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隐忍力
14956200000012

第12章 有一种快乐叫隐忍——人能百忍自无忧,天天都是好日子

要想得到快乐,就须常念“忍”字诀,不但是要忍别人所加的侮辱谩骂,而且要在穷困痛苦的逆境中,能忍颓丧卑鄙之念不生;在富贵顺遂的顺境里,能忍骄矜沉迷之心不起。这样才能做到根除烦恼,心静如水。

1.真正的隐忍者,都是不动声色地把挫折踩在脚下

挫折和失败就像是人生的必修课,在期许和幸福之间,我们难免要经过一条满是荆棘的隐忍之路。

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永远春风得意、事事顺心。由于自身、环境、机遇、天灾、人祸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难免会遭受诸如朋友反目、家庭变故、病魔缠身、蒙冤受屈、考试落榜、应聘失败、用非所学等种种打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遭遇到了挫折。行走在人生道路上,谁都会遇到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们奋进。

在众多的松下电器经销商中,并不是每一个都年年盈利、生意红火的。有一年因经济不景气,很多经销商的生意都处于低谷。有一位经销商经过一段时间的亏损后,如坐针毡。他也曾试着找出经营的失败之处,但每次都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结论。于是,他告诉自己:现在市场行情不好,也许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然而一看到冷冷清清的店,心里就痛苦不已。他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干这一行的料,几度想放弃这个店。无奈之下,决定向松下幸之助请教,期望能得到一些改善运营状况的秘诀。

于是,经销商把经营模式的细节一个不落的告诉了松下。松下听完经销商的叙述后,说:“目前的市场萧条,生意不好,自然不能怪你。不过,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店都在亏损呢?”

经销商有些瞠目结舌,于是摇摇头。松下接着说:“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面对不景气的市场和如此惨淡的生意,你只是一味地发愁,不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只能说明你已被挫折打倒。总结每一位生意人成功的秘诀,不难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不是勇于接受种种考验的,并且绞尽脑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取得成功。如今你在此向我请教改善生意的方法,我只能告诉你我没有什么秘诀可提供给你。不过,你最好还是静下心来仔细地去思考一下,把它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然后倾尽全力去做,我相信你会走出一条路来的。”

松下这番发人深思的话给这位经销商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他回到店里之后深刻地反思了一下自己,然后他召开了全店职工会议,把他向松下幸之助请教的过程告诉了大家,并希望大家都能理解这位“经营之神”的“法宝”,然后去努力奋斗。

经过一番闭门苦思之后,经销商携员工们重新布置了商店的橱窗,商议出加强服务的措施,并开始了上门推销、上门维修、送货上门等服务。半年的时光过去了,该店不但改善了其经营不善的状况,而且门庭若市、销路愈来愈好,其营业额也呈直线上升。而这位经销商也明显成熟、老练了不少。很多人问他是如何走出低谷时,他总会意味深长地说:“我感谢松下先生的宝贵启示,也感谢那些挫折,因为那上帝赐予了我考验,在接受考验的同时,我也获得了一生受用不尽的法宝。”

挫折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它考验一个人的信心和毅力。在面对某个挫折时,你逃避了,它就会无数次地用同一个问题来为难你;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心里会有无尽的成就感,而且每次战胜它,你都会得到非常好的奖励。也就是说,面对挫折,如果因此而放弃,便会前功尽弃;如果继续坚持不懈,便有可能反败为胜。

纵观全球演艺人员的收入排行榜,史泰龙便是其中耀眼的一位。然而很多人所不知的是,在他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次的挫折。

22岁那年,史泰龙退伍,100块钱和破旧的金龟车便是他所有的家当。他开着车,啃着面包,像无头苍蝇般地在纽约找工作。从事演员工作是他最大梦想,他执着地去每一家公司应聘。但由于他没有把个人的特点与环境做出最适当地调适,没有考虑到自己不是英俊小生,想要当主角谈何容易,所以总共被拒绝了1850次。

不难想象,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高度的信心,没有积极的思想,在被拒绝两次以后,可能就会考虑放弃。然而史泰龙,却在被拒绝1850次后,还一直不断地鼓励自己:“这是一个充满仁慈的世界,它不会一直让挫折来陪伴一个人的。失败,只不过是暂时停止成功。”

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遇见了一位看好他剧本的导演。但是,导演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让他当主角,就跟他说:“如果叫你当主角,票房肯定会惨不忍睹的。”但是史泰龙却自信地说:“你如果要用我的剧本,一定要用我当主角,不然剧本我是不会卖给你的。”最后,那个导演只好尝试一次看看。没想到竟一举成功,这部电影就叫做《夺标》。

任何挫折都是上帝包装好的礼物。真的猛士,可以操纵自我心智,跨越道道障碍,打破重重险阻,奋力前行;真的智者,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这是彻悟人生的大度;真的隐忍者,都是不动声色地把挫折踩在脚下,它就成了你向上的阶梯。

2.以淡泊之心看待名利,享受清心自在的美好时光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和地位常常被看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追求一定的名声、地位和荣誉,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心态。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有了名誉和权力才等于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成名、成家与否,而在于面对现实,去努力而为之,去尽情享受生命,去细心体验生活的美好。

人在旅途,功名利禄只是一种身外之物,只要我们努力地前行,真实地面对我们所拥有或将要拥有的一切,你会发现,能满足一个人的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间,转瞬来去,就像是偶然登台、仓促下台的过客一样。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活在世上就要珍惜人生,不要贪图权势,自酿苦酒。荣誉与权势,都是身外之物,也是水流花谢之物,万万不可一味去追求它们。如果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那就无异于害人害己了。这样的人生有何乐趣?何况,争名夺利不但不会使你流芳千古,甚至会让你身败名裂!

焦耳,这个名字我们中学学物理时就很熟悉,人们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将物理学中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从1843年起,焦耳提出“机械能和热能相互转换,热只是一种形式”的新观点,打破了沿袭多年的热质说,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他前后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来测定热功当量,最后得到了热功当量值。

事实上,与焦耳同时代的迈尔是第一个发现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学家。1848年,当迈尔等人不断地证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确性,终于使得这一定律被人们承认的时候,名利欲望地膨胀驱使焦耳向迈尔发起了攻击。焦耳发表文章批评说,迈尔对于热功当量的计算是没有完成的,迈尔只是预见到了在热和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值比例关系,但没有证明这一关系,首先证明这一关系的应该是他焦耳。随着焦耳发起的这场争论的扩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上,纷纷对迈尔进行了不负责任地指责。迈尔终于承受不住这一争论和批评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焦耳以自己测定热功当量的精确性来否定迈尔的科学发现,使得迈尔陷入有口难辩的痛苦境地。此时,迈尔的两个孩子也先后因故夭折,内外交困中的迈尔先是跳楼自杀未遂,后来得了精神病。

即使是当年的迈尔被逼进了疯人院,但今天人们仍然将他的名字与焦耳并列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为争夺名利而导致的失误,也为世人所谴责。

不可否认,进入了权力中心的人,自有许多物质的、名誉的利益。可是权力也伴随着许多的烦恼和风险,有权在手所受约束也大:对待上下左右都要小心谨慎,而且由于权力地位与名利连在一起,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争夺权力地位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环环相扣,一旦投入其中,便会越滑越快,越陷越深,乃至不能自拔。从古至今,围绕着权势曾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演出过多少令人扼腕的悲剧?

所以说人生诸多烦恼,多由贪婪权势引起;人间诸多祸患,也多由贪婪权势招致。因此追求名誉和权力的时候,更应该铭记的是“君子爱财、爱名、爱权”都应取之有道。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人们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活法。所以,除了追名求利外,人生也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甘愿做个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饭,静观人生百态,这样,就能品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有的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发财,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地做好本职工作,下班按时回家,每个月领着不多不少还算说得过去的一份工资,晚上陪爱人在家里看看电视,周末带孩子逛逛公园,年轻的时候打打篮球,年纪大点练练太极拳,不生气,不上火,知足常乐,长命百岁。这样的人生可能看起来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闲适”给人带来的满足,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劳累、费心劳神、追求功名利禄之人所体会不到的。所以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都不会有的安全感,而国王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了。

旷世巨作《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契尔说过:“一直要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而真正的自由又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颗活得很累的心,因为它只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世间有许多诱惑,但那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最美,快乐最贵。我们想要活得潇洒自在,想要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做到:学会淡薄名利、割断权与利的联系;无官不去争,有官不去斗;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心自在的美好时光,这样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惬意。否则,太看重权力地位,让一生的快乐都毁在争权夺利中,那就太不值得,也太愚蠢了。

隐忍学告诫大家: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名利,乃是免遭厄运和痛苦的良方,也是得到人生幸福和快乐的智慧所在。

3.修炼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就会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有一句名言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地报复。

乐于忘记是隐忍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

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只要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而你不念恶,礼义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也会使为“恶”者感念你的“诚”,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时的郡丞,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便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也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丰功伟绩。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苏东坡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苏东坡由黄州调往汝州时,还特意到南京看望王安石,受到了热情接待,二人结伴同游,促膝谈心。临别时,王安石嘱咐苏东坡:将来告退时,要来金陵买一处田宅,好与他永做睦邻。苏东坡也满怀深情地感慨说:“劝我试求三亩田,从公已觉十年迟。”二人一扫嫌隙,成了知心好朋友。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被贬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这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通过李吉甫之手把陆贽干掉。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的借刀杀人之计成了泡影。对此,陆贽自然深受感动,他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

李吉甫不搞报复,宽待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是啊,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啊!是多么希望对方能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记啊!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如此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呢?

一个能隐忍的人,势必也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或者说,在隐忍的过程中,修炼好了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在《新华辞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原谅,饶恕,不予计较追究。它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宽容,首先要能容人言。乾隆是一国之君,可以说有宽容之量,他容得和坤的阿谀奉承,却更懂得用纪晓岚的诤言来进行“中和”和“补偿”,以维持一种心理的平衡。

人言有褒贬诤馋之分,褒奖之语,只有多责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明之事,才不至于在褒举中跌落下来。面对贬抑之语,无论多么残酷、无稽,也要坦然处之。而诤友诤言无异于苦口良药,着实难得,更要听得进、记得住、改得快。最害人的要属谗言,尤其是有了地位、有了有求于你的人后,易被谗言伤及元气。

宽容之人要善听、善辨、善纳、善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可偏薄。

宽容,还要能容人事。事有轻重缓急、大小荣辱之别,能否冷静处事,宠辱不惊看云卷云舒,当需要更博大的胸怀。就拿当前的家庭来说,据统计,妻子收入高于丈夫这一现象已成为家庭解体的新因素,因为这种现象打破了“男主女辅”的家庭角色关系,丈夫不能容忍妻子的霸气,妻子不能容忍丈夫的窝囊气。所以,造成了家庭战事频繁,导致家庭的破裂。要适应这一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双方也需要有容人之量,丈夫应从妻子的身上学习她的勤劳、吃苦、韧性等品德,并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中;妻子也要鼓励丈夫继续寻找更好的机遇,并不失妻子的温柔、贤惠,以此重新构建家庭新的平衡,就可以拥有经济宽裕后的幸福生活。

所以,宽容之于事,要善于分析,设身处地理解,并兼收并蓄,才能达到愉悦快乐之境。

宽容,最重要的是容人。它是容言、容事之根本。要用真诚的心来观察他人的长处,容纳他人的不足,善于发现、培养、发挥他人的长处,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互惠互利,才能成就事业,拥有更多的成功。

“天称其为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为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在世界构建的新的文明中,愿更多的朋友,能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厚待人,宽厚至语,宽厚做事。宽容于己不会失去什么,反而可以收获快乐,收获成功,会给人间增添多一些的欢乐和温情。

当你在隐忍中,修炼好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就会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4.换个角度看问题,任何一个困难都可以解决

真正会隐忍的智者,都相信一句话:要解决一切困难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任何一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而每一个矛盾只要找到合适的介点,都可以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这个介点在不停地变幻,它总是在与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玩游戏。

隐忍者主张转换看问题的视角,就是不能用一种方式去看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样,你肯定会钻进一个死胡同,离问题的解决办法越来越远,并处在混乱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危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酋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酋长的话。

他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到处发出“可怕啊”、“我们可怎么办”等声音。

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的水牛饲料。”

同样的一件事情,悲观的人只看到不利的一面,乐观的人看到的却是有利的一面,不同心态,呈现出的世界完全不同,呈现出的人生道路也就有了不同。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

“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

“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

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的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

“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那就不要悲伤呗。”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呆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清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还是轻松的?这全依赖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如果你摆脱不了它,那它就会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担子。“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太阳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吗?”放下烦恼和忧愁,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有一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船夫救起。船夫问:“你年纪轻轻,为何自寻短见?”

“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船夫听了,想了一会儿,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

少妇说:“那时的我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烦恼……”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了而已。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烦恼了,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请上岸去吧……”

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心中豁然开朗便上岸走了。

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句话很经典,它引导我们学会解脱,而解脱的最好方式是面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思路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因为事物都是多面性的,视角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会不同。

一个对生活极度厌倦的绝望少女,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杀。在湖边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画家,画家专心致志地画着一幅画。少女厌恶极了,她鄙薄地睨了画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样狰狞的山有什么好画的!那坟场一样荒废的湖有什么好画的!

画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情绪。他依然专心致志、神情怡然地画画,一会儿,他说:“姑娘,来看看画吧。”

她走过去,傲慢地睨视着画家和画家手里的画。但是,立刻,她被吸引了,竟然将自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她真是没发现过世界上还有那样美丽的画面——他将“坟场一样”的湖面画成了天上的宫殿,将“鬼一样狰狞”的山画成了美丽的、长着翅膀的女人,最后将这幅画命名为“生活”。

少女的身体在变轻,在飘浮,她感到自己就是那袅袅婀娜的云……

良久,画家突然挥笔在这幅美丽的画上点了一些麻乱的黑点,似污泥,又像蚊蝇。

少女惊喜地说:“星辰和花瓣!”

画家满意地笑了:“是啊,美丽的生活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发现的呀!”

生活的美与丑,全在我们自己怎么看,如果你将心中的烦恼和阴暗面彻底放下,然后选择一种积极的心态,懂得用心去体会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美丽动人。

5.隐忍让你保持谦虚的姿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隐忍体现在修养上,就是一种谦虚的姿态,这是大有裨益的。一个人只有保持谦虚的姿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发展自己的才能,才有更高的权威。反之,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只能阻碍自己的发展,最终一事无成。

主张隐忍的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可以根据容器的形状,而呈现相应的形状。水往低处流,地势越低,水就汇聚得越多。水虽然柔弱,但水滴石穿,再坚硬的物体,也会被水滴穿。我们常说谦虚是一种美德,其实,谦虚与老子说的“善”一样,也像水一样,虽然柔弱,却能滴穿最坚硬的石头。

谦虚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是因为谦虚的人,就像水一样,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很低,别人只要有一点长处,马上就可以看到并学到,渐渐地,能力、智慧、人生的境界,就在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了。

比尔·盖茨和他的团队带领微软公司创造了IT业界一个又一个神话,作为微软第一任华裔副总裁的李开复,除了景仰比尔·盖茨的商业成就之外,最景仰的是他谦逊的性格。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在微软专门帮助比尔·盖茨准备讲稿。这个朋友告诉我每次演讲前,比尔都会自己仔细批注并认真地准备和练习,到台上讲的时候都会讲得很好。而且,比尔每次演讲完,都会下来和我的朋友交流,问他:‘我今天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并且他并不是问问就算了,还会拿个本子记下来自己哪里做错了。当一个人能够在事业上做得这么成功,但还能这么敬业,还是这么谦虚,还是这么愿意学习,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很多人成功了就把自己变得很自大。我觉得比尔·盖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在众人之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因而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把别人的缺点当镜子,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怀若谷,应该成为每一个居于人生巅峰的企业家们的重要修养。

而一些领导则认为自己在一个单位里是“老大”、是NO.1,是给员工发工资的人,由此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其实他们是把因果关系搞颠倒了。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天地于万物,居功至伟,但从不夸饰。一个企业家也应“无伐善,无施劳”,不要到处夸耀和表白自己的功劳。不仅如此,你居于高位,还要深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富而无骄”,“富而好礼”,虚心向下属和其他人学习。

低调做人最忌气太盛。心气太盛,什么事都要拔尖,总是要吃大亏。而守仁不争讲究的是“谦德”。当个谦谦君子,就要把功名利禄看淡些,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些,低着头走路才能看清平坎,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有一位领导平日里非常谦虚,有一次他看到他的一个下级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感到写得很好,就认真地全都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这种虚心向下属学习的精神不能不让人产生敬意。

人所以有长处和短处,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工作经历等后天的原因。有些领导干部往往存有程度不同的“领导高明论”,认为领导就应当各方面都比下级强,觉得学下级会有失身份,会给人一种“领导还不如下级”的感觉。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和不正确的认识。领导应当比下级强,主要是指在领导方面或在总体上,并不一定代表领导哪一方面都比下级强,领导固然有自己的长处,但下级也绝非一无是处。下级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有比上级所长的地方,过去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学习下级就是正常的了。

所以,低调的管理者敢于聘用比自已能干的员工,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又有多少管理者能够有如此气度呢?许多管理者的做法都令人失望,他们往往选择在聪明才智和竞争力方面远不及自己的人,似乎这样才能使自己鹤立鸡群,而不至于被别人抢走“风头”,否则会让自己很没面子。

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华夏子孙谦虚的性格。如今,对任何一个现代人来说,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并以此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一开始即具备非凡的能力,而是能够不断地虚心向他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从学习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才能,所谓“成功是经验的累积”便是这个意思。

6.你的明天取决于隐忍的今天,但切勿杞人忧天

昨天已经消逝,明天尚未来临,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今天。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为往事追悔,才会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珍惜今天,就是我们对生命最好的问候。今天,可以是隐忍的,明天,取决于隐忍的今天,但是,切勿让今天来担当明天的忧虑!

1871年春天,蒙特瑞综合医院的一个医科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忧虑,他担心的问题很多: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毕业?怎样才能谋生……当他为这些问题万分苦恼的时候,幸运的是,他从一本书上看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一句话——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

这简短的24个字启发了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最终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创建了闻名全球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并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

他就是威廉·奥萨爵士。

42年后的一个春意盎然的夜晚,在开满郁金香的校园里,威廉·奥萨爵士向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讲演。他对那些高材生们直言不讳地说,像他这样一个曾在四所大学里任教的知名教授、畅销书作家,似乎应该有着“过人的天赋”,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说,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那么,他获得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他说这是因为他能够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隔舱”里。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去耶鲁大学演讲的前几个月,奥萨爵士曾乘坐一艘很大的轮船横渡大西洋。他看见船长站在驾驶舱里按下一个按钮,在一阵机器运转的响声后,船的几个舱门立即关闭,形成了几个完全独立的防水隔舱。

奥萨爵士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比那艘大海轮神奇很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遥远得多。我想奉劝大家的是:你们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人生的航程,以便让它处在一个‘完全独立的隔舱’里,这样才能确保航行的安全。在驾驶舱中,你要熟悉每一个按钮,并检查一下那些舱门是否可以使用。按下一个按钮,然后注意观察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关闭铁门,隔断那些已经逝去的昨天;再按下一个按钮,关闭铁门,隔断那些尚未诞生的明天,这样你就平安无事了。

“明天的重担加上昨天的重担,必将成为今天最大的障碍,它会把最强壮的人压垮。将过去的岁月阻隔在舱门之外,埋葬已经逝去的昨天,只有傻子才会为过去的往事而哭泣。同样,也要像隔断过去一样隔断未来。未来就在今天,因为明天是不存在的,拯救人类的时刻就在今天。为不存在的未来浪费心血、消耗精力、内心忧虑,都只是在折磨自己。所以,请把人生之轮的舱门都关上,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隔舱’里。”

奥萨爵士在那次讲演中强调,为明天做最好的打算,就是集中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是你迎接未来唯一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会说:“我一定要为明天早做打算,我必须为我的家人投保,我必须为明天的养老存上一大笔钱,我只有为将来周密地计划和准备,才能取得成功……”

没错,我们当然要未雨绸缪,这是必须做的。可是不要忧虑不安,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盟军军事领导人都在为明天制订计划,可是他们却没有时间为明天忧虑。美国海军上将阿尔斯特·金说:“我把最精良的装备提供给最优秀的士兵,然后交给他们精心策划的任务。我已经做了自己所该做的一切。如果一条船被击沉了,我无法把它捞起来。如果船正在下沉,我也没有办法阻止它。我得把时间用在明天急需解决的问题上,这要比为昨天的问题烦恼有效得多。否则,如果我老是为这些事担忧,我将支撑不了多久。”

今天的隐忍,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但是,请不要从今天开始焦虑,否则你就错过了隐忍的真谛,隐忍学要求你合乎逻辑地做出具有建设性的计划,而不是让你找不到前因后果而陷入逻辑上的混乱,从而最终导致精神上的紧张和崩溃。

7.能忍住一时的怒火,将获得一生的益处

愤怒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感情。成千上万的人毫无必要地受到我所说的“毒性愤怒”的侵害,这种愤怒每一天都在实实在在地毒害着他们的生活。

愤怒是无法被彻底消除的,而且也没有必要消除它。但学会隐忍的人,势必会对它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不管是在家里、在工作中,还是在你和关系亲密的人相处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愤怒管理,这样你就可以从愤怒中获益。

愤怒就其本身的特性来说是短暂的,它就像拍打沙滩的波浪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5到10分钟之后,火气就下去了。但对某些人来说,愤怒会挥之不去,并有可能愈演愈烈。

不悦要比愤怒更加常见。如果仅仅感到不悦,一般不是什么问题,但前提是这种感觉能就此打住,不往下发展。

怎样才能让不悦之情就此打住不往下发展呢?下次有人惹你不高兴时,你可以尝试像下面这样去做:

不要把事情想得过分严重。用正确的眼光对待。如果在开车时有一辆车突然插到了你的前面,要记住这只是让你不快的小事,而不是世界末日。

不要把问题个人化。那个开车时插到你前面的司机并不认识你——他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给你带来的不快,也许某件事让他不顺心,因此想发泄出来,但这绝对不是针对你本人。

不要指责别人。一旦开始指责另外一个人,就很容易使你的不快升级。所以,让事情就这么过去吧,别再去追究。

不要老想着报复。把某事归罪于某人后,下一步往往就是报复。与其这样,不如把精力用在比报复更有用的事情上面。

不断探寻让自己面对某种情况而不生气的方法。开车的时候其他司机让你不悦,但你该怎样做才能不让这种不悦升级为愤怒呢?也许你可以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节目,特别是一些轻松愉快的节目,也许一些其他的方法对你更有效。总之,你要不断地总结和摸索。

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无助的受害者。采取一些措施使自己适应令你不快的情况,或者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在做,就比只在那里生气要好。

不要让负面情绪放大你的愤怒。愤怒会加剧你的郁闷。告诉自己:我不会因这种令人不快的情况使我的坏心情雪上加霜。问自己:如果我心情不这样糟糕,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样做?然后就那样去做。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村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

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

当农夫怒目审视那只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只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如果你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分析那些容易让你生气发火的原因,你就可以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自己害怕什么,自己想要什么。

8.鸡毛蒜皮的小事,忍者一笑就过去了

著名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认为,许多人都有为小事斤斤计较的毛病。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愁一些一年内就会被忘掉的小事。

1945年3月,罗勒·摩尔和其他87位军人在贝雅·SS318号潜艇上。当时他们的雷达发现一支日本舰队朝他们开来,于是他们就向其中的一艘驱逐舰发射了三枚鱼雷,但都没有击中,而这艘舰也没有发现。但当他们准备攻击另一艘布雷舰的时候,它突然掉头向潜艇开来(是一架日本飞机看见这艘位于60英尺深的潜艇,用无线电告诉了这艘布雷舰)。他们立刻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测到,同时也准备应付深水炸弹。他们在所有的船盖上多加了几层栓子,同时为了沉降保持安静,他们关闭了所有的电扇、冷却系统和发动机器。

3分钟之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他们四周爆炸,把他们直往水底压深达276英尺的地方,他们都吓坏了。按常识,如果深水炸弹在离它17英尺之内爆炸的话,差不多是在劫难逃。那艘布雷舰不停地往下扔深水炸弹,攻击了15个小时,其中有十几个炸弹就在离他们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他们都躺在床上,保持镇定。但罗勒·摩尔却吓得不敢呼吸,他在想:“这回完蛋了。”在电扇和空调系统关闭之后,潜艇温度升到近40度,但摩尔却全身发冷,穿上毛衣和夹克衫之后依然发抖,牙齿打颤,身冒冷汗。

15小时之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的炸弹用光以后就离开了。这15小时的攻击,对摩尔来说,感觉上就像有1500年。他过去的生活都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坏事,所有他曾担心过的一些无稽的小事:在他加入海军之前,他是一个银行的职员,曾经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太少、没有多少机会升迁而发愁;他也曾经为没有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部新车子,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而忧虑;他非常讨厌自己的老板,因为这位老板常给他制造麻烦;他还记得每晚回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难过,常常跟自己的妻子为了一点儿芝麻小事吵架;他也为自己额头上的一块小伤疤发愁过……

多年以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起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着要把他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唐、渺小。就在那时候,摩尔向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见到太阳和星星的话,就永远不会再忧虑。他认为在潜艇里那可怕的15小时里所学到的,比他在大学读了四年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针对人们都有烦恼的习惯,卡耐基曾给出了一些富有哲理的法则:

“生命太短暂,不要再为小事烦恼。”

“当我们害怕被闪电击倒,怕所坐的火车翻车时,想一想发生的概率,会把我们笑死;要懂得闲暇时抓紧,繁忙时偷闲。”

“对必然的事轻快地承受,就像杨柳承受风雨,水接受一切容器一样。”

“如果我们以生活来支付烦恼的代价,支付得太多的话,我们就是傻瓜。”

“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过去的事烦恼的时候,你应该想到这个谚语: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9.当下,就是生命最好的礼物

人生的问题很多,但如果给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们关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学、宗教重视探讨生的来源及死的归宿。佛教作为生命的科学,人生的智慧,对于生死问题,不但有深刻的研究,还有解决的方法。

死对人来说,是无法回避的,生的末端便是死。谁不想长命百岁?但人活百岁终要死,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当然,对死亡怀有恐惧并不奇怪,人一死,便会失去生活带给他的各种美好事物。但一个人,如果你经历过人世沧桑,活着时尽职尽责地工作,没有虚度时光,那么应该死而无憾了。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如同旅途的一个驿站。正像英国作家雨果临终前说的那样:“生命的旅行,总有结束的时候,我该休息了。”

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罗素对生死的理解很形象: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流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更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海洋,不再有明显地间断和停顿,而后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们所珍爱的一切都将存在下去。

如果我们都能像罗素那样,把人生比作河水,不知不觉地融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自身的存在,那就不会感到死的恐惧了。当死亡来临之际,坦然面对死亡,把它当作生命过程里的一个环节。像雨果那样,临终轻松地说:“我该休息了!”

圣严法师说:“人活着不过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在,所以你一切都在。”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也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反义词,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禅宗还有句名言:“大死一番,再活现成。”倘若不以身体作为死亡的依据,人的一生当中,总是要面临无数次死亡与重生的体验。

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费尽心思追寻的是:得不到的财富、不确定的爱情、过眼云烟的名利,却很少人能够停下来想一想,要如何正视终须面对的死亡。生死其实是同一件事的两面,生时不能无忧,临死必将慌乱。人生是一连串的未知、不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死亡”,但却也是人们最难以接受的事实。悲恸、嚎啕与怨天尤人都于事无补,唯有坦然接受,好好准备。然而,我们准备好了吗?

人的一生之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死亡无疑是不如意中最不如意的一桩。死亡和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失败或者失去是一样的,都令人感到无比沮丧,尤其是面对自己或亲友终将死亡的事实时,更是难以接受。

死亡,是很多人的忌讳,但是,谁又能决定死亡?死亡,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面对生死,恐惧是多余的,惟有面对。面对“有生必有死”的必然现象,犹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像我们现在对谈,结束后就要分开。见面是缘,分开也是缘。分开以后会不会见面?以后是以什么样子的角色见面?在什么样的场合?不一定!如果真有缘,就一定会再相见的,不管时空如何转变。

虽然人生中有许多不确定的事,但有一件事是绝对确定的,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到最后,终究不免一死。把时间拉长,生死、死生是无尽的轮回。如同昨天、今天、明天的无尽延续,前生、今世、来生也是无始无终的联结,而贯穿无尽时间的是当下。这一刻是生,但对下一刻的生而言,前一刻的生已然是死。

前生已逝,未来未到,这都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唯有每一个现在,是我们可以把握得住。因此,我们不必因为终将死亡而变得消极虚无,也不必因为今生的不美满而寄望来世。把握“当下”的生活态度,其实就已决定我们的幸福与悲哀了。

在每一刻的现在学习努力,并在每一刻的当下练习“为而不有”,那么,每一刻都将是圆满的结束,也就是崭新的开始。

孔子的学生季路问孔子:“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也许,在了解死亡的意义之前,要先知道怎么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不必以生死命题来钻牛角尖,也毋须在虚幻中迷失自己。因为,人生是永远的舍弃和永远的追求。我们无法预知死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活在现在、活在当下。

当下,就是生命最好的礼物。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的境界,也是死的境界。只有真正尊重生命,懂得并参透生命的人,才能正确的把握。

10.保持平常心,在隐忍中体会蛰伏的美丽

哲学家邱斯顿说过:“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任何事情都要看开,都要用智慧去面对。平常心不是平庸心,不是对什么都无所谓、得过且过、碌碌无为地度日。保持平常心,并不等于要放弃远大的抱负与雄心,只是不要把成败看得那么重要。努力了、奋斗了,只求无愧于心就可以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山姆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画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不过没人买他的画,因此当他想起来时会有些伤感,但只是一会儿的时间,很快他又开心起来了。“玩玩足球彩票吧!”他的朋友劝他:“只花2美元就可以赢很多钱。”于是山姆花2美元买了一张彩票,并真的中了头彩!他赚了500万美元。“你瞧!”他的朋友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我现在就只画支票上的数字!”山姆笑道。山姆买了一幢别墅并对它进行了一番装饰。他很有品位,买了很多东西: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迈森瓷器,还有古老的威尼斯吊灯。

山姆很满足地坐下来,他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着他的幸福,突然他感到很孤单,便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蒂往地上一扔——在原来那个石头画室里他经常这样做——然后他出去了。燃着的香烟静静地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阿富汗地毯上……一个小时后,别墅变成火的海洋,它被完全烧毁了。

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山姆。

“山姆,真是不幸啊!”他们说。

“怎么不幸啊?”他问道。

“损失啊!山姆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朋友们说。

“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2美元。”山姆答道。

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也许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但是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因为这样于事无补。人们的生存空间广阔无边,人生的经历异彩纷呈,能像山姆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谈何容易。

古时候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都能百发百中,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有天便传到夏王的耳朵里。有一次很偶然,夏王亲眼目睹了后羿的神箭法,很欣赏他的功夫。夏王便招他入宫中,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的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今天请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没射中,那就要削减你的一千户封地。”

原本很自信的后羿听了夏王的话,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脚步沉重地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但因为心里想着这一支箭的重量,他无法安心,结果没有射中。

之后,后羿更加紧张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不能集中了。后羿收拾弓箭,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夏王为此心生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却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他的得失心太重,以至于不能专心射箭,有愧于神箭手之名呀!”

过分看重利益往往是我们做事的大敌,对身边的事物尤其是名利,不妨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样做人才能更加豁达和乐观,才能够安心地享受生活。

平常心是人生修养的一种很高境界,是一种平静和坦然的人生态度。平常心是尘世中的微笑,是物欲中的淡泊,是风浪中的平静,是困厄中的坦然。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自净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对生活中的得失成败,要看得淡一些。用平常心来看世界,我们才能善良、热忱地为人做事。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使内心达到一种真正宁静的境界,才能在万籁俱静的夜里,聆听大地的天籁:鸟叫虫鸣,风声,雨声,花开花落;才能在喧嚣的尘世,静观人生之百态,感悟人间之冷暖。

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和体会到平凡的生活中蛰伏的美丽。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能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在诱惑面前,镇定自若;在金钱和荣誉面前,无动于衷;在失意和落魄时,不气馁。

趣味贴士——情绪年龄尺

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并逐步由幼年的淘气、童年的天真、青年的血气方刚、壮年的坚持不懈逐步成长,直到中年、老年才渐渐学会某种稳重和追求圆满。但是也有些人,身体在逐渐成长、成熟,心灵却总不见成熟。

因此,大家可以采用这个尺子来对EQ年级进行区别,这样你会为自己的情绪管理平添不少乐趣。例如,如果对方无理取闹,你可以定义他为“EQ二年级”,你希望自己“EQ五年级”,就不会再和“EQ二年级的小朋友”计较了。

这个EQ年级的区分,只是用来表示人生某个阶段情绪的控制能力或EQ的商数,但是事实上,其结果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也许我们情绪很稳定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是5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或者说是EQ五年级,这时可以较理智地应用智慧来处理情绪,但是有些时候,特别是有异常行为出现时,我们却容易变成最初的冲动、暴躁的情绪商数水平,情绪控制的能力会一下子又跌落到不及格、不成熟的情绪年龄阶段。

如果你以前比较随性、任性,容易冲动,我坚信,了解这些以后你肯定能够知道冷静、理智地应用某些原来所具有的智慧去处理情绪行为问题,那么,也许你的情绪能力就会从现在的20岁的任性提升到50岁的智慧管理级别,从而可以增加30年功力。

一年级1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天真幼稚、性情淘气、纯真

二年级2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任性、冲动、好争辩,动不动要与人斗嘴、打架,多愁善感、爱恨不分、随意任性、不知情绪为何物

三年级3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相对成熟、心智稳定、不会乱发脾气

四年级4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处事稳重、不轻浮、不毛毛躁躁、懂得冷静

五年级5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懂得应用智慧处理情绪问题、能理智思考情绪问题、能够正反逆向思考、比较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别人的情绪、能屈能伸、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六年级6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与人相处融洽、经验丰富、人生已度过历练的阶段,懂得待人处世,处理情绪问题较为圆满、求得双赢

七年级7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放得下、想得开、凡事不会太放在心上

百岁功力:(大师)100岁的情绪控制功力

圣性:年届百岁、与世无争、具有圣人心性和悟性、大觉大悟

心空:不执著,少有贪、嗔、痴之恶念

空无:心无挂碍、少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人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