为是刘永好进入资本市场的标志,接下来他马不停蹄地闯进了银行这一对民间资本来说既敏感而又充满诱惑的领地。在民生银行上市之前清退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刘永好利用工商联内部信息灵通的优势,通过他间接控股的新希望耗资1.86亿元、分3次从原民生银行股东手中收购了共1.38亿股,抢得了2000年上市的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此外,他女儿刘畅的南方希望也位居民生银行的第10大股东。通过民生银行的运作可以看出,刘永好对资本市场不仅有铁的决心,也有铁的手腕。如今,他的新希望每年在民生银行坐享的分成就达几千万。

心系保险

总体上说,中国的保险业还是个垄断行业,因为这样,它就成为了中外投资家拭目以待的大蛋糕,聪明的刘永好也早已把保险纳入自己的投资策略之内。但是,刘永好参股的民生保险从筹建开始就遇到不小的磨难。

早在民生银行成立前的1995年,在一些民营企业的多次呼吁下,全国工商联在提出筹建民营银行的同时,也提出了筹建民营保险公司的设想,不久就成立了民生保险筹备组,不少民营企业纷纷提出参与融资的要求,个别企业已经打入资金。2000年10月24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保监发(2000)286号”文件批准“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筹建程序。

2000年10月31日,民生保险筹备组下发通知称,各发起人股东的股本金在2000年12月30日之前足额到位者,按银行活期储蓄利息计息;2000年11月6日,民生保险筹备组发文要求发起人股东与筹备组签订民生保险发起人协议书;2001年1月2日,民生保险筹备组通知各认股股东,于2001年2月9日之前将股本金足额缴付到位,此后将不再予以办理。

2001年1月17日,民生保险筹备组向各发起人股东发出预通知,称要召开民生保险公司创立大会;2001年9月25日,民生保险筹备组正式向各发起人股东下发“关于民生保险公司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的通知”。通知称,会议于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会期半天,时间地点再定。

然而,这个大会直到2002年4月18日才正式召开,民生人寿保险公司终于浮出水面。

经过种种波折,民生保险“千呼万唤”后出现在公众面前,民生保险的成立,标志着民营企业开始进入保险业。4月18日的股东大会上宣布: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是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由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江西汇仁集团、山西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民营企业作为发起人设立的。在21家股东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公司8.3亿元注册资本中,民营资本的比例在80%以上。

当天的创立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并任命了总经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严克强当选公司董事长,中国万向公司鲁伟鼎和中国泛海公司卢志强为副董事长,江西汇仁集团陈年代、山西海鑫公司李海仓、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等6人为董事,而刘永好、华晨集团仰融等4人为监事会成员。经过股东大会表决,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耀华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由于民生保险公司漫长的艰难历程和股东变动的迷局,不仅让国内民营企业及其他企业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而且对国外觊觎中国保险市场、欲求合资的外国保险公司来说,也对民生保险产生了一定的悲观情绪。

有媒体报道称,纽约人寿2000年底与青岛海尔达成合资协议,但该公司人士介绍说,“民生保险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公司目前在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市场开拓,由于存在政策限制,寻找一家中意的中方公司非常必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筹建中的民生保险都是一个最佳选择,但民生保险的难产改变了既定计划,我们实在没办法等,选择海尔是一个战略性的转移,应该说,民生失去了一个机会。”德国安联保险的一位经理说,他们更担心的是民生保险自身的运转,“外方看好的是民生保险的民营背景与政策优势,但全国工商联的筹备过程异乎寻常的漫长,超出了预期,相信其中有一些复杂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但对我们来说,这可能意味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