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中医治病绝招
14899100000018

第18章 内科(15)

蒲氏调补脾胃,讲究升降润燥通补,权宜而施,多取法东垣。但认为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详于升脾,略于降胃;详于温补,略于清润。叶天士倡养阴一法,论述“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实补东垣之所未备,相得益彰。故调治脾胃,当升降润燥,权宜而施。其融合二家之长,取法于东垣而不失于保胃阴,效法于天士而不过于补滞。蒲氏又指出“六腑以通为补”,通则健运,化生气血;壅滞则害,疏通之法则本仲景。如蒲氏治胃痛偏实者,喜用四逆散合左金丸;治内伤郁结,善用四逆散合越鞠丸;治小儿食积发热,喜用四逆散合调胃承气汤;治小儿疳积,喜用四逆散合消疳理脾汤,随症加减;胃虚有滞,善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认为四逆散是疏肝和胃,升清降浊,宣通郁滞,以通为补的效方,足资参考。

刘惠民:马钱子粉治胃下垂

马钱子过量或中毒可使肌肉紧张,刘氏利用这个特性,用马钱子粉入复方治疗胃下垂。

病例:黄某,男28岁。1955年9月21日初诊。7年来经常上腹疼痛、闷胀、嗳气、饭后尤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无力。经作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胃下垂。体瘦,面色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治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处方:人参51克,生白术90克,鸡胚粉150克,鸡内金120克,红豆蔻45克。共研细末,每30克药粉加精制马钱子粉1.5克,研匀。每次4.5克,1日2次,饭后服。1个半月后来函称:服上药一料后,腹痛、腹胀、嗳气等症大减,食欲好转,体重增加3千克,作钡餐透视复查,胃体较前明显上升。嘱其原方继服,以求彻底治愈。然马钱子一药,确有其毒副作用,不仅用时应当谨慎,而且如果有代用方剂,还是不用为妥矣。

刘绍勋:牵牛子治诸实滞

刘氏认为,无论是中焦湿热积滞或水液潴留,皆可用牵牛子攻之、逐之、消之。治肾炎、尿毒症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危笃病人,牵牛子往往大显身手。牵牛子宜用熟牵牛子,此药经过炮制,一可减其毒性,二可缓其燥烈,三可去其辛辣刺激之味。基本剂量15克(每剂),体壮者可用至30克。刘先生以这种剂量治所有实滞之象者,从未发生过意外。

病例:1972年曾治八十高龄老母,因恣食肥甘,胃脘剧痛,嗳腐胀满,考虑再三,遂以消食和胃剂中加熟牵牛子20克,仅一服,症即见轻。继进1剂,米粥调理而愈。另治一尿毒症水肿,气虽已衰,然肿势益甚,以益气扶正,清热利湿之中加入熟牵牛30克,2小时后,排尿一小桶,约近1000毫升,诸证豁然而轻,后继调治,竟告痊愈。辨证准确,药证相符,胆大心细,药达病所,熟牵牛子之用,确见殊功。

矢数道明:五积散治顽固性呕吐

处方:茯苓、白术、陈皮、半夏、苍术各2克,当归、芍药、川芎、厚朴、白芷、枳壳、桔梗、干姜、香附、桂枝、麻黄、大枣、甘草各9克。此方用于治疗气、血、痰、食、寒郁积所致的病证。多用于急、慢性胃肠炎,对胃痛、腹痛、呕吐、腹泻等,并用治下身冷以及腰腿神经痛等。气、血、痰、食、寒,可以理解为气即情绪、神经功能以及体内之气体;血为血液循环;痰为水分与淋巴液;食为食物之消化;寒为寒冷之温度。五积散即治疗此等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的多种病证。此方有温煦胃阳,增进消化,祛除胃内停水,温散寒湿,改善血行之功效。

张学能:顽固呃逆从肝论治

呃逆,为胃气上逆所致,有虚、实、寒、热之别,或为单发,或继发于他病之后,但治疗多以降气和胃为主,配合辨证施治。上海名老中医张学能,业医多年,经验丰富,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时从肝论治,取得良好效果。张老认为,素体阴亏,虚阳易亢,肝气横逆,引动胃气上逆,而使呃逆频频不愈,此病标在胃,而本于阴亏阳亢,其症见呃声急促,但不连续,常伴口干咽燥、舌红而干、便秘、头痛等,治疗时当育阴潜阳,和胃降逆,方用益胃汤合丁香柿蒂汤加生石决明等治之。方中生地黄、麦冬、石斛、玄参养胃生津,太子参益气补中,石决明、代赭石平肝降逆,柿蒂、竹茹降气止呃,赤白芍、牛膝活血通络兼治肝阳上亢、肢体失用,取效甚捷。

陆石如:茵陈白芷汤治慢性结肠炎

陆氏行医几十年,经治慢性肠炎病例很多,曾重点总结过25例病人,病程短者1个多月,长者达6年之久,经用茵陈白芷汤加减治疗,收效均甚满意。方中以白芷、秦皮为主,白芷性味辛温,除具有解肌发表,散风燥湿作用外,还有显著的止痛、排脓、生肌作用。金元医家李东垣说:“白芷气性芳香,能通窍止久泻,并为疮疡常用药。”慢性结肠炎是肠内广泛糜烂,水肿经久不愈,故用白芷以排脓生肌、燥湿止泻;秦皮性味苦寒,能泻热、涩肠、止痢;茵陈苦寒,清热渗湿;茯苓健脾利湿;黄柏苦寒燥湿,藿香芳香化湿。此以祛邪为主,禁忌一切收涩药。在临证时,对偏寒者以温药佐之,如当归、干姜等;偏热者以苦寒佐之,如黄柏;虚甚者以补药佐之,如茯苓、白术、党参。总之,以补正祛邪或祛邪不伤正为原则,变化应用之。有的病人在开始服药时,大便次数反增,这是因为病人病久期间,曾服收涩药以求速效,致胃肠积滞未除。此时,虽病人有溏泻,仍须加用当归,既能补血又能通利,此为补正祛邪,以通求止,而非以涩求止。有的病人在服用茵陈白芷汤后,大便很快即正常,但每易发生“口腔炎”或“口唇疱疹”。此因白芷辛温所致,应将白芷分量减少或暂时去掉,同时增加川黄柏的用量,以黄柏的苦寒来反佐白芷的辛温,如此调整,可望治愈。

此外,服药期间禁忌也应重视,如生冷饮食、辛辣厚味等不宜服食。

柏连松:益气清解治急慢性溃疡性肠炎

急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历来是内科、肛肠科难治之证。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反复发作,中医属“肠癖”、“痢”、“滞下”或“泄泻”范畴,诸证皆相类似。柏连松教授认为,“痢疾”、“泄泻”之证其病因,不外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端,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曰:“湿热之气,久客肠胃,滑利而下,皆外所因;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本散,必致溏泄,皆内所因;其如饮食生冷,劳逸所伤,皆不内外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节,恣食生冷,醉饱入房,自戕脏腑之气,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司,湿热内蕴,下注大肠,则生泄泻。

柏连松教授认为六淫之气伤人,肠胃失调皆能致泻,湿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且常兼夹寒、热、暑等病邪,湿邪影响脾胃运化,脾恶湿喜燥,湿盛则脾不能正常运化而成泄矣。由于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病程较长,久病体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水湿不化,湿浊内生,湿热内蕴,下注大肠所致,故治则以益气健脾清解为主,常用经验方为:炙黄芪、党参、炒白术、淮山药、扁豆衣、白茯苓、川黄柏、马齿苋等加减。经此药治疗颇能得到满意的疗效。除用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还研制了用中药灌肠配合治疗,并作了剂型改革。药用川黄柏、五倍子、生大黄、白及四味,制成开塞露样灌肠液(即炎宁灌肠液),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血的功效,达到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疗效佳的目的。

林夏泉:理泻汤治过敏性慢性结肠炎

林氏临床多年,制有理泻汤一方,使用多验。方剂组成是:党参15克,茯苓15克,乌豆衣9克,蚕砂15克,砂仁4.5克(后下),白芍12克,台乌药9克。林氏认为,腹泻有寒热虚实之分,一般急病多实,久病多虚,但临床实践还是以虚实夹杂为多,常常腹泻实中有虚象,虚中又有实象,只是偏轻偏重而已。因此,治疗腹泻用药不宜清纯一色,而必须全面辨别证候,有主次地用药才能收到确切的疗效。纵使在某种情况下,腹泻表现出了实热的主要见症,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使用侧重于清利实热的药味,但也必须注意适可而止,以免清利太过,导致邪去而正伤的后果。腹泻的证治,必须抓住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环节,但须知只有在脾胃受损的情况下湿邪才能为患。脾胃功能不足是因,湿邪为患是果,故应以健脾为主。腹泻之健脾有其特点,因为湿邪的存在,故健脾必须注意滞邪之弊。健脾通常选用党参、黄芪、白术之类,此类药物性味甘温,属滋腻之品,除脾阳虚甚,中气下陷,久泻不止,用之可以耐受之外,其他腹泻用后每每引起胀满,反而滞邪,因此,应在补脾药中加入砂仁、蚕沙等以行气化浊之品;同时脾胃之虚常因肝木相克太过所致,辛燥之品易动肝火,劫伤肝阴,更使肝相乘于脾,故脾健时又须注意平肝养肝,而采用白芍、乌豆衣等濡养之。

病例:男性,50余岁,腹泻持续10年多,且有剧烈之胸腹阵发性疼痛,需送医院急救始可缓解,有时突然晕倒,不能坚持上班。曾在各地医院诊治,作心电图20余次,均示心肌正常,多数医院认为慢性结肠炎、回肠炎,进而引起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痉挛。来诊时辨治以湿热郁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血虚风重,肝风横逆。以理泻汤加何首乌、桑寄生、女贞子、钩藤健脾益气,渗湿化浊,养血祛风。服药未及1个月,病情大有好转,泄泻已止,胸腹痛亦无发作。

冉先德:桃花汤治溃疡性结肠炎

加减桃花汤方,出自冉雪峰先生《八法效方举隅》,原为经验效方中疗痢疾之方,主治重证痢疾,便脓血不止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亦以脓血便为主症,因试以此方治疗本病,每获良效。方剂组成:赤石脂60克,干姜3克(炮半黑),薏苡仁3克,瓜瓣12克。上四味,赤石脂2/3锉、1/3筛末,以水5杯,煮整块赤石脂、干姜、瓜瓣、薏苡仁至熟,取一杯半,去滓。纳石脂末,日2服,夜1服。

病例:张某女,27岁,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大便脓血,日7~10次;便时里急后重,腹痛不爽,曾在北京第六医院作乙状结肠镜检,结肠部充血水肿,有出血和溃疡灶,选用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无效。患者虽年轻,但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腻,脉沉滑。拟方:赤石脂30克(锉:2/3入煎,1/3分二次冲服),干姜6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子9克,水煎服,日2次。服本方5剂,脓血便锐减,大便次数也减少,日2~3次,腹痛、里急后重也随之减轻,原方再进5剂,脓血尽失.调理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何任:脘腹蠲痛汤治多种腹痛

何先生为浙江中医学院原院长,著名中医学家。其所制“脘腹蠲痛汤”,对各种腹痛有效。脘腹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证,患者不胜其苦,严重地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何任教授在4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用自制脘腹蠲痛汤治疗多种脘腹疼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方不仅疗效能够重复,而且也无任何副作用。方由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海螵蛸、制香附各9克,蒲公英15克,沉香曲12克,乌药6克组成。水煎服或研末为散、吞服。凡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病引起的脘腹疼痛或连及胁肋,属肝脾(胃)气血不调者,均可服用。

病例:某男,成人。胃病多年,脘痛常在中饭前及午夜出现,夜间常因胃痛而醒,食欲不振,时泛酸水,近日胃痛又作,医院钡餐检查谓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舌苔薄腻,脉弦。以脘腹蠲痛汤加减:丹参、沉香曲、川楝子、制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蒲公英、煅瓦楞子各12克,乌药6克,玫瑰花4.5克,越鞠丸(包)15克。数剂后胃痛缓解,上方去煅瓦楞子、越鞠丸,加海螵蛸、炒白芍、九香虫、炙刺猬皮以善后。

魏长春:乌梅安胃丸和白蜜治胸腹剧痛

处方:乌梅丸(中成药)30克,用滚水将丸泡后片刻,再将白蜜30克入药渣内,用滚开水泡汁饮。主治:蛔厥,心中烦,腹中雷鸣,上下窜痛,时发时止,发时口流清冷涎,或呕出蛔虫。并治脘腹痛,呕吐,下痢赤白。若舌苔黑白厚腻,胸腹剧痛,腹内兼有食积,增加木香槟榔丸15克与乌梅安胃丸及白蜜三药同泡汁饮。用以治胆病夹食滞,或残石未尽剧痛不止,亦效。若面容苍白,脉迟,舌质淡白,无苔,胸腹痛,自汗肢冷,是阳气下陷,宜理中四逆汤治疗。

病例:慈城镇永明寺前姚姓女,已结婚,月经衍期2月未行,病胸脘剧痛呕吐,汤药不纳,每天请西医注射止痛针,人极消瘦,不能起床,后用乌梅安胃丸15克和白蜜2匙,用滚开水将丸蜜汁泡,连渣饮服,不再作呕,再拟大半夏汤(姜半夏12克,吉林人参6克,白蜜30克),服2剂,痛止,拟当归芍药散方(当归9克,白芍药15克,川芎3克,茯苓、泽泻、白术各9克),服药后病愈,胃纳增加,病体渐恢复,足月产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