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问我:"那武打片,你是男主角吗?"
"不是。"
"那你还是上这个,这个你是男一号。我保证,这部戏出来以后,你的感觉就会不一样,没人再叫你傻根了。"
徐老师说:"孩子,我们不会害你的,你相信徐老师说的这些。这是我们走过的路,合作过的导演,我们很明白。"
我相信徐老师的眼光比我好,答应接下这个本子。
《士兵突击》的导演是康红雷。我曾经看过他导演的《青衣》,徐老师演的。我也喜欢看《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我不知道这两部戏是同一个导演导的。
第一次见面,导演先给我讲了一下《士兵突击》的故事。他说,这是一个军队戏,是关于一个普通士兵的经历。
听说又是一个军旅戏,我有点犹豫了。那时候,《亮剑》播得特别火,而且《暗算》事实上也算得上是军旅戏。它们能够火起来,在我看来是题材比较另类。《亮剑》出来之前,大家都没有见到过李云龙这种人物;而《暗算》出来之前,也没人看见过关于破译密码的电视剧。天才加死亡,故事、人物都非常精彩。有了这两部在前,我不知道这部《士兵突击》将来出来以后会怎么样?能不能超越前面这两部戏。
但是看了剧本之后,所有的顾虑都消失了。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精彩的剧本。我看得心像刀扎一样难受,说:"谁是编剧,我要杀了他。"
怎么说呢?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的剧本,我觉得那个角色就是按照我的经历写的。
剧本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农村戏。我看到父亲送许三多上火车,许三多一路叮嘱父亲:"出来别叫我龟儿子了,要叫我儿子。"那台词,真是鲜活。
然后,我戴着帽子去试装,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军人形象,立刻就喜欢了,彻底忘掉了没有接那部武打片的难受劲儿。
其实,我也曾经想过当兵,但是因为在北京闯荡,就没有参加体检。因为这,还罚了家里五十块钱。我觉得,男人都有军队的情结,当兵是一种光荣。
冯导给我五个字:"憨、傻、孬、木讷。"
为了演好许三多,剧组让我下部队体验。临走时,冯导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大的字:"憨、傻、孬、木讷。"冯导解释说:"这是我给'许三多'归纳出的性格特点,你要牢记在心。"
我被直接扔到了新兵连。穿军装,与战士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唱军歌,吃饭,一切都在一起。
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什么样的环境,你就会是什么样的人。
部队里的人根本不认识我,他们都以为我就是一个新兵。我心里挺高兴,大家竟然没有认出我来。
我在新兵连里待了半个月,开始的时候,并不觉得苦。我有武术功底,所以很多基本训练完成得很快。站军姿,扒单杠,翻单杠,很快都学会了。虽然手上起了很多泡。练体能、跑步、投手榴弹,也都顺利地过来了。
只有到打靶这里,出了情况。
我去的第二天,班长让我去打靶。体能训练我都不怕,但是打靶我可没练过。最开始压子弹,每人发五发子弹,我动作还挺标准。可到了开关,保险,我都不会弄。还没琢磨过来,就开始正式打了。我往那里一趴,班长就过来检验枪支,一查我的枪,气坏了:"你这支枪怎么回事?想害死我们吗?"
班长帮我拉开枪栓,我趴在那里就打。我瞅着靶心,当当当,五发子弹就冲出去了。真是痛快。可是到报靶的时候,我傻眼了:我是空靶。而我身边的哥们儿却中了八靶。他大惑不解地看着手中的枪:我只打了五发子弹,怎么中了八靶呢?
指导员一听说空靶,就特别生气:"那个兵是哪儿调过来的?怎么没见过,把那个兵叫过来!"连长气得跟什么似的,一把把我拎了过来。
指导员毫不留情地训斥了我一顿:"你哪儿调过来的,怎么那么笨呢?我见过笨的,没见过你这么笨的。"
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我就是许三多。"我当时根本不敢说话,不敢抗争,在我心里,我就是一个软弱的、怯懦的新兵。