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中医治病绝招
14899100000036

第36章 外科(4)

朱仁康:全蝎治疗缠腰火丹疼痛

皮肤病痒者居多,疼痛者间或有之,唯有缠腰火丹(南方称蛇丹)疼痛显著,尤以老年患者为甚。朱氏早年在家乡行医,曾遇七旬老翁患此证,经前医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疮疹虽平而痛如锥刺,经久不除,乃求治于其。遂拟全蝎30克,研末分为10包,早晚各服1包,药后遣子来告,疼痛逐渐缓解。又嘱继续服前药30克,仅服二料,痛止病愈。考全蝎,辛平、有毒,入肝经。本草诸书均言其有熄风镇痉、解疮肿毒之功,有用以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者;有治小儿惊痫抽搐者;有治破伤风者,亦有治诸疮肿毒者,诸说不一,但未见用此药止痛的记载。缠腰火丹乃湿热毒邪为患,热偏盛者投龙胆泻肝汤,湿盛者用除湿胃苓汤,大多获效。然而,往往由于湿热未尽,余毒未解,滞留经络,遗痛不止。今取全蝎以剔解毒邪,毒解络通,故能止痛矣。

朱氏自从摸索到全蝎粉可以止痛的经验后,治疗很多缠腰火丹后遗疼痛的病例,均获显效。若患处久留色素沉着,可配桃仁、红花、赤芍等药;若病发于头面者,可配菊花、蔓荆子、钩藤等药。

朱仁康:皮炎汤治药物性皮炎

朱氏依据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邪中深浅及病势轻重,将其分为血热型、毒热型及阴伤型进行辨证论治。临床上以血热型最多见。症见口渴咽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皮肤潮红,触之灼热,皮损表现多种多样,如麻疹样、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等。此系内中药毒,血热沸腾,外走肌腠所致。法拟凉营清解,方投皮炎汤(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金银花、连翘、竹叶、生甘草)。皮炎汤是朱氏将温病学说的理论与皮肤病科临床实践相结合所拟定的重要经验方之一。该方实际由犀角地黄汤、白虎汤化裁而成,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营凉血,因犀角贵重而摒除不用;知母、生石膏清胃解肌,意在“透热转气”;竹叶轻清风热;金银花、连翘、生草清解药毒。取二方之长熔为一炉,其中生地黄、生石膏尤宜重用,投之辄应。

朱氏认为,对药物性皮炎血热型切忌用羌活、白芷、防风等辛温散风之品,如误用势必加重病情。此外,在临床中用本法治疗接触性皮炎和植物性日光性皮炎,也有一定疗效,应予重视。

赵炳南:熏药疗法治顽癣

赵氏早年行医时,曾看到一个民间医生用草药熏治顽癣(相当于神经性皮炎),疗效很好,引起他的注意。通过查阅古代医籍和临床实践,赵氏摸索了3个熏药方剂,疗效很好。

1.癣证熏洗方处方: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9克,大枫子、白鲜皮各30克,松香、鹤虱草各12克,五倍子15克,共碾粗粉。用法:用较厚草纸卷药末成纸卷,燃烟熏皮损处。每日1~2次,每次半小时,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功用:除湿祛风,杀虫止痒。方中苍术燥湿:黄柏、苦参、防风清热祛湿毒,消炎止痒;大枫子杀虫解毒,祛风止痒而又润肤;鹤虱草杀虫;白鲜皮杀虫止痒,祛湿;五倍子收涩杀虫;松香收敛止痒。适用证: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皮肤瘙痒症(瘾疹)。

2.子油熏洗方处方:大枫子、地肤子、蓖麻子、蛇床子、祁艾各30克,紫苏子、苦杏仁各15克,银杏、玄参各12克,共碾粗粉。用法:同1.方。功用:软坚润肤,杀虫止痒。方中蓖麻子、紫苏子、银杏软坚润肤;蛇床子、地肤子润肤止痒;苦杏仁润肤软坚,渗透力强;苦参润肤杀虫;祁艾润肤暖血;大枫子杀虫止痒,解风毒而润皮肤。适应证:牛皮癣(白疕),鱼鳞癣(蛇皮症),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

3.回阳熏药处方:肉桂、炮姜、人参芦、川芎、当归各9克,白芥子、祁艾各30克,白蔹、黄芪各15克。制法、用法:同上。功用:回阳生肌、助气养血。方中黄芪、当归补益气血;人参芦解毒助气血;肉桂、炮姜、祁艾祛寒回阳暖血;川芎活血;白芥子回阳祛寒湿;白蔹收固气血。适应证:久不收口之阴疮寒证,顽固性瘘管,顽固性溃疡,慢性汗腺炎所致瘘管,结核性溃疡(鼠疮),踝关节结核(穿踝瘘)。

临床体会及注意事项:①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易于推广。此法经多年来临床使用已初步成为外治法的一种独特给药途径。适用于多种顽固性、慢性皮肤科、外科病证。在中药烟熏之后,可以不用敷料保护或配合其他相应外用药,也未见不良反应和副作用。②对于角化过度和瘙痒明显的皮肤病,止痒和软化皮肤作用较好。一般轻症熏药5次后,瘙痒减轻,皮疹有白色落屑失去原来光泽,有的10次瘙痒即止;皮肤粗糙而厚者,20余次明显变软变薄。同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往往一开始疗效较快,但使用一个阶段见效缓慢;如果中断治疗,有时前功尽弃,坚持使用,才能治愈。③皮损较大而且粗糙变厚者,熏疗时应用浓烟,温度宜高,但也不能过高,一般50~60℃为宜。应经常用手试温,以免引起烧伤。④熏完后,往往有一层油脂(油烟),不要擦掉,保持时间越久,治疗作用越好。⑤从临床使用过程中体验,熏药的药烟并无任何毒性,对人体也没有任何严重的损害。

尤其是药卷烟熏,因其烟熏部位比较集中,烟量不大,不会引起剧烈反应。但是由于药味组成中大都是祛湿杀虫的药物,因此在药烟中也含有一些刺激性臭味,对呼吸道黏膜、眼结膜有一定的刺激,个别人可引起轻微头痛、轻微咳嗽和眼结膜的不适,停止烟熏后很快消失。但为了慎重起见,一般严重高血压、孕妇和体质较弱的患者慎用或禁用。对于病损比较局限的患者,根据其耐受情况适当地缩短熏疗时间,对于急性炎症性皮损,一般禁用。

病例1:朱某,阴囊湿疹,股癣6年余,阴囊皮肤粗糙变厚,两侧股部内上侧各有手掌大小皮肤粗糙变厚,周围有少许脱屑及多数抓痕,瘙痒明显,使用多种疗法均未见效。某年9月3日开始使用癣证熏洗方,因自觉症状较重,故每日烟熏4次,每次15~30分钟,3天后自述瘙痒减半,已能安睡,2周后瘙痒基本消失,阴囊及股内侧皮肤开始变薄及轻度脱屑,阴囊皮肤变薄,恢复一定弹性而出现皱褶,股部皮损逐渐缩小,熏疗次数减少到每日2次,局部皮肤有轻度色素沉着。10月14日瘙痒完全消失,股癣基本痊愈,阴囊皮损部外用少量狼毒膏,以后熏疗即减少到隔日1次数日1次,内服薏苡仁,每次15克,每日1次,经长期观察未复发。

病例2:吴某,肛门瘙痒已2年余。检查肛门周围皮肤粗糙变厚,奇痒,发作时难以忍受,用多种疗法均不能止痒。遂嘱他人用金属圆形铜刷(刷毛如针尖样锐利)不时敲打局部表面,轻微出血后方能入睡或久坐。因经常用铜毛刷敲打,肛门周围皮肤如莲蓬头状。诊查后嘱用癣证熏洗方,特制一马桶式熏箱。第一次熏疗时不久,病人即感瘙痒明显减轻,能一次入睡5小时之久,因其瘙痒难忍,故发作时立即熏疗,1周后发作次数减少,因病程较久,嘱其长期使用,自熏疗后未用铜刷敲打过,3个月后日熏1次,而后隔日1次,4个月后痊愈。

丁化民:眼衄验方治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属中医“暴盲”、“血灌瞳神”及“视物昏渺”。丁氏有一眼衄验方,组方为:生龙骨7克,橘络6克,大生地黄15克,生牡蛎7克,灵磁石2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桃仁6克,钩藤10克,丹参15克,郁金6克,丝瓜络6克。此方适用于肝热阳亢的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组方之意首先要解决的是肝胆郁热和阴虚阳亢,再佐以理气疏肝、活血化瘀之品,因此方中选用生龙骨、生牡蛎以平降肝阳、益阴潜镇之功;牡蛎且能软坚散结以化瘀;磁石宜治肝肾阴虚、浮阳上扰之诸症,又有益精明目之作用;玄参和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兼有补肾阴、益精血之力;再配以白芍以补肝血和肝阴之药同用,可起到养肝明目之效;丹参、赤芍其味苦寒,为祛瘀生新之品,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佐以桃仁主行瘀血,三药均为苦味之药,因而加强其苦能泄血滞之作用,滞化瘀行,则气通畅,而利于出血之吸收。

韦文贵:番泻叶治疗目赤眵泪

番泻叶味苦而性寒,质黏而润滑,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泻下药,能入大肠经,泻积热而润肠燥。本品不仅能润肠通便,而且可治目赤红肿,眵多壅结之证。曾遇一在西藏工作的干部,其两目微赤,而两眦常有大量眼眵壅结,视物昏花不清,给予番泻叶30克,嘱其每用2~3克,泡水代茶叶饮之,尽剂而病愈大半,又服30克,则两目完全恢复正常。盖目眵壅结,多属肺经实热。

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泻大肠即可清肺热。本品入大肠而泻热导滞,故可导肺经之实热下行,从大便而解。所以,凡见白睛红赤,疼痛羞明,眵多泪热之证,均可用番泻叶治疗。而且本品可用开水浸泡代茶,服用甚为方便。应当注意的是本品的用量,小量使用可清肠胃之热而开胃进食;用5~10克即可在2~3小时内发生肠鸣、腹痛而致泻,过量则会引起恶心甚或呕吐。所以,若非胸腹胀满,便秘不通而需要峻下者,用量一般在3克以下为宜。

韦玉英:视力疲劳症认识

韦氏在临床中治愈本病甚多,体会到视疲劳症主要表现为注视物体时间长久后,产生眼胀、眼睫无力、视物模糊、头痛、眉骨酸痛等症状,甚者则伴有恶心,待休息后则症状改善或消失。现代医学把本症分为视网膜性视力疲劳、青光内障、圆翳内障的早期,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经脉目病,产生患眼干涩、视近怯远、辘轳转关、视惑等症,均有不同程序的视疲劳症,但也有视力、眼压和眼底均正常而视力疲劳者。患者痛苦万分,医者往往忽略。从病因病机来分析,有属阳虚气虚,阳气不能上承于目而致视力疲劳者;或因玄府郁闭,目窍失养所致视力疲劳;亦有肾精亏竭,精明涵养之源竭,以致视力疲劳者。通过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症以虚证居多,而血虚、阳虚二者尤为多见。根据中医五轮学说,瞳仁在脏属肾,肾主水,故曰水轮。现代医学的眼底病和玻璃体浑浊,均属瞳仁内部疾患,所谓从内而蔽,外不见症。“肝开窍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银海精微·序》曰:“肝肾之气充,则精采光明,肝肾之气乏,则昏朦眩晕。”说明肝、肾和眼的关系密切。临床常用滋补肝肾治疗玻璃体浑浊,疗效颇佳。

病例:黄某,女性,22岁。1958年9月就诊,双眼原有视近怯远症,2年来,眼前有团块状黑影,随眼飘动,如蝇蝶飞舞,仰视则上,俯视则下,看书即挡,头痛腰痛,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影响工作,本市某医院认断为双眼屈光不正(不能矫正),双眼玻璃体浑浊,经治未效。患者悲观失望,想进盲校,经好友劝阻,介绍求治中医。视诊视力右眼0.1/+1,左眼0.3/+1,双近视力,散瞳所见,近视性视力眼底,玻璃体呈团絮状浑浊。脉细尺微,舌淡红,中医诊为云雾移睛,证属肝肾不足。睛内有神系肾之精气所化,目为肝窍,视物浑浊乃肾不足而肝血虚。肾藏精,肝藏血,肝肾不足,清窍失充而头晕目眩,头痛腰痛,血不养心而失眠健忘,法当滋补肝肾,投以六味地黄汤加桑叶10克,黑芝麻10克(桑麻丸),制首乌、枸杞子各15克,菟丝子10克以滋肝肾之力;复加当归身养血补血,再以柏子仁补心宁神,水煎服。服药1月,视力进步,右眼0.60,左眼0.50,双眼近视力正常,惟视力疲劳,眼胀,黑影减少,其他症状悉消。韦氏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者气血不通”,局部血凝气滞,故眼胀,视力疲劳,仍宗原方去柏子仁、泽泻,加茺蔚子、夜明砂破瘀益精明目,并服磁朱丸,每日3次,每服3克,温水送下。继服汤药1月,视力上升,黑影明显减少,症状全消,情绪乐观。因上班不便,给予服明目地黄丸,日服2次,每服1丸(9克重);明目养肝丸,每日1丸(9克重)。继续服用近2月,双眼视力恢复至1.0,改用霜桑叶(去根茎)60克、黑芝麻60克、青葙子6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为绿豆般大,每日服3次,每服6克,服完为止,停止治疗。

矢数道明:滋肾明目汤治糖尿病性白内障

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芍药各3克,桔梗、人参、山栀子、黄连、白芷、蔓荆子、菊花、甘草、灯心草、细茶各1.5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

此方对由于心身极度疲劳、贫血而视力突然衰退者有效。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也可常使用。

龚志贤:乌梅丸治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又称花翳白陷,其症是黑睛生翳,形如花状,然白而中间凹陷,是一种最易反复发作又难以治疗的慢性眼病。本病是因外感风邪,肝肺火盛,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