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实验看胎教
关于胎教是否有利于优生,国外行为遗传学家设计了一个被称之为“丰裕环境”的实验。科学家们安置了2个不同的环境,分别饲养了2组大鼠,饲养在“丰裕笼”里的大鼠,可以享受充足的美食、舒适的洞穴,有好玩的云梯、转车、跳板、滑绳,还有它们喜爱啃的木头、磨牙的物品等;而对照组小笼里的大鼠,则除了给予充足的饲养和水之外,没有任何玩耍条件。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经对比发现,2种饲养条件下的大鼠其脑重量、同神经有关的酶的比例、神经的解剖形态都有显著的差异。1970年,科学家研究了“丰裕笼”鼠室里出生的544只小鼠的脑平均重量后还发现,鼠脑重量随着母体条件优化而增加。由此可见,环境的复杂性不仅能增加鼠脑重量,而且能增强其生存适应能力。
针对此实验结果,专家们认为,基因决定遗传行为,比如“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些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受到优待,从而不断强化了祖辈的适应性行为。同理,“丰裕环境”下的大鼠,其适应环境的遗传基因被强化了,所以其孕育的后代要比普通笼中的大鼠所生的后代更聪明,这正说明了良好的孕胎环境对强化基因的重要作用。
让我们再看一组科学家的胎教实验。在某家医院的育婴室里,让实验组120名正常的新生儿夜以继日、毫不间断地听一种复制的85分贝、每分钟72跳的正常心搏声,除每隔4小时送往母亲处喂奶这一短暂间断外,婴儿所有时间都在育婴室里;对照组的120名正常新生儿则安置在另一间没有心搏声的育婴室里。4天后,听心搏声的新生儿70%增加了体重,而对照组的新生儿只有33%增加了体重。实验还对2个育婴室里的新生儿哭叫的时间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听心搏声的新生儿哭叫时间占38%,而对照组新生儿哭叫时间为60%。由于这2组新生儿的饮食没有重大差别,因此,有理由相信,应该是由于听心搏声的新生儿哭叫时间少,从而帮助他们增加了休息。
这个实验从表面上看,是在测定新生儿对心搏声的反应,实际上它是在模拟胎儿在出生前所处的母体环境,并力求探索胎儿对这个生前环境的感觉。毫无疑问,每一位母亲都有心搏声,而且这种节奏均匀的声音一刻不停地伴随着胎儿直到出生,胎儿熟悉这种声音并有一定的习惯感和印象。实验结果证明,胎儿对母体的环境是有记忆和反应的,这就为胎教实施找到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表明,孕妇的平和心态带来的节奏均匀、声音柔和的心搏声,有助于胎儿的安宁和静养。
那么,生长在平和环境下的胎儿学习的远期效果又如何呢?科学家又对26名从15岁到4岁的在收养院等待别人收养的孩子进行了实验。科学家们把他们分成4组:一组睡在一间有每分钟72次正常心搏的二联搏动声的房中,一组睡在一间有每分钟72次四节拍器发出的单搏声的房中,一组睡在一间播放催眠曲的房中,一组睡在一间没有任何声响的房中。所有的孩子都轮流在上述4种条件下睡觉,每种条件睡4个晚上,实验人员记录下了使每个孩子入睡所需的时间。结果显示,处在有心搏声条件下的孩子,入睡所需时间大约是其余条件下的一半;在其余3种没有心搏声的条件下,孩子们入睡所需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往往是几个小时或更多一些。可见,心搏声具有其他声音所达不到的效果。
科学家的实验再一次证明了新生儿以及婴幼儿对类似母亲孕体中的心搏声有明显的反应,从而推断出胎儿在孕妇体内不仅有一定的听力,而且具有记忆力,进而得出推论:胎儿在孕妇体内具有记忆地学习的可能性。
对此,我们可以看一看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日本的幼儿教育家井深先生请播音员录制了小林一茶的俳句:“秋风扶枝摇,飒飒落叶遍地飘,猫儿追逐跳。”之后,他将录音带交给孕妇请她每天听录音2次,每次3分钟。由于这句俳句有一种独特韵律,这样一来使深居子宫内的胎儿反复受到这种声音的刺激。新生儿出生后2~6天,实验人员分别对在母亲体内听过此俳句和从未听过此俳句的2组新生儿进行测试,即让他们听上述俳句、其他俳句和普通讲话3种录音带,看2组新生儿听后分别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观察指标是记录新生儿的心脏跳动次数。结果,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胎儿期从未听过俳句的新生儿,听了这3种录音带后都表现出了相同的反应;而在胎儿期反复听到上述俳句的新生儿,再次听到上述俳句时反应比较稳定,而听到其他句子时则显示出强烈的反应。由此可见,新生儿能够把在母体内一直听过的俳句同其他相似而又不同的俳句准确地区别开来。
对此实验结果,研究了20多年幼儿教育的井深先生认为:“新生儿在母亲体内听过‘秋风’俳句以后一直把它记在心上,当他再次听到这首韵律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俳句时,作出反应‘这是什么呀?’”
总之,上述几个实验都证明了胎儿在母体内对声音、语言的反复刺激有记忆能力,这就为胎教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找到了依据,同时也证明了胎教的切实作用及意义。
三、胎教成功案例
(1)教出4个天才儿童的“史赛狄克式胎教”
胎教培养出智商全都在160分以上的四姊妹花。自己发明胎教方法,一手调教出4个智商160分天才女儿的“实子·史赛狄克式”胎教法的消息,曾被“妈妈宝宝杂志”报道过。如果你有兴趣,也不妨试试看!
这个世界瞩目的天才家庭,住在美国俄亥俄州,全家共6口,爸爸是乔瑟夫·史赛狄克,妈妈是日本人实子,大女儿苏珊,二女儿丝特姬,三女儿丝特法妮以及四女儿乔安娜。令人瞩目的是,这“四位全世界最聪明的姊妹”,智商全在160分以上,是全美排名前5%的天才。
大女儿苏珊5岁时,从幼儿园直升相当于我国初中二年级,10岁时取得进大学考试资格,以接近最高分入榜,成为全美最年轻的大学生。
二女儿也不逊色,13岁时的丝特姬也成为堂堂大学生。
本来才该上小学的三女儿丝特法妮已在高中求学。
小女儿乔安娜9岁就已是中学三年级学生。
除了这些辉煌的学业成绩之外,他们的这些天才女儿也不是死读书本的书呆子。她们都有特殊的专长:苏珊精于弹钢琴;
丝特姬好赋诗词;
丝特法妮热衷于电脑;
乔安娜则偏爱画画。
四姊妹个个智商高,精力充沛。一般人都以为,智商高低是来自双亲的遗传。但是,纵观史赛狄克夫妻的智商,也不过120分左右,实在称不上是天才。然而,这样一对夫妻,为什么能培养出天才儿童呢?其实,这是“胎教”的功劳。
①怀孕5个月起开始“子宫对话”,教胎儿所有的知识好的胎教基础是:“胎儿已是独立的个体,拥有无限的能力。这能力不是来自遗传,而是以正确的程序设计,和家庭的爱为基础,实行胎教而获得的。”
最具体的胎教,是以妈妈拥有平和、开朗、优雅的心为根本,再加上与胎儿的沟通;实子称它是“子宫对话”。对肚子里的宝宝说话、唱唱歌大家都会做,但是实子做得更彻底。她从怀孕5个月一直到宝宝出生,每天都有课程,从最初的基本单字、数字、加减算法、自然界现象到社会知识,全部都教。实子用大声朗读的方式,将内容悉数反映在自己的脑子里,再传达给体内的胎儿。
②宝宝出生2周后会说话,9个月大就能识字像实子这样做,真能传达到胎儿的脑部?实子则认为并非不可能。
人类的脑部由内至外,分别有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3层,胎儿的脑部发育,也依此顺序生长。其中,以最外层的“新皮质”最发达,这是人类的特征。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这层新皮质是人类进行智能学习、精神活动的地方。相对地,“先天情报”更不容易输进去,就像一部性能不错却不能输进资料和程序的电脑。而实子的胎教法,恰像在胎儿里面打开开关,大量输进好的情报。
做这项胎教课程时,有一重要的要求是:妈妈要有持续不断的爱心、关怀和安定的心。
结果,大女儿苏珊生下第2周,已会说“吃奶”、“妈妈”、“漂亮”等词汇,3个月大时,会说简单的句子。9个月时开始学走路时,已能读文字了。
实子在自己写的书《胎儿都是天才》中提到:“为了让孩子生下后,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应在胎内持续给予学习以及理解各种事物的能力,这样的胎儿教育,便能造就天才儿童。”
看到实子的这番话,你是否心有所感,改变以往对“胎教”不以为然的看法?对她自创与胎儿对话、沟通的“史赛狄克胎内教育法”有兴趣的人,不妨试试,你的宝宝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天才儿童。
(2)智能教育在胎儿期最有成效
受访者为1954年生,受访时(1990年)是两个孩子史子(6岁)、光梦(5岁)的母亲。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著有《钻石不受伤》(讲谈社出版)多册书籍。
①胎儿出生到2岁期间,最好激发所有智能因子女作家三石由起子曾以自己教育3岁儿子和4岁女儿的经验,写了一本《创造天才儿童》(ForYou出版)的书。她在书中提到:“现代的‘才能教育’,应该以胎教当做启蒙的时代。我是在孩子3岁和4岁时开始做的,当我愈了解孩子的天赋时愈后悔,自己做得太慢、太迟了。如果让我重新来过,我一定从’胎教‘开始做启蒙工作。因此,当我瞥见大腹便便的准妈妈,都会忍不住由衷羡慕她们,有更好机会启蒙孩子。”
为什么三石由起子如此关心宝宝的早期教育?她的动机是什么?
说起她的教育观念,其实是来自看到《奇迹之子,杜兰》这本书时开始的。这本书是关于一位母亲,为了让智障孩子获得比一般孩子高的智能,依照美国脑研究权威学者格兰·杜曼的《脑部活性法》理论,进行启蒙教育的真实报道。
杜曼的理论很简单。他认为,人体内脑细胞极多,但有关脑部的运作,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无法解释。不过,可以确知的是,一旦脑部有一处坏死,其他部分便会加以弥补,发挥替代效果。
三石由起子心里在想,这个训练智障儿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应用到脑部发育还未健全的幼儿身上?
一般而言,人类的大脑约在8岁时才成长完成。而且年龄层愈低,脑部的成长速度愈惊人。如此推算,便回归到胎儿时期。
据说人有102个智能因子。这些因子若在幼年时期不使用,就会死掉。如果曾经受刺激开发过,就会像睡觉一样,再经刺激就会自觉醒来。像孩子升上中学,成绩突然变好的情形,就是因为胎儿时期受过刺激,而到中学时期才自觉造成的。所以,一切刺激智能因子的方法,应该从胎教时期开始,持续到0岁、1岁、2岁时期。
②对没反应的小生命进行胎教是种信仰三石由起子提醒跃跃欲试的妈妈们,胎教需要有相对的觉悟。也就是说,对没有任何反应的胎儿灌注“能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
“妈妈若看到孩子有喜欢的反应,自然会有想为孩子多做些事情的感觉,但对看不见反应的胎儿说话,从旁人角度来看,实在是有些不正常。所以,我常觉得胎教是一种’信仰‘,不下定决心就无法做好。我常说一句话,怀孕中的妈妈持有青云般的崇高志向,将自己的胎儿,当作最珍贵的资产,惟有持这种态度,才能持续维持胎教的热诚。”
③怀孕期间亲手做教材也是一种胎教说归说,实际上要怎么做,才会刺激胎儿的脑部,增进智商呢?这是一个问题。三石由起子认为,只是对宝宝说说话,起不了什么作用,应该设计更高的课程。
譬如,在怀孕期间,亲手制作一些“幼儿教育”使用的原始教材,每天读给胎儿听,也是一个方法。
这里介绍三石由起子对自己的两个孩子进行“个人幼教”的示范,供大家做个参考。她准备了一些稿纸,一册册用钉书机装订。要教“眼镜”这个名词时,她就在第一页中央贴一张从杂志剪下来的眼镜图片或自己涂鸦。然后在最上面写文字“眼镜”,下方写注音符号。
在下一页写“眼睛不好的人要戴眼镜”,次页再写“眼镜有两个镜片”、“透过镜片,使眼睛不好的人会看得更清楚”、“眼镜是眼睛不好的人,借以看清楚东西的工具”。如此,将眼镜用浅显易懂的话加以说明。建议准妈妈,不妨在闲暇的时候,准备类似这样的教材,作为胎教的依据。
此外,每日朗诵歌词,也颇有效果。待宝宝足岁开始学说话时,以前妈妈口诵的句子,早就潜移默化深植在他的脑中了。
(3)胎教,丰富多彩的音乐之旅
①音乐开启了天才的心扉孙素意家出了一位天才儿童。这天才是她的女儿——刘航安。当别人问起女儿今天的成就,她会笑着说:“这是自己刻意制造安排的”。目前在科隆国家剧院交响乐团担任竖琴首席演奏的女儿,无疑是孙素意引以自豪的掌上明珠,也是世界乐团争相邀请的出色演奏家。
孙素意结婚时28岁,而先生已届不惑之龄。这样的组合,曾令他们担心不孕。然而,老天爷终究是慈悲的,在新婚燕尔期间孙素意怀孕了。也许是天注定,他们给孩子起了刘航安的名字,取航行平安之意,果真应验了妈妈的期盼,日后忙碌地奔波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