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跟李嘉诚学投资
14883500000032

第32章 投资谋略之进退有度,游刃有余(1)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处事是这样,搞投资也是这样,“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是必须要牢牢记住的生存法则。如果你一味冒进,无异于临渊纵马,必将摔个粉身碎骨。李嘉诚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凡事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决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拖泥带水”,这一点很重要,当面对不利的局面时,只有快刀斩乱麻,迅速退出,方能自保。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目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惟有如此,方能在商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这不是说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退”,退也要有个限度,有些时候就坚决不能退让,这不是小器,而是一个投资者,一个真正“玩”钱的人必须遵守的规则,否则就有可能一泄千里,永远也翻不了身。

1.拿得起,放得下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李嘉诚投资箴言

当我们有把握确信一个行业的美好前景时,就应果断地进入。不然,就会丧失先机。与此相应地,当我们看到正从事的行业前景不妙时,就应断然抽身。这个道理,李嘉诚从开始创业之时就懂得。

李嘉诚是靠一招鲜,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发展。但如果他一直靠着一招鲜,那么,今天的李嘉诚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他的成功就在于及时放弃了帮他成功的塑胶花产品,而选择了另一种产业。

在塑胶业界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的李嘉诚,终于在商海中站稳了脚跟,并且赢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赚得盘满钵满。

然而,物极必反。早在李嘉诚开发塑胶花以前,他就预见到,塑胶花是社会快节奏的产物,只能风行一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趋向于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怎样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卉。

处于全港塑胶业领先地位的李嘉诚,空闲之余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什么时间会结束呢?虽然长江公司拥有稳固的大客户,同时又是塑胶业的龙头老大,不用发愁市场问题。但如果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长江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向李嘉诚敲着警钟。香港塑胶厂已是遍地开花,塑胶花简直都快泛滥成灾了。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数据,塑胶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为1900家,1972年则猛增至3358家。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由1960年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上升到1972年的13.21%。并且,该行业的厂家,有半数以上是塑胶花专业厂或兼营塑胶花的。

李嘉诚深知,塑胶花业之所以这样兴旺,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点,另一方面是它迎合了人们追求时髦的心理,甚至后者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曾几何时,富人穷人,全都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可是没过多久塑胶裤带便逐渐地无人问津了,因为人们发现还是真皮裤带好。

塑胶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塑胶花可以变幻无穷,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绝对无法完全替代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花。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在国际塑胶花市场,发达国家的需求量日益减少,已形成了严重积压的局面。市场已开始逐渐地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倾斜了,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塑胶花。

在香港,劳工工资逐年递增,劳动力不再低廉。由于塑胶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远。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过滥和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积压并没有造成大灾难,也还不至于直接影响到长江,却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重视。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分析,李嘉诚未雨绸缪地采取了应变行动。他不是增加投资,强化竞争能力,而是采取一种方式,即渐渐从塑胶花市场中淡出,慢慢放弃这个使他成名的产业。他渐渐开始把全部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也是他从商以来,在心中渐渐酝酿成形的宏伟抱负。与塑胶花相比,后者在他的心目中地位更重要。也正是由于他后来实现了这一抱负,舆论界才给他加上了“超人”的桂冠。

识时务者为俊杰,拿得起,放得下,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商界奇才。李嘉诚是第一个进入塑胶花领域的商人,赚了一大笔之后,他又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他都占尽了先机。

做生意就是这样,该投入时就要果断投入,该撤离时也不能有丝毫犹豫,要义无反顾地离开。从某一方面而言,只有勇于放弃的投资人才会大有作为。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投资界。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拿得起”,但真正到了需要“放下”的时候,就会犹犹豫豫,不甘不愿。实际上,没有永远赢利的业务,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从事前一种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轻松地开展下一个业务。业务不断转移更换,但保持赢利这一核心不变。

在商场中,勇于撤退的实例很多。例如香港“假发之父”刘文汉发现美国盛行“假发热”,于是断定善于跟风赶潮的香港必定会步其后尘,所以抢先在香港成立假发制造公司。结果真如他所料,大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料定假发热只会维持一时,不会长久,于是在市场攀到高峰时,他又及时退出假发市场,并携资移居澳大利亚,开创新的事业。没过多久,事实就证明了刘文汉判断的准确性。美国的“假发热”消退,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家也纷纷倒闭。此时,香港假发业的开拓者刘文汉,却在隔岸观火。

虽然李嘉诚果断收手,退出了塑胶业,但无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怎样庞大,获得的盛誉有多少,他都永远不会忘记从事塑胶花生产的那段岁月。塑胶花把他引入了辉煌事业的大门,给了他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也使他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炼。

李嘉诚回首这段岁月说:“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徘徊不前。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李嘉诚在后来的创业中一直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使他的事业走向了更大的辉煌。

所以,无论我们目前正在做什么,是不是我们最终所愿意干的,都应该尽力干好它。人生的征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每一步都可能是决定未来成功的因素。脚踏实地,善待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2.激流勇退,见好就收

假如我持有一家公司的一些股票,但感到我无法在友善的环境下增加股权,在双方谅解的情况下,我便会卖出我的股权图利。

——李嘉诚投资箴言

投资把握适度的原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说,判断是否适度的问题,也就是判断自己的实力是否足够的问题。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完全的把握,就不要贸然行事。

20世纪70年代末期,香港很多像太古船坞、黄埔码头和九龙仓这样的沿海重要口岸都被英资占据着,其潜在的巨大利润华人商行都无法插手,只能眼睁睁看着英资商行在那些黄金口岸修建住宅区大赚特赚。当时,李嘉诚已经在和置地公司的交锋中获得胜利,再加上他获悉中国大陆要搞经济改革,香港华资应该会有良好的发展,于是便确立了全面进攻英资领地的发展目标。

要对英资进行挑战,哪里才是最好的突破点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嘉诚决定将九龙仓码头作为自己的首要进攻目标。应该说,选择九龙仓是比较明智的选择。首先,因为九龙仓的地理位置优越,不管用来发展货柜码头业务还是从事房地产,九龙仓都是一个绝佳的地方。其次,九龙仓当时的股价还非常低迷,一直到1977年底,都在每股13—14港币左右徘徊,而资产值却为每股50元港币左右。并且,当时九龙仓的大股东置地公司,对于九龙仓的股权持有还不到两成。李嘉诚看准这个时机,开始不动声色地收购九龙仓的股份。

谁知,就在李嘉诚聚集力量准备把置地杀个措手不及的时候,精明的置地也闻风而动,开始在市场上购回九龙仓的股权,进行反收购。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九龙仓的股价在1978年底已经被炒到了每股46元港币的历史最高水准。

若要与置地公司竞争取得绝对的胜利,李嘉诚心里也算了一下,必须要取得九龙仓50%以上的控股权。而当时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实业能力如何呢?李嘉诚自己心知肚明,凭借自己当时的能力,根本难以和置地公司在九龙仓这个问题上抗衡。

当时,汇丰银行大班沈弼来做说客,请他及早退出争夺九龙仓的商战。李嘉诚因为明白自己的实力和水准还对别人够不上威胁,而且拖下去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发展,那才真叫“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所以,面对沈弼的游说,李嘉诚很快就决定从九龙仓的争夺战中抽身。

后来,因为了解船王包玉刚对九龙仓争得厉害,从双方的利益考虑,李嘉诚把自己所持有的1000多万股九龙仓股票转让给包玉刚。当时买进的价格为每股10—30元港币,脱手转让的价格为每股30多元港币,李嘉诚一下子就在包玉刚那里赚得数千万港币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李嘉诚还通过包玉刚,从汇丰银行那里接到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开始转为策划对和记黄埔的收购。

后来的局势是怎么变化的呢?1978年9月5日,包玉刚正式宣布自己已购得20%左右的九龙仓股票。于是,九龙仓负责人纽必坚不得不允许自己的眼中钉——包玉刚和他的女婿正式加入九龙仓董事会。接着,李嘉诚又陆续将自己手中剩下的九龙仓股票全部转让给包玉刚,估计获利在5900万港币左右。而包玉刚也不停地到市面上的公司或者在幕后吸纳九龙仓股票,使自己的控股权最后增加到30%,大大超过了置地公司的股份。

包玉刚此举令纽必坚感到大为惊慌,1980年6月中旬,他趁包玉刚赴欧洲开会时发动突然袭击,正式挑起了九龙仓大战。置地公司采取换股的方法,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所持的股权增加到49%的安全线。具体操作是用100元港币的置地公司股换取市价77元港币的九龙仓股,这对于股民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没有谁会不愿意。

包玉刚闻讯后马上回到香港,对置地公司进行反击。他先是从汇丰银行得到22亿港币的贷款保证,然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每股105元港币的现金吸纳市面上的九龙仓股票。当然,对于股民来说这个条件更为优厚,于是又将自己到手的九龙仓股转手卖给包玉刚。星期一股市开盘不到两个小时,包玉刚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补足了2000万股九龙仓股,获得了九龙仓49%的控股权。但是,在这两个小时之内,包玉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损失了21亿港元的现金。所以,对于此次商战,有人这样评价“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也不是没有道理。

从这件事的最后结局看来,我们才明白李嘉诚当机立断的决策是多么明智。就算李嘉诚能够在置地觉醒之前把九龙仓的股票购集到了,但是,凭借当时长江实业的规模和资金,置地一旦进行反扑,李嘉诚就很难有还手的余地,要像包玉刚这么大手笔地进行保卫战,李嘉诚清楚自己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将九龙仓股票转手,已经获得了相当的利润和新的发展,对于李嘉诚来说就够了。

所以,投资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善于把握机遇以外,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理想虽然美好,但有些时候却不能因此而操之过急,在任何时候对于企业都应该做到量力而行。

3.放弃同样是一种胜利

收购不像买古董,不是非买不可。

——李嘉诚投资箴言

李嘉诚一向主张善意收购,面对复杂的商场,并不是每一次交易都能赚钱,也不是每一次目标都能实现的。当他无法在善意的氛围中收购一家公司,他宁可放弃股权,套取现金。对于他来说,这同样也是一种胜利。

1987年,怡和置地公司惨淡经营,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外界对于财大气粗的华商集团有意向置地公司收购的传言四起。在这些被传会收购置地公司当中,像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包玉刚的环球集团、郑裕彤的新世界发展、李兆基的恒基兆业等,也的确都是实力不容小觑的角色。

置地公司这个曾称霸一时的集团,现在变为别家财团的刀下鱼肉,被人称做“股市狙击手”的刘蛮雄也见机趁虚而入,想在置地的身上分得一杯羹。据说,刘蛮雄为此曾经上门拜访怡和的当家西门·凯瑟克,提出以每股17港币的价格收购怡和公司所控25%的置地公司股权,遭到断然拒绝。其后,又有很多富豪闻风而动,与凯瑟克家族频繁接触,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