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小军迷告诉你:什么是新概念武器
14907900000017

第17章 超杀魔力——其他新概念武器(1)

新概念武器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它在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总体优化、材料应用、工艺制造、高技术含量、部署方式、作战使命、作战样式、毁伤效果以及经济可承受性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武器,将对未来高技术战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和变化。

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典型新概念武器主要有:代表定向能武器的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代表动能武器的电磁炮武器,以及非致命武器、气象武器、计算机武器及基因武器等,前文对主流新概念武器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对其他新概念武器进行一些了解。

网络潜伏者——计算机病毒武器

一、揭秘计算机病毒武器

自1986年计算机病毒问世以来,在这短短的20多年历程中,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病毒(1986~1989),这是计算机病毒的萌芽和滋生时期。这一阶段的病毒攻击的目标比较单一,很容易被分析和解毒。

第二代病毒(1989~1991),这期间计算机病毒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单纯走向成熟。病毒攻击的目标趋于混合型,传染后没有明显的特征,增强了隐蔽性,增加了检测、解毒的难度,同时出现许多病毒的变种,破坏性更大。

第三代病毒(1992年至今),被称为“多态性”病毒或“自我变形”病毒,是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程序,即“瘟疫性代码”,且是一种效率极高的代码,通常不到100个字节。

“瘟疫性代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计算机系统,比如通过损坏的网络、秘密芯片、扩展卡、微机系统的外围设备等。通过软件进入微机系统是病毒入侵的最普通最容易的方式。但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不会马上发现病毒的活动,它依附于合法文件上,并能继续感染微机的存储系统。待用户发现病毒并且将最初带有病毒的文件删除时,已经为时太晚,因为病毒早已侵入其他合法文件。

“瘟疫性代码”可分为四大类,即“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和“逻辑炸弹”。

“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的记忆系统,就会改变计算机的运行,暂时或永久地破坏和瘫痪计算机的储存与记忆系统。它如同生物病毒一样,繁殖的能力很强。

在运行DOS文件的微机中发现的最流行的病毒是“大麻”。有人估计,它占美国计算机病毒的50%。

“蠕虫”与病毒的主要区别是,它不需要载体。ARPANET(当初还主要是军用网络,但现在已经开始向民用方向发展)正在走向一个新的繁荣。一个不同寻常的“蠕虫”正在网络上急速地爬行,它引起的震动非同小可。198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生莫里斯把一个自己编制的可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上“克隆”自身的程序,偷偷置入ARPANET网络,他给这个程序起了一个颇为古怪的名字——蠕虫。这个聪明的大学生原以为“蠕虫”程序运行很缓慢,不会给网络造成危害。但这只令人不可捉摸的“蠕虫”一旦被输入到网络之中,就如鱼得水,以闪电般的速度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自行复制,迅速传染,不到10个小时就从东海岸横穿至西海岸,致使美军军用网络中大约8500台计算机受感染,6000余台计算机被迫关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美元。这件事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时也点拨了许多“有心”的机敏人,他们马上想到,使用诸如“蠕虫”一类的“病毒”来击垮一支强大军队的健壮躯体,似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特洛伊木马”是最著名的“病毒”攻击方式。它把“病毒”注入到目标系统后使之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预定的时刻或事件将其激活后发挥作用,对其滞留的系统进行破坏。因为在预定时间或事件发生前“病毒”不运作,所以这种攻击方式不会引起别人的警惕和重视,更不易被发现,容易达成攻击的突然性。除此之外,过载方式所形成的“病毒”程序,可以在网络中简单地自身复制,不断占用计算机的资源,降低计算机速度,挤占存储空间等,造成计算机运行出现“阻塞”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计算机因过载不能发挥应有效能。

“逻辑炸弹”,通常指写入不当的合法代码。大多数情况下,程序设计人员未能够充分测试各项程序,当发生意外或条件适宜时,这种程序就会运行。它可绕过安全装置或者使其短路,对整个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计算机病毒的结合可以生成具有破坏力的超级病毒。这种超级病毒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时机出现或者环境发生变化,它就会复活。“米开朗琪罗”就是这种病毒,每逢3月6日即“米开朗琪罗”的生日就爆发一次。

精明的“病毒”可以“蒙骗”计算机系统,使其把有害的程度作为正常的数据接收下来,等它们一旦运行,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们为了保护更加严密的信息系统,也可以通过设计更加精巧的软件程序来捕捉非法闯入的“作案者”。这似乎是纯智慧的较量。但是,如果要把计算机“病毒”用作真正的信息化兵器,并把它运用到战争之中,那就需要从整个军队甚至国家信息基础角度去重新考虑,仅仅依靠天才个人的斗智斗勇是远远不够的。

“病毒”,使用过计算机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吃过它的苦头,但对于作为信息化兵器使用的计算机“病毒”,人们却知之甚少。实际上,这种“病毒”与你个人计算机上经常发作的“病毒”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的个人计算机所感染的“病毒”也许是拷贝于一张软磁盘;也许你在紧跟技术潮流方面走得远一些,某些“病毒”来源于网络——在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接入互联网络似乎是一种“超前”、“时髦”的行为,可是要知道,网络的发展不是近几年的事情,在美国,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军队更不例外。计算机网络可以说是各种“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你一旦接入计算机网络,那你的计算机就不可避免地成了各种“病毒”攻击的目标。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不同,“病毒”感染给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后果也不同。当你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判明了“病毒”情况,不再使用软盘交换数据,或者和网络断开,或者重新启动计算机,或者使用杀毒卡杀死“病毒”时,你的小系统又“干净”了,计算机的各项功能都恢复正常了。但你有没有计算你已经花费了多少时间?而且这次“袭击”真的没有留下些许不可恢复的损害吗?这仅仅是对你个人的一台计算机而言,如果是一个比较大的计算机系统,比如某个公司的由十几台、几十台,甚至上百台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一旦染上“病毒”,凭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扫毒,肯定是应付不了局面的。这时,已经无法判断系统出现的异常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网络越大,计算机系统越复杂,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多,受到侵害的程度也就越高。今天,军队的指挥、通信、控制、情报、侦察、预警,以及后勤、支援保障等,都依赖于信息化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病毒”袭来,迅疾蔓延。这一次也许不像你的个人计算机感染“病毒”那么幸运,只是“意外发生”;而是真正的“袭击”,偷袭者手段高明,做法隐蔽,也许你根本就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常,转眼间整个计算机系统就“土崩瓦解”。美国军方深深认识到这种危险,因为经过多年经营,美军已经太依赖于信息基础设施了。所谓信息基础设施就是信息的存放处、处理点、采集点、传输通路等等,它如同中国古代的秦直道、罗马帝国的运兵道、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发动“闪击战”时的铁路、公路,对投送战斗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的病毒武器能够永久性地破坏和暂时瘫痪计算机系统,或者使计算机系统发生误差。可能遭到破坏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整个国家、军队互联网络以及军事上的指挥控制系统、火控系统、用于识别导弹发射、控制导弹和提供情报的系统等。

病毒武器在非致命杀伤技术领域中独树一帜,代价小,收效大,将是未来战争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武器。美国国防部认为,今后,当某个国家或者其盟国受到战争威胁时,它可以不必再派大规模的武装部队去应付,而只需在室内使用鼠标器、键盘和显示器,来实施一场精心策划的信息战就可以了。

二、全新的战争——计算机病毒武器作战

1.作战途径

计算机病毒武器作为信息战的一种“攻心”武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威力。

(1)战略潜伏。即在国际计算机交流中,将“病毒”预先固化在集成电路等硬件系统中,随计算机设备一并出口,使“病毒”预先潜伏在对方的计算机网络中,需要时予以激活。例如,在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情报机构就利用伊拉克为防空系统购买办公用品之机,将固化有“病毒”的芯片装入打印机,通过其他国家卖给伊拉克。在实施战略空袭前,美以无线电控制方式激活“病毒”,致使伊拉克预警、指挥、通信和控制系统陷入瘫痪,战争刚开始就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为多国部队顺利实施战略空袭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中间介入。即在充分研究对方科研体制、管理方法、技术装备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律后,在战前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某种病毒程序,并通过特定的传播手段,将其输入到对方的计算机系统,从而达到破坏目的。例如,台湾地区1994年设计的CIH病毒,仅4月26日一天就导致全球6000万台计算机瘫痪。

(3)专向攻击。即在作战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病毒武器,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有线数据、通信网系统、电源等途径,把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的某一计算机系统,使其运转失灵。

(4)随机传染。利用对方军事技术装备科研、管理、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适时入侵,使“病毒”在对方某一领域的计算机系统中逐步传播扩散。例如,1998年11月2日晚上,美国就曾遭到计算机病毒攻击,不到10小时,就导致8500多台军用计算机被感染,6000余台计算机被迫关机,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

2.作战中作用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作为破坏信息战武器最基础的计算机病毒武器,其作用十分突出。

(1)可破坏指挥控制系统。在信息化战争中,计算机是军事指挥、武器控制的中枢,计算机病毒武器将使战争的前后方界限消失,能使战争中无形的硝烟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一旦遭受计算机病毒武器的打击,计算机系统将会彻底被破坏,令其指挥控制失灵或瘫痪。

(2)可导致国家经济瘫痪。计算机病毒武器攻入计算机局部网络,可使局部网瘫痪。如可以使电力和电话系统中断;使效能运输出现混乱;使炼油系统起火等。倘若计算机病毒武器攻入国家信息网,将使整个国家经济瘫痪。据美国计算机专家预测,若用计算机病毒武器扰乱美国的国家银行系统网,仅1秒就能盗走1500亿美元,这将使美国经济崩溃,并无法支持任何规模的战争。此外,在武器受到控制、毫无所知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形。

3.对战争的影响

根据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特征、特点及主要作战途径,可以预测,计算机病毒武器将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产生深远的影响。

(1)计算机病毒可以瘫痪C4ISR系统

由于C4ISR系统是一个通过计算机连接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和武器系统的纵横交错的庞大网络,因此环节很多。只要实施计算机病毒战,将计算机病毒注入其中某一部位或某一环节就足以破坏整个自动化指挥系统,使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瘫痪。

(2)计算机病毒可以袭击空间军事设施

在高技术战争中,空间军事设施是维系战争运行的关键领域,也是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中的重要争夺点。现有的武器系统难以摧毁空间的军事设施,但空间军事设施的发射、定位和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系统,如果利用计算机病毒武器去摧毁空间设施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些空间设施就会因中枢神经——计算机发病而不攻自破。目前,美国正在进行用高性能飞机在大气层顶部近距离发射计算机病毒试验,以便攻击空间的某些军事设施。

(3)计算机病毒武器特别适于破坏电子设备

因此将成为未来电子战的焦点尤其是在攻击甚至摧毁硬武器系统方面,现代化武器系统正日益电子化,如果用计算机病毒武器攻击和破坏武器系统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就足以使这些武器因“大脑”错乱无法正常工作而丧失战斗力。

使用键盘、鼠标和计算机操纵计算机病毒武器,对敌对国军事和民用设施发动迅速、广泛和毁灭性的打击,不放一枪一炮,就能给予对方严厉的惩罚。当人类在各个方面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时,计算机病毒将成为非常有效的战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