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上最简单的哲理书
14914000000018

第18章 品格的力量(4)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千里马,就在沙丘那儿,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把马牵来,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召见伯乐,说你举荐的人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能识马呢?伯乐长叹一声,说:“他竟然达到这样的地步吗?这就是他胜我千万倍的关键呵!他观察到的,是马的内在素质,抓住了关键,而忽略了无关紧要的地方;看到内中,而忽略了外表。他只去看他所要看的,不看他所不需要看的;只观察他所应观察的,不观察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方法,就有比相马更重要的价值呀!”果然,九方皋所找到的是天下突出的千里马。

对马的观察是这样,对人的认识更是这样,只有抓住根本,看到本质,才能在小的方面不斤斤计较,才能真正与人相好。那种以貌取人,纠缠于小节、纠缠于表面而不能看到别人真正价值的人,是很难找到有益的真朋友,发现真人才的。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似在讲玉,实则喻人。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从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璞(含在石头里未经过加工的玉),他恭恭敬敬地把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看了看,便断定,“这是一块石头,不是玉。”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拄着拐杖来到宫中,将玉璞献给武王,武王仍命玉匠鉴定。玉匠说:“这不是玉,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这时已是一个残废人,他绝望地抱着玉璞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眼中滴出血来。文王得知后,派人将卞和请到宫中,问他:“天下有那么多人被砍了脚,为什么就你一个人哭呢?”卞和说:“我不是痛心自己被砍掉了的双脚,而是痛心无人识得真玉,忠贞之士被看成骗子。”

文王再请玉匠来,将玉璞进行加工,去掉表面的石头,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文王要对卞和大加封赏,卞和却独自悄悄地离开了楚国。后来,文王便将这块玉取名为:“和氏璧”。

由于为表面的现象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真正的宝玉,误把宝玉当成石头,这才是真正的糊涂。如果一般人这样糊涂,失去的可能只是一个可贵的朋友,如果一个执掌大权的人这样糊涂,失去的就可能是很多人才,甚至江山。

点滴哲理

能容人是一种气量,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更是一种智慧。

君子之行义之与比

大千世界有万种诱惑,刺激人的感官,诱发人的欲望,惑乱人的情志。浅薄之人往往见猎心喜,见异思迁,如进宝山,不甘空手而返,终至意乱情迷,乐而忘返,以至丧失真我,甚或罹祸殒身。眼前纷乱迷离之际,什么是取舍的原则,何者为立身之本呢?糊涂学尊崇一个“义”字。从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的原则出发,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朱熹注曰:“适,专主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合乎义的事,大家都应当去做,不必拘泥于一定要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然而,君子也是社会中的人,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总是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权力地位的诱惑,物质财富利益的诱惑,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人们不仅要抵御外来的侵蚀,而且要抗拒自身内在有可能膨胀的非分之想。孔子要求人们“义之与比”,无论你选择什么,义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取亦依从义,舍亦依从义;进要为义而进,退也要为义而退。

在这一点上,墨子的思想与孔子有相通之处。墨子认为,当时天下的诸侯,强力攻伐兼并,只是徒有“誉义”的虚名,而不体察其实,因而赞赏“古之知者”。在为天下图谋时,“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顺虑其义”,就是决定做某件事时,必须要考虑其是否合乎义的准则。只有在合乎义的准则的前提下,才能去实行。人们可以选择做这件事,或者不做这件事而选择做另一件事,但义是不可以选择的,义是行事必须遵循的唯一的准则。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聪明的人不屑为此,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首鼠两端,殚心竭虑,而自以为得计,蝇营狗苟,纷纷扰扰之际,纵使得蝇头微末之利,却丧失了长远根本之利。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贪利损身,求荣反辱的事,古往今来,还见得少吗?

点滴哲理

恪守一个一成不变的原则,似乎显得有些呆笨糊涂,其实却是最简明易行的为人处世之道,守一不变,神定气闲,万千色相,不扰于心。

为仁由己

“糊涂学”是一种内省的,不假外力,反求诸己的修身方法,它要求一切事情都从自己所能的做起。那么,仁义是不是能够通过自我的修养,通过内省的方法而达到呢?孔子认为,仁义的达成,完全要靠个人的努力,关键是你是否有求仁的主观意愿。

孔子在回答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的问话时有这么一段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为仁的方法,就是要克制自己头脑中不正的思想意念,使之符合于礼的规定,然后才可以成为一种仁德的人。要达到这种合礼的目标,即为仁,就必须靠自己内心的自觉,就是要重视自己内心的修养,来达到仁这种最高的境界。孔子曾经批评那种认为力量不足达不到仁,因而放弃努力的人。他认为只要内心立下为仁的志向,力量小也能够达到目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我有达到仁的志向,仁就会向我走来,仁不是很遥远的目标。孔子阐释了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仁需要做的几个方面,首先要笃信好学,要有一股守死善道的精神,认真地执著地追求;一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要把希望和努力放在别人身上,即“君子求诸己”来修仁德,从自己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能近取譬,为仁之方”则是修养仁德的好方法;在实行的过程中,还要时时地检查自省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了不合乎仁德的苗头或行动,以及时改正为好。总起来说,孔子就是说达到仁的目标主要靠的是人们内心的自觉,君子就是用各种方法督促自己达到自觉的目的,这样才能不断地使自己靠近仁的目标,最终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

关于仁义,儒道两家有不同的看法。儒家以为仁义是治世的法宝,而道家以为是乱世的根源。因为“道法自然”,而仁义则是人为定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反自然之道的。所以提倡仁义,只能带来诈伪。这种看法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至少在当时是这样。这也和我们现在有人认为“提倡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一样。但从另一方面看,“仁”是爱人,“义”是公利,呼唤爱心和提倡公利,也是顺乎社会发展的自然之道的。

点滴哲理

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而不必强求,不必企盼自己所不能做到的。

梦蛤蟆

韦先生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心地善良得很,平时走路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踩着了蚂蚁似的。

一天夜里,他外出归来,天很黑,没有月亮,连街灯也不亮。他是一脚高一脚低,跌跌撞撞,慌不择路地走回来的。

可刚走到家门口时,只觉得脚下踩着了一团软乎乎的东西,且“吱”的一声响。韦先生心里慌了:“怕是踩死了一只蛤蟆吧,罪过,罪过……”

他心里越慌,就越内疚。他想:“杀”了一条小生命,这蛤蟆肯定不会放过他,晚上会来索命。这一想,心里更是怕得不得了,连忙开了门进去。

韦太太看他脸色煞白,额上直冒冷汗,便关切地问:“可是病了?”

韦先生心更慌了:“我这样子病了?”

“不然,为何出了一头冷汗,脸色这么难看。”

“我可能害了一条小生命。”韦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这可把韦太太吓了一跳,这可是刑事罪呀,弄不好可要枪毙的。

“不,只是踩死一只蛤蟆。”韦先生解释道。

韦太太嗔道:“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只蛤蟆呀。”

“那好歹也是一条生命啊!我怕那蛤蟆会来索命的呀。”此时,韦先生觉得满肚子里有很多虫子在爬似的。心想,这或许是蛤蟆的卵长在我肚子里了。

“哎呀!你别自己吓自己了,哪有这样的事,快洗个澡睡觉吧。”韦太太劝丈夫说。

这一夜,韦先生寝不安席,老做噩梦。

梦见很多蛤蟆爬上他的身体,争先恐后地钻进他的肚子里,说是要在里面产卵,以作为对他踩死一只蛤蟆的报应。

正当他肚子里的蛤蟆越来越多时,他大叫一声,连韦太太也被他吓醒了。

韦先生心神不定,恍恍惚惚的,他一定要看个究竟,是不是真的踩死一只蛤蟆。他推门出去,走到他夜里踩死蛤蟆的地方,这才发现是一只被踩瘪了的烂茄子。

这时候,韦先生才心神稍定,肚子也不再觉得胀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蛤蟆在里面产卵的感觉。

滴水和尚十九岁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冲凉一下。他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生命,这么烫的水下去,会坏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浇水多好,可活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呀!”

他于是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所谓“曹源一滴水”的故事。曹源既是曹源寺,也是曹溪的源头,这说明真禅的源头在六祖慧能修过的曹溪。

人是有善良之心的,也就是佛说的“慈悲为怀”。生命无论多么卑微,在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点滴哲理

一念之差,心生障碍;曹源滴水,济心自来。

“包青天”拒砚

陈守实先生在六十年代曾说过历史的“时代价格论”。大意谓,民族灾难深重,外族入侵,人们爱看岳飞抗金戏;吏治败坏,人们爱看清官戏,什么包公呀,海瑞呀……

合肥有座包公祠,墓里躺着北宋有名的清官包拯。

宋仁宗庆历年间,包拯在端州(今广东肇庆)任知州。端州出产有名的端砚,据说始于唐代。端砚石质坚实,细润,发墨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且雕琢精美。古人有诗赞曰:“端州砚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端州石砚人间重。”端砚与湖州的毛笔、安徽的宣纸、徽墨一起,合称文房四宝。当时的皇帝附庸风雅,命端州每年向朝廷进贡六百方上好质量的端砚。作为地方官的包拯,便把这件事当作重要差事来做。

那天,包拯接到朝中送来的公文,要求提前一月催齐进贡的端砚,由水路运到首都开封,以应仲秋时节仁宗会见各国使节时,展示天朝物华天宝之用。包拯不敢怠慢,立即传唤手下各级官员商议,并请王通判和崔推官二人负责督办,派出差役到所属各县、各镇催促,不准多收一方。

宋代冗官冗兵,以文制武,文官执掌朝廷大权,一些权贵显宦多爱舞文弄墨,因此,收集名砚便成了他们的嗜好之一。端州地方的一些贪官污吏便利用每年向朝廷进贡的机会,在民间随意增加贡额,敲诈勒索,将多收的端砚作为敲门砖,结交朝中权贵,求得升官的机会。这王、崔二人见机会来了,便私下里商量如何做手脚。王通判由京城开封府尹牵线搭桥,已巴结上了仁宗宠妃张贵妃的父亲,这回私下要去五十方端砚;崔推官受了当地两名乡绅三千两银子,要为他们的儿子捐前程,也要送吏部几名主管官员几十方端砚。这两个各有所图,唯一忌惮的是铁面无私、清廉如水的包大人。

两人窃窃私语:

“包黑子不贪色、不爱财,难办哪!”

“这我知道!”崔推官接口道,“我看包黑子写得一手好字,自然也雅好文房四宝。我家有一方双龙戏珠的宝砚,不如忍痛割爱,将它悄悄放在他的案头,若他开砚磨墨用过了,咱就告他贪污宝砚,有此把柄,不怕大事不成……”

“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包拯到端州已一年多了,他明察暗访已弄清这里一班贪官污吏的作为。端州百姓每年有多少人因交不出乱摊派的石砚,弄得家破人亡!因此,他想了一个办法,命人在州衙大堂外,架起了一只铜钟,并在门口张贴告示,说百姓若检举污吏,逢五逢十日,击钟三下,知州包拯一定亲自升堂受理,这样的告示还贴到所属各乡镇。

王、崔二人利欲熏心,带领一带差役到处威逼利诱,四处多收石砚,还说这是奉知州之命,为朝廷效力,不从者严惩不怠!老百姓被逼得怨气冲天,状告他们的状纸不断。包拯心下明白,这王、崔两人,定在下面假公济私,横行不法。他下决心要碰硬,将贪官污吏依律法办。

包拯坐到自己的书桌旁,抬头看了看自己书写的用以自勉的条幅:“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定定心后,想往砚台里注水磨墨,忽然觉得不对头,这方砚台不是自己平时所用的,而是一方新的双龙戏珠名砚。他立即传唤童仆包仁,问:“这是怎么回事?”

包仁每天在这里打扫,他说没有见过陌生人来过。不知谁把砚台调换了。

包拯猛然记起,今日上午他在外书房会客,主簿赵成送来户籍典册,他命赵成直接进入内书房放在书桌上,会不会就是他干的?对,就是他!赵成是崔推官的表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