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晋中精神
14949200000008

第8章 勇担重责拓新途——晋中精神“艰苦奋斗”浅析(上篇)

白昌华

知艰苦,才懂得要奋斗。耐得艰苦,才能够奋力拼搏。只有时刻信守艰苦奋斗,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志存高远的抱负。

传说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敢入,带领百姓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凿穿石壁,山开水去,空出了大片平原,形成了今天气象万千的晋中平原及城市乡村。艰苦奋斗,早已随着百姓们的汗水,深植于这片土地。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比较差。旧称:“晋省天寒地瘠,地物鲜少……人稠地狭,岁之年入,不过秫谷豆。此外,一切家常需要之物,皆从远省贩运而至。”

在这种环境中出身的山西商人,多能不畏艰险,万里行贾,勤俭经商。

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载:“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入学济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清人何秋涛《朔方备乘》卷46称:“所有恰克图贸易商民,皆晋省人,商民俗尚勤俭,故多获利。”

尤其往来于“茶马之路”的商人,贩茶于福建、湖南,销售于大漠之北,千山万水,穿沙漠瀚海,夏则头顶烈日,冬则餐冰饮雪,“饥渴劳病,寇贼虫狼,日与为伴”,一复一年奔波于商途,尤其经商于新疆、蒙古、俄国、日本的山西商人,更要克服语言和生活习惯障碍,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难以称雄于商界的。

这种精神,在战争时期发挥着巨大能量,顽强地支撑晋中人民走过苦难岁月。共产党、八路军之所以能在四面受敌、前狼后虎、围攻扫荡不断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发展为敌后不可抗拒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党的领导以及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八路军是钢骨,人民群众是浇铸钢骨的水泥。

1942年9月18日,左权将军殉国、辽县易名左权县,在新中国的版图上镌刻上了一个英雄的名字、光荣的县份,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高举着太行精神与左权精神熊熊火炬的勤劳的人民,共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会说话的孩子,都用自己的生命为抗日做着贡献。

男人前线打仗,妇女儿童在家种田纺织支援前线。从16岁至60岁的所有妇女,每人每年做35双军鞋。支援部队的军粮高达1100万斤。据了解,在8年抗战中,左权县人口损失高达12240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3%。129师进驻左权时只有9000多人,但是在出太行山时,总人数达到了30多万。

当年,八路军总部在左权县麻田村驻扎了整整5年,使左权县成为华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抗美援朝时期,一批批的年轻人走向了朝鲜战场,许多的家庭捐出了自家的铁锅,支援国家造大炮。进入建设时期,为了把资源运出左权城,全县群众投入到修路的热潮中。1954年,顺利修通了全县第一条公路。

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强化,是在大寨。

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500多口人的偏僻山村,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1953年,大寨实行农业集体化第一年,就制定了改造大自然的规划。他们凭着扁担、箩筐、锄头、铁镐,在土石山上开沟造地,平整田地,蓄水保粮,抗旱防涝,用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改良了土壤,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2年亩产237斤,1962年增至亩产774斤。

1963年8月,大寨遭受特大暴雨,冲垮100条堤坝,颗粒无收的耕地180亩,冲塌了113孔窑洞,倒塌房屋77间。灾情十分严重,但大寨人没有气馁,他们不要国家救济款、救济粮、救济物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就医治了这场毁灭性的灾害。

大寨大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逐渐改善社员生活的同时,向国家交售粮食175万斤,每户平均2000斤,在当时困难重重、粮食产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们不愧是农业战线上艰苦奋斗的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发愤图强,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恶劣的大自然奋争,与一切困难奋争,******主席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把大寨的基本经验总结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当时的大寨,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村庄。大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开拓之路为全国农业发展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

除了大寨,晋中大地无处不闪烁着“艰苦奋斗”的光芒。

左权县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山地多,耕地少,然而水资源丰富,全县有2260多条大小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

1973年,左权县的老百姓修滩造地,填沟造地,努力扩大耕地面积。在之后的几年间,县城中很多知识分子住到了乡下,和当地老百姓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通过数年的努力,左权人民通过修滩造地、蓄水保土,硬生生地将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

在太行山深处的老井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山西省的五分之一,十几公里之内没有地表水。沟里人祖祖辈辈为求生存,在历任党支部的不懈奋斗下,带领村民打井151眼均为枯井。

73岁的李羊宝提起往事仍欷歔不已。他说:“当年打井苦,都是用洋镐刨的。我打了58口井都没水。”老井村的第一口井是1986年水利人员在村后2.5公里的地方打出的。

直到2001年,经历了百年的找水苦难历史后,老井村终于家家户户饮上了甘甜的自来泉水,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