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4914300000034

第34章 生存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2)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具体做法

了解了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的过程以及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那么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独立性的培养呢?

1让孩子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随着孩子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以及能力的增强,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孩子非常希望自己尝试和参与成人的活动,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如何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的事情,让他们在日常小事中体会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在以后遇到更大的挑战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三岁的丽丽去公园玩,到了公园里以后,丽丽想要吃冰激淋,爸爸妈妈一看冷饮车那儿有不少人在排队买,爸爸妈妈想了想,拿出钱来对丽丽说,“如果你想吃冰激淋,那你就自己排队去买”。丽丽的父母认为让丽丽自己排队去买冰激淋,既锻炼了丽丽独立做事情的能力,又能让她体验到遵守社会规则的感受,为她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让孩子提出对自己可以理解的事情的主意和意见。有不少家长经常说的话就是“你还是个小孩,你懂什么”?这样的家长很少与孩子交流,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就行了,什么都替孩子决定,很少问孩子愿意做什么,不去征求孩子对事情的看法和意见,这样父母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无法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也无法赢得孩子的信任。家长应该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与父母平等的个体进行交流,来尊重和了解自己的孩子。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家长更应该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

四岁的晶晶从幼儿园回来,对妈妈说幼儿园要小朋友报课外辅导班,有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书法班。班上许多小朋友都报了美术班、舞蹈班,但是晶晶喜欢书法班。因为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晶晶去看书法展览,从那以后晶晶对书法非常感兴趣,只要看到有书法展览就让父母带着去,还让父母买笔墨,自己在纸上练着写。老师这次想征求家长的意见决定孩子报什么班。这时候,晶晶的妈妈问晶晶想报哪个班,并且说说其中的理由,最后让晶晶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了选择。

3遇到困难自己努力解决。每一个人出生之后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父母不要在孩子一遇到困难时就迫不及待地去帮助,比如,孩子摔倒了,马上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吃饭把饭撒在桌子上,马上就批评孩子,然后连忙给孩子喂饭,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感到自卑,从而失去探索世界、尝试新任务的勇气。

一次,红红的父母带她出去玩。在爬一个小土坡的时候,她显得有些害怕,不时回头看爸爸妈妈。爸爸有意想让红红锻炼一下,因为他知道虽然这是红红第一次爬坡,但是她是可以自己爬上去的,所以没有上前扶红红;但是妈妈却非常担心,她怕红红摔下来,又怕他磨破小手。母亲一会儿看看孩子,一会担心地嘱咐他一声,一会又让爸爸爬慢些,红红最终胆怯了,不肯再往上爬了,最后还是让爸爸抱上去的,没有达到尝试爬高的目的。

本来这个任务孩子是可以胜任的,但是由于妈妈的担心使孩子失去了认识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在孩子遇到一些可以自己战胜的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自己克服的机会,别忘了,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风筝,他们终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为了将来他们会成为能翱翔在天空的雄鹰,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日常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将来的立身之本——独立生活的能力!

6.中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的对比

曾经有一个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经历:他去八达岭长城游览,在入口处遇到一位外国妇女带着三个孩子也来游长城,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母亲走,还有一个大约两岁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母亲要去买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那儿,得到许可后,转身就去买票。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见母亲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边人的帮助下,从婴儿车里站了出来,还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母亲的依赖。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不由得产生了感慨,联想到中国的父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这位外国妇女没有对孩子过分的担心、过分的保护,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也会自己独立对待,而不是惊慌失措,大哭大闹。

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深切感受到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一天,他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两岁的儿子卡瑞会用剪刀了,还会抹胶水了。这位学者过去一看,发现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心疼,也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称赞孩子的敢于独立尝试的勇气,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两岁的小卡瑞已经会自己洗澡了,母亲帮他把热水给兑好,把衣服脱掉,卡瑞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问他用不用帮忙,他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用”。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最后用水擦干净,爬出了澡盆。

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都是由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美国父母对孩子关怀的也是无微不至的,这可以从他们为孩子设计的各种精巧的玩具中体现出来,但是他们决不代替孩子做他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通常美国孩子大约一岁半就自己吃饭,一把专用的高背靠椅,一个大餐巾,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少了就说明孩子不饿,大人不用再管,更不用追着喂。

与之相比较,许多中国父母则对孩子过分的保护、过分的干涉。在中小学校的校门口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父母等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即使到了大学,也有很多父母不惜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每到大学新生开学的时候,大学校园里都会人数突增,其中就有不少是送新生开学的家长。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衣服洗不干净,不知道如何来收拾床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会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一些学者曾进行了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在经父母同意之后,到孩子家里对孩子和父母的交往活动进行录像观察。其中,他们带去一套拼图玩具,要求孩子用所给的图形拼出所给的图片。这个任务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不同的家长表现得有很大差异。有的家长在旁边旁观,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只有在孩子实在有困难的时候,才给予引导性的帮助;而有的家长在实验员给出任务之后,就在旁边提醒,当孩子一遇到困难,马上就代替孩子拼,以至于有的孩子干脆自己不动脑筋,完全让父母替自己拼。当然这是一项追踪研究,这些孩子才刚刚上小学,还没有对这些孩子以后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考察,所以也无法得出很确定的因果关系的结论,但是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过于干涉训导孩子的方式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自我怀疑,并丧失自我探索的进取精神,变得被动,而引导式的教育使孩子既得到所需的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心,有一种健康的求知心理。

7.让“独苗”走出“温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在这些家庭中,孩子身上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独立性差。他们什么事情都不愿做,总让父母帮着干,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特别差,有一些孩子甚至连日常生活琐碎事情也不会做,如:吃饭、穿衣、洗脸洗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关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付出的太多。

爱子如命的家长总在极力为独生子女创设优越的物质环境,构筑一方“温室”,好让“独苗”早日成才,总是处心积虑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总想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然而这种关爱,这种付出真的对孩子有利吗?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一切都让着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成长的航道上总是暗礁密布,家长的庇护和包办代替总是有限的,一旦走出“温室”,娇生惯养的“独苗”便经不起日晒雨淋,更经不起暴风骤雨的考验,这样的下一代难道不让人担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那就是父母应该放开心态,让孩子独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岁的孩子独立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及时进行培养训练。比如:早晨起来,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穿衣服、系鞋带……这些事情孩子在这个时期非常想干,家长应鼓励强化,不要怕费事,更不要替他们干,或者横挑鼻子竖挑眼责任孩子。孩子“不大会干”正好需要给他实践的机会和具体的指导帮助,通过鼓励使孩子逐步形成独立意识。

(2)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事情,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画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性的发展。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有篇文章曾描述过这样一件事:有位妈妈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出去散步,马路上有一个台阶。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台阶不算什么,可对于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来说,登上这个台阶对他是一个挑战。旁边的过路人,有的说,把孩子抱上来吧;也有的说,扶孩子一把吧。而这位妈妈却微笑着一动也没动,而是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孩子。孩子看了看妈妈,他从妈妈的眼神中得到一种力量,于是自己尝试着上台阶,经过几次地努力,终于自己成功的跨到了台阶上。旁边的过路人都纷纷夸奖这个孩子,妈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孩子心里也充满了胜利的骄傲。

这位妈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马上替孩子解决困难,而是为孩子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这样,孩子从愿意干到会干,慢慢就形成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