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间谍”西施生死之谜
西施,又名先施、施夷光,施姓,春秋末年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生死下落之谜,众说不一,大概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沉海说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佳品。
二、隐居说
这种说法也是十分风行,最早它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里面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明代的陈耀文《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三、落水说
或许是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四、被杀说
这种说法可以说纯粹来自传说了。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四个版本中,其中沉海说和隐居说流传最广,而且相关的证据资料也最多。
“沉海说”的理由是:
《墨子·亲士》篇中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其中“西施之沈”的“沈”在古代就是“沉”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逸篇》中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修文御览》转引《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明代杨慎《太史升庵全集》卷六十八《范蠡西施》录《修文御览》所引《吴越春秋·逸篇》之文亦云:“吴王败,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在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中,也是对西施被沉江而死有很多的描绘。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隐居说”的理由是:
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它的记载是“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吴王大悦。”这和《吴越春秋》类似,但结局不同,认为“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对于西施和范蠡隐居,古人的诗词中也有很多描述。像李白的《西施》诗里就写道:“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苏轼的《水龙吟》词里也写道:“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杜牧《杜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是同时代的作品,但在记载西施的结局上却也迥异,这是西施结局出现不同版本的开端。至于以后历代古诗词中出现西施结局的不同说法,均是以此为依据的以讹传讹。究竟“沉海说”与“隐居说”哪个更有道理,必须根据最早的作品记载。
同时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两个概念:一是对《墨子》中“西施”的理解,一是对“鸱夷”的理解。
“沉海说”认为,《墨子》里明白地写着“西施之沉”。墨子出生并成长于春秋末期又是紧邻吴越的鲁国人,或耳闻或目睹吴越故事的壮烈活剧,他的记载应该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而且在司马迁《史记》中此人都有记载,可以断定历史上确有其人,以此推论,西施也应该确有其人。但司马迁在写到与吴越争霸相关的人与事时,却只字不提西施,可见《墨子》中提到的西施不是吴越争霸时的西施。
“沉海说”理解“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鸱夷本指****时青铜所制的鸟形盛酒容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多用皮革制成袋囊以盛酒)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并继续引证《吴越春秋·夫差内传》里面的记载:“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这段话中的“鸱夷”是伍子胥的代称,伍子胥死后,被装在鸱夷之器里投江。延伸出西施是被越王献给吴王的,吴亡后,越王把西施沉江,随伍子胥去了,而不是随范蠡泛舟五湖。值得一提的是“鸱夷”杜牧认为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因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以“鸱夷”借代范蠡是成立的,因为范蠡隐居,图的是隐姓埋名,不让越王追杀。
香魂已逝,史海沉浮,西施究竟归去何方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这也许将成为人们心中永远揣测不定的谜。
汉女缇萦救父之谜
缇萦,复姓淳于,西汉神医淳于意的五女儿。机智有勇气,因为她的勇敢、仁孝,不但使父亲含冤得直,免受肉刑,而且也使汉文帝深受感动,因而废除了这种残酷的肉刑。
缇萦生活在西汉文帝时期。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会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了解一些老百姓的疾苦。
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连坐,就是被牵连一同办罪)的法令。”
缇萦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跟随当时的名医阳庆学习医术。阳庆没有儿子,就把淳于意当作传承医术的徒弟悉心调教。他的教授方式很独特,让淳于意把以前学过的药方统统忘记,然后把自己辛辛苦苦研制的所有秘方都传授给了他,又传授给他黄帝和扁鹊的脉书,以及五色诊病之法。三年后,淳于意出师,开始行医,能够预先判断人的生死,一经下药,无不应验,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因此名声大噪。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齐国中御府长叫信,久病不愈,请淳于意诊断。淳于意诊断后说:“你这是热病,暑热多汗,脉搏衰弱,不过不会死。这种病起因是天气严寒却在河水中洗浴,然后身体发热形成的。”信回答说:“果然是这样!去年冬天出使楚国,走到莒县阳周河边,看见桥坏了,我赶紧拉住车辕,没想到马受惊,连人带马一块儿掉进了河里,几乎被淹死!后来被人救出来,衣服全湿透了,而且一阵一阵发冷,冷过之后又像火一样发热,直到现在都不能见寒气。”淳于意于是调制了液汤火剂驱除热邪,服一剂汗尽,第二剂热邪尽去,第三剂病就痊愈了。服了二十多天,完全就像没生过病的人一样强壮。
齐国章武里的曹山跗生病,淳于意诊治后说:“这是得的肺消病,又加上寒热。”告诉他的家人:“这是不治之症,你们就顺着他的意思,要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吧。”淳于意判断山跗是盛怒后行房事所得,三天后发狂,到处乱走乱跑,五天后就会死亡。果然,五天后山跗就死了。淳于意的医术就精湛到这种地步。
可是在公元前167年的某一天,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非但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到长安去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就这样,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缇萦就救了她的父亲,也促使了当时刑罚的改革。
乱世佳人蔡文姬婚姻之谜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西南)人,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博学能文,精通音律,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古琴家。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城头变换大王旗。蔡文姬生于此乱世,原本不可掌控的命运,变得更加不可预知。她出身名门,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在蔡文姬年幼之时,父亲因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今内蒙古境内)。董卓掌权时,蔡邕回到洛阳。年轻时,蔡文姬嫁给了卫道子,但不幸丈夫早亡,膝下无子,她又回到了娘家。此后,天下大乱。她的父亲蔡邕因受董卓提携,在董卓死后被王允一派投入监狱,后死于狱中。
家破国乱之时,蔡文姬跟随着饥贫的难民队伍流亡,遭遇了趁乱打劫的匈奴人,被劫掠到了匈奴。匈奴左贤王慧眼识珠,在衣衫褴褛、失魂落魄的难民堆中,挑出了蔡文姬。蔡文姬戏剧性地从俘虏变成了匈奴左贤王的妻子,开始了陌生的草原生活。在多年之后,蔡文姬日渐熟悉了这一切,也学会了一些匈奴语言,但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内心情感恐怕却是愈久弥深。而每当思乡之时,她就会吹起婉转凄凉的胡笳曲,即使是强悍的匈奴人听了也会莫名伤感。
蔡文姬在匈奴呆了12年,生下了两个儿子。在这段时间里,枭雄曹操已称霸北方。曹操曾师从蔡邕,在稳坐北方之时,他突然想起了恩师,恩师没有儿子,只有一名被匈奴掳走的女儿。为了报答师恩,曹操派使者带着千两黄金和璧玉前往匈奴赎回蔡文姬。使者的到来,让蔡文姬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母子亲情,一边是故土家园。而最后,蔡文姬选择了国家。“文姬归汉”和“昭君出塞”一样,成了日后文人墨客所喜欢的创作题材,一再演绎。汉代这两名女子的一归一出,是中国历史上让人难忘的两个碎片,生动而悲凉。总是沦为历史注脚的女性,却常常要搭上整个的命运去书写。
归汉之后的蔡文姬已三十多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她嫁给了年轻的屯田校尉董祀。乱世中的蔡文姬一生三嫁,但每一次婚姻都无法自己做主。而虽然三嫁,却入了《列女传》,这也是少见。《列女传》记载了蔡文姬救夫的故事。董祀犯法当死,蔡文姬跑去向曹操求情。当时,曹操正在招待公卿名士和远方使节,蔡文姬蓬头乱发地出现,向曹操叩头请罪,哀怨凄楚。曹操说:“我虽然同情你,但是文书已发下了,怎么办?”蔡文姬说:“您马厩里有上万匹马,有如森林般众多的勇猛士兵,为什么怜惜跑坏一匹马的腿,而不去救一条即将死去的生命呢?”于是曹操派人追回董祀,并赦免了他。蔡文姬勇敢救夫,挽救了最后一段婚姻。
蔡家原本藏书四千多卷,但在乱世流离中,毁坏殆尽,无所保存,甚是可惜。幸好蔡文姬博学多才,竟能背诵其中的四百多篇文章。在曹操的要求下,她把记忆中的四百多篇文章重新誊写于纸上,没有丝毫的遗漏和错误,而且书法精妙,这让爱书的曹操如获至宝。
人生经历是最大的财富,乱世的辛酸,成了蔡文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她最重要的创作是《胡笳十八拍》,颠沛流离的乱世遭遇孕育了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除此外,蔡文姬还写下了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而无论曲、诗,都是凄凉哀怨、婉转断肠。在个体的命运中,历史的线索也变得生动鲜活,充满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