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14978600000043

第43章 本体变化·目标确认·思维创新:透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访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路海波教授(1)

■受访者:路海波

采访者:杨乘虎

本次接受采访的电视艺术理论名家是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路海波教授。从教三十年来,路教授一直致力于戏剧、电影和电视艺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他以戏剧艺术作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原点,以电视剧美学切入电视艺术理论建构,力求将戏剧、电影、电视艺术融会贯通,可谓风格独具。迄今已发表《电视剧美学》、《电视剧编剧技巧》、《中国话剧发展的探索》、《屏幕的剧作美学》等影视戏剧专著、专论和评论百万字。

繁荣·泡沫: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考察

杨乘虎(以下简称“杨”):当前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红火,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数百所高校遍地开花,招生规模一路飙升。不过,量的扩张也浮现了不少问题:盲目扩大、学科泡沫、定位不准、模式趋同等。有评论说,影视艺术专业现在是扩招过速、虚火上升。

路海波(以下简称“路”):影视艺术专业的扩招,我想有着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影视文化产业对于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北京市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立市战略之一,开始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他大中城市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构想与此相关的发展纲要。这样一种来自国家、社会的需求,直接带动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扩招。

其次,因为国家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成本比较高,影视艺术专业,包括一些传媒专业,比一般专业的学费都要高一些,所以这种扩招也就附带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各路高校,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也上,利益驱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在外地设考点招生的时候,就曾亲眼看到,有的高校设立广播电影电视学院,一年的招生规模有两三千人,像播音主持专业,一年就招好几百名。

杨:这样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是否足以保证质量,令人怀疑。影视行业的生产格局变化多端,的确影视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择业出现了困难。眼下正是暑期,央视的各个栏目里挤满了实习的学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就业的压力不言自明。国家已经通过硬性降低高校扩招增幅,来矫正扩招过速带来的一些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中国影视艺术专业已经过于膨胀,是该整盘收缩、固本培元的时候了。

路: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的人口大国来说,我们的教育,包括影视艺术教育不是膨胀,其实还是不够!我们不能因为当前影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出现一些困难,就来责怪说影视艺术教育饱和了。教育应该有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能形成竞争,良性竞争、优胜劣汰之后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高等教育扩招的积极影响是大于消极影响的。而且,我们国家整个艺术教育还处于一个过渡期,在最近几年遍地开花、雨后春笋的扩招情况出现之前,规模很小,基础也比较薄弱,基本上是文化部和个别部委所办的少量专业艺术院校,总共不到20多所。综合性大学里很少开设专业艺术教育,虽然师范院校里有一些,但也是普及性的,基本上立足于传统艺术门类,影视艺术教育几乎不涉及。

近十余年间,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了跨越性的历史进步,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这样一些专业性院校,在专业建制、培养规格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综合大学陆续涉足影视艺术教育,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使得影视艺术教育在办学规模、层次上都有了质的突破。影视艺术的学科建设也迈入了快车道,理论成果和研究水平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全国开设影视艺术教育的院校将近有600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国家强调科教兴国、人才战略和影视产业大发展的必然结果。

杨:就目前全国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科设置来看,基本上以艺术学、传播学、文学三个一级学科为主要支柱,来整合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中国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整体学科框架还显得比较粗犷,真正着力于广播电视艺术学这一核心学科建设的并不多。

路:目前,对于电视艺术学的理论界定还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从最原始的形态学的角度出发,普遍地是从外部特征上把握它,还没有从内部构成上进行属性、特质的比较与细分。所以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特征还比较驳杂,学科建设还没有上升到最高的本体规律层次。这样,学科对于影视艺术教育的支撑就不够有力,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影视艺术教育在专业划分、专业定位,乃至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专业之间差别不大,特征不明显。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一方面需要拓宽视野,将影视艺术教育放大到文化传播的范畴;另一方面,更需要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理念、本体、体系、方法,在产、学、研的机制中进行深化、细化、科学化、规范化。

杨: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文化力量,影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影视艺术教育也相应地从艺术教育拓展为当下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它承担着专业化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文化教育的多种功能,肩负着培养影视专业人才、面向社会进行艺术创造与审美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

路: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同时,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保持着比较快的速度,作为民族文化、国家形象的有力代言人,影视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好莱坞的梦工场对全球文化市场的席卷性浪潮,韩国影视作品对于国家形象的有效作用,以及在此之前日本影视作品对其国家形象的推介作用,我们都有目共睹。这些年来,走出国门的影视产品为世界了解中国也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但是相对于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需求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出“美育”的教育理念。今天,大力加强影视艺术教育,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美育程度、艺术素质,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文化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面对着今天影视艺术教育整体发展、全面壮大的局面,我们更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和监控机制,需要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对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本体认知、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之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技能本体·素质本体: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本体变化

杨:谈到对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本体认知,在专业院校时代,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比较偏重于应用学科,技能本体比较张扬。然而近十余年来,综合性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壮大,使得素质本体越来越凸现。长期以来,技能本体和素质本体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

路:早在1999年,由北京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八家院校在北京郊区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北京高校影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研讨”,其实就是研究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怎么办?当时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综合优势,另一种是特色优势。像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这样原先专业教学资源比较优越的院校,特色优势突出,综合优势就不明显。而像北大、清华、北师大、首师大等综合性院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学生的艺术实践硬件与师资不是很完善,所以他们偏重于利用自身人文学科的雄厚基础突出综合优势。相比于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缺乏丰富的文史哲资源来实施素质教育,如果说拓宽和加强学生的文史哲的修养和基础,那肯定不能和北大这样的学校相比。由此可见,素质本体和技能本体的关系处理,的确是“因校而异”,跟学校的传统、性质、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当前,影视业的生产和传播正在趋向智能化,它必然要求从业者的定位发生转变,从单一的技能操作型或者素质型转向既有很强实践能力,又有着较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现实的需求是最好的推动力,有助于促使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从对立走向融合。

路:这里面还存在不同的培养规格和人才定位,就现实需求量最大、培养数量最多的基础层面来说,我认为影视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是适合技能型培养的,学校更侧重的是训练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毕竟,影视艺术是高科技的艺术,实践性很强,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性操作训练,对于这样的专业培养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为辅,如果说素质教育为辅的话,言下之意就不重要。我们专业性的艺术院校同样提倡尽可能拓宽、提升学生的素质。在以技能为特征的影视艺术本科教育里面,把素质教育作为基础,这是大多数专业性院校一直不遗余力在做的。这些素质基础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素质基础,英语、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国家要求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是专业素质基础,影视艺术史论、作品研究与分析等。

要想技能本体和素质本体和谐共生,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共同齐头并进,保持一种积极的发展态势,有一定的难度。从基础来说,我们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大学以前的知识结构还是有一种单向度,从学校习得的记忆性知识比较多,文史哲方面的基础和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薄。再加上来自社会、家庭、文化氛围的多重影响,他们对社会、人生、民族的理解存在很多欠缺。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速度很快,可是掌握了技术层面的能力后,他们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世界却是比较狭窄,甚至是变形的!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也令我们深感压力。怎么能够让学生眼界更加开阔一些,文史哲的基础更加厚实一点,这既是迫在眉睫的事,却又是欲速则不达。

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所处的文化语境的变化。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仅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还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毫无疑问这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强势格式化,将人生、世界定位变成了图景化,就有可能带来浮浅和片面的认知,导致理性思维的矮化、萎缩和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