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是块金子,就会发光。《盲井》的艺术成就,使它得到了很多奖项:美国"翠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对我来说,最难以忘记的,则是台湾的"金马奖"。
很多内地的观众可能并不太了解"金马奖"。
算起来,创立于1962年的金马奖算得上是中文地区之中,创立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它与香港的金像奖和大陆的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界的三大电影奖项。在内地和香港都还没设置重要的电影奖项时,金马奖是华语电影界最受注目的电影盛会。
金马奖分为华语影片竞赛单元与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两个单元。竞赛单元包括剧情片、短片、纪录片及动画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视觉特效、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动作指导、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剪辑、音效等;特别奖项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非正式竞赛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各个电影节都有自己的倾向和口味,金马奖的口味偏重人文,着重鼓励艺术性色彩浓厚的电影。近年来,在台湾本土电影日益衰落的状况下,许多人批评金马奖对台湾电影市场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有时金马奖的口味会往商业上倾斜一些。《盲井》参赛的那一年,金马奖参赛片中,商业片的阵容很强,有那一年的大热门《无间道》、《PTU》、《金鸡》。最终《无间道》横扫全局,囊括包括最佳剧情、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项重要大奖。
《盲井》最终获得了两项大奖: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新人奖。
那一次,我第一次见到刘德华。
那一届评奖,刘德华夺得影帝的呼声非常大。毕竟,他在《无间道》中所作出的突破演技的努力有目共睹,而他在香港演艺界的地位、身份也非常受人尊重。然而,他总是得不到表演类的奖项,有人开玩笑说,他的英俊影响了别人对他演技的认同。
那一年,很多人都觉得应该给刘德华一个奖了。然而,这个奖项最终还是落在了梁朝伟手里。
真是"既生瑜,何生亮"啊。
我没想到,我和刘德华的第一次相遇,竟然是在洗手间里。
2003年的第40届金马奖,我完全是在晕晕乎乎中度过的。
到台湾的路费,是借的。领奖穿的那套黑色立领中山装,是剧组给我做的;我的发型,是造型师给做的--打从生下来,我从来没这么体面过。我看着镜子里那个体面干净的小伙子,完全不认得,这个人是谁。
我晕晕乎乎地走了红毯,晕晕乎乎地上了台,晕晕乎乎地拿起了奖杯,晕晕乎乎地讲了得奖感言。
在感言中,我感谢了李杨导演,感谢了剧组里所有的同事。
连上洗手间,我都是晕晕的。
从来没用过这么高级的洗手间啊,瓷砖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子,洗手间里不但没有异味,反而飘着淡淡的香气。一切都是自动化的,包括冲水龙头。
我去洗手,却不知道那种自动出水的洗手器怎么用。我用手"啪!啪"地拍着洗手器,它却比我还倔强,就是不出水。我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时,有个人过来,轻轻地帮我按了一下,水流出来了。我感激地向他道谢,一回头却惊呆了:刘德华。
我竟然亲眼见到了刘德华!我更加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了。
日记之十二:2003/12/一会儿睡,一会儿醒,脸都笑僵了
李杨导演给我打电话,说去香港和台湾参加电影节。
听说还要坐飞机,我高兴坏了。以前师兄弟在少林寺的时候,"出国"的玩笑又想起来了。但不是出国,而是香港。能去香港,已经让我很满意了。我想老了后,能告诉村里的人,我这辈子没白活,我坐过飞机了。
北京飞香港差不多飞三个小时。我从窗口往外看,看那云层翻来卷去,好玩极了。
台湾去了七天,到了台湾之后,记者采访《盲井》,第二天看报纸发现,台湾的报纸还都是繁体的,上面有文章介绍这个戏和我的情况。颁奖那天晚上走红地毯,照相机咔嚓响个不停。我东摆一个Pose,西摆一个Pose,觉得可好玩了,后来脸都笑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